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600000014

第14章 官员尸位与胥吏擅权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050719。

在清朝的政治生活中,“胥吏擅权”是封建政权在运作过程中蠹政害民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连篇累牍的官僚奏疏和皇帝谕旨中,对胥吏弄权枉法、鱼肉百姓的揭露和申斥不绝于耳,但却毫无效果,反而愈演愈烈,以致有人把它称之为“丛弊之薮”。清初的顾炎武就说:“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清经世文编》,卷24)到晚清,在咸丰时当过巡抚的胡林翼仍然说:“六部之胥,无异宰相之柄。”(《清稗类钞·胥役类》)所以,有人把清代的胥吏擅权同明代的太监乱政相提并论,说“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与胥吏共天下”(同上书)。

胥吏,也称吏胥,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说得具体一点,胥吏大概包括两类人:一是大小官员的私人仆从,如家丁、长随之类;一是各级衙门的公差、衙役,如门丁、皂隶、听差、捕快、禁卒、仵作、粮差等。这些人在封建等级制度中,身份低下,大都属于贱民等级,有些虽然可以召良民充当,但一入此行,也就“由良入贱”,不仅本人及其子孙“概不准冒入仕籍”,通过考试或捐纳作官,连家谱都得削名,死后也不得入祠。社会上常常是“娼优隶卒”并称,被目之为“不足齿数之列”。

清代官德丛谈官员尸位与胥吏擅权但是,胥吏又是清代贱民等级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因为封建政治运作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胥吏的参与,所谓“地方公事,如凡捕匪、解犯、催征、护饷之类,在在皆须其力”。按照有的人的说法,胥吏是“为官之爪牙,一日不可无,一事不能少”(何耿绳:《学治一得编》)。因此,他们手上都掌握着某种或大或小的权力。于是,他们就利用这种权力,敲诈勒索,滥肆搜刮。而且正由于他们身份低贱,连封建道德都失去了对他们的约束力,为非作歹时就更加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对封建官员来说,“讼狱乃居官之首务”,“断狱听讼”是封建官僚最主要、最经常的政务活动。而老百姓一旦涉讼,不论是作为原告、被告甚至证人,也不管涉及的是盗案、命案还是普通的户婚田土的民事案件,便时时、处处会受到胥吏的要挟需索。告状要写状纸,需出代书费;将状纸送官,要交传呈费;此外还有路费、盘费、送牌费、盘子费、检卷费、值党费、散班费、听刑费、具结费,等等(参见赵晓华:《晚清讼狱制度的社会考察》,59页),即使撤诉或和解了,还要交一笔“和息费”才能了事。这还算是有名目的费用,至于名目之外,种种勒索钱财的黑幕,简直匪夷所思。发生了窃案,随便找一殷实之家,指为“窝户”,就可以“拘押索钱”,“胥役欲壑既盈始释之,名为洗贼名”(伍丞乔编:《清代吏治丛谈》)。涉案者如果钱没有给足,胥吏们就把案件无限期地拖下去,使当事者“欲见官而不能,欲回家而不准,多方留难,且有经旬累月守候而不获过堂者。小民忍气吞声,不得不如愿以偿”(《光绪朝东华录》,8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8)。有的案件竟有一拖几年,弄得原被告双方都家破人亡的。当时的报章说:胥吏“偶遇乡人涉讼,不论是非曲直,先揣其肥瘠,量其身家,自初词以及完案,刻刻要钱,务厌其欲而后已,否则事难了结”(《申报》,1886年9月28日)。有的奏折也说:“州县词讼之案,往往为蠹役需索之资,直省皆然”(《光绪朝东华录》,840页)。总之,在胥吏们的播弄操纵下,事情本身的善恶正邪、是非曲直统统失去了意义,官司的输赢完全看谁能够满足胥吏们无厌的贪欲。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取法律的公正,岂不是做梦!

再拿赈济灾荒来说,“荒政”本来也是封建统治的一项重要政务。为了防止弊端,清王朝原规定勘灾、查赈“不得假手胥役”,但实际上官员们“性耽安逸”,对赈灾这类苦差使“每惮其烦”,大都仍然“委之胥役,任其随意放给,府县并不过问”。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道光时御史方允镮在奏折中揭露荒政之弊说:“胥吏则更无顾忌,每每私将灾票售卖,名曰‘卖灾’;小民用钱买票,名曰‘买灾’;或推情转给亲友,名曰‘送灾’;或恃强坐分陋规,名曰‘吃灾’。至僻壤愚氓,不特不得领钱,甚至不知朝廷有颁赈恩典。”(《录副档》,道光二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御吏方允镮折)赈灾这样的好事尚且这样,遑论其他。

胥吏虽然身份低贱,却实在是个肥差。《申报》的文章说:“今之为差者,无不饱食暖衣,一家温饱而且乘肥策坚,姬妾盈前,锦绣在手,其享用有过于世家者。”(《申报》,1893年8月17日)难怪很多人拼命钻营请托,甚至花大价钱去买这样一个职位。清王朝对各衙门的胥吏数额,本有严格限制,但实际上总是大大突破,编外的称作“白役”,“白役”比定额之内的胥吏往往要多出好几倍。到晚清,大的州县胥吏不下数千人,小的州县也有几百。如此多的胥吏在社会上到处择肥而噬,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安稳日子好过。

胥吏擅权,说到底,是封建政治黑暗面的本质表现。而直接的原因,同封建官场上弥漫的官员尸位素餐、因循疲玩的积习有密切关系。当时官员们“大率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曾国藩:《应诏陈言疏》)。这种情况,当然为胥吏擅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的一个上谕这样说:“颇闻各省州县官,多有深居简出,玩视民瘼,一切公事,漫不经意,以致幕友官亲,蒙蔽用事;家丁胥吏,狼狈为奸。公款则舞弊浮收,刑案则拖累凌虐。种种鱼肉,为害无穷。小民何辜,受此荼毒。”(《光绪朝东华录》,5193页)这个上谕道出了一个政治规则:在上者如果一味敷衍塞责、无所作为,下面就会肆无忌惮、胆大妄为;该办的事如果一味推诿粉饰、疲玩延沓,各种胡作非为的坏事就会猖獗蔓延,残民以逞。而如俎上之肉任人宰割,荼毒受害最深的则是老百姓。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当然,比这更可怕的,是官员同胥吏上下勾结,朋比为奸。胥吏以官员为靠山,官员以胥吏为爪牙,一起向老百姓敲骨吸髓,作威作福。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这种情况正是屡见不鲜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真可以说是暗无天日了。

同类推荐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热门推荐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爹爹说过人这一生很短,最幸运的莫过于寻到一人白首不相离,感情的世界实际上很小,三个人很挤,两个人刚刚好。这番话她也曾觉得说的甚是有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悖爹爹说的那番话呢?一边是梦中时时纠缠着自己的男人,一边是王赐婚许配给她的夫君,明明就是两张不容的容颜,可为何她会同时对两个男人念念不忘呢?难道说她水性杨花,想要一脚踏两只船?NONONO,她一直奉行一生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会勾三搭四呢!当两张容颜交叠在一起的时候,真相终于大白,谁说她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了,她明明用情至深的说!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剑傲乾坤

    剑傲乾坤

    剑魂大陆,这是一个崇尚剑的世界。他本是一个最低等级的平庸剑仆,平日备受欺辱。然而一把残剑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原本废柴的他竟是剑道绝世天才!剑匣在手,斩天辟地。且看他如何绝地反击,剑气一出,笑傲成神!
  • 追忆似水的未来

    追忆似水的未来

    ,《地平线未来丛书(第1辑):追忆似水的未来》围绕着国内外各个时代的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谈科幻讲未来。与读者分享不同时期不同作家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想象力
  • 气冲星河

    气冲星河

    中国古武界史上最年轻的大宗师武星河,重生在异世界一个下等贵族少年身上。再次开启他武道追求的颠峰之路.不依阿权贵,不妥协豪门,哪怕你火海焚身,自有两只铁拳打出一片清朗乾坤;哪怕你刀山盖顶,自有一口真气喷上九霄气冲星河!身似蛟龙,到哪都能翻江倒海;心如猛虎,何处不可傲啸山林欺山赶海,不参仙佛,不拜鬼神,未惧这处处地网天罗轮回十世,上凌九霄,下踏黄泉,只为那一刻气冲星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为了他,她离开了族门!放弃了身份!无怨的付出!不顾性命!大难临头!毅然守护在他身边!生死与共!无怨无悔!尘埃落定,他登上宝座,却灭她族人!赐她红花一碗!毒酒一杯!鬼谷圣女苏永娇含恨重生,就是要那人血债血偿!备受痛苦!今生她是国公府不得宠的小庶女!灵魂交错,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忍气吞声的四小姐!皇帝怎么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诡计!阴谋!陷害!环环相扣!报仇路上风雨险阻!她不愿拜倒在那黑暗阴险的诡计之下!机敏、心狠、冷血、狠毒的一一还击!重生一世,恶女寻仇,她再也不会对那人心软!欠下的血债,定要他加倍的偿还!她就是那地狱里的嗜血恶女!拉他下那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庶大招风!所向无敌!奈何此女太倾城,吸引的都是人间极品——某男动情,表示做我的王妃吧!某某男吃醋,表示跟我回家吧!有没有搞错?想娶我?得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然后,某男倒霉了,某男心痛了,某某男——呃,大家还是看文吧~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的跳坑吧~
  • 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

    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

    一朝穿越,浑身是伤,临盆产子,没有根基,从头再来,那又如何?她堂堂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圣手天医,即使成为下堂弃后,有药灵空间相伴,灵兽忠犬相随,她若想要倾这天下,谁人能挡?何人能敌?她医手遮天,揽天下权财!她剑之所指,必所向披靡!【这是一个彪悍天医重生弃后,生贴心萌宝,有忠犬相随,身怀药灵空间,强势逆袭,干掉渣帝的宠爽故事。】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第一商帮

    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