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59

第59章 论社会舆论在王朝兴替过程中的作用(1)

——以秦汉为例

赵凯

王朝兴替,政权交接,构成了传统社会中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兴替交接的过程,有时是通过军事斗争来完成,有时则是有和平色彩的禅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舆论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体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刘建明:《基础舆论学》,1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一个王朝,纵然貌似强大,一旦施政不当失去民心,社会上就会出现消极性舆论,对现存政权的合理性做出批判。随着舆论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加,现存政权的统治基础逐渐动摇。在此基础上,一些强力人物顺风而呼,利用现有舆论,或者制造舆论,公开否定旧政权及政治对手的合法性,努力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声势,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在舆论由批判的武器演变为武器的批判的过程中,新旧王朝完成了交替,历史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秦、西汉之际

秦王朝以猛烈的兼并战争摧毁了东方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在百废待举、人心未稳的历史时刻,秦始皇没有以惠政来恢复经济、安抚人心,而是修驰道,筑长城,营建宫陵,击胡攘越,劳民伤财,令原来对新政权充满期待的士庶极为失望。“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太平御览·乐部》。)这首歌谣,反映了秦王朝繁重的兵役、劳役在民间引发的怨恨情绪。天下一统,非但没有给人们带来福祉,反而使百姓陷入更为悲惨的境地,残酷的现实勾起了怀旧情绪,人们对“统一”本身产生了反感,希望秦帝国早日灭亡,让历史重新回到列国分立时代。东郡陨石上的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就反映了这种社会心理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秦统一全国的短短十余年间,社会上出现了数种对帝国国运构成冲击的说法,如“亡秦者胡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东南有天子气”(《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有上面提到的“始皇帝死而地分”,深刻反映了当时的舆论形势:秦的统一,不过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想统一社会思想、心理,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可,新帝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个意义上讲,流传在社会上的“咒秦”之语,是来自六国残余势力及新帝国受害者发动的舆论反扑。秦以苛法酷役致使人们发出怨言,又以“焚书”、“坑儒”、“尽取石旁居人诛之”之类的强硬手段来打击消极性舆论,等于是将尚处在犹疑观望状态下的民心推向了政府的对立面,扩大了反秦运动的群众基础。《汉书·异姓诸侯王表》所谓“向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可谓一语中的。舆论的功能表现是自在的,而引导舆论则是自为的。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战争中,各支武装势力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大做舆论文章。《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举事之前,先制造舆论: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吴广利用戍卒的迷信心理,制造“鱼腹丹书”、“篝火狐鸣”这样的异常现象,煽惑人们的情绪,在数百人的群体中形成共同意见,即以“大楚”名义反秦,陈胜为领袖。但是这个经过精心炮制的舆论只能使这批戍卒“敬受命”,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反秦行列,形成更大的声势,就必须制造具有更大影响范围的舆论。于是,举事之后,陈、吴又“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在百姓心目中,公子扶苏是一位颇有威望,又颇得同情的人物,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有人认为扶苏已经屈死于胡亥之手,也有人相信他还活着。项燕是楚国名将,“数有功,爱士卒,楚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在楚地颇有影响。陈胜、吴广利用扶苏、项燕的声望来获取人们的关注与支持,既是顺应舆论,又是制造舆论。不过,利用欺诈手段形成的舆论,往往只能生效于一时,一旦诈术暴露,舆论的社会功能便不复存在,舆论制造者有时还会遭到报复。陈胜兴师之初势如破竹,后来屡遭败绩,将反秦大旗拱手让人,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项羽集团的前期领袖项梁,本是项燕之子,起兵江东后,楚人纷纷来附。为了“从民所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梁听取谋士范增建议,将在民间牧羊的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怀王”。在利用、制造舆论方面最为成功者,当属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之降后,马上着手进行收揽人心的工作。他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声明自己入关,意在“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又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要求吏人尽职尽责如故。接着,又派人跟随秦吏深入到基层乡邑,向百姓解释、宣传自己的主张与新政策,结果“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以“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为由,谢绝劳军,秦人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入咸阳之初,附属于战败一方的关中吏民,对作为胜利者的关东反秦武装存在着的恐惧与敌视情绪,与秦灭六国后关东百姓对秦人的恐惧与敌视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当时关中地区的主流舆论对率先入关的刘邦集团来说,是消极性的。但是,刘邦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争取到秦人的支持,成功地将不利舆论转化为有利舆论,将消极性舆论引导成积极性舆论。反观反秦势力的另一位领袖人物项羽,进入关中后,“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令“秦人大失望”。关中舆论对刘邦和项羽的不同评价,实际上已经为日后楚、汉之争的胜负归属埋下了伏笔。

在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又一次巧妙引导、并成功利用了舆论。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将义帝徙往长沙,又指使人将其杀死在途中。刘邦出关至洛阳,从新城三老董公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并遣使遍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义帝虽处虚位,但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项羽以不仁不义处置义帝,此事一旦公开,必然会招致舆论大哗。刘邦在周都洛阳为义帝发丧,又将项羽的恶行通告诸侯,实际上取得了舆论先机,为最终战胜项羽增加了筹码。

二、西汉、新莽之际汉武

帝之后,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在“天人感应”理论框架下,借灾异言政事之风颇为盛行。由解释灾异形成的意见,往往具有批评时政的倾向,持续不断的批评,使最初的个人言论逐渐蔓延成普遍意见,在这一过程中,质疑汉祚的舆论也在缓慢发展。在官方言路上,昭帝时,鲁人眭孟对当时的一些异常自然现象,以《春秋》推意,得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书》卷七五《眭弘传》。)哀帝时,夏贺良提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在民间,元、成之际的童谣“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暗示着汉家国运在劫难逃。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全国范围内的“行西王母筹”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心摇荡的社会心理状况。舆论领域内的种种迹象表明,延续了近二百年的西汉王朝正在步入衰微末世。

西汉王朝的终结者是王莽。从《汉书·王莽传》的有关材料来看,王莽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与亲和力的政治人物,早在辅汉之前,就因克己下士,颇得人望,“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声誉远在他的几位叔父之上。在王莽由辅汉进而代汉的过程中,来自社会舆论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哀帝时,王莽得罪外戚丁、傅,就国。“在国三岁,吏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为了让安汉公的女儿入宫为皇后,“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王莽辞让新野食邑,“吏以民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诸生、吏民翕然同辞,连守阙庭”,恳请太后以九锡之礼尊宠王莽,太后诏下群臣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张纯等九百二十人”一致认可。“齐郡新井”、“巴郡石牛”、“扶风雍石”、“金匮策书”之类的符命也为王莽代汉推波助澜。王莽本人也有意识地利用并制造舆论。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改元事件中“太初元将元年”,被王莽解释为“大将居摄改元之文”;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行诏筹”事件中的“西王母”,则被与王太后对应起来。可以说,是强烈的社会舆论把王莽推上了政治神坛。

支持王莽的舆论,并非出自某一或某几个群体,而是泛社会的。人们支持王莽,原因相当复杂。总体来说,人们在对成、哀以来的汉世失望之余,希望能从新政权中得到实惠。在某种程度上,王莽已被视为“救世主”。王莽本人也试图通过复古改制来整治西汉后期以来的积弊,但恢复“井田制”、禁止买卖奴婢、改革货币这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非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招致混乱,引来非议。王莽以强硬手段推行改革,结果“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买卖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新莽行大、小二品钱,百姓不便,私自以汉五铢钱交易,讹言“大钱当罢”。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一个名叫碧的疯癫女子在长安道路上高呼:“高皇帝大怒,趣归我国。不者,九月必杀汝!”天凤二年(公元15年),“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王莽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等征讨关东反抗势力,大军“所过放纵”,关东为之语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这些谣语表明,曾是众望所归的王莽,如今沦为社会舆论抨击的对象。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王莽准备派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这一举动等于是宣布了改制的失败,新莽政权因无法兑现世人的期望而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一个被舆论捧举起来的政权,又在舆论与战争的双重打击下,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三、新莽、东汉之际尽管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对汉祚表示怀疑的说法,但在两汉之际,刘氏汉朝的正统地位仍然得到多数人的承认。以刘氏宗室的身份,在“复汉”的名义下举事,无疑更具感召力,更容易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故两汉之际的反莽运动中,各武装势力的领袖或名义领袖多为刘氏子弟,如早期的严乡侯刘信、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真定人刘都,后来的刘玄、刘盆子、刘永,以及刘、刘秀兄弟等。冒称刘氏宗室者亦不乏其人,如赵国邯郸人王郎诈称是成帝子子舆,安定三水人卢芳自称是武帝曾孙刘文伯,“常以是言诳惑安定间”(《后汉书》卷一二《卢芳列传》。)。

同类推荐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热门推荐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麻袋,麻袋

    麻袋,麻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黑椹的别样人生

    黑椹的别样人生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乾坤九环珠

    乾坤九环珠

    自小深重天虫蚀心草剧毒,无缘习武,却在无意之间找齐了神奇的乾坤九环珠,并因此领悟了玄风冰魄掌以及醉里踏云的轻身功法,又在日后逐渐领悟灵魂四绝技——聪耳,魄瞳,梵音,灵鼻。但…天上会掉馅饼吗?掉下来的只会是陷阱吧!
  • 恐惧的探险记

    恐惧的探险记

    去一个克里西科岛屿上面探险,去找外星生物,并是在那个岛屿上面经过了很多的生死的危险,但是,始终度过了,而且将两个外星生物的女者相认了,并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