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48

第48章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3)

宋明儒出入佛道者甚多,他们对佛教的态度,总的说有以下几种:一是早年入于其中,后因各种机缘出离,但佛教思想融入其思想中,故虽辟佛而实受佛教影响;二是视佛教为洪水猛兽,恐粘连其中,受其浸染,故耳食佛教大意,极力诋毁;三是由入而好,由好而尊信,一往不返,以佛教思想掩蔽儒学;四是能出能入,对佛书不诋毁,亦不尊信,以儒学融会佛学,以佛学诠释儒学,汲取其哲理,抛弃其宗教修持及宗教仪节方面。耿定向所取的方向,是上述最后一种。

耿定向全集中有《译异编》一部分,是他以儒家思想融会佛学的代表作。“译”者,绎引申之意;“异”者,异端或曰异域之书之意。“译异”就是通过对佛书某些语句和意义的引申来阐发儒学思想。他在《译异编》小引中说:

昔宋儒有言:“佛书精微者不出吾书,其诞妄者吾不信也。”吾曰:“否否!读佛书者视心迷悟何如耳。如心诚悟,无论精微者得我同然,即中妄诞者亦视若《易》之象、《诗》之兴、《庄》《列》之寓言,殆将求之语言之外矣。如心苟迷,岂独妄诞者不之信,即中精微者亦只取润四寸间耳。佛氏有言:‘心悟转法华,心迷法华转’,信哉其言也。余素不佞佛,亦不辟佛,恃此心能转佛书耳。乃儒家者流,其辟佛之说无虑千亿,诸无当余衷。”(《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态度很明确,不佞佛,也不辟佛。他要保持儒家立场,以佛书来说明儒、补足儒。他所弃去者,在佛教“髡首袒背,膜拜趺坐,偈咒赞呗,果报轮回之粗迹”(《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与以寂灭为宗的教义。观其大端,耿定向对于佛教的融释有如下数点:

第一,朱陆与教禅。耿定向从佛家中教禅分离来看朱陆之争,以教禅本来合一论朱陆皆为圣学。他说:今吾儒或诋仲晦格物之说而束书游谈,或谬子静“立大”之旨而不识本心,亦若是已。噫!宗教之支,释道之衰也;朱陆之呶呶,亦吾道之晦乎!(《宗教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在他看来,禅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与注重佛典的解释、发挥、论证的教门有极大不同。教与禅在佛教传入初期并未裂而为二,教与宗的分裂并争辩不休,势同水火,是佛教衰落的表现。宋儒中陆九渊的风格做派,功夫路径相当于禅,朱熹相当于教,朱陆之争亦类教禅之争,亦可看做儒家的衰落。朱陆是圣学中的不同趋向,圣学既有陆九渊的先立其大,也有朱熹的格物穷理,二者并不相悖。今人批评朱熹之支离而走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批评陆九渊狂禅而走入否定人之“不容已之真心”,皆走入邪途。他认为,朱陆可以调和而且必须调和,方可谈儒家含容阔大的本来面目。这种见解比王学中守其门户,高自标揭,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更为宽阔的眼光和胸怀。

第二,至善即净土,宇宙即吾心。耿定向曾精研净土三大部,以净土宗所说的西方佛国净土比拟儒家所谓“至善”,他说:友有修佛氏净土教者,谓佛氏有无量寿佛者,产西方,弘化于是,宗其教者以彼为极乐国净土也,若东方则秽浊土也。……苟实识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则“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即以东方为净土可也。吾儒之学在止至善,至善,吾仲尼万世之净土也。(《净土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这里说的,实际是禅宗和陆九渊两人思想的混合。六祖慧能立自心是净土之旨,“前念迷佛是众生,后念悟众生是佛”,斥净土有处。但慧能达到心中净土的法门是“无念为宗”,“于一切诸境上心不染”。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说宇宙根本法则与吾本心的道德法则一而不二。吾心即至善。耿定向综合二人之说,以吾心为净土,吾心真机不容已之至善即儒家的净土佛国。在他这里,净土不过是至善之地的代名词,他是借佛教说儒家思想。

第三,六通即一心通。佛教有六通之说,耿定向用自心概括,他说:佛氏有六通,曰天眼通,曰天耳通,曰它心通,曰宿命通,曰如意通,曰漏尽通。余曰,惟求自心一通耳。自心一通,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御,天眼天耳通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絜吾此矩于上下四旁,它心通矣。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古今一息,宿命通矣。居安资深,取之左右逢源,如意通矣。声色臭味咸无所染,而视听言动一秉于礼,漏尽通矣。盖自心一通,将万化可通,岂独六通哉!(《六通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在耿定向看来,儒家的根本道理在于一心,心为耳目之官的主宰,主宰向善,则耳目通。心为絜矩之道的本体,絜矩则人我通,其至为万物一体。絜矩之道是泰州之学的重要命题,耿定向以之为人我关系的根本原则。本心之四端,人人皆同,陆九渊诗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正此意。如谓有宿命,则惟此一宿命。如意者,人之意愿皆能遂。而只有如孟子所谓居安资深,才能左右逢源。所居所资者,亦惟人之一心,含蕴广大,运用精妙。漏即烦恼,视听言动皆遵礼,则“于住而无住”,无住,则烦恼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故心通则万化可通。耿定向的解释,用心学的根本精神,用泰州之学的家法,强调心的主宰和运用。

第四,《心经》之空与未发之中。耿定向认为,《心经》为佛典的代表,其中心义旨“空”是佛教根本思想,而《心经》之空与儒家所谓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余玩释典,《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一语,此佛谛大指也。惟空故觉圆,惟空故无住。……善读佛书者,实会得《心经》此一语,则十二部五千余卷皆剩语矣。吾儒自尧舜以来相传心印,惟一“中”耳。子思子直指之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白沙诗云:“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未发前作何气象?孔之“空空”,颜之“屡空”,皆是物也。诚会此,则《心经》此语抑亦剩语矣。否则,即诸种种微言妙论,第为众生作障业耳。(《心经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认为佛书累千累万,曲折解说,皆译空字。他把“空”和儒家中心思想“中”联系起来,认为空是中的必要前提,不空则不能中。联系到耿定向的哲学思想,有心中之“空”才能使“真机之不容已”显现于心。“不容已”三字,说明心中之仁的流行不息的性质。未发之中是无,真机不容已是有。孔子之“空空”是前提,“仁”、“忠恕”是本体。耿定向这里实际上是借佛家之说来论证他的真机不容已。

耿定向的融会儒释,是借用佛家概念阐释儒家思想,特别是泰州之学的思想。佛与儒在他这里不是水乳交融,而是油水相分,只有外在的相似性。他的根本思想是儒家的,他也未能深入佛书中,利用佛教的思想资料。佛家名相事数在他这里只是借以阐发儒家思想的媒介。他的目的亦只如焦竑《译异编》跋语中所说,是“招致天下好异之士而迫之乎大中至正之道”。黄宗羲说他“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实则全然不信,不过“既不佞佛,又不辟佛”而已。

耿定向是泰州后学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弟子众多,在当时很有影响,对士林风气有一定影响。焦竑在《天台耿先生行状》中说道:“先是建崇正书院,著《会仪》,选十四郡髦士群而鼓铸之。当是时,文贞(徐阶)以理学名卿首揆席,设虚待贤,下及管库,视先生不啻天符人瑞。

而先生据师儒之任,六年于兹,摩荡鼓舞,陈言邪说,披剥解散,新意芽甲,性灵挺出。士苏醒起立,叹未曾有,皆转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者,亦藉名耿氏,海内士习几为之一变。”(《澹园集》卷三十三)

过去对耿定向的介绍多述他与李贽的争论,其实他和李贽的分歧,是个性或说处世态度上的,哲学思想上的分歧并不大。如李贽的“童心说”与“百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等,与耿定向之“真机不容已”、“费中隐”、“粗浅中之精微”等,皆无甚大异。李贽与耿定向之弟定理始终交厚,而耿定理之学与其兄甚近。另李贽《耿楚倥先生传》中说,耿定向持守“人伦之至”一语,他自己持守“未发之中”一语,时相辩论,但李贽最后的结论是“人伦之至”即“未发之中”,二人学术宗旨并无牴牾。耿定向后来不提“人伦之至”,李贽亦舍去“未发之中”,李贽对此评论说:“乃知学问之道,两相舍则两相从,两相守则两相病,势固然也。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余以是不避老,不畏寒,直走黄安会天台于山中。天台闻余至,亦遂喜之若狂,志同道合,岂偶然耶!”(《焚书》第143页)这些都说明,耿定向与李贽的分歧,不像一般著作中说的那样大,也不是根本思想上的,两人可说分属泰州后学中的狂狷派。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花开富贵

    重生之花开富贵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前世,她为了这个梦而毁去婚约,抛弃未婚夫。然而,看似深情的表哥却不是她的良人。家破人亡,坎坷孤独。重活一世,浴火重生。
  • 致命红蝶

    致命红蝶

    相传有一种蝴蝶,通体殷红如血,鬼魅妖异,到了哪里,哪里就会发生不幸。神秘鬼影,致命红蝶,午夜风铃……十五年一个轮回,十五年一段悲伤,是可怕的诅咒还是人心的险恶?是接受命运坐以待毙还是冲破险阻步步为营?让我们一同去揭开那死亡背后的真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唯妻是从老公太腹黑

    唯妻是从老公太腹黑

    “乖,过来……,我就帮你复仇。”暗夜里,男人的面孔俊逸如仙,狭长凤眸微挑着,唇畔含笑,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俊朗。落魄的简菀如趴在霍顾之脚边,稍一抬头就要和男人的气息纠缠在一起,她心在一点点寒凉,浑身颤抖,眼底溢满了仇恨光芒,可却无法抗拒这个机会。这一年,她23岁,是简家长女,看似繁荣,实则是豪门联姻下的产物。连一张脸都有人和她一模一样,最后孟少文也狗血的错把简菀灵当成是她了。他——霍顾之,出生尊贵,却从小吃尽苦头,是猛虎骨干,但在几年前因伤退伍,谁也不知道南江著名电商企业竟由他一手创办。他大她整整十岁,从第一眼见到她时就情根深种。后来他为她改名,教她成长,给她温暖!霍顾之是孟少文的小叔,亦是她名义上的长辈,以前,她从未将他的放在眼中。但就在前不久,全世界都背叛她的时候,只有他将她救了上来,并嚣张霸言:“这个世上只有我能区分你和简菀灵的长相,你不跟我,难道想跟一个连你是谁都分不清的陌生人?”五年后,两人携手归来,一同惩恶人,踹渣男,秀恩爱。她将他教她的那些狠辣手段,一一施展在仇人身上,让那所谓的亲妹妹苦不堪言。浴火重生后的虞无双对天发誓,这次她绝不会心软,她要夺回本属于她的一切,要让渣男看清真相,让贱人统统下地狱。男主看似阴狠实则……,女主腹黑不弱,甜蜜蜜的宠文。全新的故事,全新的尝试,姑娘们看着喜欢收藏个哈o(∩_∩)o某素一定加油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生爱臭美

    女生爱臭美

    如果你天生丽质,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你生而不美,同样也是蝣的幸运。因为,上帝认为你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同一样东西或者同一件事情,这个人看是美的,那个人看则不美;小时候看是美的,长大了看就不美。父母牢牢记得孩子的前程,却单单忘记了他(她)还是一个孩子!属于孩子的应该是欢乐与自由,而不是沉重的荣誉!时装表演注重的是服装的展示,而风采展示需要展示的不单是服装,更多的是展示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我们喜欢拍艺术照,是想把最美的地方展示出来。每个人在展示美的时候,也让别人获得了美的享受。容貌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以变得美若天仙。但心灵却需要长时间的陶冶,才能变得完美无瑕。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邪君 妖妃

    邪君 妖妃

    德高望重的父皇驾崩,她本是天朝上国云中国的女皇。青梅竹马的恋人却在这个时候造反,还非要把她纳为侍妾!自幼就心高气傲的她如何忍受这等屈辱转身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我可以给你一切,只要你帮我杀了他!*他,镜尘夜,身为一个在权力漩涡中成长起来的男人,从来不是一个轻易会对别人施以援手的男人。可是这给一无所有的小丫头却让他起了莫大的兴趣。稚嫩,纯澈,还口口声声囔囔报复反正也不过是玩玩,说放手便放手,玩玩又何妨?*那一夜,是她勾引他上她的床她生怕他不理她,不帮她,不救她,不要她。可是他占有了她,却不帮她,绝情的撤手离去——反而留下腹中一个孩子,让她在绝望中投入火海。*三年后她浴火重生成了另一个男人的夫人,带着一个小男孩重新来到他身边。他身边依旧女人无数,却在梦里只唤起她的名字,只对她的身体敏感。这时她却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无邪的、甚至只想好好和他在一起的小公主。她带着伤口回来,也带着仇恨回来了——镜尘夜,我要你生不如死!****人在最绝望的时候那个伸出手给与温暖的人总是会有许多无法言喻的深刻感情哪怕那个人用心险恶哪怕那个人明知道她已遍体鳞伤还再次把她抛入绝望之中他们之间却像是胸口的刺青注定纠缠到死*“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梦萦云荒第几篇,风沙滚滚去天边。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月下舞连翩。又见海上花如雪,几轮春光葬枯颜。清风不解语,翻开发黄书卷。梦中身朝生暮死一夕恋。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千载相逢如初见。”--------------------好朋友希希的《柒·欺颜》:好朋友浅笑梨涡的《总裁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