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6

第16章 汉代婚姻关系形成的基本步骤(3)

第一,选民女有了固定日期,即每年八月进行挑选。还有专门负责选女的官员,即“明礼仪”的中大夫和后宫御官掖庭丞。①(①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及注引《风俗通义》。)

第二,选民女有了地区上的要求。应劭的《风俗通义》②(②《风俗通义》佚文,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417页。)和《后汉书·皇后纪上》都说当时遴选后宫女子的地区是“洛阳乡中”。事实上东汉时皇帝后妃籍贯虽然不限于洛阳周围,但洛阳附近的人占了一半以上。与西汉相比,东汉皇帝后妃籍贯在京畿附近者的比例也有提高。可见,应劭和范晔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

第三,选民女从年龄到相貌上有了具体标准。在年龄上,《后汉书·皇后纪上》载,所选入宫女子年龄是“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而实际上,20岁者极少,一般都是16岁以下(见本书第三章)。在相貌仪容上,要“姿色端丽,合法相者”,“长(身材高)壮(健康)皎洁(美丽)有法相”③。(③《后汉书·皇后纪》及注引《风俗通义》。)从马援之女马氏入宫之时“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的记载看,头发也是法相的一个标准;入宫女子的仪容可能还为分若干等。

第四,对后宫女子提出了“德”的要求。只有宫女行为举止合于“德”,才有可能被定为后、妃、夫人:“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④(④《后汉书·皇后纪上》。)

所谓“德”是封建伦理对女子的要求和约禁,即“内无出阃之言,外无私溺之授”。马援女儿在入宫后,“孝顺小心,婉静有礼。……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成为明帝之后。女子窦氏,“入见长乐宫,进止有序”,以之成为章帝之后。而邓氏更是这方面的楷模:“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帝深嘉爱焉。”⑤(⑤《后汉书·皇后纪上》。)遂成为皇后。

统治者对达到“德”的途径作了探讨。和帝邓后强调习读经书,她下诏说:“中宫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①。(①《后汉书·皇后纪上》。)这种风气甚至蔓延到诸侯王中。清河孝王的宠妃左小娥就“善史书,喜辞赋”②。(②《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

第五,占卜和相面成为选后、妃的重要环节。初选民女入宫,即须经过相面,合格后才能入宫。从后宫女子被选为皇帝后、妃和夫人,还须再经由相面者和太史的相面与卜卦。如女子梁氏入宫后,相工茅通先为之相面,“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太史则“卜兆,得寿房,又筮得《坤》之《比》”。合格后梁氏遂成为顺帝贵人。③(③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下》。)而皇帝成婚之日,则要由太史令来慎重确定。故史称:“太史令一人……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④(④《续汉书·百官志二》。)

此外,在汉代皇帝确定后妃的程序中,偶见“探筹立后”之事。据《后汉书·胡广传》,顺帝欲立皇后,但贵人有宠者共有四人,难分轩轾,“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以“神”意立选之事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左传》昭公十三年《传》云:“楚共王无家嫡,有宠子五人,无嫡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立社稷’。乃偏以璧见于群望日:‘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于是,楚共王遂通过这种方法确立后嗣。不过,东汉时“探筹立后”之议却并未能施行。太尉胡广等朝中要员上书极力劝阻汉顺帝:

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

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⑤(⑤《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等人还提出“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⑥(⑥《后汉书·胡广传》。)的标准,为顺帝所采纳。可见,汉代人已察觉到依靠“探筹”、假借“神意”立皇后是不可靠的。这与先秦时代相比,从信天命而接近于重人事,这显然是理性的一个进步。

从西汉到东汉的这些变化是相当明显的。我们不能把这些变化仅仅看做封建皇帝婚仪程序上的增加或完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全貌。上述的这一演变过程正是豪族地主兴起时,封建宗法伦理观念日益扩展的缩影。这一趋势与前述的婚姻关系构成中等级性的强化是同步发展的。东汉初年封建统治者明确提出,他们慎选后妃是为了“详求淑哲”,以便使“贤妃助国君之政”,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把皇帝后宫与封建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最初尝试。在汉代,它的确加强了封建统治机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如明帝马皇后、章帝窦皇后、和帝邓皇后都大加限制马氏家族、窦氏家族和邓氏家族势力的极端发展,从而平衡了皇权与外戚的关系。后人在考察了战国时“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而至西汉初年“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无辩”,而至“斫雕为朴”的东汉后宫制度沿革后,对东汉“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可谓矫其敝矣!”认为这是值得后世统治者仿效的作法。①(①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

汉代皇帝纳后妃和夫人的过程也给后世以一定影响,从晋至宋代自不待言,晚及明代,亦可看出其痕迹。纪晓岚《明懿安皇后外传》一书所述明天启元年选后之事,在三个方面颇类汉代选后的步骤。其一是年龄和所选女子数目相近:

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以正月集京师,集者五千人。

其二是合法相与汉代相近:

天子分遣内监选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之。凡遣归者千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相者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皆去之。……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仅千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

其三是明德行贤,具有温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行“节操”:

于是入选者仅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于是入选者仅五十人,皆得为妃嫔矣。

尽管在一些细节上不尽相同,但是后世为遴选宫女的状况基本上和汉代相同。因此,说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宫闱制度的滥觞,是不过分的。

过量消费:用于婚嫁的支出

既然婚姻嫁娶在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汉代人用于婚嫁方面的支出量是相当惊人的。皇帝、诸侯王、高级官吏、大中小地主阶层、富商大贾等统治阶级成员自不待言;生活并不富裕的城市平民阶层、占卜之人、行医贩药者也大都花费许多钱财操办婚事。甚至平时省吃俭用的小农、小手工业者,这时也十分大方地拿出他们平日的积蓄。

汉代人用于婚嫁的开支有如下几项:

定婚之前,婚家双方要付给媒人一定数目的钱财。

宋代人袁采曾说:“古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而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绐男家则厚许之。”①(①袁采:《世范》卷一。)以从其中上下其手,牟取厚利。汉代媒人也是通过联系婚家,取得钱财。唯史料缺罕,现尚不知婚家双方付给媒人钱财的确切数目。

占卜者为婚姻当事人辩同姓、卜吉日也要索取报酬。

《史记·日者列传》云:“且夫卜筮者……而以义置数十百钱……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看来,占卜者为婚家行卜一次,要收费百钱上下。而行卜二三次,则要收费数百钱。②(②《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辂别传》记管辂语云:“昔司马季主有言……嫁女娶妻或生长,岂直数千钱哉?”此说与《史记》不同,或者数千钱是为达官贵人卜吉日的收入,亦未可知。正文因《三国志》晚出,故从《史记》。)

婚嫁期间耗钱最多的项目是男方的聘金和女方携带的嫁妆。在两汉四百余年间,聘金和嫁妆数目越来越多,形成了三个鲜明特征:

第一,时间长。从西汉到东汉,婚嫁奢靡之风一直未衰。汉武帝时,“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③。(③《汉书·严安传》。)婚嫁尤为铺张。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把此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提了出来。东汉时期,“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④。(④《后汉书·章帝纪》。)有的人家为了多得聘财,“一女许数家”;在有的家庭中,“不仁世叔,无义兄弟,或利其聘币,或贪其财贿”①,(①《潜夫论·断讼篇》。)逼令亲属再嫁他人。

第二,地域广。在汉代,绝大部分地区都盛行重聘金嫁妆之风。秦地,“嫁娶尤崇侈靡”②。(②《汉书·地理志下》。)其中长安城“闾里嫁娶,尤尚财货”③;(③《三辅黄图》卷四。)太原和上党地区,“嫁娶送死奢靡”;卫地,“其失颇奢靡,嫁娶送死过度”④;(④《汉书·地理志下》。)蜀地,“俗奢侈”,“归女有百辆之徒车”⑤。(⑤《华阳国志·蜀志》。)婚嫁重聘财嫁妆在地域上的广泛性,还可以从汉安帝诏令中得到反映:“嫁娶送终,纷华靡丽。……京师尚若斯,何以示四远?”⑥(⑥《后汉书·安帝纪》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诏。)

第三,波及面大。在汉代,绝大多数阶层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重聘财与嫁妆的风习。聘财与嫁妆的数量,取决于婚姻当事人家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地位。

(1)皇族封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特权和庞大的经济收入,其聘财数量是所有阶层中最多的。还在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惠帝娶后就用“聘黄金二万斤”,此外,还有若干数目的“雁、璧、乘马、束帛”⑦。(⑦《后汉书·皇后纪》;《晋书·礼仪志》。)惠帝以降,汉代封建皇帝聘后之钱都是“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⑧。(⑧唐人李贤注《后汉书·皇后纪》指出:“《汉旧仪》:‘聘皇后,黄金万金。’吕后为惠帝娶鲁元公主女,故特优其礼也。”这个说法是不符合汉代史实的。《汉书·王莽传》载,汉平帝娶后,“有司奏:故事,聘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故事”是汉人习语,系指前代惯例,则聘后用金二万斤非惠帝时的特殊现象,明矣。而李贤引以为据的《汉旧仪》,在传抄过程中颇多舛误,从史料价值上看,亦不如《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可信。)如汉平帝娶后,有司奏请聘以黄金二万斤。⑨东汉桓帝立梁皇后,也用黄金二万斤。

皇帝聘妃子及夫人,所用钱财亦颇多。平帝以王莽女儿为后,王莽只接受聘财四千万钱。王莽目的是力纠西汉侈靡之偏,但是朝臣议论纷纷:“今皇后受聘,逾群妾无几”。由此可见,皇帝聘妃子与夫人,要花费聘金近四千万钱,约为聘皇后用金的五分之一。

关于皇族其他成员聘妻情况,时人谷永指出:诸侯王家资富饶,“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丽”①。(①《汉书·文三王传》。)《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赵共王刘充打算以“聘金二百斤”(折合为钱二百万)娶妻。这可能是诸侯王的普遍聘金量。

汉宗室女子嫁妆十分丰厚。无论是“列侯尚宗室皇女”,还是宗室女子出嫁边地少数民族首领,都是如此。公主的政治地位相当于诸侯王,拥有大量的资财与田宅,这些家资是公主的财产,随其一起出嫁。因此,毋宁说她们的家资同时也是嫁妆。刘邦曾使刘敬“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②。(②《汉书·匈奴传上》。)细君公主出嫁乌孙,陪嫁物品中有从人、服装、乘车、丝帛和金银器皿。生活用品大到衣被,小到六博之具,应有尽有。③(③参见《汉书·西域传下》。)直至东汉前期,耿恭驻守西域,还见到随细君出嫁的博具。由此看来,汉代皇族宗室女子的嫁妆费用多者可达百万,乃至千万钱,少者亦不会低于二三十万钱。

高级官吏与富商大户这个阶层的男子聘金数目低于皇族成员。如汉献帝时丞相董卓娶妻,聘以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④。(④《后汉书·列女传》。)辎车一乘约值一万钱⑤,(⑤汉代,轺车一乘值万钱。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445页简云:“轺汉车一乘值万”。辎车是贵族富家子所乘的交通工具,从汉代画像资料看,其制作精巧考究,装饰丰美华环,故其价格当接近轺车。)马价每匹也在一万钱左右⑥;(⑥汉代马一匹约值万钱。《居延汉简甲编》简245云:“第廿三侯长赵备,责居延阳里常池马钱九千五百。”《流沙坠简释文》卷二第12页简文“《言律》曰:畜产相贼杀,参分偿和令少仲出钱三千,死马骨肉,付循请平。”罗振玉考释谓:“钱三千者,马价三分之一,则一马直九千。”)“充路”钱帛难确定具体数量,且以最低限额十万钱计;奴婢假定有1人(从史书记载看当在此数以上),汉代奴婢之价是一人值三四万钱。⑦(⑦汉代的奴婢价格因体格、技艺等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价格高者可达百余万钱。《史记·仓公列传》记载,济北王买了四个奴婢,一个奴婢值一百一十七万。一般在三四万钱之间波动。《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445页载简文:“小奴二人,直三万。大婢一人,二万。”郫县东汉残碑云:“五人直廿万”、“奴立、奴□、□鼠,并五人,直廿万”(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载《文物》,1974(4))。)则董卓聘礼至少在一百六十万钱以上。这虽是突出的事例,不足以代表普遍现象,但也反映了高级官吏在嫁娶时付出聘金数目之多了。东汉人郑众曾谈到百官婚嫁时送往女家礼物“凡三十种”,类别繁多,名称各异,并各有含义。

当然,未必每个官员都用这三十件物品,但其中一些如玄丝、羊、雁、五色丝等在当时确很通行。此外,官吏还要给女方送钱币。富商大户的政治地位虽不及高级官吏,但因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聘礼上的支出也很多。史称:“货殖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①。(①《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潜夫论·浮侈篇》记载了富商大户的花费:“富贵嫁娶,车辎各十,骑奴侍僮,夹毂节引。”综合上述记载,可以推测,这两个阶层男性成员聘妻所费当在数十万至百余万钱之间。

这两个阶层女性成员的陪嫁财物亦少于皇族阶层,这些陪嫁物包括随从奴婢、各种衣饰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在生活用品中,铜镜是引人注目的。考古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大都是“延年益寿辟不羊”,“见日之光,长毋相忘”,“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之类的吉语。但也有一部分镜子的铭文表明,这类铜镜是作为女子陪嫁物的。

女子出嫁携带铜镜是为了梳洗脸面,所谓“清精治(冶)铜华以为监(鉴),照察衣服观容貌……以为信,精(清)光宜佳人。”②(②王辉:《铭刻考跋四则》,见《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3。)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载,蜀地大商贾卓王孙给女儿卓文君的嫁妆是:“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统计这些嫁妆的价值,当在三百万钱以上。但卓氏是名闻全国的巨商,非一般大户能比,故汉代普通富商贵族给女儿的嫁妆大大低于此数。史载,他们嫁女时往往给“满车”之物。④(④参见《潜夫论·浮侈篇》。)如马融“家世丰豪”,其女出嫁“装遣甚盛”⑤。(⑤《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东汉人陈省有二子,长子娶张度辽之女,少子娶荀氏之女,“皆贵家豪富,从婢七、八,资财自富”⑥。(⑥《华阳国志·汉中士女》。)《急就篇》有“妻妇娉嫁赍媵僮,奴婢私隶枕床杠,蒲蒻蔺席帐帷幢”语,颜师古注谓:“赍者将持而遣之也。媵。送女也。僮,谓仆使之未冠笄者也。言妇人初嫁,其父母以仆妾财物将送之也。”颜说甚确。显然,这也是指高级官吏和富商大户两个阶层。由此可见,高官、富户阶层女子嫁妆所费一般在二三十万钱以上,多者可达几百万钱。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热门推荐
  • 征服冷情夫君

    征服冷情夫君

    什么?嫁人当天,她就因醉酒而没有等到夫君回来?好吧,这样也就算了…可她第二天醒来,刚刚瞧清楚夫君那美若天人的模样,夫君就将一封休书送到了她的手中!一年之约?一年期满她便可自动离府?一年之内他不会碰她?拜托!她是来嫁人的,不是来当个陶瓷娃娃给人摆着看的!好吧,既然夫君硬要如此,那她这个小娘子又怎可不从?这封休书她就先收着了!但是总有一天,她定会让夫君亲自将这封休书收回去当柴烧了!《征服冷情夫君》第一部,且看绝妙娘子与冷情夫君上演一场动情的追夫戏码!——————————————————————————三年前,她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了夫君,将那一纸休书化为乌有。与自己冷心冷情的夫君共谱了一曲“白首不相离”。三年后,却因为一个女子的嫉恨将她带离了夫君的身边,来到一个陌生的山寨。山寨?!是的,山寨!山贼的老窝!她凭着自己的医术在那山寨里活了下来。可她不仅仅要活着,她还要想尽办法逃出去,逃回自己的夫君身边!只是,她明明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姿色平庸的女人,为何那帅到冒泡的冷酷山贼头子还会对她如此青睐?还有那个死了亲娘的俊美小正太,为何会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征服冷情夫君》第二部,且看她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从山贼老窝出逃成功!—————————————————————————一个场突如其来的劫难,让她忘了自己,忘了过去,而她的记忆则变成了无法拼接的碎片。这个叫夜倾岚的男子是谁?为何对她如此温柔?这个叫夙倾阳的男子是谁?为何看她的眼神这般怪异?而这个如天人般美丽,又如斯温雅清贵的男子又是谁?“我叫云玺,敢问姑娘芳名?”“我,我叫夜琉璃。”月色撩人的夜,他总会独自吹奏一曲很动听,却又很孤寂的萧曲。“你的曲子吹奏得很好。”她赞赏。他淡笑,眼中却有些她读不懂的情绪:“再好的曲音,若没有知音人赏识,也只是枉然。”“这曲子,可有名字?”她问。“这曲子,叫‘白首不相离’。是由内子作曲的一首琴箫合奏。”他答。“噢?公子已经娶亲?”“在下已娶亲四年,膝下还有一儿一女。”“公子真幸福。嫁给公子的那位姑娘一定也是个妙人儿。”她浅笑。他认真地看着她,眼睛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内子,是个很美丽很聪慧的女子。我曾对她许过承诺‘陪她,爱她,疼她。这一世,不离不弃,相守到白头’……”披荆斩棘,只为与你永相随。
  •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未必是真爱大青,但当潘金莲嫁了武大,对她来说,爱情就是太奢侈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武大稍微优秀的男人,就足以使她迷恋。所以,大青媳妇与村南劁猪的乱耕有了一段私奔的经历。也许与乱耕的私奔改变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才会使她与玩纸牌的各色人等发生关系。她在大青娘死的时候大哭自己,她知道自己早就凋零了,她用放荡和沦落滋润着自己……
  • 极品花痴

    极品花痴

    “痴儿,今天晚上你一定要来看我,知道吗?否则我会很伤心的。”耳边带着磁性的男声将正在宽敞豪华的卧室里睡得迷糊的女子美醒了。“亲爱的,你就放心好了,我马上就起床,然后让秘书准备飞机,飞过去看你。”女子笑得甜蜜地说道,却完全忽略了躺在自己旁边正在呼呼大睡的男子,也忽略了外面电掣雷鸣的天气,娇美的笑容傻呵呵的笑着。没错,这女子就是刚刚男子口里的痴儿,要问她姓什么,她会立刻站起来告诉大家,大声地,骄傲地告诉大家她姓花名痴,没错,她就叫花痴,对于这个名字,她可以说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这个名字太符合她自己了。没错,她是一个花痴,一个地道的花痴,一个以自己为花痴为荣的女人,但是她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花痴,她是花氏企业的总裁,她是取得过自己也记不清地各项优胜。花痴不可怕,就怕花痴有文化,她花痴,不但文化高得吓人,就智商而言恐怕也会令爱因斯坦不敢转世投胎,于是她花痴情人满天下,就在她志得意满的时候,老天爷给她开了一个玩笑,私人飞机被雷劈了,晕倒之前她除了想着她的情人之外,就是再想做鬼也要做一个花痴女鬼,就是没有想到她唯一的亲人,那个生下她叫做花瓶的女人。刚醒来,花痴勾着男人的脖子,露出魅惑众生的笑容,看着王爷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起来,笑呵呵地道:“不过王爷,虽然在你心里觉得永远不可能,但话本小姐还是要说清楚的,若是王爷以后真的喜欢上我了,王爷,那么从现在开始起你就要管好你的裤裆,到时候我会考虑让你做我的侍妾的。”当晚,太子房间,“小风风,你也不用这么感动,”花痴笑着说道:“要是你实在是不想我受苦的话,你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太子,皇帝什么的让给他们当好了,你跟着我私奔行吧?”“私奔?”赫连风看着花痴依旧是像饿狼看见了小绵羊的表情看着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搞错什么了,还有,感动,他哪里有感动,真是的,这女人的眼睛是瞎的吗?人家明明跟平时的样子没有两样的。“是啊。”花痴立刻点头说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去过我们想过的生活了,小风风,你是不是很开心啊?”大街上,刚刚还喧闹的街市突然的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抖得不行,惊恐地看着走在大街上的男子。淡黄色的头花,一双深蓝色的瞳孔昭示了他独一无二的身份,魔尊,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花痴却眼前一亮,好可爱啊,啧啧,抹了抹口水,真是没有想到,古代还有这样的绝色,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男子面前,扛起来飞奔回家,完全忘了身后众人倒吸凉气的样子。
  •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毒皇后

    毒皇后

    烈国史书上记载,左相之女贺绮岚,生得芙蓉姿,伤残身。却智谋过人,城府深深。巧施妙计,沧澜倾,暗中献计破奇阵,桓国灭。江山一统,功过半。一朝入得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却也被史官批注,贺皇后此人智谋超群,城府深深,手段毒辣狠绝,因此朝野上下,称呼其为毒皇后。此称呼从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前世里,她是年仅二十六岁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博士,她天纵奇才,惹得天怒人怨!怎料天妒奇才,在她最年轻貌美的年华,死于空难!一朝穿越为大烈国相府,最得宠的千金二小姐,却得了个芙蓉貌,伤残身。至孝之女,得到太后的怜爱,在及笄之年,将其接入宫中,本想让其安度余生。怎料想,接来个原子弹,宫娥嫔妃各个被炸得体无完肤。皇帝王爷之流,各个被迷得七荤八素。于是,一代明君为她,甘愿昏庸。于是,一代贤王为她,改朝换代。于是,他国帝君为她,倾尽天下。于是,她青史留名,史称——毒皇后。韶华不为少年留死生义在心头倾盖如故曾为系归舟情吞四海千钟酒挟长剑带吴钩情深情浅论缘由休相问莫开口心无归处结尽半生愁醉里悲歌惊深梦万古恨几时休===========这是一个天才穿越女,与无情男、多情男、绝情男之间蹂躏与被蹂躏的故事。如果大家喜欢,请记得收藏+推荐。如果想讨论剧情,请读者群:62734724敲门砖:书名迷恋的新文《梟妻》请允我丧尽天良与道德廉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及其心机。漫漫人生路上,皆是洒满罪与孽。只要换得此生与你长相守,此心亦无悔。————题记世事无常,人心莫测。谁能想到,身后的男人,纠缠成魔。找到的弟弟,百炼成妖。各个争先恐后要把她生吞入腹。前有妖孽挡道,后有魔鬼炸桥。她心傍徨,到底该何去何从?迷恋喜欢的文:鹦鹉晒月《笑看妃乱》天下归元《帝凰》好友的文:李沐九《指奴为妃》冰冷女人《异世逆天》淇儿《男祸》尉迟有琴《误惹相府四小姐》枫飘雪《裂天》無色血《夫奴》水獭《皇后如此妖孽为那般》
  • 重生:溺宠太子妃

    重生:溺宠太子妃

    这一生,且看她如何护双亲,嫡女重生。上一世,保幼弟,斗姨娘,她要揭穿姨娘的佛口蛇心,踩庶妹。撕烂庶妹的伪善嘴脸。谁负她,她错把鱼目当珍珠,她必将百倍还之,阴谋阳谋统统灭掉!本想远离皇室,误信豺狼;这一世,永不为妃,却不想挣不脱他的情网!--情节虚构,将军府内,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娘子、娘子我饿了。卖萌是忽悠人滴,六月觉得,他真正面貌,不然,却是一只爱使唤人的资本家。”面对某人催命一样的使唤,却又一个不小心偷了一个男银。在异世干起老本行,我要喝茶。而这男银看起来无辜纯良、呆萌可爱、易拐走的样子,六月怒道,她这辈子的神偷之路也不会如此的坎坷。“娘子,一个不小心穿越了。偷个珠宝吧,“滚粗!”,纯良是骗人滴。”“娘子,却不料,我肩膀痛,自己肯定是出门少给佛祖烧了一炷香,帮我捏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