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8

第18章 汉代婚姻关系形成的基本步骤(5)

皇族聘金和嫁妆等项目开支,数目甚巨。但是,封建皇帝和其他皇族成员拥有威赫的政治权势,对于他们来说,挪用规定收入之外的钱财进行挥霍,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他们合法的钱财收入数量也很多。据汉制,少府所掌之财尽供天子享用,少府一年收入达十八万万钱,合金十八万斤。④(④参见《汉书·王嘉传》。)仅此一项收入,即可聘皇后九次。或者,在同一年聘皇后一人,夫人四人,摆酒宴五次之后,还余十二三万万钱。

诸侯王有着庞大的封邑租税收入。《史记·货殖列传》载:“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在汉代,诸侯王的封邑租税年收入多者可达一千多万钱,少者也有数十万钱,一般在百万钱左右。许多诸侯王一年的封邑赋税收入,即大大超过他们在婚嫁时的支出;即使收入不足百万的诸侯王,有几年的积聚,便可以补足他们在婚嫁时的巨额消费。何况,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如皇帝赏赐、诸侯王本人扩大征发国人租税量,以及私营商业)。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族是汉代诸阶层中在婚姻过程中耗费钱财最多、而受影响最微的阶层。

高级官吏阶层相当富有,他们的经济来源亦是多方面的。(1)固定的高俸禄。(2)皇帝给予的大量赏赐。如西汉人杜延年,“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所受钱财,达“数千万”之多。②(②《汉书·杜周传》。)有时,朝廷在这些人婚嫁时,还要拨专款相助。如西汉人张放结婚,“大官私官,并供其第”③。(③参见《汉书·张汤传》。)哀帝朝权臣董贤,“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供”④。(④《汉书·王嘉传》。)因此,聘金、嫁妆、婚日酒宴等项的大量支出,对于他们经济状况的影响,也是很小的。

富商大贾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虽不及高级官吏阶层,却拥有让皇族都羡叹不已的雄厚的经济实力。早在西汉前期,尽管“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⑤。(⑤《汉书·食货志上》。)以后,大商贾的“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⑥,(⑥《后汉书·王符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以至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⑦。(⑦《后汉书·仲长统传》。)因此,婚嫁时的大肆铺张对于这个阶层的成员来说,不过是在堆积如山的巨额家产当中,抛出一部分而已。对他们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也没有大的影响。

中、小地主和中、小官或阶层的经济力量无法与皇族、高级官吏、富商大贾相比。用于婚嫁的大量开销对于他们来说,不啻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盐铁论·国疾篇》中贤良文学所说“富者空减”的话,正反映了这一情形。

然而,在诸阶层当中受损害最烈者莫过于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平民阶层。与上述统治阶级不同,这些阶层是当时主要生产劳动者,他们的再生产能力十分低下,家中的资产亦很少,还承担着封建政府的各项繁重徭役。由于这一系列因素,他们在聘金、嫁妆、婚日酒宴方面的支出,不仅使得他们倾尽家财,而且还往往造成他们债台高筑。正如《盐铁论·国疾篇》所说:结婚之时,“富者欲过,贫者欲及”;婚后,“贫者称贷”。而婚日酒宴上的“一食之所费”,也会“破终身之本业”①。(①《潜夫论·浮侈篇》。)这几乎是一场浩劫,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平民阶层的生活水平,而且也打断了再生产的正常进程,使得原来就步履维艰的这些阶层成员所进行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趋于停顿。史载,尽管“民年急”,力图用劳动力的加倍使用来弥补损失;但在办完婚事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岁促”,原有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仍然无法恢复。②(②参见《盐铁论·国疾篇》。)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商品运动的一个完整过程。它们的不断循环运动,促使国民经济发展。就其起点———生产和终点———消费而言,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同时,“消费直接是生产”③,(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对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费量不足,便无法刺激生产,从而会导致生产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过量的消费,也会使生产无法承受其负荷,从而也会严重地破坏生产的进行,威胁乃至阻塞从生产到消费的循环,使整个再生产运转失灵。如上所论,两汉时期人们在婚嫁方面的诸项支出,正属于这后一种类型。这种消费不仅远远超出了人们体力、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正常和适度需要,使生产环节畸形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婚姻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再生产能力。这一风气在中国封建时代一直延续下去。④(④宋代学者李觏曾云:“夫农劳于作,剧于病也;爱其谷,甚于生也。不得已而粜者,则有由焉:小则具服器,大则营婚丧。”(《李直讲文集》卷十六《富国策》第六))

换言之,在婚嫁支出方面,汉代表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递增递减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

(1)阶层越高,用于聘嫁支出的钱财数目就越多,但对自身经济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却很小。

(2)阶层越低,用于婚嫁支出的钱财数目就越少,但对自身经济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却很大。汉代封建政权中有识之士,甚至包括统治阶级的最高决策人物,逐渐认识到婚嫁铺张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西汉后期开始,汉政府不断对这一风气加以限制。如汉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颁布诏令,禁止“车服、嫁取、葬埋过制”①。(①《汉书·成帝纪》。)东汉章帝指责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②,(②后汉书·章帝纪》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诏。)并明令禁止。东汉中期,安帝颁布了更为严厉的诏令:“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③(③《汉书·安帝纪》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诏。李贤注云:“《月令》:‘孟秋,鹰乃祭鸟,始用行戮。’言有司怠惰,不遵法令,将欲纠其罪,顺秋行诛,同鹰之鸷后击也。”)有的地方官员也采取措施,反对婚嫁铺张。如西汉后期,南阳太守召信臣下令“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④。(④《汉书·循吏传·召信臣》。)然而,由于皇族、高级官吏和富商大户等阶层在婚嫁时始终大肆铺张浪费,加之,这些措施在当时往往只具一纸空文,并未认真付诸实施⑤,(⑤例如,汉章帝承认,虽然颁布了禁止奢靡铺张的命令,但是“有司废典,莫敢举察”(《后汉书·章帝纪》)。汉安帝也说:“设张法禁,恳恻分明,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后汉书·安帝纪》)。)因此,不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婚嫁时过量消费的风习,反而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助长的时狂现象。社会的一致性倾向,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婚嫁消费上有一种强烈的屈从感,并进而互相攀比,互相助长。西汉人和东汉人对此都有十分形象的说明。《盐铁论·国疾篇》贤良云:“秉耒抱臿,躬耕身织者寡,聚要敛容,傅白黛青者众。无而为有,贫而强夸。”王符也说:“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骄奢僭主,转相夸诧……富者竟欲相过,贫者耻逮不及。”⑥(⑥《潜夫论·浮侈篇》。)这种心理氛围在婚嫁铺张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时间和空间上的若干变化

在汉代,民间成婚步骤的变化程度远不如封建皇帝成婚步骤那样迅速和明显。但是,民间成婚仪程也有时代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情况下,成婚步骤便大大减少,并不需经过上述八个环节中的所有程序,甚至减少到送妻至夫家,拜舅姑即可成婚的程度,鼓乐酒宴则一概免去。婚嫁耗费也相应地大大减少。正如唐人杜佑指出的:“自东汉、魏、晋及于东晋,咸有此事(指减少婚仪———引者注)。按其仪,或时属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权为此制。乃以纱縠幪女之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成妇道。”①(①《通典》卷五十九《礼》十九。)

第二,封建政权政策的变化也对婚仪起了某种影响。西汉末王莽“改制”的范围也覆盖了从皇帝到民间的婚仪。为给平帝娶后,他先令刘歆等“杂定婚礼”,继而造长乐少府、宗正、少府、尚书令等私官纳采,又派遣太师、大司徒、大司空、左将军、执金吾等朝中要员以及太卜、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以礼杂卜筮,太牢祠宗庙,侍吉月日”。婚期至,太司徒、大司空、左将军、右将军、光禄大夫“迎皇后于安汉公第”②。(②《汉书·外戚传下》。)又规定:“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皆以礼娶,亲迎立轺并马”③。(③《汉书·平帝纪》。)这已与西汉时期有了不同。王莽在婚姻关系构成上的“循古”之制并未被承袭。曹褒曾“次序礼事,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以为百五十篇”,章帝却把这些书文束之高阁。帝即位后曹褒又把原作改写成《新礼》再次呈出。但人们对曹褒仿效王莽依“古义”而定的婚礼之制无动于衷。有的人还弹劾曹褒,批评他“擅制《汉礼》,破坏圣术,宜加刑诛”。和帝虽未处罚曹褒,但他的建议“遂不行”④。(④《后汉书·曹褒传》。)可见,王莽对婚制的“改制”,只是汉代婚姻构成史上的一段插曲,仅在不长的时期中产生了影响。

此外,在地域辽阔的汉王朝疆域之内,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和汉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它们在婚仪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从而使当时中国的婚姻形成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北方,羌人聘妻送的财礼多以牲畜实物形态加以体现,其中“嫁女得高资者,聘至百犊”①。(①《后汉书·西羌传》惠栋注引《广志》。)乌桓族和鲜卑族中也有以厚财聘妻的情形。②(②参见《后汉书·乌桓传》和《三国志·魏书·鲜卑传》。)在南方,西南夷少数民族中有婚嫁舞蹈庆贺的仪式。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了一件人物屋宇镂花铜饰物(M13:259),屋宇是“干栏”式,房屋下层立有三个男子:一人吹笙,二人踏歌而舞,房中柱旁男女二人(应为新婚夫妇)亲昵拥抱。③(③参见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9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看来,这里正在庆贺一对新婚夫妇成婚。上述的成婚时这种多姿多彩的格局,一直延续到后世。

同类推荐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兽王召唤师

    兽王召唤师

    奥古帝国,玛亚大陆上人类六大帝国之一。夕阳西下,一点余辉照亮了有些潮湿的石路。张重家就在奥古帝的西南角,一块供给成为平民们居住的地方。张重灵巧的把身上的一筐石头倒在了墙角,脚尖一踢,把刚刚掉远的一个石头踢回了角落,这才开心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知道今天铁匠要求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

    此外,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冠心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天地动,风雷变,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转头皆化为虚无。情逝爱去,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而一场花嫁,改变了所有,她代替素有天盛王朝第一美女之称的姐姐嫁入王府,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机缘巧合,她白日里是燕王府最低贱的人人可欺的奴妃,夜晚她化身为妖艳的紫罗兰,是天下第一消息组织流云阁的少阁主,面对他的一次次羞辱,责难,她坦然面对;面对宫斗,她应付自如;面对环肆四周的天下顶级杀手,她傲然独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是温柔善良,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皇室已淹没的秘密,燕王的真实身份,太后与丞相的阴谋,皇帝的算计,她的使命,当这一个个谜团慢慢解开之时,她又何去何从,是皇后,王妃,还是阁主,又或是山野寻常妇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