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1

第11章 婚龄构成(1)

汉代人口初婚年龄的一般推测

以往有关著述,对于汉代男子和女子初婚年龄的确定不够准确。一些人把汉儒倡导的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理论当做史实,这一直沿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①(①代表性的著作如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徐朝阳《中国亲属法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日]诸桥辙次《中国的家族制度》(日本大修馆书店,昭和十六年)。又,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罗列排比了汉代男子和女子的不同婚龄现象,却未明确指出汉代男子和女子的普遍初婚年龄状况。)另一些人则依据汉惠帝颁布的女子十五岁不出嫁,罚钱五算的诏令,断言西汉初年女子初婚年龄是15岁,汉代女子婚龄在20岁以下。②(②参见宁可:《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0(1));袁祖亮:《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史学月刊》,1981(3));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博士论文,复旦大学,1983)。)这虽较前说准确,但仍显得笼统,而且忽略了对男子初婚年龄的探讨。从婚姻起因、婚姻形成和婚姻归宿看,婚龄结构是汉代婚姻形态中值得考虑的重要方面。

汉代已出现具有相当水平的人口与户籍统计,但却没有任何程度的人口初婚年龄统计。这就使得我们难以对汉代人的婚龄进行精密的量化分析。史料存留的模糊性,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搬用现代人口统计描述手段,去分析人口婚龄,这只能导致与历史真实背离更远。因此,运用模糊性研究和精确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勾勒出汉代男子和女子婚龄结构的概貌。

汉代人口初婚年龄可以根据如下四个线索进行探讨。

首先,是当时人关于婚龄范限的主张。

汉代学者大都继承先秦儒家的晚婚理论,主张男子和女子的初婚年龄分别应是30岁和20岁。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如成书于汉末至三国初的《孔子家语》认为:“男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而先秦时期儒家提倡晚婚,不过是“礼言其极”①(婚龄上限)而已。(①《孔子家语·本命解》。)从而,从理论上把男女初婚年龄分别降低了10岁和5岁。汉代学者往往拘泥于先代的经籍文字,从字义来循其真谛,因此。他们对于儒家关于男子和女子婚龄理论的承袭,并不能说明汉代实际状况。而《孔子家语》承认早婚的合理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男子和女子结婚早的现实。

其次,是汉代人观念中的成年年限。

人的生理发育在成年之前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人的胎儿时期,身体各部分结构迅速发展,是人的第一个生长突增阶段。而后,在儿童期,男子和女子的身体发育增长速度趋于平稳。从10岁开始到20岁,人进入了青春期。其中,10岁至15岁是青春期前期,16岁至20岁是青春期晚期。在青春期前期阶段,生长速度再一次加快,成为人的第二个生长突增阶段。其标志是:

———性腺、性器官、第二性征、生殖能力有了显著发育,并趋于成熟。

———内脏其他器官均有显著发育,骨骼增长迅速,身体显著增高。男于平均每年增长9厘米以上,女子平均每年增高7厘米左右。

———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从儿童期的依附性生活,逐渐过渡到需要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朦胧的性意识和性心理开始萌生并迅速发展。

尽管人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状况有了长足发展,但毕竟和身体的各个系统、各种器官成熟与稳定的成年期有一定差距。然而在汉代,人们却把这二者混淆在一起:虽然只是性功能的初步发育,生殖能力的初步具备,但汉代人却认为这是可以结婚的成年期的开始:“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则可以生民矣。”②(②《孔子家语·本命解》。)从10岁到15岁这六年间,男子和女子平均增高约50多厘米和40多厘米,身高接近其父、母辈。这一情形进一步强化了汉人的“成年”意识,遂把15岁作为“成年”的标志,并要求这一年龄开始的男子和女子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征之于史,则有:

第一,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攻占外黄城,把年龄在15岁以上的男子尽数驱赶到城东,“欲坑之”③。(③《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这样做显然是把15岁以上的人看成是可以从军作战的“成人”,而把15岁以下的人视为没有反抗能力的儿童。

第二,汉代赋税制度规定,人口税有算赋和口赋两种。算赋是“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由成年人交纳,有别于“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的未成年的人口税。①(①参见《汉书·高帝纪》如淳注引《汉仪》,以及《汉书·昭帝纪》如淳注引《汉仪》。)可见,在汉代官方的正式文书中,15岁是男女成年的起始年龄。

第三,从名籍簿判断。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收录了时人对男女年龄层次划分的珍贵记录。从《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可以看到如下几个年龄层:

(1)未使男和未使女,从出生到6岁(简231·25和55·25)。

(2)使男和使女,从7岁至13岁(简27·4、203·32和254·111)。

(3)小男和小女,从2岁至14岁(简203·23、23·24和29·2)。

(4)大男和大女,15岁以上(简55·20、203·16、55·25、29·2、203·12和254·11)。

在上述这四个年龄层中,小男、小女与未使男女、使男女这两个层次大致相等。它们为何异名而同类,尚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未使男女相当于儿童时期,使男女相当于少年时期,而小男女包括了这两个时期,大男女则是成年时期。由此可见,在居延汉简遗留下的记录中,15岁也是男子和女子成年的起始点。

如前所述,男女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成年),并具备必要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后才能结婚。通过这三组不同角度的史料引征,我们可以对汉代人年龄层次的划分有明晰的了解,从而从一个侧面掌握汉代人初婚年龄的范限。②(②以身体发育作为婚龄的起点,并非中国古代所独有,在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中,均有这类情形。征之于史书,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地区,人们一步入“成年”(男子16岁,女子12岁),便可行结婚。征之于民族学资料,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纳西族、布依族、高山族和瑶族均是如此。其中,在台湾的阿美族中,发育成熟的起点是十四岁(男女均然),至时,即可完成婚姻(陈国均:《台湾土著社会成年习俗》,台北,幼狮书店,1963)。在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中,家长往往把十二岁至十三岁的女儿出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年纪正是她们青春期旺盛、蓬勃向上时期,“像早晨开放的玫瑰花一样”(见[苏]C.提什科夫:《科威特人的婚俗》,载《民族译丛》,1983(1))。)

第四,从汉代人的世代更替上加以推断。

现代人口学理论指出,如果20岁成婚生育,一个世代(世纪)就有五代人;15岁生育,一个世代大约是五代至六代人。我根据《汉书》之《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以及《后汉书》中的有关传记,检核出近三百例汉代人世代延续状况。其中,在一个世纪中家族延续六代者占总数60%左右,六代以上者占18%,二者总计几近总数的80%。家族延续五代者占总数18%,而四代以下者仅占4%左右(见本书附录一之表三)。这说明,在这近三百个例案中,女子在15岁左右结婚的达到96%。

不过,以上分析对于考察汉代人的婚龄状况毕竟是间接的。因此,应当分析汉代人结婚的实际状况。

汉代男子初婚年龄的实证

汉代男子的普遍初婚在14岁至18岁之间。

皇族

西汉时期,除去汉初汉惠帝的成婚年龄是20岁①,(①据《汉书》之《惠帝纪》和《外戚传》,汉惠帝年20岁时立皇后张氏。据此判定,其初婚年龄为20岁。)其他皇帝均在14岁至18岁之间,如文帝是14岁左右与窦氏结婚②,(②据《汉书》的《文帝纪》及《外戚传上》,汉文帝生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其姬窦氏生汉景帝刘启,前此一年,窦生馆陶公主。是则文帝至晚在14岁时结婚。)武帝和元帝的初婚年龄至晚是16岁③。(③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汉书·外戚传上》则云:“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可见,汉武帝的初婚年龄当是其即帝位的16岁之前。又据《汉书》的《元后传》和《外戚传下》,汉元帝生于昭帝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娶王政君为后,是年他22岁。但这不足为其初婚年龄之据。在此之前,汉元帝“御幸久者七八年”。则是元帝的初婚年龄亦不会晚于16岁。诸侯王的初婚年龄亦大致在这一范围之中。如西汉前期,朱虚侯刘章的初婚年龄是15岁④,(④据《汉书·高五王传》记载,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朱虚侯刘章年20岁。同传又云,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刘章娶吕禄之女,是则刘章的初婚年龄在15岁。)淮南厉王刘长的初婚年龄约为16岁①;(①据《史记·淮南衡山济北王列传》,淮南厉王刘长生于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文帝前八年(公元前172年),文帝“怜淮南王,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汉书·淮南王传》记述与此同。可见,刘长至晚也应在16岁左右结婚,很有可能是14岁或15岁。)西汉中期,戾太子刘据是15岁时娶的史良娣②;(②据《汉书·武王子传》,戾太子刘据生于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戾太子娶史良娣。据此判断,戾太子的初婚年龄是15岁。)西汉后期,定陶王(即后来的汉哀帝)亦大约在16岁或17岁时结婚③。(③据《汉书·外戚传》,定陶王册立为太子之前,娶傅氏之女为妃。又据《汉书·哀帝纪》,他在为太子时,年龄18岁。由此可见,定陶王是在十六七岁时结的婚。)东汉初期,明帝和章帝的初婚年龄较高,均是20岁左右。④(④据《后汉书》的《明帝纪》和《皇后纪》,明帝刘庄在为太子时,娶马援女儿为夫人,时当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据此推算,刘庄时年二十余岁。又据同书《章帝纪》和《皇后纪上》,章帝即帝位时“年十九”,而其梁贵人“以建初二年与中姊俱选入掖庭为贵人”。据此推论,亦可证汉章帝的初婚年龄为20余岁。)在此之后,皇帝成婚年龄有了明显下降。除去早夭的殇帝、冲帝和质帝3人之外,其他人的情况是:和帝,14岁⑤;(⑤据《后汉书·和帝纪》,汉和帝即位时年10岁。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后“永元四年,选入掖庭,故得为贵人”。由此可见,汉和帝的初婚年龄是14岁。)安帝,19岁⑥;(⑥据《后汉书·安帝纪》,汉安帝13岁时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上》,汉安帝间后“永初元年,以选入掖庭”。是则汉安帝的初婚年龄是19岁。)顺帝,14岁⑦;(⑦据《后汉书·顺帝纪》,顺帝11岁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汉顺帝梁皇后“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遂以为贵人”。可知顺帝在14岁时结婚。)桓帝,16岁⑧;(⑧据《后汉书·桓帝纪》,汉桓帝即位时年15岁。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梁皇后在桓帝即帝位的次年入宫成亲。则是汉桓帝的初婚年龄是16岁。)灵帝,14岁⑨;(⑨据《后汉书·灵帝纪》,汉灵帝12岁时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载,汉灵帝宋皇后“建宁三年,选入掖庭为贵人”,由此可见,汉灵帝的初婚年龄当是14岁,明矣。)献帝,其初婚年龄当在10余岁....。

贵族、官吏和普通人民

汉宣帝刘恂少年混迹于闾巷时娶官吏之女许氏,时年16岁。据《后汉书·献帝纪》,汉献帝9岁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汉献帝伏皇后在献帝即帝位后的次年,“入掖庭为贵人”。唯是时董卓胁迫皇帝和百官西迁,仓促中册贵人可能徒具形式。伏氏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正式立为皇后。如以此时计,则汉献帝的初婚年龄是15岁。《汉书·外戚传》,刘恂在结婚后,“一岁生元帝。数月,曾孙(即汉宣帝)立为帝”。《汉书·元帝纪》的记载则与此不同。《纪》云:“(元帝)年二岁,宣帝即位。”颜师古注《元帝纪》时对此作了如下分析:“宣帝即位之数年改元曰本始。本始凡四年而改元曰地节。地节三年立皇太子。若初即位年二岁,则立为太子时年九岁矣。又,宣帝以元平元年七月即位,而《外戚传》云许后生元帝数月,宣帝立为帝。是则,即位时太子未必二岁也。参校前后众文,此《纪》进退为错。”颜师古考释《元帝纪》之有误,确系不惑之论。但他完全相信《外戚传》却值得考虑。因为,按照《外戚传》的说法计算,元帝被立为太子时,只有7岁,这与八岁的事实不相符合。所以,参照《元帝纪》和《外戚传》,宣帝即位之时元帝年为1岁。据此,宣帝是在16岁时与许氏成婚。

东汉人陶谦在14岁时出行,路遇苍梧太守甘公,甘公“许妻以女”①(①《后汉书·陶谦传》及注引《吴书》。)。东汉末,则有曹丕等人的实例。史载,曹丕生于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冬,他与甄氏结婚是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据此,曹丕的初婚年龄当不足16岁。②(②参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及《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曹操欲以女儿嫁于荆州名士周不疑,而是时周不疑17岁。③(③参见《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及挚虞《文章志》。)及至三国初年情况仍然如此。据《三国志·蜀书》的《后主传》及《二主妃子传》,刘禅在蜀汉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结婚,而他生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推算年代,其初婚年龄是15岁。④(④参见《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诸葛瞻则是在17岁时结的婚。⑤(⑤参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汉碑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隶释》卷十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云:金广延“年十八,娶妇徐氏”。同书卷十二《戚伯著碑》云:

伯著,勃海君玄孙,季景长子也。二七,府召礼,性仁,知约身学事,略肯通笔墨。……太岁丁亥,聘妻朱氏。

从此碑的行文看,戚伯著可能是在14岁结的婚。

汉代女子初婚年龄的实证

西汉初年,女子初婚年龄大都在15岁之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颁诏:“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⑥(⑥《汉书·惠帝纪》。)可见,至少在惠帝六年以前的西汉初期近二十年间,有不少女子到了成年(大女)期而不出嫁。何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史书没有做任何说明。从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看,这一状况当与战乱之后的社会经济凋敝状况有关。西汉初期之后,女子的普遍初婚年龄,从剧烈波动的不稳定状态,转为平缓稳定型。换言之,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遂成为汉代女子初婚年龄之常态。

皇族女子及皇帝后妃

同类推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热门推荐
  •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她是大烟国的公主,娘亲被杀,自己被下毒,捡了一条小命,又遇到雪狼族,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身为人类的她,却当长了雪狼族的狼后,统领数万狼族佣兵,征战沙场,挡我者死,顺我者昌!他是狼王之子,贵气鄙人,强大无比。一场偶遇,七年之约。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他挑战大象、欺负小兔子、拳打乌龟、PK穿山甲等,顽皮的皮皮猴上山拜猩猩迪克学了拳术,当然吃了不少亏,自恃会几招拳脚功夫,后来成了斗眼镜蛇的英雄。书中介绍了一些医学小常识和简单的治疗方法。总是欺负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娘亲,可有见过‘惊艳盗神’外带个‘贪财奶包’一起穿越的吗?她是洛将军府的嫡出小姐,那只妖孽好漂亮。“娘亲,见过穿越的,隔壁有颗玉灵珠我想要。”“抢了。”某男凤眸一眯将她压在身下:“女人,那夜盗我种还记得否。”“盗了。”“啥时候的事?你干嘛?”女子护胸,他是身份神秘的灵水国太子。这片大陆一夜间崛起了一对‘煞神’,男子一字一句说:“我要攻回来。”“娘亲,下面那个女娃在跟我炫她新衣服”“扒了。”
  • 至尊圣神

    至尊圣神

    英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顾长风一江湖中人,聚集灵气化为自身内功真气,辅助帝王之业,时逢妖兽肆虐,又踏上修道之路,这修道之人和那江湖中人又有什么区别?机缘巧合得到无字天书,窥得天机,这世间是否真乃那仙人手中玩物?各种隐藏在深处的妖兽,邪魔,正派人士,诸多道术、阵法、宝物,群魔乱舞。看这顾长风如何以一人之力对抗魔道,妖族,走出属于自己的修道之路。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她是M国颜值最高的美女少校,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实力。一次机密任务,遇上了神秘莫测,唯我独尊,狂狷不羁的他。至此,一场纠缠不休的追逐战,拉开序幕…“东方未晞,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遇上你。”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怒火朝天的女人,绯红的薄唇无奈扬起,“那我只好委屈自己像上帝申请,让你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都遇上我,爱上我,嫁给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