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32

第32章 聂豹的归寂之学(2)

聂豹这里意思很明显:学问功夫的结果应是对人心整个道德理性、知识理性本身的改造,是在根上发生效果,不是在心体所发生的意念上。诚意即诚心体,不是诚心体上发生的意念。心体若诚,则对所发的善恶意念,皆有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自然反应。若只在意念上用功,意念憧憧,倏忽起灭,不仅不可望一一皆置之适宜之地,而且主体的判断、去取之功将不胜繁劳。同时,这种功夫进路容易养成修饰掩藏、“义袭而取”等徇外、装缀的弊病。所以他曾说:“子思以后无人识‘中’字,随事随时讨求是当,谓是为中而执之,何啻千里!”(《答应容庵》,《双江聂先生文集》卷九)亦反对认“中”在事上时上而不在心上的弊病。

聂豹对钱德洪“后天诚意”之学的批评,表现了他一个十分明白的趋向:对于形上本有的东西的喜好。黄宗羲曾述及,聂豹归寂之学得自体验:“先生之学,狱中闲久静极,忽见此心真体光明莹彻,物物皆备,乃喜曰:‘此未发之中也。守是不失,天下之理皆从此出矣’。及出,与来学立静坐法,使之归寂以通感,执体以应用。”(《明儒学案》第372页)此即“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也即陈献章所谓“静中养出端倪”。可以看出,聂豹的趋向是通过静这条途径,直造先天本体。他认为学问立于本体之上才算有了稳固的基础。对于本体的喜好,使他对所有以后天功夫代替先天本体的各派学者皆加以反对。钱德洪后天诚意之学本出于阳明,不仅四句教“为善去恶是格物”已成了师门定本,而且阳明平日“实落为善去恶”、“

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等语不一而足,可以说此正阳明学的基本精神。直造先天本体的趋向,使聂豹不仅反对钱德洪,而且对阳明核心理论“格其不正以归于正”的格物说,也不慊于心,他说:

格其不正以归于正,乃是先师为下学反正之渐,故为是不得已之辞。所谓不正者,亦指夫意之所及者言,非本体有所不正也。不善体者,往往赚入袭取窠臼,无故为霸者立一赤帜。此予之所忧也。(《答亢子益》,《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聂豹所忧者,在“只要外面做得好看,不来心上做功夫”,离开本体来谈末节。他所执持的,除了他狱中的真实体验外,还有阳明早年“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的精神。所以,聂豹对钱德洪的批评,实际上是以己所得于阳明者批评钱德洪所得于阳明者。其间个人体验(如狱中闲久静极)、喜好趋向等都对他主体思想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聂豹也批评了同为江右王门的邹守益、欧阳德。在他看来,邹守益、欧阳德即感求寂、即用求体、即和求中是将本末混作一片。他认为,自己的学问是正本以清源:归寂之“寂”,是本原,有此本原之“中”,才能有发而中节之“和”。他曾致书邹守益,申论此观点:

若以虚灵本体而言之,纯粹至善,原无恶对。若于念虑事为之著,于所谓善恶者而致吾之知,纵使知为之、知去之,亦不知与义袭何异。故致知者必充满其虚灵本体之量,以立天下之大本,使之发无不良。是谓贯显微内外而一之也。(《答东廓》,《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他所谓至善,并不是一般儒者所谓善性、天理,而是虚灵的心体本身,也即寂。此寂不与感相对,故不与善恶相对。修养功夫若不着在归寂,则必循后天为善去恶以求先天本体。但凡不在寂体上用功者,皆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侥幸合于善的原则,并非发自本心。归寂之学即所以立大本,有大本才有达道。所以他认为,他的学问并非像某些学者指斥的那样,是割裂了本末内外,而是归寂以通感,立本以达道。

他也致书欧阳德,以水与源、枝叶花实与根本为喻,反复申辩此意:

源泉者,江淮河汉所从出也。然非江淮河汉则亦无以见所谓源泉者。故浚源者浚其江淮河汉所从出之源,非江淮河汉为源而浚之也。根本者,枝叶花实之所从出也。培根者,培其枝叶花实之所从出之根,非以枝叶花实为根而培之也。今不致感应变化所从出之知,而即感应变化之知而致之,是求日月于容光必照之处,而遗其悬象著明之大也。(《与欧阳南野》,《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他所谓源、本皆指寂体,有寂体才能通感;所谓致知即归寂,非“推致吾心良知所知之善于事事物物”。所以,聂豹认为,归寂之学不仅是周程以来宋儒所反复倡言者,且契合王阳明一贯宗旨,是王学正法眼藏:

问:良知之学何如?曰:此是王门相传指诀。先师(指王阳明)以世之学者率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圣人,以有所不知不能为儒者所深耻,一切入手,便从多学而识、考索记诵上钻研,劳苦缠绊,耽搁了天下无限好资质的人。乃谓良知自知,致而养之,不待学虑,千变万化,皆由此出。孟子所谓不学不虑、爱亲敬长,盖指良知之发用流行、切近精实处。而不悟者,遂以爱敬为良知,着在枝节上求,虽极高手,不免赚入邪魔蹊径,到底只从霸学里改头换面出来。盖孩提之爱敬,即道心也,一本其纯一未发,自然流行,而纤毫思虑营欲不与。故致良知者,只致养这个纯一未发的本体。本体复则万物备,所谓立天下之大本。先师云:良知是未发之中、廓然大公的本体,便自能感而遂通,便自能物来顺应。此是《传习录》中正法眼藏。(《困辨录·辩诚》,《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这里聂豹认为,他的归寂之学正为纠正王学偏弊而来。王阳明良知之学,产生于学界以知识湮没道德之后,故倡良知人人皆具,以良知陶熔规范具体知识之说。但良知是发用,必本其未发之中,这个未发之中是虚寂湛一的。致良知即养其虚寂湛一之体,由此得感而遂通之用。直信发用而遗本体,是违离师说。

聂豹这段话,不仅意在为自己的王学正统地位辩护,而且对王阳明之学产生的背景,他所引起的学风的变革,都有深刻的说明。此或为后来刘宗周、黄宗羲所本。他的归寂之学对王学补偏救弊的作用,黄宗羲也有公允说明:“阳明以致良知为宗旨,门人渐失其传,总以未发之中,认作已发之和,故功夫只在致和上,甚之而轻浮浅露,待其善恶之形而为克治之事,已不胜其艰难杂糅矣。故双江、念庵以归寂救之,自是延平一路上人。”(《明儒学案》第458页)

江右王门另一学者陈九川,对聂豹归寂之学,既褒扬其中一意本原、扫荡支离之精义,又批评其割裂寂感的错误,他说:

昔晦翁以戒惧为涵养本原,为未发,为致中;以慎独为察识端倪,为已发,为致和。兼修交养,似若精密,而强析动静作两项功夫,不归精一。今吾丈以察识端倪为第二义,独取其涵养本原之说,已扫支离之弊。但吾丈又将感应发用另作一层,在后面看,若从此发生流出者,则所谓毫厘之差尔。(《与聂双江》,《明儒学案》第463页)

陈九川认为,寂感不可分,本原发用不可分,格物功夫在发用上,但发用上用功即本原上用功,达用即是立本。如果强调在本原上用功,待本原涵养好了再发用而中节,这是宋儒李延平以来相沿之学,虽若精微,实非孔门体用一源宗旨。

聂豹归寂之学出,遭到王门许多弟子问难攻击,聂豹一一致书答辩,往复良苦,独江右罗洪先、刘文敏与之契合。罗洪先曾谓:“双江所言,真是霹雳手段,许多英雄瞒昧,被他一口道着,如康庄大道,更无可疑。”(《明儒学案》第373页)刘文敏晚年也说“双江之言是也”,并有临终遗言与门人:“知体本虚,虚乃生生,虚者天地万物之原也。吾道以虚为宗,汝曹念哉!与后学言,即涂辙不一,慎勿违吾宗可耳。”(《明儒学案》第432页)对聂豹之学,深表赞同。

聂豹以上辩论,涉及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这就是心本体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知识理性、道德理性为之主,还是仅仅一块白板?在邹守益、欧阳德看来,心本体是相对的,它必须在它所反映的事物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这一派主体用合一。欧阳德即用水和流的关系来说明这个道理。在他们的老师王阳明这里,心本体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道德理性是绝对的,良知见父知孝、见兄知悌的情感是天赋的,是必然要表现的,但它和知识理性的结合却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的趋向是先天的,但知是知非的能力必待后天修养而后丰富和完善。王龙溪也认为心之本体——良知是绝对的,后天的作用是使良知本体通畅地表现出来,即“疏浚河道以畅其流”。钱德洪认为良知心体是相对的,在具体的为善去恶的道德活动中,才能完成这一本体。而聂豹的心本体是绝对的,并且可以说是一块白板,在其用、其感上才显出道德、知识上的意义。这个绝对的心体即“寂体”,是超乎具体的动静之外的。具体的动静是感、是用对外部事物的反应。反应本身是知识活动和道德活动的合一:格物是“物各付物”,使物各得其所。而这种各得其所既是知识方面依照事物的必然规律去做,又是道德方面“知天地之化育”。这就是他的“良知本寂,归寂以通感,执体以应用”的哲学意义。因为聂豹之学主要讨论的是良知的动静、体用、寂感等问题,所以他仍不越王学门径;但因他的结论与王阳明道德与知识统一、体用统一、寂感统一的说法不同,所以招致王门各派的反对。

三归寂之学的推广

聂豹归寂之学,得自狱中体验。此前,他循王阳明“知是知非,为善去恶”的学说去做,久而无得。及系狱,经困顿忧患,见心体本寂,见静主宰动、未发主宰已发,故立归寂宗旨。罗洪先曾叙及聂豹前后立说的变化:

昔者闻良知之学,悦之,以为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吾惟即所感以求自然之则,其亦庶乎有据矣。已而察之,执感以为据,即不免于为感所役。吾之心无时可息,则于是非者,亦将有时而淆也。又尝凝精而待之以虚,无计其为感与否也。吾之心暂息矣,而是非之则,似亦不可得而欺。因自省曰:昔之役者,逐于已发;而今之息者,其近于未发矣乎!(《困辨录·序》,

《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归寂宗旨确立后,聂豹又以它融释儒家主要范畴,如中、易、仁、诚等,皆有发明,于是执之愈坚。他的这种融释,可以看做归寂之学的推广。

聂豹首先将它融释《中庸》。在他看来,寂体即是道心,亦即是中,归寂即致中,他说:

中是道心之本体,有未发之中,便有发而中节之和。不睹不闻,便是未发之中,过与不及,皆恶也。中也者,和也;言中即言和也,致中而和出焉。(《困辨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因此,他赞成二程门下龟山一派的静中体认,在他看来,主静是上根人直指本体的学问,他反对当时学者诋静敬二字为禅学,说:“近世学者猖狂自恣,往往以主静为禅学,主敬为迂学,哀哉!”(《困辨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聂豹所谓中,是本体之中,心无一物而不偏不倚。这种中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在应事接物之际,这种中即体现为权。权,即根据具体的时地条件对定则的灵活运用,也即《中庸》所谓“和”。权是中的自然发用。他说:

盖中无定体,惟权是体;权无定用,惟道是用。权也者,吾心天然自有之则,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然后能发无不中,变易从道,莫非自然之用。(《困辨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聂豹此意甚精。“惟权是体”是说,有未发之中,就能有发而中节之和。但和不过是中的自然流行,因此,归寂是根本功夫。

聂豹也把归寂之旨与“易”相比拟:寂体是先天,感通是后天;寂体是太虚,感通是太虚所涵之物。他说:

寂然不动,中涵太虚,先天也;千变万化,皆由此出。可以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故曰“天弗违”。触之而动,感而后应,后天也;何思何虑,遂通而顺应之,故曰“奉天时”,言人力一毫不与也。(《困辨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归寂自能通感,通感是循物之性,不以私意挠之,故曰不着一毫人力。归寂以通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对中的比拟思量。最后,聂豹认为,他的归寂之学,是为了反对当时的学风,他指出:

今世之学,其上焉者则有三障:一曰道理障,一曰格式障,一曰知识障。讲求义理,模仿古人行事之迹,多闻见博学,动有所引证。是障虽有三,然道理格式又俱从知识入,均为知识障也。(《困辨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十四)

他指出,义理是随事变而适用的,并不能预先讲求是当,然后临事照搬。事变是一个时间内各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先立一个格式。所以必须向本体上用功,归寂然后以一御万。

聂豹归寂之学的发挥,虽然其理论深度比之对于归寂之旨的论证要差得多,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归寂之旨的真正意思,看出他的功夫的真正指向。对主静理论的全面概括,深入阐发,要待江右学派的巨子罗洪先了。

同类推荐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老公要扶正

    老公要扶正

    海城是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经济尤其发达,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海城大学自然的是深受高官显贵子弟的厚爱。每年开学那停在校门口的各种名车里就可以看出这学校有多受人欢迎。当下课的铃声一响,如潮水的学生从教室里蜂涌而出,宁静的校园倾刻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林静好从教室里出来就把手里的几封情书撕碎丢进了垃圾桶里。每一次上这样的公共课时,别的系的男生就会用这样老土的方法追她。……
  • 老茶馆笑话

    老茶馆笑话

    这是一本中国当代的笑话作品集,收集了笑话故事200余篇,分为《少城笑话》、《都市笑话》、《白领笑话》、《老板笑话》、《江湖笑话》、《夫妻笑话》……
  • 墨系0607班

    墨系0607班

    一年之内,苦寻平静的“彼岸”。,并在导师与伙伴们的“胁迫”下,我加入了神秘组织“墨守七处”。主人公“我”始终扮演着“悲情角色”,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我”在收到了一位自称是“靡费斯特”的面具列车员,交给“我”的具有神秘力量的神奇钢笔后,“我”的世界开始发生了奇妙巨变的故事。卷入了一系列“惊吓事件”
  • 元之武

    元之武

    是一片广阔无边的超级陆地,基本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土风雷,从整个元素大陆的发展史来看,大陆上的人们都离不开一种东西——元素,而能够操纵这些元素的人便称之为——控元师……,陆地上物质及其丰富。而元素又分为基本元素和特异元素,杜斐所在的这片大陆名叫——元素大陆
  •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顾禹墨,身家不明,背景成谜,却声名在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成为众多名媛,一心向往的对象。卿悠撇撇嘴,那就是只披着绅士皮囊的大尾巴狼,奸诈,狡猾,冷漠……一应俱全,不过,小羊也有自己的梦想:扑倒老狼,占地为王!且看,腹黑竹马捕青梅,娇俏青梅逗竹马!
  • 至尊女岛主

    至尊女岛主

    女主神赐面容,骄傲自信,闲适洒脱,男装行天下男主雍容华贵,倨傲腹黑,温润清澈,翩翩君子宠溺女主◆江溯芜:大元王朝视为眼中钉并欲征服的,有着几百年传承历史的岛屿——蓬莱岛的新一任女岛主。12岁继承岛主职位,所学的都是如何在已经与朝廷危如累卵的局势下保住小岛的策略,都是坚守小岛领土和人民幸福的责任。少年时女扮男装入大元王朝江湖中的第一大门派学习不世绝功,成功斩获隐雾派大弟子称号,而今双十年华,下山后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游历江湖,伴随而来的压抑的护岛大业会打败她的洒脱自信么?折兰羲和:武林六大家族中最有底蕴的家族——折兰家族的少家主。丰州的惊鸿一瞥让他对溯芜一见倾心,倨傲的他却因为屡次不被溯芜放在心上而自怨自艾,几经辗转后终于得获美人心……却因为早已知晓一年后的大战,而放弃与之共游江湖的机会。以雷霆之势获取家主一职,从而率领忠心耿耿的家族军队协助自己的心上人……宋意之:清瘦颀长的布衣书生,他出生显赫,家父为当时的风亭王,以博学闻名,被先皇所喜爱,仅十岁便被封王。而他如此清贵,本是冠盖京华的风云人物,却自小开始游学,喜穿布衣,爱粗茶淡饭,怕是最不纨绔的权贵了。一年后的大战,朝廷与溯芜之间,他该如何取舍?风西月:随溯芜一道出岛却去了武当,并一举斩获星辰剑,出神入化的一阳指掀起了武林一阵狂潮。面容平淡无奇,扬眉一笑却赏心悦目,美不堪言。这样的他却暗恋了溯芜10余载,而今佳人心已属,他可甘心?◆至尊女岛主,且看江溯芜如何剑拭江湖,江湖情缘家国战乱之间何去何从……少年江湖游恩怨情仇皆没有且拭长剑痛饮酒到头来你我携手随那落日无边走挥挥手看那绿肥红瘦……(本文女强男强,强强联手,家斗宫斗江湖斗,保证精彩,泪求收藏,给偶无限动力吧)
  • 原始动力

    原始动力

    低调的超级黑客隐身市井之中,扛着网游代理的伪装,秘密的与中外顶尖黑客作战,打着捍卫网络世界的和平的旗号,成为了黑客中的传说哥!翱翔天空的雄鹰固然令人羡慕却被人驯服于牢笼之中。只有那夜色中的蝙蝠,才是真正自由的飞翔者。
  • 格斗传说

    格斗传说

    格斗,世界上练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强者却很少,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到达巅峰,才能领悟新的更强的力量。而且没有哪个人有能力不被战胜,除非他是神。而他有可能就是神,虽然他并不是全胜。
  • 洪荒吞天鼠

    洪荒吞天鼠

    当一只吞天鼠觉醒时,这个洪荒将天崩地裂。当三千大道结合,鸿蒙又将如何异变?吞噬血脉,吞噬法则大道,成就万古不朽的逍遥至道!某日圣人大战,黄小妖道:“鸿钧,让他们打吧,洪荒破了,不是还有我的宇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