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2

第12章 婚龄构成(2)

西汉时期,据《汉书·外戚传上》,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文之女馆陶公主出生。又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文帝前三年(公元前177年)陈午“尚馆陶公主”。据此而推,馆陶公主的初婚年龄是15岁。王莽女儿出嫁汉平帝时是12岁,在13岁时立为皇后。①(①《汉书·平帝纪》、《汉书·王莽传上》。)虽然东汉制度规定,关于选择入后宫的民女年龄是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但考之于史,年龄在16岁以上的入选进宫女子是很少的。如马防上书光武帝,请其纳马援的三个女儿为太子妃,说她们的年龄分别是15岁、14岁和13岁。后来,刘秀为太子娶马援的三女儿。②(②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帝梁贵人16岁入宫。③(③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帝申贵人“年十三,入掖庭”④。(④《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和帝邓后16岁立为贵人。⑤(⑤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上》。)顺帝窦后“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貌选入掖庭有宠”⑥。(⑥《后汉书·窦融传》。)顺帝梁后和虞美人都是13岁时入选。⑦(⑦参见《后汉书·皇后纪下》。)这些人的婚龄集中趋势是13岁,平均年龄则是13岁至17岁。

官吏之女

西汉时,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许平君,“年十四五,当为内者令欧侯氏子妇”⑧。(⑧《汉书·外戚传上》。)东汉时,班昭在14岁时出嫁曹世叔。⑨(⑨参见《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全后汉文》卷七十九《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注引《魏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安乐侯胡广之妻原是“编县旧族”,她“年十有五,爰初来嫁”。夏侯霸从妹出嫁时,“年十三四”。《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注引《魏书》记载,甄氏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又据正传载,“建安中,袁绍为中子(袁)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甄氏)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曹丕)纳后于邺,有宠”。鱼豢的《魏略》也说:“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后堂上。文帝……称叹之。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这说明,甄氏是在邺城被攻破前嫁与袁熙。查史,袁氏父子建安初在这一带活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四月,曹操“进军邺”....。如此,则甄氏的初婚年龄当在20岁或20岁以前。上述数例,女子的平均初婚年龄是15.5岁,略高于皇族阶层。

平民之女

西汉时期,涿郡平民女子妄人年14岁出嫁。①(①参见《汉书·外戚传上》。)《居延汉简甲乙编》也提供了记录:辅妻南来年十五岁(简29·2)第四隧卒伍尊,妻大女足年十四(简55·20)妻大女□新年二十七,子小男大□年十一(简103·24)

是女子□新当在16岁之前结婚。

第四隧卒虞护,妻大女胥年十五(简194·20)妻年十七岁,子年二岁(简203·13)是其初婚年龄应在15岁以前。东汉时则有:女子相乌15岁时出嫁,纪配16岁出嫁②,(②参见《华阳国志·广汉士女》。)荀氏17岁时“适阴氏”③,(③《后汉书·列女传》。)曹敬姬则在17岁与周纪成婚④。(④参见《华阳国志·犍为士女》。)以上诸例女子平均初婚年龄是151岁,又略高于皇族和官吏阶层。婚龄上升的趋势,可能是家庭经济、政治不平等状况的折射。

影响汉代初婚年龄的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汉代男子和女子的正常初婚年龄,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婚龄偏高或偏低的情形。因素之一: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一些小农、小手工业者、平民家庭,以及某些低级官吏家庭,由于家资有限,难以拿出数目可观的聘财,从而导致男性成员初婚年龄的上升。详见本书第四章。因素之二:婚姻当事人的品行不良。从汉代实际看,这是导致男子初婚年龄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刘邦少时是“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无赖之徒,这是他三十岁之后才得以结婚的重要原因。①西汉中期时人于永,少时不习学业,“嗜酒多过失”,放荡形骸,系一酒徒。以此,长期没有结婚。他“年且三十,乃折节修行”,又以“孝义闻”。在此之后,乃得以“尚馆陶公主施”②。(②《汉书·于定国传》。)

因素之三:入宫女子被遣送出宫。

封建皇帝和诸侯王后宫中的女子,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他们的配偶,大多数人在年长之后要被遣送出宫。此时,这些宫女的年龄都已相当大了,从而造成她们的初婚年龄上升。据《汉书·哀帝纪》载哀帝诏云:“掖庭宫人三十以下,出嫁之。”两汉史籍中多有掖庭女子嫁给平民男子的记载③,她们的初婚年龄当高于汉代女子正常的初婚年龄。

因素之四:政治斗争的影响。

这突出表现在封建贵族的联姻上。据《汉书·外戚传上》,汉昭帝11岁时以年仅6岁的上官氏为后。如此之低的婚龄结构,即令汉代人“成年”理论,亦无法加以解释。考其原因,乃是因为上官氏祖父上官桀、父亲上官安等人企图通过与皇帝联姻来控制昭帝。又据《汉书·王莽传上》和《汉书·外戚传下》载,王莽为了把持朝政,控制天子,在汉平帝年仅11岁时,让他娶自己的女儿为皇后。男子11岁、女子6岁,遂成为两汉时期人口的最低婚龄。

①前人对刘邦生平的推测不尽相同。臣瓒注《汉书·高帝纪下》云:“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二。”而《史记·高祖本纪》注引皇甫谧语云:“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今人多援据皇甫谧之说,笔者亦从此论。又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系在“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后,方与吕雉结婚。是此时当已是秦统一全国之后了。按,秦灭齐最终完成统一是公元前221年。刘邦最早也只能在此年与吕雉完婚,则是时他已30余岁了。又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吕公把吕雉许嫁刘邦,乃是因为他“见高祖状貌,因敬重之”,与其相信杂相占卜之术颇有关系。而吕雉之母却大为不满,责怪:“何自妄许与刘季?”素知刘邦为人的萧何也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汉书·高帝纪上》)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刘邦的品行是颇为不齿的。③例如,汉制规定,掖庭的宫人只能出嫁平民男子,而“不得适诸国”(《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乐成靖王刘党》)。西汉哀帝时司隶校尉解光就曾指责曲阳侯王景“公聘取掖庭女乐五官殷严、王飞君等……背臣子义”(《后汉书·元后传》)。有所提高。

因素之五:求学的影响。

一些官吏,中、小地主阶层家庭,以及少数家庭境况较好的小农、平民家中男性成员的初婚年龄,由于拜师求学的影响,亦可能“汉武帝之后,通经成为仕宦的重要途径,故时人发出了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①(①《汉书·夏侯胜传》。)的感慨。东汉时期,此风更盛,“光武中兴,爱好经术”②,(②《后汉书·儒林列传》。)自上而下加以提倡。正如顾炎武所说,“光武、明、章,果有变齐至鲁之功”③。(③《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因此,只要家庭境况允许,许多青少年男子便寻师学经,费时经年。这种社会现实,对有强烈的求学欲望(说到底是做官欲望)的人来说,在其心理上造成双趋式冲突:从年龄上说,既是求学时间,又是结婚的时间,但却无法同时获取两个目标。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句孟子的名言,来形容这些人的心理状况,是颇为恰当的。但正像下面所陈述的那样,许多人选择了求学而放弃结婚。

从现有史料看,汉代人求学年龄多在13岁以上,与相传的殷周时期公卿大夫之子入学年龄相仿。④(④黄建中在《殷周就学结婚年龄相关考》一文中指出:“要之,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当是天子太子、诸侯世子之礼;十三入小学,当是公卿大夫、元士嫡子之礼;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有余子早成、晚成之别制也。”(《政治季刊》,第5卷第3、4合期,1948年3月))如杨终13岁,“遣诣京师受业”⑤;(⑤《后汉书·杨终传》。)邓禹13岁“受业长安”⑥;(⑥《后汉书·邓禹传》。)杜安13岁“入太学,号‘奇童’”⑦。(⑦《后汉书·杜根传》。)也有一部分人15岁之后才去求学。如管辂“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书”⑧;(⑧《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辂别传》。)刘备15岁从卢植学《经》⑨;(⑨参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后汉书·李固传》。....参见《后汉书·王龚传》。....《后汉书·鲁恭传》。)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刘表17岁从王杨学习。学业一般是3至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

儒生在研读学业期间是难以完婚的。如东汉人鲁恭“十五,与母及(弟)丕俱居大学,习《鲁诗》”。按当时惯例,太学生可以把家属带入太学中居住。鲁恭已与其母、弟共居于太学,如果他有妻子不一同带入,于情理不通。这说明鲁恭当时尚未完婚。由此看来,如果男子15岁以上出门求学,其初婚年龄就有可能上升到18岁以上。《后汉书·郦炎传》载,儒生郦炎之妻,“始产而惊死”。始产,指产第一胎。同年,郦炎亦死,终年27岁。由此可见他至早也不过是在20岁出头结的婚。有的人为了完成学业,还将原来的结婚时间推迟。如东汉人戴封15岁入太学习《经》,而后,其师申君病故。戴封护送其灵柩还乡。路经其家,戴封父母“以封当还,豫为娶妻”,戴封却“暂过拜亲,不宿而去,还京师卒业”①。(①《后汉书·独行列传·戴封》。)

因素之六:战乱与社会动荡的影响。

战乱与社会动荡不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诸阶层的大多数人都饱受其苦,在动乱的旋涡中沉浮升降。这种震波也影响了人们的婚龄。西汉初年女子婚龄的普遍提高,便与战乱频仍密切相关。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再次出现动荡,检核这一时期的婚龄状况,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向。如周瑜24岁娶妻乔氏②,(②参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顾劭27岁左右时与孙氏结婚③,(③参见《三国志·吴书·顾劭传》。)他们的初婚年龄远在汉代男子的普遍初婚年龄之上。而一般百姓受到的干扰强度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因素之七:其他原因。

西汉时期,身患疾病、或相貌丑陋、或卜相等某些偶然因素,也可以导致人们初婚年龄的提高。

例一,疾病因素所致。如《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独异志》记东汉时女子某的晚嫁:

极美丽,逾时不嫁,以右膝上常患一疮,脓水不绝。

例二,相貌丑陋因素所致。《易林》卷七《豫》云:

东家中女,嫫母最丑,三十无室,媒伯劳苦。

例三,卜相因素所致。如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18岁才入皇宫与元帝成亲,其初婚年龄也高于当时女子的平均初婚年龄。其原因在于,王政君曾先后多次许嫁他人,但“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王政君父王禁在困惑苦恼中,听信了卜筮者所说他的女儿“当大贵,不可言”的话,教王政君习书文及声乐舞蹈技艺,从而耽延了其婚龄。①(①参见《汉书·元后传》。)

例四,婚姻当事人的自己选择。如东汉女子孟光父母已为她选定了夫家,但由于孟光“择对不嫁”,不同意父母的决定,以致到了30岁时,仍然没有结婚。②(②参见《后汉书·独行列传·梁鸿》。)

上述七个因素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不同阶层的影响程度,并不是相同的。如果抛开比较少见的第七个因素,择大端而言,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下的主要是平民。由于平民人数超过贵族,所以,其作用较大。政治联姻影响的是贵族阶层。求学习经影响的则是中、小地主和少数平民阶层成员。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婚龄波动幅度较为剧烈的时期是西汉初期、西汉(包括新朝)末至东汉初和东汉末至三国初这三个阶段。

也是由于这些原因,使汉代人口的初婚年龄呈现出两种波动情形,大多数的波动是正常波动(男子14岁至18岁,女子13或14岁至16或17岁),少数则是异常波动。

汉代婚龄结构对后世的影响

汉代人口普遍初婚年龄的结构,大致稳定了近四百年,从而对以后人们的婚龄结构及婚龄起始观念起了颇大影响。“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儒家说教再也不被人们提及了,从两晋到隋唐,中经五代末辽金元,又到明清这近两千年间,男子和女子的初婚年龄大致都在这一范围中波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代人婚龄的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起到了奠基作用。

不仅如此,在婚龄结构的其他方面,汉代形成的一些习惯,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积淀延续至近世。

(1)家庭血亲成员的结婚年龄差在一个家庭内部,兄或姊的完婚次序一般要早于弟或妹。从皇族、贵族和官吏阶层看,汉惠帝刘盈的完婚时间晚于其姊鲁元公主。①(①《汉书·张耳传》记载,鲁元公主在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与张敖成婚;又据《汉书·惠帝纪》记载,汉惠帝在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正式立皇后。据此推定,汉惠帝比其姊晚结婚13年。)汉武帝刘彻结婚晚于其姊平阳公主。②(②参见《汉书·外戚传》。)文帝刘恒系淮南厉王刘长之兄,刘恒约在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结婚,而刘长则约在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结婚。东汉时,官吏家庭的女子甄氏在出嫁之前,“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③,(③《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注引《魏略》。)可见,其兄在她婚前便已结婚了。平民中此类情形亦颇广泛。据《汉书·外戚传上》,王仲有二女,长女已出嫁,而次女尚未结婚。在长女入太子家后,“女弟儿姁亦复入”。东汉时期,钱塘女子吴氏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她在出嫁之后,其弟吴景才结婚。④(④参见《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汉乐府诗《孤子生行》(又作《孤儿行》)也以文学形式描述了这种情形:

孤儿生,孤儿偶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⑤(⑤《乐府诗集》卷三十八。)

和一切事物相似,在普遍状况之外,还有例外。如果民间女子被选入后宫,则其初婚年龄可能早于年龄比她大的兄、姊。如马援共有三女,三人的自然年龄差分别只有一岁。后来,年龄最小的女儿被选入后宫,首先成婚。而其二姊尚待聘在家。

兄或姊先于弟或妹结婚,在两汉时期主要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首先,从人的生理生长发育看,兄和姊要早于弟或妹,所以,他们先行婚嫁也是理所当然的。其次,在汉代人看来,弟、妹已婚而兄、姊尚未结婚,违背了“长尊幼卑”的封建伦理等级原则。再次,在父母死后,兄、姊往往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者,弟、妹要随其居住,在经济上也无法自主,而且往往要由兄、姊决定其婚姻。《居延汉简甲乙编》简29·1云:

橐延寿隧长孙时符妻大女昭武万岁里孙第卿年廿一子小女王女年三岁弟小女耳年九岁

不难看出,由于年龄的优势,孙时符对于其妹孙耳有着极大的支配权。

参照古代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发现,婚嫁顺序都是长在先,幼在后。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希伯来族和塞姆族中,都有此俗。《旧约全书·创世记》谓:“幼者先于长者婚嫁的事情,不得见诸于我国”。古代印度也以结婚时不得僭越长幼次序为“适当婚姻”,并流行违反这一原则,就会打入地狱的说法。显然,汉代的这一状况与古代世界其他国家是相扣合的。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书中列举的大量事实说明了,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做为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前进途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如何调整自我等。与其他讲述人生经验的书相比,本书总结了106条成功的人生经验,本书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那就是敢于发挥怀疑精神和反向思维的作用,以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迹和典故,挑战在多数人心目中习以为常的观念,指出其不合理性,不仅可以让你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揭示了为人处事的种种法则。还能学到做人的经验与道理,同时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本书系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佛家小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前妻:身嫁百万首席

    豪门前妻:身嫁百万首席

    穿越前一天刚从豪门阔太太变成路边小屌丝一个,穿越第一天就背上了几百万的债。然后被带到拽不死的首席老大面前,接着就被绑在人家裤腰带上下不来了。等被首席老公养熟的那天,才知道原来老公你心口有一颗不可以触碰的朱砂痣,而我这个不过是高仿的白月光。可是我都跳坑了,也爬不起来了。伤心之余还被你爸拆散,可怜我们误会还没解释清楚,我就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前夫,我们不是离婚了吗?为什么你一脸深情的看着我?我和你恩恩爱爱,见鬼去吧。难道我和首席老公的恩爱史都是我自己个杜撰的?你别过来,首席,你再不来,你家老婆又要变成豪门前妻啦!
  • 非诚勿爱:总裁哥哥有点坏

    非诚勿爱:总裁哥哥有点坏

    他,汐见浚,帅到冒泡的中日混血,身边美女不计其数,却都不屑一顾。她,汐见滢,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被汐见家收养,一跃成为了汐见家的掌上明珠。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夺走了她的清白,“滢儿,从今天起,你是我汐见浚的女人,只能属于我。”那时的她无力反抗。当汐见滢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汐见浚,我恨你,我恨你一辈子,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也不会再傻傻地成为你报复别人的棋子。”“你以为我真的是利用你吗?我是爱你!真正想利用你的人是他!”即使再大声地喊,她也听不见了。她消失了,在他的视线里消失地无影无踪。再次相见,她依然如此美丽,让他心动,他的心也从来都只为她一个人跳动而已。“汐见滢,你听好了!这一次,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的视线!”紧紧地将她搂在怀里。“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说完,挣开他,转身离开。装失忆,很好!看你能装多久?**********小妖QQ:286123482小妖书友群:121808931,注明书友即可推荐好友文文:http://m.pgsk.com/a/253648/娘子,为夫陪你爬墙以年:http://m.pgsk.com/a/245683/总裁,孩子是你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