登陆注册
1474800000035

第35章 婚姻思想与婚姻观念(2)

贡禹确信,如果皇帝能这样做,就一定会感动和影响其他阶层的人,促使他们也减少为数众多的妻妾人数。

尽管贡禹对汉代统治阶级多妻妾原因的分析是粗浅而疏略的,他提出的方案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多妻妾现象。然而封建皇帝广选民女,确实加剧了这一劣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贡禹之论有其合理之处。在统治阶级视多妻妾为正常现象的当时,他就能以批判的眼光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已属可贵;而在“君君臣臣”的专制时代,敢于无所顾忌地抨击封建皇帝,更表现了其胆识与勇气。

刘向的婚姻思想

刘向(公元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活动于元帝至王莽执政时。刘向一生著述颇多,传世之作有《新序》、《说苑》、《洪范五行传》以及《列女传》等。他的婚姻思想则主要见于《列女传》中。

刘向写《列女传》的动机,是试图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等级意识的集中体现“礼”,来更严格、更广泛、更深入地规范婚姻关系,以达到“布教化”、“正世风”的目的。因而,他的婚姻思想自始至终贯彻了这一原则,带有浓郁的正统婚姻观念色彩。

着重阐发“礼”在规范婚姻关系中的作用是第一个内容。

刘向把“礼”加以具体化。首先他认为应重视婚仪程序,而不能马虎苟且从事。刘向在《列女传》中收入先秦时召南女子申氏的故事:申氏因夫家迎女之礼不完备,断绝了婚事,且曰:“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对此,刘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夫礼不备,终不肯从;要以必死,遂至狱讼;作诗明志,后世称诵。”①(①《列女传》卷四《贞顺传》“召南申女”条。)其次,“礼”还表现在婚后妻子应当恪守遵循的某些规范上。刘向对遵循“妇人之义,保傅不来,夜不下堂”,最后为火烧死的宋伯姬褒奖备至,誉其是“守礼一意”的楷模与典范。②(②参见《列女传》卷四《贞顺传》“宋恭伯姬”条。)再次,“礼”还是婚姻关系中等级性的体现。刘向承袭了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和“天人感应”论,认为如果在婚姻关系中违反了体现“礼”的等级原则,就会遭到“天谴”。如,他把鲁庄公二十年齐国发生大灾,看成是齐桓公“以妾为妻,嫡庶数更”所致。③(③参见《汉书·五行志上》。)最后,“礼”还指对婚嫁中某些禁忌原则的遵循。刘向认为,“同姓相婚”是违“礼”之行。即使国君,亦应遵循。否则,“君行于上”,就会导致“臣非于下”④。(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主张女子恪守“贞节”,从一而终是第二个内容。

刘向承袭并发展了先秦儒家和董仲舒所倡导的“男尊女卑”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而明确地提出女子不事二夫、从一而终的观点。他在《列女传》中一共收录了从一而终的“贞节烈女”十余则,占该书所褒扬的妇女总数14%。如此大规模地颂扬“贞烈”之女,在当时确乎是空前的。

在刘向看来,女子守“贞”的最基本标志是夫死不改嫁。他引述了这样一件往事:先秦时宋人之女嫁给蔡人。婚后丈夫患了“恶疾”。女方母亲打算让女儿改嫁他人,此女却说:“适人之道,壹与之醮,终身不改。”刘向极力赞扬宋女的行为,说这使“后人美之,以为贞顺”⑤。(⑤《列女传》卷四《贞顺传》“蔡人之妻”条。)与“贞”互为表里的是“顺”。刘向认为,“顺”的含义是丈夫虐待妻子,妻子却能忍辱负重。《列女传》中收录了一则黎夫人的故事。黎夫人出嫁后,丈夫感情冷漠,夫人“甚不得意”。有人劝她:“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黎夫人却认为这样做不合“妇道”,决心“终执贞壹”,从一而终。刘向对黎夫人的言行推崇备至,他说,“妇人守壹,终不肯归”的行为是值得后人深思和效法的。⑥(⑥参见《列女传》卷四《贞顺传》“黎庄夫人”条。)部分是因为官方的首肯和提倡,部分是由于以故事集的形式编纂成书,刘向《列女传》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流传很广,内地诸郡国和边地,无不受其影响。这在西汉一代,是独一无二的。①(①如在内地,山东嘉祥武氏祠中就有刘向在《列女传》中表彰的一个贤女———“无盐丑女钟离春”的画像(洪适:《隶续》卷五,见《隶释隶续》,374页)。《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简789亦有“分列女传”语。)

杜钦和谷永的婚姻思想

杜钦,字子夏;谷永,字子云。二人均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后期的政论家,主要活动于汉成帝统治时期。

成帝一朝,封建政治已相当腐败。从个人品格上看,成帝本人又是西汉诸帝中纵欲无行、放荡不羁最甚者。史载,他的后宫宫女数以千计。特别是赵飞燕姊妹入宫后,接连害死成帝妃子所生子女,使“金殿玉室”的后宫,笼罩在恐怖、猜疑的氛围中。加之,赵飞燕姊妹挥霍无度,间接加重了朝政的混乱。杜钦、谷永对这种局面十分担忧,因此,把论述的焦点集中于封建皇帝的婚姻关系上。

杜钦和谷永十分强调皇帝婚配的重要性,并将其与社会治乱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后妃制度,“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迹三代之季世,览宗、宣之飨国,察近属之符验,祸败曷常不由女德”②。(②③④《汉书·杜钦传》。)统治政权的瓦解和倒台,归根结底是因为地主阶级对农民“竭泽而渔”的残酷剥削,以及由此引起的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动乱。后宫内部的争宠纷争、钩心斗角,只能加剧这种矛盾,却非矛盾的根源。杜钦和谷永没有也不可能看到这一点。他们的论述显然夸大了皇帝后妃的作用。

其次,杜钦和谷永又为皇帝提出了择妇标准。他们认为,容貌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标准是所选之人应具有“贤德”,“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③。(②③④《汉书·杜钦传》。)此外,还要看是否“宜子”,即具有较强的生育能力,从而保障皇帝世系延续。他们说:“礼,壹取九女,所以极阳数,广嗣重祖也。”④(②③④《汉书·杜钦传》。)而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急复益纳宜子妇,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⑤(⑤《汉书·谷永传》。)他们认为,遴选后妃遵循这两个原则,不仅大有益于国家,也能使皇帝本人延年益寿:“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制度有盛仪之节,则人君有寿考之福。”⑥(⑥《汉书·杜钦传》。)很明显,杜、谷二人上述之论是针对成帝“好妃匹之色”的个性及皇后赵飞燕久不生育而发的。

最后,杜钦和谷永告诫皇帝注意男尊女卑的原则,不可让后妃恃宠,干乱朝政。谷永说:“夫妻之际,王事纲纪,安危之机,圣王所慎也。……诚修后宫之政,明尊卑之序,贵者不得嫉妒当宠……后宫亲属,饶之以财,勿与政事。”①(①《汉书·谷永传》。)杜钦则发挥了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观,指出,皇帝不信大臣,宠用后妃涉足朝纲,乃是对“天道”的背离。这是因为:“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或妇乘夫,或臣、子背离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他建议皇帝随时注意“正后妾”和“抑女宠”②。(②《汉书·杜钦传》。)

在他们影响下,朝臣纷起响应,如匡衡认为:“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③(③《汉书·匡衡传》。)

可以看出,杜钦、谷永等人论及方面虽然较为狭窄。但是,他们的论述却向人们展示了在汉代封建专制政体中,皇帝婚姻状况的某些特点。

东汉时代的婚姻思想

东汉时期,豪族地主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为了通过血缘纽带,加强豪族地主的政治和社会势力,东汉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念,从而大大强化了家族权、父权、夫权等封建宗法理论。同时,一些富于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于当时婚姻关系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激热抨击。不过,囿于时代的局限,在这些人的婚姻思想中,进步与保守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两股波流撞击的结果,前者占据了明显优势,高视阔步地奔涌而下;后者则化为涓涓潜流,缓慢而又倔强地继续行进。

王充的婚姻思想

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王充一生著述颇多,但除传世的《论衡》85篇外(其中有一篇仅存题目),《节义》、《养性》等著作都已散失。

王充婚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其一,王充主张在婚姻关系中贯彻“门当户对”的等级性原则。但他不是从社会伦理观念出发论证这个问题,而是以迷信心理作为解释的手段。王充指出:“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因自相似。”所以,地位“富贵”之男,就必然会娶“富贵”之女。如果两人之相(即其地位)不同,而缔结婚姻,不是有“立死”的变故,就是要出现“豫亡之祸”。①(①参见《论衡·骨相篇》。)这样,王充就为婚姻嫁娶时门当户对的合理性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其二,王充反对婚姻关系中的乱伦行为。他不相信当时民间流传的“齐桓公妻姑姊妹七人”的说法。王充的依据是,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人伦规范。“夫乱骨肉,犯亲戚,无上下之序者,禽兽之性,则乱不知伦理”,因此,齐桓公断不会行此丑行。他又说,如果齐桓公真有这样的“禽兽”之行,那么,其罪恶就会“厚于桀纣,而过重于秦、莽也”②。(②《论衡·书虚篇》。)

可以看出,王充的婚姻思想具有相当保守的内容。作为东汉时代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并富于批判精神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是颇有建树的。但是,在婚姻思想上,他却没有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白虎通义》中的婚姻思想

东汉初年,今文和古文两派在经学著作的训诂、名义、内容、意义方面争论不休。为了统一分歧,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东汉政府在白虎观开会讨论,班固(东汉安陵人)③等人记录了这次会议辩论的结果,撰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白虎通义》通过汉章帝的钦定,因此,它反映了最高统治阶层的意愿,是自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的延伸和扩大。其中包含的婚姻思想,也基本上是对董仲舒、刘向等西汉统治阶级正统思想家婚姻观的继承和发展。

③于班固的生年和籍贯,学术界尚有分歧。(1)关于生年。现时人们把班固和班超的生年均定为公元31年。设如此,则班固和班超是同年出生的。这只能用两种情形来解释:或者班固和班超是双胞胎。但史书记载并没有证明这一点,而且相反,称班固为班彪的长子,称班超为少子。或者班固和班超是同父异母。但班固、班超以及班昭都互以“同产”(同一父母的兄弟姊妹)相称,可见,这个理由也不能成立。因此,只能从汉代人年龄算法去判断,按,班超卒于公元102年,史载是时他71岁,但这实际上是虚岁,循此前推,则班固生于公元31年,班超生于公元32年。(2)关于籍贯。学界有四种说法。一曰出自北地(今甘肃庆阳北)。明人张溥在《班兰台集》、近人丁福保在班孟坚集》中持此说。二曰出自茂陵。乾隆年间修《凤翔府志·古迹》云:“茂陵在右扶风,乃东汉班、马、耿、窦,诸勋故里。”三曰,出自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今人有关班固的著述,都依据《后汉书·班超传》中班超,

“扶风平陵人”的记载,持这一观点。四曰,出自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见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认为,司马光之论合乎史实。第一,《后汉书·班彪传》载班彪系扶风安陵人。第二,班固所作的《汉书·叙传》说,班氏家族西汉末年曾住昌陵。安陵在昌陵之西,平陵又在安陵之西。班家西迁,是不大可能逾安陵不驻足而住平陵。第三,《后汉书·班固传》载,班彪去世后,班固曾奔丧返回家乡,即安陵。

《白虎通义》承袭了董仲舒的“三纲”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三纲六纪”之说:“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①(①②《白虎通义·三纲六纪》。)在“三纲六纪”中,存在着十分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白虎通义》对此有详细解释:“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在这些纷杂的关系中,夫、妇关系尤为重要。《白虎通义》认为,“夫”与“妇”字音本身就含有尊卑贵贱的意思:“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②(①②《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所以,妻子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和受命于丈夫。在《白虎通义》看来,丈夫可以支配妻子的命运;而妻子却不能对丈夫有不满表示:“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故《礼·郊特牲》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③(③《白虎通义·嫁娶》。)

其次,《白虎通义》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关于“同姓不婚”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阐发。《白虎通义·姓名》云:“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聚,皆为重人伦也。”因此,同姓相婚的行为实与禽兽无异。

再次,《白虎通义》对于婚仪过程作了若干用儒家观念理想化了的规定。《白虎通义》十分重视婚姻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它汲取了《易经》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的说法,把婚姻关系放在人们的各种伦理关系之首。它认为,在婚礼范畴中,首要的乃是男子和女子的成婚年龄:“妇人十五称伯仲何?妇人质少变,阴道促蚤成,十五通乎织纴之事,思虑定,故许嫁,笄而字。”④(④《白虎通义·姓名》。)但许婚并不意味着正式成婚。《白虎通义》撷取《礼记·内则》中“男子三十壮而有室,女子二十壮而嫁”的说法,认为男子和女子的初婚年龄应分别是三十岁和二十岁:

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何?阳数奇,阴数偶也。……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①(①②③《白虎通义·嫁娶》。)

除去其中具有神秘色彩的五行观念,《白虎通义》能从人的身体生理发育是否成熟来考虑男女婚配年龄,这无疑是可贵的。

此外,《白虎通义》还十分重视父母和媒人在婚嫁过程中的作用。它认为,只有认真履行这两个手续,才是正当的婚姻:“礼,男娶女嫁何?阴卑不得自专,就阳而成之。故《传》曰:阳倡阴和,男行女随,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②(①②③《白虎通义·嫁娶》。)

最后,《白虎通义》还沿袭了先秦思想家的看法,对原始婚姻关系作了猜测。可以看出,它参考了《商君书·开塞篇》中“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以及《吕氏春秋·恃君览》中“太古尝无君矣。其民众而群处,知母而不知父。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的论述,指出“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人民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③。(①②③《白虎通义·嫁娶》。)这一看法暗含了原始社会母权制婚姻形态。

班昭的婚姻思想

班昭(公元49—120年),字惠班。其成年后嫁与曹世叔,故世人又称其为曹大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她在中国史学史上,以继承父、兄之业,续成《汉书》八表和《天文志》而为人们称道。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上,她则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妇学”著作———《女诫》的作者而闻名后世。

《女诫》凡7篇,全文1800多字。班昭在序文中谈到自己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时指出:“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惭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宅门,取耻宗族。”因此,贯穿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女儿对父亲、妻子对丈夫、女子对男子的无条件服从。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心悍妻

    花心悍妻

    先自己打打广告哈:正式通知大家,新文《新欢霸爱》已经开坑,欢迎围观:---------------------------------------------------------------------------------------------为了不嫁到吐藩去,决定借腹生子;为了借腹生子,决定独进鸭店;来到梦里水乡,才发现官府查案自投罗网;稀里糊涂的关进地牢,莫名其妙的出嫁为妇,百般逃跑无望后,乖乖开始享受婚后生活。相公人不错,英俊潇洒还是个大官,三十出头身体棒棒,且从不妨碍自己“寻欢作乐”,就是烂桃花太多——一个是垂涎三尺的通房丫头,一个是虎视眈眈的十二公主,本着拆散一对是一对的信念,数次骚扰,想鸠占鹊巢。有道是谁家不摔锅碗瓢盆,牙齿和嘴唇也时常打架,小打小闹可以怡情,大吵大闹可以休夫。一张休书扔下,住进妓院继续寻欢作乐,管你们是想帮小妾还是当正室,老娘不奉陪!听说梦里水乡在扬州开分店,自然是要去捧场,突然天上掉下个“西红柿”,长着两个迷人的酒窝还会吹口哨,竟是梦里水乡的幕后老板。哈哈哈,认识你能打折么,能找把店里的台柱借来耍耍么……没问题,都可以……好,前方便是人间仙境,帅哥怀里死,做鬼也风流!说什么,这扬州我必定是要走一遭!出了京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醉不归里搞评比,结果前相公没有赶走,还成了跟屁虫。玉池镇里撮合新人,不凑巧自己做了人质,闹得人心惶惶。最有意思的是女儿国,全是女人人间天堂,就连神秘的西红柿也跟她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吧,千辛万苦来到扬州的梦里水乡,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某些人问:你有什么爱好吗?某女回答:钓男人算不算?不算,那我就没有了。@“你是谁?”“别问我是谁。”“你从哪来的?”“别问我从哪里来,也别问我要去哪里。”“……”短暂的沉默过去是一声惨叫,某人被踢下楼梯,从三楼完美的拐弯再拐弯再拐弯,最后摔倒在一楼大厅,猪头猪脑的,连哭都不会。@“你叫西红柿?”“对。”“你爹叫西瓜?你娘叫红椒?别告诉我,你爱吃柿饼,所以叫西红柿!”“你这女人,确实很聪明。”---------------------------------------------------------------------------------------------
  • 仙绛

    仙绛

    我是一个最受天道诅咒的人,因为我身有七彩长虹;我是一个最为世事遗弃的人,他们看我,如同一个怪物。然而我依旧还在修仙,修成天下第一步……何为仙?随心所欲。不拘于兴,不劳于物,不疲于命,不陷于情。一身自在,无挂无碍,是为仙。何为道?一心追寻。只为证果,只为证道,只为证轮回,只为知天命。掌我道果,筑我道身,是为道。何为仙绛?天有绛仙,为“生于世而出于世”。天有绛道,为“顺轮回而逆轮回”。凡有灵性,皆可成仙。凡有悟性,皆成道果。是为“仙绛”!
  • 噬天狂妞

    噬天狂妞

    {本文一对一,美男多多,欢乐多多}——————————————————————————————————一所平凡的大学看似娴静如水,暗地里却枭雄并起,龙争虎斗,处处阴藏杀机。一弯幽深峡谷,无莺歌燕舞,疑似荒芜之地,却高人在卧。一生之家,家从何来?一室闺蜜,蜜舌腹剑?一方霸权,倾谁红颜?一个唾手可得的权利却因为一个陌生男子,顷刻间化作沤浮泡影。从此,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附上片段一二仅供观赏,切勿模仿片段一:“过来帮我挠挠背,现在。”一女人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她趴在床上,身着吊带超短裤,亭亭玉立,冰肌玉骨宛如出水芙蓉。床边坐着一个男人,听到女人话,额头上渗出虚汗,手紧捏着自己的大腿,“想我一世英明,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心里虽这么想却不得不满脸推笑着说:“哪…哪里?”“这里这里,快点,伸手进去挠!”“哦…那个…什么…挡到了,挠不到。”“胸罩啦!帮我解开。”“啊?这…这样,不…不太好吧。”。“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叫你挠前面。”“.”片段2:暮色下,林间小道,一个女子背着一个男人正极速奔跑。“你在坚持一会,前面就是了。“女子说。男人气息奄奄没有回答。突然,一条蛇从女子侧边飞来,犹如长鞭,女子转身矫健闪过,回头来时另一条蛇已杀到眼前,血口獠牙,她急忙后倾却时速不减,看着蛇的白肚从她上空飞过。身后却传来“啊”的一声,语从心发,耷弱无比。女人问:“怎么了?”男人软弱无力地说:“我…我的…屁股。”女子才想起自己后倾时弧度太大,想是搓到他的屁股了,正想间,一条蛇又恰至胸腔,咫尺之距,女子不及多想,又再次后倾…前方屋顶上一个小男孩看得捧腹大笑,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道:“哈哈哈,三叔,那男的真好玩。”三叔对男孩说:“石头,把蛇收了吧,再玩就出人命了。”*亲们若喜欢,此文就陪你们过年咯,嘻嘻,快收藏吧
  •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想除她?有胆便试。纵使十恶不赦,重生前,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公主,血染天下,她沦落为冷情王爷身边低贱侍妾,她也要逆天复仇,实则却是将她推向风口浪尖。重生后。拆阴谋,除异己,在所不惜!【支持正版,诛皇兄,支持作者劳动果实,他却一反常态宠她入骨。这看似无边的恩宠,迫亲母,谢谢各位亲。想害她?照单全收。】,却被自己的娘亲当作夺权的筹码扼死在软榻之上。想阴她?放马过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欲

    帝欲

    冷清衣——她看似血染成妖,阴冷狠绝:“今晚你们承天门三百七十一人,都要死。”可她却是在度人红尘:“命不轻弃,奈何凡世千般苦。受人欺凌,尊严丧尽的苟且,不若死在我的阵中…这样的痛,你永远都不会懂。”万俟千重——他看似胸无沟壑,佛家气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乃是大仁大智者所能驾驭,孩儿胸无大志,当不得。这太子,天下还是交给二弟吧。”然而他,自由无羁,笑看宫廷纷争:“打吧,杀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皆是一般愚蠢的马前卒。真真是不明白这江山有什么好争的,有那功夫不若花前月下,河山游遍。何苦非要找个枷锁,把自己锁牢了…不过,神仙日子一个人过,好像无聊了点。喂,不如以后你陪我好了。”莫尘轩——他潜心修道,无欲无求:“红尘不过白纸一张,人说它千种错,万种孽,其实,不过是人心间有千错万孽。若虚怀若谷,不动私情,这世间仙界便无差别。”但是他,终逃不过情劫:“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何独独见你,这心却好似等了很久。”风孤虚——他是异类冷酷嗜血的主:“三千铁骑算什么,我们要踏过他们的脸,饮尽他们的血,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然而他,永无安眠:“我不敢闭上眼,一旦闭上所有杀戮和屈辱都会洪水猛兽般本来,逼得我像个肮脏的乞丐,只能躲在看不见的角落。可在你怀中,这所有一切,皆随风逝。”轩辕上襄——他孩童心性,灿若朝阳:“我这一生最想要的就是开开心心的笑一辈子,因为你的笑映在别人眼中,或许会变成一种幸福的温暖。然而他,怎堪命运捉弄:“是不是我死了,便能带走这世间的所有污秽;是不是我死了,清白了,你就会回再头来看我一眼?”北斗失仪,六星残暗,神魔降世,千错万缕。万俟岩烈好不容易一统的天下,又会因这几人恩怨情仇,发生怎样的变故。事事纠葛,又是谁伸出黑色的手,故意编排这一出出乱世无望的爱恋。————————————————————————————————广播剧预告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reg_id=2120327&song_id=3999412配个视频:http://m.pgsk.com/programs/view/9fRGL05J_aI/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撞上竹马:腹黑校草萌呆妞

    撞上竹马:腹黑校草萌呆妞

    【小甜文,已完结】这是一只彪悍的卷毛小怪兽,把一只别扭“受”扑倒以后的故事。真的只是……纯扑倒。本文涉及伪青梅竹马、伪欢喜冤家、伪校园爱情、伪娱乐圈文案无能,将就着看吧╰( ̄▽ ̄)╮
  • 倾城佣兵妃:妖娆傲天下

    倾城佣兵妃:妖娆傲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女佣兵,有着倾城容貌,妖娆身段,狠戾的手段,谈笑间取人性命,却被同门师姐所杀。三魂七魄归位才发现,她已经身在异世。他,西夏国太子,人称废物太子,与他齐名的还有一个废物公主。是废物?还是天才?废物对废物,妖娆对妖娆,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