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48

第48章 三论 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2)

五种性即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种性中的无种性是直接关涉到一切众生是否无一例外地都有佛性的大问题。

《入楞伽经》卷2云:

大慧,何者无性乘?谓一阐提。大慧,一阐提者无涅盘性,何以故?于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盘。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盘。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盘者,我亦不入涅盘,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盘。[注释:《大正藏》第16卷,527页、中。]

“修多罗”,契经,佛陀所说的教法。“毗尼”,律,即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宁的有关生活规范的禁戒。这是明确地以一阐提为无种性者,同时又称一阐提有两种:一种是诽谤佛法,不信据佛典和戒律修持,焚烧了一切善根,故不得涅盘。又一种是菩萨,则是为了普度众生,众生不入涅盘,我也不入涅盘。

在《楞伽》等经的阐提无性说基础上,窥基提出了三类阐提说:

阐提有三:一断善根,二大悲,三无性。……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阐提,二果成因不成,谓有性断善阐提,三因果俱不成,谓无性阐提。[注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

窥基把阐提分为三类:一是断善阐提,指断绝善根的无性阐提,这种阐提缺乏解脱成佛的因由,即在修行佛因的阶位(因位)上没有成佛的可能。若佛显示威力,发菩提心,而使阐提断了的善根又能相续,也可能达到解脱的境界,即在果位上仍可成佛,这叫做因不成果成。二是大悲阐提,又称菩萨阐提。大悲菩萨本着大悲心,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但众生无量无边,众生中有的又无佛性不能成佛,以致自己永远停留在因位,终无成佛之期,故称为阐提,如观音、地藏、文殊等菩萨就是大悲阐提。这类阐提是果位不能成佛,而因位则有其可能。以上二类也称有性阐提。三是无性阐提,这是不论在因位还是在果位上都无成佛的可能,与成佛彻底无关,是毕竟无性的种性。

窥基的三类阐提说,虽然对部分阐提的佛性问题作出了灵活的解说,但毕竟明确坚持有一部分众生不具佛性,永不能成佛。为此,他又通过对“一切”的分类,来会通《大般涅盘经》所说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一切”是总括万有的词,窥基却把它分为全分和少分两种。全分即是全部,少分是限于一定范围的部分。他说《大般涅盘经》中所说“一切众生”的“一切”是指“少分的一切”是将一阐提排除在外的一切众生。窥基把一切众生限定为众生中的特定部分,使一切成了部分。部分等于一切,这在无穷数范围内是可以成立的,但在有限的众生范围内却难以成立。一切众生当指众生的全部,其范围是固定的。因此窥基的说法一直受到天台、华严和禅宗学者的批评。

在流行涅盘佛性思想的中国,法相唯识宗人却坚持五种性说,坚持无性阐提说,这也不是偶然的。从现象上来说,众生对于佛教持有不同态度,有的不信佛教,而信仰其他宗教,有的虽接受佛教学说,但信奉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种种差别呢?五种性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众生原来所属的种性类别(族类)不同,因此有五类不同的根机。法相唯识宗人认为五种性的差别是有其内在的原因、根据的,即他们先天本有的“种子”不同。这又联系到此宗的世界观,是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一切现象都由根本识“阿赖耶识”所变现,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各种现象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种子的性质分有漏(染)无漏(净)两类。有漏种子是世间的因,无漏种子是出世间的因。有的众生具有有漏种子,有的众生则具有无漏种子,从而导致了是否具有佛性的差别。可见,一分无性说是法相唯识宗的世界观在众生本性问题上的体现。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为了疏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疑难,窥基不仅提出了三类阐提的说法,而且也讲理佛性和行佛性。[注释:详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并强调《大般涅盘经》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就涅盘佛性而言的。窥基门下慧沼(650-714)的《能显中边慧日论》是一部总结性的种性论专著,书中更是阐扬了二佛性说,着重论证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与非相应的关系。

慧沼说:“总论佛性,理事两门。理而真如,法界,各因,名性等,一切众生皆恶同也。事即三十二相,十力等种,一切有情有无不同。”[注释:《能显中边慧日论》卷1,《大正藏》第45卷,420页中。又“三十二相”,佛身体的三十二种子乘胜的相状,“十力”,佛所特有的十种智慧力量。]“事”,指事佛性,即行佛性。理佛性的理,指真如本体,也可称理体、理性。理佛性是指众生所依的本体(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妙理,也是一切众生普遍具有的本性。行佛性的行,指有漏、无漏的践行、修行。行佛性,是说部分众生阿赖耶识中具有得以成就佛果的无漏种子。理佛性是抽象的本体呈现出来的佛性,行佛性是具体的修行呈现出来的佛性,如三十二相、十力等。慧沼认为,不具有行佛性中无漏种子的众生,则虽有理佛性,也永不能成佛。慧沼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强调两种佛性的不相应关系,认为众生阿赖耶识中的本有种子就是行佛性、正佛性。行佛性又分为有漏与无漏两种,众生阿赖耶识中若是只有有漏种子,没有无漏种子则不能成佛,若有无漏种子,则能断除烦恼与无明,以行证理,有可能成佛。众生因具有种子的不同,便有了五种性的差别。十分明显,如果只承认理佛性,就会得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结论,只有同时承认行佛性为佛性,才能确立五种性说。

窥基等人的理行二佛性说,不仅遭到其他宗派的反对,而且在本宗内部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玄奘门人法宝就撰写《一乘佛性究竟论》,批评二佛性说,否定行佛性的说法。围绕理佛性与行佛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佛教关于众生是否一律都有佛性问题争论的深化表现,也是对众生佛性问题的理论根据的深入探讨。佛性问题理论根据的深刻分歧在于,对人的心性本体与人的心识的关系的看法不同,也就是对“理”与“心”的异同关系的看法不一致。

如上所述,法相唯识宗所讲的理佛性,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本体“真如”,真如是真理、理体,同时又是众生行为的规范、准则。法相唯识宗所讲的行佛性,是指众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真如属于“理”的范畴,阿赖耶识种子属于“心”的范畴。法相唯识宗人强调,众生要获得解脱,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体证真如理性,在境界(认识)上由迷转悟;一是改变阿赖耶识,在心识上由染转净。众生应在修持实践上力求两者相应提高,以成就佛果。这两个方面也称为“理事”,而与性相、体用相对应。

关于理与心的关系,法相唯识宗与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观点的、影响最大的中国佛教主流派——天台、华严和禅诸宗的分歧,主要是:

其一,理与心是否同一。法相唯识宗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认为两种佛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理佛性的不一定有行佛性,主张理与心是不同的。而主流派则认为理佛性与行佛性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有前者必然有后者,视理与心为同一的。在中国佛教主流派看来,宇宙万物的本体即众生的本体,众生的本体即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即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说众生的本体与众生的本性是同一的,这个观点也是建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学说的理论基石。

其二,理与心能否转化。与上一分歧密切相联,法相唯识宗人认为真如是不生不灭、绝对不变的“无为法”,众生种性是“有为法”,无为法不能生起有为法,真如也不能因为众生经过修持积累功德而转化成为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也是本来具有的,不是通过“熏习”而能获得的。中国佛教主流派根据《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和真如有不变和随缘两种属性的理论,认为真如会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为阿赖耶识,这种阿赖耶识中就含有觉与不觉两种因素,其中的本觉无漏种子,即佛种性。这说明,双方对于真如理体性质的看法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热门推荐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丫头很猖狂

    丫头很猖狂

    忘情的缠绵过后,他曾经抱着她霸道的说:“做朕的瑶妃!”“为什么?”她不解。“因为没有人拒绝过朕,你也不可以!无论怎么样,你一定要当朕的瑶妃!”他说的理所当然,却没有想过这对听到的人是多大的伤害。哼哼!小瑶苦笑,却也下定决心,今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当他的瑶妃……
  • 问仙

    问仙

    一个脑子构造跟别人不一样的小姑凉被邪恶师傅带上修真路的故事。小姑凉爱问为什么,问太多之后师傅崩溃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用心管人

    用心管人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就都容易解决,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星际拳神

    星际拳神

    一个名叫孤独者的普通学生,无意间来到了一万年前地球上参与了外星人之间的纷争。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又不得不对峙的状况下,正义的精神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遇见了真爱,不想失去却在不经意间失去。在星际的他到底该如何的诀择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阴阳奇珠

    阴阳奇珠

    韩轩偶获诡秘的阴阳奇珠,父母却惨死家中,魔族横行!为复仇,学奇阵,习五行之术。借神珠之力,斗天,斗神,斗邪魔!摒除万难,重塑金身,踏上飞升之路。
  • 褒姒秘史:美人笑

    褒姒秘史:美人笑

    褒姒本为褒城小户人家养女。然而一场战争却改变了她的一切,所爱之人战死、被人指责为妖孽。为心爱之人亦为褒城百姓,她不得不走入这世间最为繁华的周王宫。莲池边的神秘男子、心狠手辣的周国王后、匆匆逝去的丽妃以及深藏不露的姜绿萝。不被周王待见的太子宜臼对她痴狂,曾经心爱的人死而复生与她纠缠。荣宠、冷宫,一生沉浮。且看她是如何得到周天子一生的爱,凤临天下。她无心至人于死地,人却往往因她而死。她原以为她和姬宫涅可以拥有像常人那样的爱,却没有想到,这份爱情在帝王家却是那样的奢侈;它的代价是那样的大,一个国家的兴衰,全天下的百姓,还有无止尽的认命;原以为背叛了天下的所有人,就可以抓住眼前的一切;然而她却错了,背叛天下人,只会让天下人离弃姬宫涅,让他背上骂名;原来背叛了天下所有的人,只会让他们更加的不配拥有幸福;尘封近四千年的往事,娓娓道来……还原一个别样褒姒。『只谈风月,无关历史』
  •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她是现代富二代凌笑蓝,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家族放逐,唯有一老仆待她至诚至真,却不料着最后一点温暖也有人要夺去,激动之下,她心脏病发,红颜早逝。她是修真界名门子弟雪霄,自幼拜入第一大修真门派清居门下,却因偶得一宝遭师门追杀,被最尊敬的师傅背叛,被最尊敬的师门长辈围攻,她满腔怒火,自爆金丹与之同归于尽。一个是柔弱敏感的富家女,一个是冷傲凉薄的女修士,当她们身陨之后先后进入了同一具躯体,成为了这个尚武世界的林问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是巧合还是注定?是融合,还是一存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