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20

第20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4)

此外,周公旦卒后,长子伯禽就封于鲁,称鲁公;次子世袭周公,为王卿士,世世传之。宣王时有周、召二公,至春秋时犹有周公黑(肩桓公五年)、周公忌父(庄公十六年)、周公阅文(公十四年)、周公楚(成公十一年)等,成王顾命大臣中居然无周公,殊觉奇怪。周公无疑应居卿位。

再如,成王封幼子臻于单,子孙亦为王卿士,见诸《左传》的有:单襄公(成公元年、二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等’、单顷公襄公三年’、单靖公襄公十年’、单献公昭公七年’、单成公(昭公十一年、单穆公昭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单武公(定公七年、八年)、单平公(哀公十三年)等。又如,成氏为文王子郕叔武之后,见诸《左传》者有:成肃公(成公十三年)、成简公(昭公七年)、成桓公(定公八年)等,均为王卿士。由于西周行世卿制,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单氏、成氏也在西周卿士之列,但时间不一定始于成王时。

从史书上看,卿的数量有不断增益之趋势,因为新王即位后,往往将自己的嫡弟增补为卿士,如:

王叔氏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杜注:“尹氏、王子虎皆王卿士也。”王子虎即王叔文公,《春秋》文公三年“王子虎卒”,传作“王叔文公卒”。王子虎为僖王之子,故当于僖王或惠王时始列为卿。其后有王叔桓公(文公三年、宣公七年)、王孙苏(文公十四年、宣公十五年)、王叔陈生(襄公五年、十年)等,均为周室卿士。

虢氏 《左传》隐公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金文有虢季。虢公为武王弟虢仲或虢叔(已不可考)之后。隐公八年当周桓王之五年。然周桓王二年,“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又,昭公二十六年《春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云,“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其时已能立王子,恐非卿不足于当此任,则虢氏为卿之始应当早在西周时。

郑氏 郑桓公为厉王少子、宣王母弟,封于郑。在位三十六年以幽王故,为犬戎所杀,其子“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则郑氏为东迁之初新增的卿。

刘氏 刘康公,经称王季子,为周顷王之子,周定王母弟。其后刘定公夏(襄公十四年、昭公元年)、刘献公挚(昭公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二十二年)、刘文公(昭公二十二三年、二十六年,定公四年、哀公三年)、刘桓公(定公七年、八年)等,俱为王室卿士。可见,刘氏卿位亦是东迁后所有。

甘氏 王子带为周襄王母弟、惠后次子。其后甘简公(昭公十二年)、甘悼公(昭公二年)、甘平公(昭公二十年)、甘桓公(昭公二十四年)等,均为王室卿士,当是襄王时始有卿位。

见诸经传的卿还有很多,如穆王时有祭氏谋父、宣王时有尹氏尹吉甫、厉王时有荣公等。入春秋以后,还有原氏、巩氏、儋氏等等。

周代有所谓“世卿世禄”之制,卿的爵禄是世袭的,一方面原有的卿要保留、下传,另一方面新的卿要增入,卿的员数不可能固定的,所以《周礼》六卿之制实属子虚。

有的学者举《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语为证,说“六官之制在周代以前即已出现”,然而《甘誓》为战国时之作品,不足为据。

毛奇龄又以侯国中有相应于六官的职名,说六官之制为古制,如《春秋》隐公十一年羽父求大宰,文公二年夏父弗忌为宗伯,昭公四年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定公十四年孔子为司寇。有的学者还将《左传》所见六官名详加罗列,进而引出结论,“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这一推断,乍看无可动摇,但是细加推敲就可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鲁、宋等国有与六官相应的官名,不等于其国有六卿之制。鲁秉国政者为孟孙、叔孙、季孙三卿,其地位也与鲁之大宰、司寇等不可相提并论。宋有六卿,但官名与《周礼》六官多有不同:大司马、大司徒、司城、左师、右师、大司寇。其余诸国连六官之名都凑不齐,更无论矣。所以,将某些名称与《周礼》六官相同或相似,但级别较次的官员指为六官,无补于事。可以肯定地说,上举诸国,没有一国实行过《周礼》的六官之制,《周礼》六官是综合列国官制而成,适足见其为晚出。第二,退一步而言,即便某国六卿官名与《周礼》全同,也不能轻下断语,因为官名相同并不等于两者就是一回事。《周礼》以大宰为最高官职,而春秋各国执政各不相同,或无大宰,或有而其权位不同。鲁、宋两国都有大宰,但与《周礼》之大宰相去甚远,此其一。其二,《周礼》六官代表阴阳五行,各有象类,列国之卿均无此色彩,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区别。

周王室职官名,文献中不多见,金文也较散乱。所以,学者好以春秋以降列国之制推王室制。于是将晚出的、非一国一朝的列国官制拼凑成一套,指为西周官制,这是不可取的。

“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一语,前提不能成立,推论也就难以成立。

《周礼》六卿各有所司,绝不相混:大宰掌治职,大司徒掌教职,大宗伯掌礼职,大司马掌政职,大司寇掌刑职,大司空掌事职。文武亦分职,六官除司马主武事外,其余均不相涉军将由六乡大夫担任。从文献看,王室卿士的日常事务有代王锡命、与盟、聃诸侯、赗、会葬、迎聘、征讨等,彼此之间并无严格分工,他们不专一职,随机而出,如: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王子虎等册命晋侯为侯伯;僖公二十九年,王子虎又与鲁、晋、宋、齐等盟于翟泉,谋伐郑。是王子虎兼册命与盟会。

庄公元年经,夏,单伯送王姬;而庄公十四年经,单伯于夏会伐宋,冬又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是单伯兼与嘉礼、军礼、宾礼。

宣公十年经,天王使王季子来聘。王季子即刘康公。《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刘康公又参与其礼。《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又会晋侯等伐秦。是刘康公兼与聘问、征讨、献俘礼。

襄公十五年经,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即刘定公。《左传》昭公元年,天王又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是刘夏兼逆后与劳师。

《左传》文公元年,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文公九年经,毛伯卫来求金。是毛伯兼锡命与求金。

《左传》宣公六年,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左传》成公八年,秋,召桓公来锡公命。是召桓公兼逆后与锡命。

诸如此类,不尽一一。可见,卿之职责不仅文武不分,而且锡命、与盟、迎聘等亦不甚分职,某行某事,均无定例,视情况而定。

周代职官分工不细密,还有更多的佐证: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昭公二十七年“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工尹为掌百工之官,可见战时可以统兵。如《左传》所记来聘者,可以是宰周公、王季子等卿,亦可以是南季(隐公九年)、家父(桓公八年、十五年)等大夫,还可能命一年轻位卑的人,如桓公五年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杜注:“仍叔,天子之大夫,称仍叔之子,本于父字,幼弱之辞也。”前儒以为《春秋》此笔是讥天王违礼,其实不过是揣度之辞,以后世礼书衡量前代之事。当时诸侯虽有离心之志,但还不敢太放肆,王室之中更无论矣,天王尚不至于胡乱找一人应差,必是仍叔之子有过人之处,而当时对职责之规定又不如《周礼》那样刀劈斧断般地严格,使之并无不可。

阎若璩说:“盖古者人虽有专官,官虽有定职,至国有大事,则推贤而往,人不以为意。”这种职分不清的情况,至秦汉时犹存,如汉代之大司农,为国家财务总管,但又兼管仓储、水利、货运乃至各种官卖事业;中尉(执金吾)管治安,但也管造船;太常主管祭祀,但又管医药。

金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免觯》有“免作司工”之语,而《免簠》、《免簋》又云

“免受王命作司徒”。又有《史免簠》,郭沫若说亦是同人之器,则免又任史官。《扬簋》云:“扬,作司工,官司量田甸,司居,司刍,司寇,司工司”,则司工(空)扬不仅管理田甸、司居、司刍等官,还管,司寇”之官。而《周礼》中的司寇与司空是平起平坐的,职掌刑杀。有趣的是,1971年在河南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的一批兵器铭文中,司寇又成了管官府手工业的官,现揭之如下:

(1)九年,郑令向,司寇商,武库工师铸章,冶(矛)

(2)十五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右库工师,冶赣(戈)

(3)十六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库工师皇佳,冶(戈)

(4)廿一年,郑令,司寇吴裕,左库工师吉忘,冶(戈)

(5)卅一年,郑令楅,司寇肖它,库工师皮耴,冶尹启(戈)

(6)三年,郑令楅,司寇芋庆,左库工师祈,冶尹造(戈)

(7) 四年,郑令韩,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弗,冶尹颇造(戈)

(8) 五年,郑令韩,司寇张朱,右库工师皂高,冶尹造(戈)

这些铭文所记载的韩国完整的兵器库官制是:

郑令一司寇一各库工师一冶(冶尹)

司寇是郑令之下“统辖首都有四库营手工业的官”,似与司法无涉。其实,古代兵刑无别。《吕刑》、《皋陶谟》以及《左传》、《国语》等每每兵刑连类言之,顾颉刚先生认为,“兵刑分而为二,秦汉以下之事也。周介其间,必有同乎古代而未全变者,亦必有开始蜕。化而已略同于秦汉以下者”,其说至为精当。先秦时司寇地位并不很高,如上举铭文外,睡虎地秦简中的司寇甚至是刑徒名。学者往往好引《左传》定公四年语,“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以证司寇地位之高。但是,《左传》又云“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尚书·立政》亦有“司寇苏公”语,足证康叔非司寇。《周礼》以司寇入六官,又以之与司马分掌兵刑,也是其晚出之证。

(第四节 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周秦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先后有西周分封制和秦郡县制两大类型。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地方分权形式,后者是中央集权形式。两者的优劣,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犹有争议。

《周礼》把儒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思想,作为“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的基调,因此,它采用了周代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子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得不引以为戒。而战国末期各国郡县制形成后,国君得以真正总揽国柄的现实,又使它不无启发,所以,它也吸收了郡县制的进步因素。两种制度的糅合和改造,形成了《周礼》独特的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

《周礼》规划的行政体制大局,分为畿内与畿外两大层次,表现了作者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想。

依《周礼》的设计,天下的中心,是方千里的王畿。《大司徒》云“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贾疏,“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国城,面各五百里”。王畿以方九里的王城为中心,然后分别以百里为界,呈正方形辐射状大小相包,层层相套。王城之外、王畿以内的行政区,由近至远,分别称为郊、甸、稍、县、都,此即所谓,面各五百里”。

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又以王畿为中心,呈正方形辐射状,层层向外分布,于是有所谓,九畿”,《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百曰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秋官·大行人》中有所谓,九服”,与此“九畿”为一事,但侯、甸、男、采、卫均称服而不称畿,又称蛮畿为要服。夷、镇、蕃三畿在九州之外,谓之蕃国。据《夏官·训方氏》郑注,《周礼》所称四方诸侯,均指六服以内诸侯。

但是,观《孟子》及《王制》等典籍,并没有二百里到五百里的层层划分,金文中也绝无郊、甸、稍、县、都的畿内之制。《诗经》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毛传:“畿,疆也。”可见,“邦畿千里”是盛赞殷疆辽阔的溢美之辞。《周礼》则据以为实,将千里定为王畿,再细分为五级行政区,又在王畿之外溢以九千里的九畿。这种大一统的宏伟版图,只有战国晚期以后的人,才有气魄想象出来。

《大司马》九畿的名称与《夏官·职方氏》全同。不过《职方氏》称为“九服”,《大司马》称为“九畿”,而《职方氏》文全袭自《逸周书·职方》,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

所谓畿服之制,西周文献均无言及者,东周以后始有之,如《尚书·皋陶谟》、《逸周书》的《作雒解》和《王会解》、《国语·周语》、《吕氏春秋·慎势》等。郭沫若说,“倡之者当是一人,传之者则斟酌损益,各为异词,故或为五,或为六,或为九,其散见于它书者,名称、里数均各有参差”,“汉以来之学者,于此等文献,一律视为实录,见里数、称名之不同,则多方以求其汇通”,古代只有王畿称畿,其外无称畿者。《周礼》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称畿,是其晚出之证。

从西周文献及金文看,当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内服指公卿百官,外服指诸侯。如《尚书·酒诰》云: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尚书·康诰》云: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

《尚书·召诰》云:

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令彝》:

周公朝至于成周,(出)令,舍三事令。卿事寮、者(诸)尹、里君、百工、者(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

上引文中,侯、甸、男指诸侯国所在之服,而非畿服之名号,邦伯即诸侯。“侯、甸、男、卫邦伯”,即侯、甸、男、卫等服之邦伯。所谓外服、内服,即外官、内官,而非内外畿服。郭沫若说:“畿服之制,乃后人所伪托,金文无畿字,服字多见,与《酒诰》义同,并非地域的区划。”

关于九畿中五等诸侯的封地。据《大司徒》文为: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此制与文献所记相去甚远。《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较近史实。若如《周礼》五百里、四百里之说,则漏洞百出。清人崔述说:

孟子之言非臆说矣,且以今地里考之,鲁为今曲阜,若方四百里,则邾、滕在封内矣;宋在今归德界,若方五百里,则曹、杞在封内矣。宋、鲁当春秋时兼并之余,犹仅二三百里,故《孟子》曰”今鲁方百里者五,况当成王之世,安所得四百里、五百里者而封之!而得洛以东至海仅二千里,以西至积石亦不逾三千里,又安所得万里者而区划为九畿乎!

其说至为精到。可见,九畿之制与九州之说一样,都是战国晚期人所臆造。

《周礼》王畿中的居民组织有三类:

(一)六乡与六遂。按照《周礼》的设计,王城之外方五十里为近郊,又其外方五十里为远郊。近郊和远郊共方百里,合称四郊。王于四郊设六乡,又于四郊外方百里之地设六遂。六乡和六遂离王城最近,是直接藩屏王城的,因而组织最为严密。六乡的居民组织与军事组织是合一的:乡、州、党、族、闾、比,即军、师、旅、卒、两、伍。州长、党正等各级行政长官亦即六军中的各级武官。六遂的居民编制与六乡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称为遂、县、鄙、里、邻。六乡、六遂各七万五千家,六乡之军是正六军,六遂之军为副六军。因此六遂的官员都比六乡低一级。在一般情况下,六乡与六遂的分工是,六乡出军,六遂出车徒,所以韦昭说:“《周礼》天子远郊之地有六乡,则六军之士也;外有六遂,掌供王之贡赋。”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红楼之花开并蒂

    穿越红楼之花开并蒂

    一场玉石俱焚,二十岁的天才美少女夏迎、夏黛结束了她们多舛的命运,却重生在历史上大大清朝,红楼的世界,分别变成了二木头贾迎春,病西施林黛玉。前世,亲情,除了两人,她们从来没有感受过,友情,她们依旧只有彼此,爱情,二十岁的她们还没有来得及触碰。贾迎春,二十一世纪的夏迎,孤傲,坚强,高雅,犹如凌寒留香,铁骨冰心的梅花,由于前世的孪生妹妹夏黛自小身体瘦弱,因此对医术颇有研究,来到异世,遇上成为林黛玉的夏黛是她最开心,最幸福的事,遇上玄随清和爱新觉罗·胤禛,一向果断的她也开始陷入迷茫。林黛玉,二十一世纪的夏黛,优雅,纯洁,美丽,仿佛清姿雅致,度冠群芳的芙蓉,因为前世的孪生姐姐医术精湛,身体孱弱的夏黛却对毒药情有独钟,芙蓉,亦为断肠草,这是一脸无辜的夏黛最喜欢的解释,身处异世,遇见成为贾迎春的夏迎是她开心,最幸福的事,遇上爱新觉·胤禛和玄随清让她一向明亮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开始出现迷惑。玄随清,身份神秘,来无影无无踪的高手,笑容如清风般醉人,人如阳光般温暖,只是,向来心明如镜的他,为什么明明觉得林姑娘令自己疼惜,却又会觉得二姑娘让自己牵挂,他很肯定自己是一个专情的人,玄随清也弄不清了。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大帝的第四子,面像千年木头般冷漠,人似万年寒冰般冷冽,可是,向来目标明确的他,为什么会觉得二姑娘与自己志同道合如知己让自己欣赏,又会再看见林姑娘之时心动不已,就算身处皇宫,他也可以肯定,自己不是多情之人,胤禛也开始迷糊了。亲们,新开的文文,请大家多多的支持,多多的收藏,多多的留言,补充一下,四人都是主角,没有一号二号之分,呵呵,喜欢的亲们敬请支持,感谢!
  • 天机悟道

    天机悟道

    张振宇自小研习易经,以卜卦算命为生。一日机缘突至,张振宇得练气士之法,自此踏上修炼之道。奇遇不断。先得先天灵宝,后得祖巫传承,空间神通纵横宇宙。盘古授过艺伏羲讲过道。断天机、测未来,仙神各界来去自如。各种奇异的生物,各种未知的文明,盘古世界之外尚有大道世界,无尽的世界之中,张振宇探索无上大道,见天地奇观,最终之道,道在何方,是否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一切都是未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殿下本是女儿身

    殿下本是女儿身

    【完结】为了报仇她化身成为那云贵妃苦苦寻找的八皇子李墨,与同是杀手的子柏、雪筑混进皇宫。只是,看似平静的深宫里实则充斥着血雨腥风,足以颠覆这皇朝的舍利子出现又引得众人争夺,不知身份神秘人的表白更让她乱了心弦。她,最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深宫里头全身而退吗?
  • 弃妇复仇记

    弃妇复仇记

    清晨的朝阳暖暖的照射在大地,夜府四周还贴着红绸喜布,门口喜庆的对联和花园里张灯节彩的景物,一早便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下人的心。长长的走廊里,一个娇小的声音快速的奔走着,因为昨晚太困,陪嫁丫环小梅竟然起床得晚了,此时,她正心急着小姐,赶紧朝婚房的方向走去。而在走廊尽头,却意外伫立着一抹高挺硕拔的冷寂身影,小梅眼神惧怕的垂下头,恭敬的喊了一句,“少爷早。”夜天殇剑眉轻扬,潭眸淡淡的扫了……
  •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深幽的老宅中,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推到在鹅暖石铺砌而成的地面上。“老爷饶命啊,老爷饶命啊,是三夫人勾引小的,是三夫人……”长相轻浮的男子,此刻脸色煞白,痛哭流涕的看着冷冷的看着这一幕的男子,这宅院的主人,司马无情。而一旁的女子,似乎还没有从迷蒙中清醒过来,闻言,只是缓缓的跪直身子,茫然的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在转头看向冷眼看她的男子,她的丈夫。净白的脸颊上还有着异样的潮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