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6

第16章 汉代婚姻关系形成的基本步骤(3)

第一,选民女有了固定日期,即每年八月进行挑选。还有专门负责选女的官员,即“明礼仪”的中大夫和后宫御官掖庭丞。①(①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及注引《风俗通义》。)

第二,选民女有了地区上的要求。应劭的《风俗通义》②(②《风俗通义》佚文,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417页。)和《后汉书·皇后纪上》都说当时遴选后宫女子的地区是“洛阳乡中”。事实上东汉时皇帝后妃籍贯虽然不限于洛阳周围,但洛阳附近的人占了一半以上。与西汉相比,东汉皇帝后妃籍贯在京畿附近者的比例也有提高。可见,应劭和范晔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

第三,选民女从年龄到相貌上有了具体标准。在年龄上,《后汉书·皇后纪上》载,所选入宫女子年龄是“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而实际上,20岁者极少,一般都是16岁以下(见本书第三章)。在相貌仪容上,要“姿色端丽,合法相者”,“长(身材高)壮(健康)皎洁(美丽)有法相”③。(③《后汉书·皇后纪》及注引《风俗通义》。)从马援之女马氏入宫之时“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的记载看,头发也是法相的一个标准;入宫女子的仪容可能还为分若干等。

第四,对后宫女子提出了“德”的要求。只有宫女行为举止合于“德”,才有可能被定为后、妃、夫人:“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④(④《后汉书·皇后纪上》。)

所谓“德”是封建伦理对女子的要求和约禁,即“内无出阃之言,外无私溺之授”。马援女儿在入宫后,“孝顺小心,婉静有礼。……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成为明帝之后。女子窦氏,“入见长乐宫,进止有序”,以之成为章帝之后。而邓氏更是这方面的楷模:“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帝深嘉爱焉。”⑤(⑤《后汉书·皇后纪上》。)遂成为皇后。

统治者对达到“德”的途径作了探讨。和帝邓后强调习读经书,她下诏说:“中宫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①。(①《后汉书·皇后纪上》。)这种风气甚至蔓延到诸侯王中。清河孝王的宠妃左小娥就“善史书,喜辞赋”②。(②《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

第五,占卜和相面成为选后、妃的重要环节。初选民女入宫,即须经过相面,合格后才能入宫。从后宫女子被选为皇帝后、妃和夫人,还须再经由相面者和太史的相面与卜卦。如女子梁氏入宫后,相工茅通先为之相面,“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太史则“卜兆,得寿房,又筮得《坤》之《比》”。合格后梁氏遂成为顺帝贵人。③(③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下》。)而皇帝成婚之日,则要由太史令来慎重确定。故史称:“太史令一人……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④(④《续汉书·百官志二》。)

此外,在汉代皇帝确定后妃的程序中,偶见“探筹立后”之事。据《后汉书·胡广传》,顺帝欲立皇后,但贵人有宠者共有四人,难分轩轾,“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以“神”意立选之事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左传》昭公十三年《传》云:“楚共王无家嫡,有宠子五人,无嫡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立社稷’。乃偏以璧见于群望日:‘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于是,楚共王遂通过这种方法确立后嗣。不过,东汉时“探筹立后”之议却并未能施行。太尉胡广等朝中要员上书极力劝阻汉顺帝:

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

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⑤(⑤《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等人还提出“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⑥(⑥《后汉书·胡广传》。)的标准,为顺帝所采纳。可见,汉代人已察觉到依靠“探筹”、假借“神意”立皇后是不可靠的。这与先秦时代相比,从信天命而接近于重人事,这显然是理性的一个进步。

从西汉到东汉的这些变化是相当明显的。我们不能把这些变化仅仅看做封建皇帝婚仪程序上的增加或完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全貌。上述的这一演变过程正是豪族地主兴起时,封建宗法伦理观念日益扩展的缩影。这一趋势与前述的婚姻关系构成中等级性的强化是同步发展的。东汉初年封建统治者明确提出,他们慎选后妃是为了“详求淑哲”,以便使“贤妃助国君之政”,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把皇帝后宫与封建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最初尝试。在汉代,它的确加强了封建统治机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如明帝马皇后、章帝窦皇后、和帝邓皇后都大加限制马氏家族、窦氏家族和邓氏家族势力的极端发展,从而平衡了皇权与外戚的关系。后人在考察了战国时“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而至西汉初年“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无辩”,而至“斫雕为朴”的东汉后宫制度沿革后,对东汉“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可谓矫其敝矣!”认为这是值得后世统治者仿效的作法。①(①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

汉代皇帝纳后妃和夫人的过程也给后世以一定影响,从晋至宋代自不待言,晚及明代,亦可看出其痕迹。纪晓岚《明懿安皇后外传》一书所述明天启元年选后之事,在三个方面颇类汉代选后的步骤。其一是年龄和所选女子数目相近:

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以正月集京师,集者五千人。

其二是合法相与汉代相近:

天子分遣内监选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之。凡遣归者千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相者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皆去之。……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仅千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

其三是明德行贤,具有温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行“节操”:

于是入选者仅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于是入选者仅五十人,皆得为妃嫔矣。

尽管在一些细节上不尽相同,但是后世为遴选宫女的状况基本上和汉代相同。因此,说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宫闱制度的滥觞,是不过分的。

过量消费:用于婚嫁的支出

既然婚姻嫁娶在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汉代人用于婚嫁方面的支出量是相当惊人的。皇帝、诸侯王、高级官吏、大中小地主阶层、富商大贾等统治阶级成员自不待言;生活并不富裕的城市平民阶层、占卜之人、行医贩药者也大都花费许多钱财操办婚事。甚至平时省吃俭用的小农、小手工业者,这时也十分大方地拿出他们平日的积蓄。

汉代人用于婚嫁的开支有如下几项:

定婚之前,婚家双方要付给媒人一定数目的钱财。

宋代人袁采曾说:“古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而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绐男家则厚许之。”①(①袁采:《世范》卷一。)以从其中上下其手,牟取厚利。汉代媒人也是通过联系婚家,取得钱财。唯史料缺罕,现尚不知婚家双方付给媒人钱财的确切数目。

占卜者为婚姻当事人辩同姓、卜吉日也要索取报酬。

《史记·日者列传》云:“且夫卜筮者……而以义置数十百钱……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看来,占卜者为婚家行卜一次,要收费百钱上下。而行卜二三次,则要收费数百钱。②(②《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辂别传》记管辂语云:“昔司马季主有言……嫁女娶妻或生长,岂直数千钱哉?”此说与《史记》不同,或者数千钱是为达官贵人卜吉日的收入,亦未可知。正文因《三国志》晚出,故从《史记》。)

婚嫁期间耗钱最多的项目是男方的聘金和女方携带的嫁妆。在两汉四百余年间,聘金和嫁妆数目越来越多,形成了三个鲜明特征:

第一,时间长。从西汉到东汉,婚嫁奢靡之风一直未衰。汉武帝时,“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③。(③《汉书·严安传》。)婚嫁尤为铺张。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把此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提了出来。东汉时期,“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④。(④《后汉书·章帝纪》。)有的人家为了多得聘财,“一女许数家”;在有的家庭中,“不仁世叔,无义兄弟,或利其聘币,或贪其财贿”①,(①《潜夫论·断讼篇》。)逼令亲属再嫁他人。

第二,地域广。在汉代,绝大部分地区都盛行重聘金嫁妆之风。秦地,“嫁娶尤崇侈靡”②。(②《汉书·地理志下》。)其中长安城“闾里嫁娶,尤尚财货”③;(③《三辅黄图》卷四。)太原和上党地区,“嫁娶送死奢靡”;卫地,“其失颇奢靡,嫁娶送死过度”④;(④《汉书·地理志下》。)蜀地,“俗奢侈”,“归女有百辆之徒车”⑤。(⑤《华阳国志·蜀志》。)婚嫁重聘财嫁妆在地域上的广泛性,还可以从汉安帝诏令中得到反映:“嫁娶送终,纷华靡丽。……京师尚若斯,何以示四远?”⑥(⑥《后汉书·安帝纪》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诏。)

第三,波及面大。在汉代,绝大多数阶层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重聘财与嫁妆的风习。聘财与嫁妆的数量,取决于婚姻当事人家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地位。

(1)皇族封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特权和庞大的经济收入,其聘财数量是所有阶层中最多的。还在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惠帝娶后就用“聘黄金二万斤”,此外,还有若干数目的“雁、璧、乘马、束帛”⑦。(⑦《后汉书·皇后纪》;《晋书·礼仪志》。)惠帝以降,汉代封建皇帝聘后之钱都是“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⑧。(⑧唐人李贤注《后汉书·皇后纪》指出:“《汉旧仪》:‘聘皇后,黄金万金。’吕后为惠帝娶鲁元公主女,故特优其礼也。”这个说法是不符合汉代史实的。《汉书·王莽传》载,汉平帝娶后,“有司奏:故事,聘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故事”是汉人习语,系指前代惯例,则聘后用金二万斤非惠帝时的特殊现象,明矣。而李贤引以为据的《汉旧仪》,在传抄过程中颇多舛误,从史料价值上看,亦不如《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可信。)如汉平帝娶后,有司奏请聘以黄金二万斤。⑨东汉桓帝立梁皇后,也用黄金二万斤。

皇帝聘妃子及夫人,所用钱财亦颇多。平帝以王莽女儿为后,王莽只接受聘财四千万钱。王莽目的是力纠西汉侈靡之偏,但是朝臣议论纷纷:“今皇后受聘,逾群妾无几”。由此可见,皇帝聘妃子与夫人,要花费聘金近四千万钱,约为聘皇后用金的五分之一。

关于皇族其他成员聘妻情况,时人谷永指出:诸侯王家资富饶,“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丽”①。(①《汉书·文三王传》。)《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赵共王刘充打算以“聘金二百斤”(折合为钱二百万)娶妻。这可能是诸侯王的普遍聘金量。

汉宗室女子嫁妆十分丰厚。无论是“列侯尚宗室皇女”,还是宗室女子出嫁边地少数民族首领,都是如此。公主的政治地位相当于诸侯王,拥有大量的资财与田宅,这些家资是公主的财产,随其一起出嫁。因此,毋宁说她们的家资同时也是嫁妆。刘邦曾使刘敬“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②。(②《汉书·匈奴传上》。)细君公主出嫁乌孙,陪嫁物品中有从人、服装、乘车、丝帛和金银器皿。生活用品大到衣被,小到六博之具,应有尽有。③(③参见《汉书·西域传下》。)直至东汉前期,耿恭驻守西域,还见到随细君出嫁的博具。由此看来,汉代皇族宗室女子的嫁妆费用多者可达百万,乃至千万钱,少者亦不会低于二三十万钱。

高级官吏与富商大户这个阶层的男子聘金数目低于皇族成员。如汉献帝时丞相董卓娶妻,聘以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④。(④《后汉书·列女传》。)辎车一乘约值一万钱⑤,(⑤汉代,轺车一乘值万钱。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445页简云:“轺汉车一乘值万”。辎车是贵族富家子所乘的交通工具,从汉代画像资料看,其制作精巧考究,装饰丰美华环,故其价格当接近轺车。)马价每匹也在一万钱左右⑥;(⑥汉代马一匹约值万钱。《居延汉简甲编》简245云:“第廿三侯长赵备,责居延阳里常池马钱九千五百。”《流沙坠简释文》卷二第12页简文“《言律》曰:畜产相贼杀,参分偿和令少仲出钱三千,死马骨肉,付循请平。”罗振玉考释谓:“钱三千者,马价三分之一,则一马直九千。”)“充路”钱帛难确定具体数量,且以最低限额十万钱计;奴婢假定有1人(从史书记载看当在此数以上),汉代奴婢之价是一人值三四万钱。⑦(⑦汉代的奴婢价格因体格、技艺等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价格高者可达百余万钱。《史记·仓公列传》记载,济北王买了四个奴婢,一个奴婢值一百一十七万。一般在三四万钱之间波动。《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445页载简文:“小奴二人,直三万。大婢一人,二万。”郫县东汉残碑云:“五人直廿万”、“奴立、奴□、□鼠,并五人,直廿万”(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载《文物》,1974(4))。)则董卓聘礼至少在一百六十万钱以上。这虽是突出的事例,不足以代表普遍现象,但也反映了高级官吏在嫁娶时付出聘金数目之多了。东汉人郑众曾谈到百官婚嫁时送往女家礼物“凡三十种”,类别繁多,名称各异,并各有含义。

当然,未必每个官员都用这三十件物品,但其中一些如玄丝、羊、雁、五色丝等在当时确很通行。此外,官吏还要给女方送钱币。富商大户的政治地位虽不及高级官吏,但因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聘礼上的支出也很多。史称:“货殖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①。(①《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潜夫论·浮侈篇》记载了富商大户的花费:“富贵嫁娶,车辎各十,骑奴侍僮,夹毂节引。”综合上述记载,可以推测,这两个阶层男性成员聘妻所费当在数十万至百余万钱之间。

这两个阶层女性成员的陪嫁财物亦少于皇族阶层,这些陪嫁物包括随从奴婢、各种衣饰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在生活用品中,铜镜是引人注目的。考古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大都是“延年益寿辟不羊”,“见日之光,长毋相忘”,“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之类的吉语。但也有一部分镜子的铭文表明,这类铜镜是作为女子陪嫁物的。

女子出嫁携带铜镜是为了梳洗脸面,所谓“清精治(冶)铜华以为监(鉴),照察衣服观容貌……以为信,精(清)光宜佳人。”②(②王辉:《铭刻考跋四则》,见《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3。)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载,蜀地大商贾卓王孙给女儿卓文君的嫁妆是:“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统计这些嫁妆的价值,当在三百万钱以上。但卓氏是名闻全国的巨商,非一般大户能比,故汉代普通富商贵族给女儿的嫁妆大大低于此数。史载,他们嫁女时往往给“满车”之物。④(④参见《潜夫论·浮侈篇》。)如马融“家世丰豪”,其女出嫁“装遣甚盛”⑤。(⑤《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东汉人陈省有二子,长子娶张度辽之女,少子娶荀氏之女,“皆贵家豪富,从婢七、八,资财自富”⑥。(⑥《华阳国志·汉中士女》。)《急就篇》有“妻妇娉嫁赍媵僮,奴婢私隶枕床杠,蒲蒻蔺席帐帷幢”语,颜师古注谓:“赍者将持而遣之也。媵。送女也。僮,谓仆使之未冠笄者也。言妇人初嫁,其父母以仆妾财物将送之也。”颜说甚确。显然,这也是指高级官吏和富商大户两个阶层。由此可见,高官、富户阶层女子嫁妆所费一般在二三十万钱以上,多者可达几百万钱。

同类推荐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热门推荐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梦回大唐爱:失忆王妃2

    阿荷呆若木鸡的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父子,这个男人说什么鬼话,要不是鬼话她怎么会听不明呢?虽然她失忆了,但是也不用拿个孩子来吓她吧。说什么她是她的妻,她儿子的娘亲。看着这对父子她真的疑惑了,难道她真的成亲而且生了孩子?没理由啊,这么大的事怎么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呢?难道自己真的像他说的那么惨,没爹没娘,甚至连个亲人都没有,当然了,说什么她也不承认自己会同他们父子两有关,可是当那小孩子可怜兮兮的叫她娘时,她竟狠不下心……“云儿,不管你是否记的我,你都是我的妻。”阿荷一把推开恶心巴巴的李烨。什么吗?她一点印象都没有,还云儿呢?她只知道她叫阿荷,至少这个渔村的人都这么叫她,少数服从多数,她当然是叫阿荷了。她就说这个叫李烨的男人带衰,她好好的渔女生活叫他搅了,这会竟又莫名其妙被一群官兵给带到这个鬼地方,什么京城呀?她不喜欢,还是那个小渔村适合自己。这个臭男人竟是个王爷,他当她白痴还是瞎的呀,他要真是王妃那为什么大家看她的眼神那么奇怪,为什么都没人认识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参仙圣娃

    参仙圣娃

    许世俊在创作中把情思赋予想象的翅膀,将人、仙、禽、兽及自然万象融入笔端。人参仙子是地能入,是树能上,是水能进。书中写了作为人间缩影的神界的矛盾与斗争还表现了神与人一样的七情六欲,记录了神界的婚丧嫁娶、生离死别、生杀予夺的生动斑斓的世俗生活。
  • 让心灵透透气

    让心灵透透气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逆天狂妃,皇帝悠着点

    逆天狂妃,皇帝悠着点

    她是天之骄女,因他成了亡国公主,本以为找到了爱情,却不想那只是水中月,最终成了宫闱后院的牺牲品。他是质子,因她的牺牲,成了掌控天下的帝王,本以为可以和她双宿双栖,却被江山被累,江山美人,他该如何选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炮灰不在服务区

    炮灰不在服务区

    全息网游BOSS苏葭萌从游戏穿越而来,发现自己竟然从虐人的BOSS变成被虐的炮灰!前有怀着怨气重生复仇的腹黑大姐后有顶着万能玛丽苏光环的穿越二姐底下还有两只各种捣蛋坑娘的包子童鞋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苏葭萌:我的目标是带着儿子征服星辰大海,拒绝宅斗宫斗……某人笑眯眯道:可以啊,小萌,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如何?苏葭萌:“……”(*^__^*)求粉红票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