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11

第11章 婚龄构成(1)

汉代人口初婚年龄的一般推测

以往有关著述,对于汉代男子和女子初婚年龄的确定不够准确。一些人把汉儒倡导的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理论当做史实,这一直沿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①(①代表性的著作如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徐朝阳《中国亲属法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日]诸桥辙次《中国的家族制度》(日本大修馆书店,昭和十六年)。又,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罗列排比了汉代男子和女子的不同婚龄现象,却未明确指出汉代男子和女子的普遍初婚年龄状况。)另一些人则依据汉惠帝颁布的女子十五岁不出嫁,罚钱五算的诏令,断言西汉初年女子初婚年龄是15岁,汉代女子婚龄在20岁以下。②(②参见宁可:《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0(1));袁祖亮:《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史学月刊》,1981(3));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博士论文,复旦大学,1983)。)这虽较前说准确,但仍显得笼统,而且忽略了对男子初婚年龄的探讨。从婚姻起因、婚姻形成和婚姻归宿看,婚龄结构是汉代婚姻形态中值得考虑的重要方面。

汉代已出现具有相当水平的人口与户籍统计,但却没有任何程度的人口初婚年龄统计。这就使得我们难以对汉代人的婚龄进行精密的量化分析。史料存留的模糊性,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搬用现代人口统计描述手段,去分析人口婚龄,这只能导致与历史真实背离更远。因此,运用模糊性研究和精确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勾勒出汉代男子和女子婚龄结构的概貌。

汉代人口初婚年龄可以根据如下四个线索进行探讨。

首先,是当时人关于婚龄范限的主张。

汉代学者大都继承先秦儒家的晚婚理论,主张男子和女子的初婚年龄分别应是30岁和20岁。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如成书于汉末至三国初的《孔子家语》认为:“男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而先秦时期儒家提倡晚婚,不过是“礼言其极”①(婚龄上限)而已。(①《孔子家语·本命解》。)从而,从理论上把男女初婚年龄分别降低了10岁和5岁。汉代学者往往拘泥于先代的经籍文字,从字义来循其真谛,因此。他们对于儒家关于男子和女子婚龄理论的承袭,并不能说明汉代实际状况。而《孔子家语》承认早婚的合理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男子和女子结婚早的现实。

其次,是汉代人观念中的成年年限。

人的生理发育在成年之前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人的胎儿时期,身体各部分结构迅速发展,是人的第一个生长突增阶段。而后,在儿童期,男子和女子的身体发育增长速度趋于平稳。从10岁开始到20岁,人进入了青春期。其中,10岁至15岁是青春期前期,16岁至20岁是青春期晚期。在青春期前期阶段,生长速度再一次加快,成为人的第二个生长突增阶段。其标志是:

———性腺、性器官、第二性征、生殖能力有了显著发育,并趋于成熟。

———内脏其他器官均有显著发育,骨骼增长迅速,身体显著增高。男于平均每年增长9厘米以上,女子平均每年增高7厘米左右。

———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从儿童期的依附性生活,逐渐过渡到需要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朦胧的性意识和性心理开始萌生并迅速发展。

尽管人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状况有了长足发展,但毕竟和身体的各个系统、各种器官成熟与稳定的成年期有一定差距。然而在汉代,人们却把这二者混淆在一起:虽然只是性功能的初步发育,生殖能力的初步具备,但汉代人却认为这是可以结婚的成年期的开始:“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则可以生民矣。”②(②《孔子家语·本命解》。)从10岁到15岁这六年间,男子和女子平均增高约50多厘米和40多厘米,身高接近其父、母辈。这一情形进一步强化了汉人的“成年”意识,遂把15岁作为“成年”的标志,并要求这一年龄开始的男子和女子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征之于史,则有:

第一,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攻占外黄城,把年龄在15岁以上的男子尽数驱赶到城东,“欲坑之”③。(③《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这样做显然是把15岁以上的人看成是可以从军作战的“成人”,而把15岁以下的人视为没有反抗能力的儿童。

第二,汉代赋税制度规定,人口税有算赋和口赋两种。算赋是“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由成年人交纳,有别于“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的未成年的人口税。①(①参见《汉书·高帝纪》如淳注引《汉仪》,以及《汉书·昭帝纪》如淳注引《汉仪》。)可见,在汉代官方的正式文书中,15岁是男女成年的起始年龄。

第三,从名籍簿判断。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收录了时人对男女年龄层次划分的珍贵记录。从《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可以看到如下几个年龄层:

(1)未使男和未使女,从出生到6岁(简231·25和55·25)。

(2)使男和使女,从7岁至13岁(简27·4、203·32和254·111)。

(3)小男和小女,从2岁至14岁(简203·23、23·24和29·2)。

(4)大男和大女,15岁以上(简55·20、203·16、55·25、29·2、203·12和254·11)。

在上述这四个年龄层中,小男、小女与未使男女、使男女这两个层次大致相等。它们为何异名而同类,尚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未使男女相当于儿童时期,使男女相当于少年时期,而小男女包括了这两个时期,大男女则是成年时期。由此可见,在居延汉简遗留下的记录中,15岁也是男子和女子成年的起始点。

如前所述,男女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成年),并具备必要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后才能结婚。通过这三组不同角度的史料引征,我们可以对汉代人年龄层次的划分有明晰的了解,从而从一个侧面掌握汉代人初婚年龄的范限。②(②以身体发育作为婚龄的起点,并非中国古代所独有,在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中,均有这类情形。征之于史书,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地区,人们一步入“成年”(男子16岁,女子12岁),便可行结婚。征之于民族学资料,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纳西族、布依族、高山族和瑶族均是如此。其中,在台湾的阿美族中,发育成熟的起点是十四岁(男女均然),至时,即可完成婚姻(陈国均:《台湾土著社会成年习俗》,台北,幼狮书店,1963)。在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中,家长往往把十二岁至十三岁的女儿出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年纪正是她们青春期旺盛、蓬勃向上时期,“像早晨开放的玫瑰花一样”(见[苏]C.提什科夫:《科威特人的婚俗》,载《民族译丛》,1983(1))。)

第四,从汉代人的世代更替上加以推断。

现代人口学理论指出,如果20岁成婚生育,一个世代(世纪)就有五代人;15岁生育,一个世代大约是五代至六代人。我根据《汉书》之《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以及《后汉书》中的有关传记,检核出近三百例汉代人世代延续状况。其中,在一个世纪中家族延续六代者占总数60%左右,六代以上者占18%,二者总计几近总数的80%。家族延续五代者占总数18%,而四代以下者仅占4%左右(见本书附录一之表三)。这说明,在这近三百个例案中,女子在15岁左右结婚的达到96%。

不过,以上分析对于考察汉代人的婚龄状况毕竟是间接的。因此,应当分析汉代人结婚的实际状况。

汉代男子初婚年龄的实证

汉代男子的普遍初婚在14岁至18岁之间。

皇族

西汉时期,除去汉初汉惠帝的成婚年龄是20岁①,(①据《汉书》之《惠帝纪》和《外戚传》,汉惠帝年20岁时立皇后张氏。据此判定,其初婚年龄为20岁。)其他皇帝均在14岁至18岁之间,如文帝是14岁左右与窦氏结婚②,(②据《汉书》的《文帝纪》及《外戚传上》,汉文帝生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其姬窦氏生汉景帝刘启,前此一年,窦生馆陶公主。是则文帝至晚在14岁时结婚。)武帝和元帝的初婚年龄至晚是16岁③。(③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汉书·外戚传上》则云:“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可见,汉武帝的初婚年龄当是其即帝位的16岁之前。又据《汉书》的《元后传》和《外戚传下》,汉元帝生于昭帝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娶王政君为后,是年他22岁。但这不足为其初婚年龄之据。在此之前,汉元帝“御幸久者七八年”。则是元帝的初婚年龄亦不会晚于16岁。诸侯王的初婚年龄亦大致在这一范围之中。如西汉前期,朱虚侯刘章的初婚年龄是15岁④,(④据《汉书·高五王传》记载,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朱虚侯刘章年20岁。同传又云,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刘章娶吕禄之女,是则刘章的初婚年龄在15岁。)淮南厉王刘长的初婚年龄约为16岁①;(①据《史记·淮南衡山济北王列传》,淮南厉王刘长生于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文帝前八年(公元前172年),文帝“怜淮南王,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汉书·淮南王传》记述与此同。可见,刘长至晚也应在16岁左右结婚,很有可能是14岁或15岁。)西汉中期,戾太子刘据是15岁时娶的史良娣②;(②据《汉书·武王子传》,戾太子刘据生于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戾太子娶史良娣。据此判断,戾太子的初婚年龄是15岁。)西汉后期,定陶王(即后来的汉哀帝)亦大约在16岁或17岁时结婚③。(③据《汉书·外戚传》,定陶王册立为太子之前,娶傅氏之女为妃。又据《汉书·哀帝纪》,他在为太子时,年龄18岁。由此可见,定陶王是在十六七岁时结的婚。)东汉初期,明帝和章帝的初婚年龄较高,均是20岁左右。④(④据《后汉书》的《明帝纪》和《皇后纪》,明帝刘庄在为太子时,娶马援女儿为夫人,时当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据此推算,刘庄时年二十余岁。又据同书《章帝纪》和《皇后纪上》,章帝即帝位时“年十九”,而其梁贵人“以建初二年与中姊俱选入掖庭为贵人”。据此推论,亦可证汉章帝的初婚年龄为20余岁。)在此之后,皇帝成婚年龄有了明显下降。除去早夭的殇帝、冲帝和质帝3人之外,其他人的情况是:和帝,14岁⑤;(⑤据《后汉书·和帝纪》,汉和帝即位时年10岁。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后“永元四年,选入掖庭,故得为贵人”。由此可见,汉和帝的初婚年龄是14岁。)安帝,19岁⑥;(⑥据《后汉书·安帝纪》,汉安帝13岁时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上》,汉安帝间后“永初元年,以选入掖庭”。是则汉安帝的初婚年龄是19岁。)顺帝,14岁⑦;(⑦据《后汉书·顺帝纪》,顺帝11岁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汉顺帝梁皇后“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遂以为贵人”。可知顺帝在14岁时结婚。)桓帝,16岁⑧;(⑧据《后汉书·桓帝纪》,汉桓帝即位时年15岁。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梁皇后在桓帝即帝位的次年入宫成亲。则是汉桓帝的初婚年龄是16岁。)灵帝,14岁⑨;(⑨据《后汉书·灵帝纪》,汉灵帝12岁时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载,汉灵帝宋皇后“建宁三年,选入掖庭为贵人”,由此可见,汉灵帝的初婚年龄当是14岁,明矣。)献帝,其初婚年龄当在10余岁....。

贵族、官吏和普通人民

汉宣帝刘恂少年混迹于闾巷时娶官吏之女许氏,时年16岁。据《后汉书·献帝纪》,汉献帝9岁即帝位。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汉献帝伏皇后在献帝即帝位后的次年,“入掖庭为贵人”。唯是时董卓胁迫皇帝和百官西迁,仓促中册贵人可能徒具形式。伏氏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正式立为皇后。如以此时计,则汉献帝的初婚年龄是15岁。《汉书·外戚传》,刘恂在结婚后,“一岁生元帝。数月,曾孙(即汉宣帝)立为帝”。《汉书·元帝纪》的记载则与此不同。《纪》云:“(元帝)年二岁,宣帝即位。”颜师古注《元帝纪》时对此作了如下分析:“宣帝即位之数年改元曰本始。本始凡四年而改元曰地节。地节三年立皇太子。若初即位年二岁,则立为太子时年九岁矣。又,宣帝以元平元年七月即位,而《外戚传》云许后生元帝数月,宣帝立为帝。是则,即位时太子未必二岁也。参校前后众文,此《纪》进退为错。”颜师古考释《元帝纪》之有误,确系不惑之论。但他完全相信《外戚传》却值得考虑。因为,按照《外戚传》的说法计算,元帝被立为太子时,只有7岁,这与八岁的事实不相符合。所以,参照《元帝纪》和《外戚传》,宣帝即位之时元帝年为1岁。据此,宣帝是在16岁时与许氏成婚。

东汉人陶谦在14岁时出行,路遇苍梧太守甘公,甘公“许妻以女”①(①《后汉书·陶谦传》及注引《吴书》。)。东汉末,则有曹丕等人的实例。史载,曹丕生于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冬,他与甄氏结婚是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据此,曹丕的初婚年龄当不足16岁。②(②参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及《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曹操欲以女儿嫁于荆州名士周不疑,而是时周不疑17岁。③(③参见《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及挚虞《文章志》。)及至三国初年情况仍然如此。据《三国志·蜀书》的《后主传》及《二主妃子传》,刘禅在蜀汉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结婚,而他生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推算年代,其初婚年龄是15岁。④(④参见《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诸葛瞻则是在17岁时结的婚。⑤(⑤参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汉碑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隶释》卷十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云:金广延“年十八,娶妇徐氏”。同书卷十二《戚伯著碑》云:

伯著,勃海君玄孙,季景长子也。二七,府召礼,性仁,知约身学事,略肯通笔墨。……太岁丁亥,聘妻朱氏。

从此碑的行文看,戚伯著可能是在14岁结的婚。

汉代女子初婚年龄的实证

西汉初年,女子初婚年龄大都在15岁之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颁诏:“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⑥(⑥《汉书·惠帝纪》。)可见,至少在惠帝六年以前的西汉初期近二十年间,有不少女子到了成年(大女)期而不出嫁。何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史书没有做任何说明。从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看,这一状况当与战乱之后的社会经济凋敝状况有关。西汉初期之后,女子的普遍初婚年龄,从剧烈波动的不稳定状态,转为平缓稳定型。换言之,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遂成为汉代女子初婚年龄之常态。

皇族女子及皇帝后妃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热门推荐
  •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宠君

    宠君

    本文女尊,不喜勿入!男性勿入,雷到不管!!此文美男多枚,风情各异!轻歌端着一碗莲子羹进了书房,弯眉一笑:“主子,夜深了,歇息了吧?看什么呢?这么用功?”某色奸笑藏起国策下面的春春图(大家明白啦):你这人儿来的真及时啊!舒无月脖子一梗,指着身上某处的守宫砂,自嘲一笑:“小色,你打算一直就这么晾着我么?”某色嘴角抽搐,眼冒绿光:打算?没这打算啊!(画外音:百合女瞎了眼了。)苏白眯眼一笑,小酒窝,长睫毛,眼波流转,声音酥软:“莫小色,我跟了你,你就得对我好,不然我就咬你!”某色无视缠在腰间的手臂贴在身上的人,只是看着手腕的牙印欲哭无泪:这不是女尊么?我怎么没有一点妻权呢?颜清一甩袖子,棋盘上的棋子都在地上直骨碌滚,银牙一咬:“莫小色!你答应我家的事怎么没有办到?我的人都来你们王府了,难不成你想退回去?”某色蹲下身子拾掇棋子,额头冒汗:娘啊!你怎么不办事呢?这大半夜的,我不想被窝里有个火山啊!银多多眨巴着水润的大眼睛,满手拿着银元宝不肯放下来:“莫姑娘,你到我房里来做什么?”某色撇嘴:这么晚了,大家都关门闭户了,我来你这儿联络下男女感情不行么?木杏子脸色酡红,扭捏半晌:“主子是,是看不上我么?”某色鼻血横流:你的身材都赶上金城武了,我还看不上?那我不傻么!雪衣一曲琴曲收尾,衣衫尽褪,清华的像月下的仙子:“世女既然买了雪衣的初夜,为何只听琴曲?”某色为难:扑?还是,扑!算了,小醋缸回去再收拾吧!龙九离一脸不屑,嗤笑:“莫小色,你以为你还走得了么?这样折辱我朝,朕定要好好的惩罚你!以雪国恨!”某色被绑住,面露不解:惩罚就惩罚吧!你把我往床上带做什么啊?龙九玉一脸阴冷,眼底却突显温柔:“小色,你留下来,咱们一起好不好?”某色一激灵:此话当真?那还是逃命要紧啊!诶,你手往哪儿放呢?琴素一脸鄙夷忿恨,眼底慌乱迸现:“莫小色,我中的药不要你来解,你怎么还不走?”某色无辜,无人处奸笑:哦——是吗?那你干嘛拉着我的手要蹭蹭咧?还蹭蹭‘那儿’!上官小涵一脸的温柔:“色儿,你说,这几个字读什么?”某色傻眼:你一个才子,连这都不知道么?床笫之欢嘛!额,你咋介样啊?笑的像个特务似的。答应要宠尽世间繁华,答应要宠爱一世逍遥,我答应了你们,而你们,可曾答应了自己?谁卸下一世雍容,颓唐万千,唯眼眸深情不变?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
  • 嫡妻狠彪悍

    嫡妻狠彪悍

    传闻她嚣张跋扈,目下无尘,动辄打骂下人,顶撞长辈,恶名在外。一朝身死,众人大呼:苍天有眼!!!********************************************她,外表温婉娴雅,乖巧柔顺,一张传统古典美人脸欺骗了广大群众!其实,嚣张彪悍,欺软怕硬,打架斗殴,欺负弱小,自认为是最坏的人,立志日行一恶。一朝穿越,却被困棺材内,拍手暗骂:真她娘的憋屈!********************************************打骂下人乃人教唆!顶撞长辈乃人挑拨!恶名在外乃人散播!穆静颜冲冠一怒为名声,立志做那虚伪做作,假意温婉贤良的好女子!可是,为了那一笔父母遗留给自己的丰厚财产,叔叔婶婶,堂哥堂弟堂妹,尼玛连下人都处处算计逼迫!穆静颜奋起反抗,立志翻身农奴把歌唱!却不想还是被人阴了一把,要嫁个横行霸道,蛮横无理,嚣张强势的他!********************************************片段一:某女装淑女装的手痒痒,一个不忍收拾了前来找茬的炮灰,转身便看到众人一副见鬼的表情,某女万分后悔的扶额:她好不容易挣得淑女形象,没有了啊啊啊——某男却看着某女彪悍的模样两眼放光,嚣张强势道:“颜儿嚣张彪悍!本世子蛮横无理!天作之合,绝配也——”众人风中凌乱——****************************************************************************************此文系伪种田风,女主嚣张彪悍,男主腹黑强势,身心唯一。牛正在努力中,如有不测,请亲见谅!❤——◇◆◇◆◇◆◇◆◇◆◇——❤推荐牛的完结种田文:《重生嫡女为王》:女扮男装********************************************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师父威武

    师父威武

    世人以为这仙侠山上只住着一个大魔头,那就大错特错!还有一个比魔头还恐怖的大魔女,此刻就在危害人间!武林风波谁说只为美人?只为武功秘籍?难道就不能为了一颗小小的桃子吗?****想不想看一只猴子怎么变成懵懂的小女孩,想不想看天真无邪的漂亮小矮人与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相恋的故事,想不想知道她那条可爱的尾巴引起多少武林轰动。想就不要走过路过也错过!要是有人问,这到底是人兽恋还是萝莉控?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你们自己看去吧!
  • 随身空间在古代

    随身空间在古代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