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49

第49章 三论 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3)

还应指出的是,法相唯识宗与天台、华严和禅宗对于理与心的侧重也是不同的。法相唯识宗肯定理佛性,谈真如理性,其目的一是为了会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说法,二是强调真如理性的规范意义,要求无漏种子顺应真如,与真如契合。实际上,他们重视的是阿赖耶识种子,是行佛性。该宗有的学者就认为,真如作为无为法是不能用来说明有为法的种性的,并明确地反对以真如理性为佛性。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则主张以真如理性为佛性,他们只是为了会通佛典上所说的一阐提无佛性的观点而容纳阿赖耶识种子说的。

法相唯识宗提出理佛性与行佛性说,同时在理论上也带来了困难,如理佛性作为众生所依的本体,显然在佛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众生既有理佛性,为什么一部分众生没有佛性,不能成佛呢?众生由无漏种子的作用而得解脱?这是由有为法生无为法,它又如何与无为法不能生有为法相协调呢,阿赖耶识种子与真如没有内在联系,不能转化,阿赖耶识无漏种子又是怎样具有的呢?这些问题都是难以圆满论述的。大概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困难,使法相唯识宗内部发生了分化,如上所言,法宝等人就另立异说,以求摆脱和克服在佛性问题上的矛盾,就是一例。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印度密教大师善无畏(637-735)和金刚智相继来唐,传播密教。随后经中国佛教学者一行(683,一说673-727)和自印度来唐的不空(705-774)的阐发,进而创立了密宗。其中一行在密宗的理论创建上贡献颇为突出。一行广采经论,吸收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以及《大乘起信论》的理论,来阐释密教的重要经典《大日经》。他在笔录《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日经疏》)中,论述了既与天台、华严等宗派相近似,又有自身特色的心性论,从而为“即身成佛”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三界无二无别

一行认为心、众生和佛性三界是无差别的,他说:

界有三种,所谓法界、心界、众生界。离法界无别众生界,众生界即是法界;离心界无别法界,法界即是心界。当知此三种无二无别。[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3,《大正藏》第39卷,610页下。]

这里所讲的法界,是指“一真法界”,即真如、佛性。心界,即自心。一行认为,心、众生、佛性三者相即不离,没有差异。这与天台、华严两宗所推崇的心、众生和佛三无差别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密宗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心、众生、佛“三平等观”,以观照心、众生、佛三者无差别,把它作为重要的修持方式。

密宗还宣扬心、虚空、菩提三无差别的思想,一行说:

今复结言虚空无垢即是心,心即是菩提,相本同一相,而有三名耳。即此一法界心,虽因缘毕竟不生,而不坏因缘实相。以不生故,则无能所之异;以不坏故,亦得悲为根本,方便波罗密满足,即是究竟不思议中道义也。[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589页上。]

“虚空无垢”,即虚空清净,无所得。心既是虚空无垢,也就是菩提智慧。心、虚空和菩提三者同一相。这心也称为“一法界心”,是不生、不坏的,即是绝对的、永恒的存在。显然,这心是众生成佛的根据,是人类和宇宙的本原、本体。

二、本不生即心实际

一行以心的“本不生”来阐述自性清净心,他说:

观一切染净诸法,乃至少分,犹如邻虚,无不从缘生者。若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实际。[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2,《大正藏》第39卷,604页下。]

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589页下。]

“本”,是根本、元初的意思。“际”,实际。“本际”,原本实际。“本不生际”,意为不生不灭的本际,不生际是万物之本。这两段话的意思,一是一切事物都从缘而生,从缘而生即无自性。这种无自然性就是“本不生”;二是本不生就是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心的实相;三是自性清净心就是“阿字门”。在一行看来,心是本不生的,无自性的,自性清净的,也就是超越生与不生、相与无相、前际与后际的绝对精神性实体。

本不生,也是“阿字门”,又称“阿字本不生”。阿字是梵文字母中最初元音A(a),《大日经》用以象征元初、原始、本原的意义,并视作宇宙人生的根本。一行发挥说:“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为众生之母。”[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7,《大正藏》第39卷,651页下。]阿字作为众生之母、众字之母,一切法都由它所生,从而含有非同寻常的涵义。一行说:“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注释:同上书,649页中。]

这是运用中观学派的假(有)、空、中的三谛来阐述阿字的意义,从而把阿字本不生说归结为一种中道境界。在阿字的多重意义中,最根本、最具体表性的意义是本不生。阿字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体性的本初,而阿字自体本不生,是为万物实相的根本原理。所谓阿字门,是在“观察时则知本不生际是万法之本,犹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声。如是见一切法生时,即是见本不生际。”[注释:同上书,651页下。]。“若见本不生者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注释:同上书,651页下。]“一切智智”,指一切智慧中的最高智慧,即佛智。这是说,事物从众缘生,而能生的缘又从众缘生,如此辗转从缘,则可懂得本不生际是万物之本,犹如阿声是一切语言之本一样。由此见一切事物时,若能体悟阿字本不生之理,也就悟见本不生际。如此众生也就能了知自心的本原,得佛的智慧,而自身也与佛无二无别。这个作为万物之本的本不生也就是众生的自性清净心,就是中道境界。也就是说,在密宗看来,众生的清净本性与万物的本原以及理想的境界是统一的。

三、心自觉心

众生心的实相是本不生,是自性清净,也是菩提智慧。一行说:“心实相者,即是无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588页上。]“无相”是指心虚空相,虚实是离一切分别,无固定相状,是普遍存在,毕竟清净。“无相菩提”即心具有虚空相的智慧。心的实相既然是菩提,那么,成佛的关键就在于觉证自心。一行说:

所谓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盘,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注释:同上书,579页中。]

意思是说,众生自心即是佛的最高智慧,因此,密教主张真言门,强调自发菩提心,至严净心佛国,都要不住于各种杂心,而住于菩提心。住于菩提心,返心自证、自觉,就能得悟。这也就是“心自证心,心自觉心”[注释:同上书,587页下。]

宗密认为,成佛的关键是觉证自心,而“菩萨初发心时即名佛”[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591页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注释:同上书,587页中。]。“初发心”指发菩提心,众生、菩萨当发菩提心时即成为佛。由此密宗又提出“即身成佛”说。即身成佛又作现身成佛、现生成佛。它强调发菩提心后,无须经过长时期的修行历程即可成佛,亦即以现在由父母所生的肉身,就可登上佛究极的果位。密宗特别强调即身成佛,与即心作佛不同,它是在人的色身(肉身)上论定当体即是佛。一行说:“若行者能了达如是不动之轮,而布诸明。……即同毗卢遮那。”[注释:《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4,《大正藏》第39卷,725页上。]“不动”,指阿字菩提心。“轮”,是转生的意思,此指字轮,意为从一梵语文字而轮转生出多字,故称。“不动之轮”,是指阿字菩提心。以本不生之故而无动无退。能生一切字轮而轮转不穷。毗卢遮那又作大日如来,为密宗供奉的本尊与最上根本佛。这是说,众生如能彻底了达不动之轮,即阿字菩提心,通过特定的修行,自身即与毗卢遮那佛融为一体,而成为佛。

此外,密宗还认为,众生乃至草木国土,都是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的法身。又认为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是一切事物的体性,佛、众生及其所住的环境都由六大所造,互不妨碍,相融相渗;六大是佛性,众生和草木国土的自体即是本来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与无情都能发心成佛。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沈依依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只想要一个平凡的爱人,一段平凡的婚姻,可是自从情人节的夜晚遇到那个男人时,她发觉一切都变了。他冷漠,他霸道,她放下心防,爱上他的时候,却发现了个惊天的秘密,他爱的男人,竟然是一个吸血鬼。
  • 拯救炮灰女配

    拯救炮灰女配

    造孽太多,结果每一世都不得善终。重新经历每一世,陆向东发现自己每一世都栽在女人手上!然后他发觉作为唯一楠竹的自己弥补的方式是——拯救炮灰女配。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爱你

    年轻富有的林浩轩,是许多女人的梦中情人,但他本人却无视女人和爱情。一次偶遇,他看上了弟弟同学管智宸的女友顾微微,从而不能自拔并开始了百折不挠的疯狂追求……这一切激怒了管智宸,同时也让单纯的顾微微,在林浩轩的“霸气”中,对管智宸的爱更加坚定!但顾家的债务危机让林浩轩终于抓住了机会,顾微微无奈答应了林浩轩结婚的要求。这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婚姻,这只是林浩轩一厢情愿的一种方式,同一个屋檐之下,面对旧爱神伤,面对林浩轩的付出,顾微微又当何去何从呢?
  •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婚礼大堂“我叫龙卓越,以后可以跟你做好姐妹吗?”男子眼中晶亮的光芒闪烁,恐怖丑陋的脸上布满了令人寒碜的笑“真的可以和你做好姐妹吗,太好了,小越越。”女子掀起红盖头,倾城惊艳的容颜满是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左右摇晃“…”参加婚礼的众人齐齐雷倒!◆颜暖空越了,醒来正在大红花娇里头,被人设计嫁给传说中半人半妖,容貌似鬼魅般恐怖的傻子。可是,她新房里这个似从画中走出来仙人般的男子是哪个?人家穿越当王妃,斗姨娘,训小妾,整恶夫,活得风生水起。她也穿越当王妃,却与自个的王爷夫君在拜完堂后成了好姐妹。人家夫君拿的是刀枪剑棍,武功天下无敌她家夫君拿的是绣花银针,绣技天下无双人家夫君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她家夫君则是水做的,手中的帕子换了一块又一块,整日一副梨花带雨状:“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某夜醉酒“呜…呜呜呜,你可恶,昨晚欺负人家,呜呜呜。”某男躲在床角,咬着被子,俊美的脸上泪珠儿滚落,楚楚动人“月月,放心,我会对你负责任。”某女拍着他抖动的肩,欲哭无泪,貌似她才是吃亏的那一个“真,真的吗?你保证以后只对我一个好,只疼我一个,只看我一个?”“我保证,以后只疼越越,只看越越,只对越越好。”某女指天发誓,却有种怪怪的感觉,好像被人给下了套她没有发现,那躲在角落里小媳妇似的某男,氤氲雾气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他,单纯,无辜,爱哭是他的表相,实则腹黑至极,实不实蹭在她的怀里占尽便宜她,装巧,卖乖,爱笑是她的武器,实则嚣张狂妄,保护夫君成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头等大事她护他,疼他,罩他,她的男人,只有她欺负的份,谁敢动他,找抽他宠她,爱她,腻她,他的女人,只有他宝贝的份,谁敢觊觎,找死本文宠文,一宠到底,温馨无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傲妃斗邪王

    傲妃斗邪王

    她,是将军府毫无地位的嫡女废物,亦是曦宁国五王爷的未婚妻,却天生废材,不学无术,其懦弱无能的性格,更是招人冷嘲热讽。她,是21世纪的集团总裁,在商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乃是业界之不朽神话,被人尊称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昔日的懦弱已不复见,又有谁知道如今的她是集齐万千风华的绝世奇才?!面对嫡姐们的刁难排斥,她猖狂一笑:“不要在我面前嚣张,因为你们还不够看!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灭一双!”面对神秘情敌的威胁挑衅,她挑了挑眉:“有种招惹我,就要有种承担应有的代价!若是想打我的主意,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面对未婚夫的无情悔婚,她傲然地扬起头,“从此陌路不相见!我放弃的东西绝对不会再拿回来用第二次,包括你王妃的位置,谁喜欢谁拿去,我一点都不稀罕!”**他与她自幼订婚,一朝政变,为权势迎娶他人为妃,待错失她之后,他悔恨终身!他寻她千里,却得知昔日痴恋的佳人,已是别人的妃!他为她默默守候,只愿得她一承诺:生死相随,永不离弃!**城台上,她一袭红衣如火,英姿飒爽,俯瞰众生。‘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褪尽铅华,绝代无双!她光芒万丈,扭转乾坤,颠覆以往的丑陋形象!她有狂的资本,傲的骨气,她惊艳绝伦,狂傲天下!**他,是天之骄子,傲娇如他:「女人,本殿下终究是玩火自焚了!拙劣如我,这世上,我就只想‘祸害’你,一辈子,到天荒,到地老,到永远永远……」他,是摄政皇叔,杀伐决断:「绫儿,倘若上天要亡你,本王也定要逆天而为!你是一个坏女人,不但偷走了本王的冷静理智,狠决果断,还偷走了本王的……心!」他,是未婚夫君,冷漠如斯:「曾经的刻苦铭心,本王又岂能相忘?你说从此陌路不相见?呵呵……你又何曾明白本王的良苦用心?」他,是儒雅之王,韬光养晦:「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此生只能是你!就算是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本王也要得到你,因为只有本王,才是你最终的归宿!」
  • 一等狐狸精

    一等狐狸精

    封潋滟晟国第一大家封氏之长女只因长相媚惑,便被传为不检之女。被众家女子围攻,不慎落水。醒来后,瑰姿媚潋,艳冶妖娆。艳光倾城,魔魅倾国!*哼?狐狸精吗?她为这个自己这个称号该鼓掌鼓掌了。既然要做狐狸精,那她就要做最好的——一等狐狸精。左手环上邪少的腰,右手勾上将军的肩眼睛瞟着敌国小王子,嘴上调戏着当今大皇帝;更有四大美男随侍左右。老娘这个狐狸精是当定了,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一等狐狸精!*简介暂定。亲们不妨点进看看,绝对不会失望。这是晴的又一次古文,与之前风格不同,这次是大胆尝试,亲们支持支持啊!***推荐好友柳丁甜甜的新文:《兽爱》绝对凶猛!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