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19

第19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3)

退一步说,即使此三器有大宰名,亦未必就是《周礼》所说之大宰。《齐侯》云“余为大攻厄大史、大徒、大宰”,尚在大徒之下,显然,连侯国之相的资格都没有,又如何能为西周有大宰的说法加重分量?

在先秦史研究中,将文献与金文等出土材料相印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种印证必须很慎重,很严谨。如果两者仅仅是名词相近或相同,所记并非为同一事,更非同一时,也硬扯在一起,或者再加发挥,那就无科学性可言了。《周礼》成书年代晚,内容极形复杂。不仅不少官名与西周相异,而且职责也相去甚远。由于它的官名远远多于西周实有之数,所以令人有应有尽有之感,面貌相似者触目皆是,要搞比附确实方便,以金文,大宰”证《周礼》大宰恐怕即是一例。

冢宰、大宰既非周相,那么周代是否有一个相当于宰相的职务呢1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周代没有后世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辅佐天子的是卿士集团,说详本章第三节。

侯国的情况与周王室相同,国君之下也有世卿组成的辅政集团。如鲁之三桓,郑之七穆,齐之高、国,晋之六卿等等均是。但是,平王东迁以后,王权衰落,血亲卿士集团日趋瓦解,卿士之间分权斗争愈益激烈,于是始有执政之卿出现。随卿士之间分权斗争而来的诸官分职,也逐渐固定并完善,官僚体制不断发育,趋于成熟。

到战国时,国君之下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再向前发展,严格意义上的百官之长,相”才最终出现。

(第三节 三公与六卿之制

在《周礼》的政权构架中,爵秩最高的是三公以及六卿,《春第六章《官)典命》云: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可见,他们的地位尊于百官。

在汉儒心目中,三公六卿之制是西周的王制,《周礼》的布局,是西周典制的实录。但是,这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王制,本无其事,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三公之说,在《诗经》、《尚书》等典籍及金文中无可印证。《尚书·君奭》序,“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周本纪》,“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都不言三公。公羊家为证成三公说,凭空加了一相,,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处乎内”之相为谁,则语焉不详。可见其语出无据。

先秦文献中,明确提到三公的只有《墨子》,其文云:

昔者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

但是,殷代并无三公之制。刘师培说傅是官名,恐难成立,因为傅岩显然是地名。传世甲骨以武丁期为最多,若傅说果为三公,何以不见于卜辞?《墨子》不过是把三公作为天子之佐的代名词,这种用法亦见于《史记》,如苏代说“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同样不能作为秦国行三公制的证明。传统的看法认为,秦朝始行三公九卿之制,但是安作璋、熊铁基认为,秦朝的御史大夫太尉与丞相的地位并不等同,因此,“秦时是没有三公的,”三公正式成为法定的官名,那是成帝时候的事,”据此,则西汉成帝以前无三公之制。

耐人寻味的是,汉儒尽管都说西周行三公之制,但对于三公之所指,却极有争议,大致上有今文说与古文说两大派,“今《尚书》夏侯、欧阳说,天子三公,一曰司徒,二曰司马,三曰司空”,“古《周礼》说,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无官属,与王同职”。今文学家之“三司说”,不过是据战国时列国官制推测王制,并无根据从《尚书·立政》等篇以及金文来看,西周王室三司之地位并不高,不可能有“三公”那样高的权势。所谓“古周礼说”,亦无可考。殆据《大戴礼记·保傅》篇所述周制为说,其文云:“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贾谊《新书·保傅》等篇亦有类似的话。可见,这是西汉初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如前所说,这是在周、召二相辅政的记载上累加起来的说法,不可信从。

汉儒的三公说与六卿之制放在一起,便产生了种种纠葛,如按今文说,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则六卿中地位最尊的冢宰反不为公,这是悖于情理的。于是,后儒想方设法为之圆通,如郑玄《尚书大传》注提出一公兼二卿之说:“与大宰、司徒同职者则谓之司徒公,与宗伯、司马同职者则谓之司马公,与司寇、司空同职者则谓之司空公。一公兼二卿,举下以为称。”若如其说,则《尚书·顾命》“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六人之中必有三人不为卿,这又与汉儒以召公奭等六人为六卿之说相抵牾。伪孔传见六人之中太保、毕公、毛公称公,便以《周礼》六卿的顺序相比附,指此三人为三公:召公领冢宰,毕公领司马,毛公领司空,一公领一卿。这是臆说,并无根据。其时同称公者,还有周公、太公、苏公、荣公等,岂止“三公”,而且诸侯也多称公。童书业先生说,“‘公’则诸侯之尊称,天子之命卿尊亲(周公、召公、虢公、虞公等)、先代之后(宋公)皆称之,非爵位也,诸侯在国内亦泛称为‘公’”,至确。再者,《尚书·毕命》序有,康王命作册毕”之语,明毕公乃作册,而非司马。因此,伪孔传之说仍不可通。

《汉书·百官公卿表》另出新说:“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胡安国《春秋传》加以发挥,“古者三公无其人,则以六卿之有道者上兼师保之任,冢宰或阙,亦以三公下行端揆之职”。孙诒让从此说。’若如此说,则三公与六卿无严格区别,于理未安。这些纷杂的歧见只能说明,汉儒的解释具有很大随意性,不能盲目相信。

有趣的是,《周礼》三公与汉代今古文三公说都不同:《周礼》中自有司徒、司马、司空,则三公绝非“三司”;《周礼·地官》又有师氏、保氏,则三公亦非“三太”。郑玄说

“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但是,通观全书可以发现,三公不过是有职无权的荣誉性职务,唯礼宾贤能,献书于王,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而已,主要参与教化之事。《周礼》将三公列于地官,正是由于此,从这一点看,《周礼》三公倒像秦汉之际的三老。

《地官·叙官》云“乡老,二乡则公一人”。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公称“乡老”,二是公立于乡。上古时,公与老往往可通用,《方言》云:“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周礼》王置六乡,则有三乡老,即三公。战国时魏已有三老之职,《管子·度地》也有之,均为地方小吏。及秦,遂于每乡设三老,使之掌教化:“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汉承秦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汉代乡设三老已成定制,且增设乡三老,其职权并不大,但“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可与县令丞尉分庭抗礼,以事相教,而且可以直接上书皇帝,皇帝也往往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秦汉乡三老相比,《周礼》三公不仅名称相似,作用相仿,而且同设于乡上。很显然,《周礼》作者受到秦汉之制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周礼》的乡,地域要大于秦汉的乡,三公地位也高于三老。这种不同,恰恰表明作者要加大教官在六官中的分量,突出教化在治国中的地位。这与汉初统汉者重视乡老的作用、提高乡老地位的做法是相吻合的。

《周礼》六官之制,是设官分职的总框架,是全书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学人多信其为唐虞故制。《尚书·尧典》云: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郊,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郑《目录》援此证六官有所沿袭:“六官之记可见者,尧育重黎之后,羲、和及其仲、叔四子,掌天地四时。”孙诒让也说:“《虞书》羲、和四子,为六官之权舆。”《史记正义`五帝本纪》则直以羲、和为“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之春官卿”,“羲叔主南方之官,若《周礼》夏官卿也”,“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和叔主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云云。这是毫无根据的比附,金鹗曾加以驳斥,“古天官皆治天事,尧以羲、和之伯分掌天地,其仲、叔分掌四时,此治天事之官有六,非周六官也”,认为《尧典》羲、和六官是六位,治天事之官”,而非天地四时之官,其说至确。太史公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此天官当是主天象之官,《史记》有《天官书》记天象,可做佐证。因此,指羲、和四子为《周礼》六官,是用《周礼》套上古事,不可凭信。

《左传》记郯子论古官:黄帝以云纪官,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大皞以龙,少皞以鸟,并说: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鸠氏,司马也;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

这是郯子用当时语言追述朦胧的古事,有很大的添加成分,若如其说,则少皞氏已知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这是不可能的。我国在殷代时犹无四季之分,而只能分一年为,两岁”,即禾季与麦季。春、夏、秋、冬四季的分法,始于春秋以后。《左传》僖公五年有“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的记载,但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则是《吕氏春秋》。所以郯子所说,水分很多。至于他以,五鸠”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事,更是以后制说往事。应劭、服虔则更以五方、五色说云、火、水、龙诸官,都是用后世盛行的五行说臆测古昔,但毛奇龄仍深信不疑,以之为《周礼》六官之证,可见其拘泥。

论者又多引《管子·五行》文为《周礼》六官之证: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

据房玄龄注,“土师即司空”,“李,狱官也”,李或作理。《五行》篇虽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之名,但与《周礼》六官仍有本质的区别。《五行》之地官为廪者,房注,

“廪,给也。谓开廪以给人也”,是个仓廪之官,而司徒是夏官,因此六官之中没有中央土,没有阴阳与五行的结合点。所以,尽管与《周礼》六官面貌相似,但相去甚远。

关于职官分部,又有《史记·天官书》的“五官说”。司马迁根据战国以降人们对星空的描述和区划,提出了中宫、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的星空分区法。五官之中,中宫最重要,它包括北极星、北斗星在内的拱极区,是“太一常居”之处,《史记正义》云:“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太一周围的星象征三公、妃嫔及十二藩臣。其余四宫是:

东宫为天帝之明堂和帝廷:“心为名堂”,“大角者,天王帝廷”。主要的星官有“左角李,右角将”。李即理,主狱讼;将即将帅,在天帝左右。“摄提”星掌建时节。

南宫为帝后居处:“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此处亦为天子巡幸处,故亦有十二藩臣之星及执法、将位等星官。

西宫所用较杂:五潢星代表“五帝车舍”,胃宿为“天仓”,“毕曰罕车,为边兵、主弋猎”,天帝驾临时,白虎星“主葆旅事”。

北宫的营室为帝之“清庙”,“南斗为庙”,“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虽以祭祀为主,然亦有羽林天军等星官见在。

《天官书》多取战国星家甘、石之文,因此可以看做战国时人对设官分职的一种意见。五官已有五行气味,但它们都是天帝的活动场所,而不是部别职官的框架,这与《周礼》的六官仍不可等同视之。

《周礼》的六官体系,显然是比较了以上各种说法,吸取各家之长,然后按阴阳五行思想编织而成的新的体系,在先秦是无人提出过的。

《淮南子·天文训》则有与《天官书》类似的五官说:“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这应看做汉初人对设官分职的一种意见。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篇的分职大致与《淮南子》同,“木者,司农也”,司农即田官;“火者,司马也”,“土者,君之官也,其相司营”,“金者,司徒也”,从司徒职守看,似为统兵之宫,而火者司马似为司民之官,与《周礼》司徒、司马职掌相反;“水者,司寇也”。但是,《春秋繁露》的五行之官有相胜之义,司农如叛,则司徒诛之,即金胜木;司马有邪谗荧惑其君,司寇诛之,即水胜火;君太奢侈,过度失礼,则民叛之,即木胜土(《五行相胜》云,“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司徒弱,不能使士众,则司马诛之,即火胜金;司寇执法阿党不平,则君相司营诛之,即土胜水。可见此五官有相制约的关系,这不仅为《淮南子》所无,也是《周礼》所没有的。《周礼》各职之间的制约,是通过法,而不是五行相胜,这一点已在第五章内论及。

西周社会在王之下确有一个卿士集团,但它与《周礼》六卿有重要区别。后者仿天地四时而设,员数恒定,必是六人,职司各异,但爵位不世袭;而前者则与之相反,员数不定,分职不明,爵位世袭,现申述如下。

西周封建社会,采用的是宗法封建制的国家政体,这是周人的创造。它不仅不同于殷代方国联盟的政权形式,而且有别于秦汉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

周人灭殷前,偏处于丰镐之地,武王伐纣代有天下后,为了迅速稳定局面,“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是一个染有浓厚宗法血缘色彩的建国纲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对周襄王说:“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要捍御外侮,最可靠的力量,莫如兄弟叔伯之亲。因此,周初几次分封,受封者多是文、武之后,周公之胤。据《荀子·儒效》篇,周初封国七十一,其中姬姓之国五十三。

宗法制与分封制确定了周天子“天然尊长”的地位。作为王权的辅弼和补充,天子之下有一个以王的兄弟叔伯为主的亲缘贵族集团,即卿士集团,金文称为,卿士”。它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一个高级层次,位尊权重,故《尚书·顾命》将卿士列于邦君之前,《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卿士亦居众官之首。下面我们对周代卿士集团的情况略加分析。

《尚书·顾命》云:“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成王临终所召太保奭等六人显系王之卿士,因此不少人以之作为西周行六卿之制的铁证。江永说:

“《周礼》六卿之制至成王末年犹可考,《顾命》同召大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是六卿也。”,毛奇龄也持此说。但是《顾命》下文又出现一位齐侯吕伋,“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在成王丧礼上,吕伋由南宫毛、仲桓引导,率百人卫队迎接太子钊进入翼室为丧主,其身份非卿士不足以当之。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热门推荐
  • 甜蜜婚:萌妻好彪悍

    甜蜜婚:萌妻好彪悍

    [此文为女强+男更强,女主不脑瘫,不白痴,不抽风,可以放心观看。]她不就是塞给他十张毛爷爷,骂他连MB也不如吗?有必要这么“不离不弃”的缠着他吗?好歹她身为佣兵界的无冕之王,现在却被一个男的缠的要到处躲藏,这真的是太损她的面子了。被逼迫的忍无可忍的某女,雄赳赳的冲进那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办公室时,某邪魅总裁,邪气的勾起了唇角,“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久!”某女才知道自己被算计了。(这是一段诙谐的追妻之旅。)
  • 最强系统:攻略各种雷剧

    最强系统:攻略各种雷剧

    新文《学生进化录:调教专属老师》已发布,欢迎阅读。关畅畅觉得一定是她寒窗苦读十几年,跟不上这个社会的节奏了!她不过是为了准备高考好久没看电视,再加上高考放假顾不上看电视,怎么一打开电视就懵了呢?“我去,女主又跳崖,这都第三次了,编剧大人您家最近球输多了去多天台了吗?”“还有,女主一哭就下雨,这是让雨神萧大哥失业的节奏么?”“那个男主你确定你脑子没问题所以一直待在凶杀现场等人发现?”……——嘀嘀,恭喜宿主成功引发攻略雷剧系统!系统就算了,那个一脸傻乎乎的大个子是怎样?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他眸子忽然闪过一丝玩味,一步一步地向她走来。“你是跟踪我来这里的粉丝?现在的女孩是越来越大胆了。”“哎,你要干嘛?”他离她太近了,近到让她的心脏嘭嘭地狂跳,脸上已绯红一片,背贴着树干,她有种困兽的无力感。“我想……”他眸子闪出煸情的火花,使他整个人像极了魅惑的花花公子。“你知道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单独在一起,该是要发生一些事情的……”
  • 痞王逼婚:绝世小农女

    痞王逼婚:绝世小农女

    上一世被亲人逼婚而惨死,穿越而来她默默耕耘因刺绣闻名,才子佳人趋之如鹜,却被纨绔官宦子弟、甚至是皇亲国戚死缠不休来逼婚。遇到了中意的痞王,从此他宠她杀人放火,爱她挥刀斩破千百城,护她江山不换,直到生死白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包括《相逢是首歌》、《女孩的金秋》、《不买车票的小女孩》、《重逢的意义》等,主要以情感类、校园类小说为主。阎耀明的小小说大都把笔触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本书收录了阎耀明的作品,在关注那些小人物的际遇和命运的同时,营造着一个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文学空间。 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好消息,好消息,此文半价促销啦------------------------------------------------------------------------她,是美国king集团的首席总裁。她,是称霸黑道的冷情枭女。她因一时善心大发,摇身一变,变成书香世家的大小姐和已婚妇女,也顺应时事,从一个王者变身成为一个平民老师。【片段一】总裁老公用没有温度的目光望向某女,冷漠的说道:“她回来了。”“哦,那怎样?”某女漠然的问道。“离婚!”男子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行,那妈问我们离婚理由呢”某女突然想到。“你的回头率太高”得,这小子原来是害怕自己给他带绿帽子。(这是一本不伦不类的女强文,这是作者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本书是我一辈子的痛,也把它当做了一个教训,所以读者请小心进入,小心收藏)小心勿进。【推荐好友文】《狂妃食夫》《废後欺君》《王爷要出逃》《妖孽十三夫》《废妾惹桃花》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王爷,请淡定:本妃不是你老婆

    王爷,请淡定:本妃不是你老婆

    她是下堂妃,风风火火冲去休夫,休错了人……为讨回嫁妆,她家王爷正忙着事情,靠,等老娘休书一上,你走你的黄金道,我走我的小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