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58

第58章 朝廷视野中的“民众”(3)

正是由于刺史守令直接治民,治民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皇帝对他们也格外关心,督促、批评的诏书史不绝书,特别是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以前,官无俸禄,刺史守令极易任意敲剥百姓。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拓跋焘下诏书说:“朕承天子民,忧理万国,欲令百姓家给人足,兴于礼义。而牧守令宰不能助朕宣扬恩德,勤恤民隐,至乃侵夺其产,加以残虐,非所以为治也。今复民赀赋三年,其田租岁输如常。牧守之徒,各厉精为治,劝课农桑,不听妄有征发,有司弹纠,勿有所纵。”(《魏书》卷四下《世祖纪》。)对牧守提出严厉的批评,要求他们“厉精为治,劝课农桑,不听妄有征发”,并要有关部门严格查处。北魏明元帝、文成帝、孝文帝、孝明帝时均颁布过类似的诏书(分见《魏书》卷三《太宗纪》神瑞二年三月诏,卷五《高宗纪》太安四年诏,卷七上《高祖纪》太和元年诏,卷九《肃宗纪》正光元年四月诏。),皇帝也想尽办法选拔俊才出掌方面,并使他们勤政爱民,但结果总是不理想。有时不得已采取全部换人的办法。北魏的神元年(公元428年)正月,太武帝“以天下守令多行非法,精选忠良悉代之”(《魏书》卷四上《世祖纪》。),皇帝口头上说“与刺史共治天下”,但效果也未见理想。孝文帝时曾通过州郡使者、秀才、孝廉与上计掾来了解守宰的为政情况,但“对多不实”(《魏书》卷七上《高祖纪》。),难以得到真实的信息,正如元详所说,“京邑尹、令,善恶易闻,边州远守,或难听审,皆上下同情,迭相掩没”(《魏书》卷二一上《北海王元详传》。),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控制。北朝的皇帝也采取了不少制度化的措施对刺史、令、长进行监督。监督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自上而下的考查,主要的办法有三条:一是不定期派遣内朝的大臣到地方巡视,检查工作;二是由常设的负责监督百官的御史台来监督他们的工作;三是定期的考课。其次是自下而上的监督,允许百姓控告地方官员。

粗略统计,北朝时期见于记载的大使巡行有三十三次(见文末附表),承平时期较频繁,魏末天下动荡,朝廷无力顾及此事,故正光以后至北齐开国,仅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有过一次。大使出巡目的常常很多,但多数情况下都包括“察举守宰不法”、“黜职守宰”,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效果。北魏孝文帝时崔光为陕西大使,发现华山太守赵霸“酷暴非理”,经崔光上奏而免官。(参见《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卷八九《酷吏传》。)又有张赦提为幽州刺史,“纵妻段氏,多有受纳”,中散李真香出使幽州,采访牧守政绩。真香案验其罪,“赦提惧死欲逃”(《魏书》卷八九《酷吏传》。),可见使臣的震慑力。御史台的监督与考课制度,前人已有研究(参见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张文强:《魏晋北朝考课制度述略》,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这里不赘述。当然这两项措施在时人看来也非尽善尽美,孝明帝初年元晖就指出:“大使巡省,必广迎送之费;御史驰纠,颇回威滥之刑。且暂尔往还,理不委悉,纵有简举;良未平当。”因此建议由“三司、八座、侍中、黄门,各布尔目,外访州镇牧将治人,守令能不。若德教有方,清白独著,宜以名闻,即加褒陟。若治绩无效,贪暴远闻,亦便示牒,登加贬退”。认为如此“则不出庭户,坐知四方,端委垂拱,明赏审罚矣”。当时得到朝廷的赞同,“诏付外,依此施行”(《魏书》卷一五《元晖传》。),但实际效果如何,未见记载。

自下而上的监督,是当时的特色。北魏的“民告官”是朝廷控制刺史守令的重要办法。北魏立国不久,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太宗就下诏:“守宰不如法,听民诣阙告言之。”(《魏书》卷三《太宗纪》。)三十多年后,世祖拓跋焘再一次重申、肯定了百姓的这种举动。太延三年(公元437年)的诏书中说:“夫法之不用,自上犯之,其令天下吏民得举守令不如法者。”(《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少酷吏、贪官就是经百姓检举、控告而被绳之以法的。

文成帝时许宗之被朝廷处死一事,具体体现了这一措施的作用。时任定州刺史的许宗之在讨伐了丁零后,“因循郡县,求取不节,深泽人马超毀谤宗之,宗之怒,遂殴杀超”,宗之“惧超家人告状,上超谤朝政”。文成帝得知此事,识破其伎俩,认为一定是许宗之“惧罪诬超”,经案验,果然如此。最后许被有司判处极刑。(参见《魏书》卷四六《许彦传附许宗之传》。)许宗之之所以诬告马超,就是惧怕其家人上告,可见当时“举守令不如法”的措施颇有震慑力。孝文帝初年,安乐王元长乐出任定州刺史,他在任上“鞭挞豪右,顿辱衣冠,多不奉法,为人所患”,结果“百姓诣阙讼其过”,孝文帝“罚杖三十”(《魏书》卷二〇《安乐王长乐传》。)。这里所谓的“百姓”未必是普通的“细民”,但治于人者可以检举不法的守宰是允许的。类似的事情史书中还有一些:窦遵之子僧演,为官“奸通民妇,为民贾邈所告,免官”(《魏书》卷四六《窦瑾传附窦遵传》。),此事大概发生在孝文帝时期。寇治在世宗末年任河州刺史,后“为城民诣都列其贪状十六条”,恰好要惩治他时遇到了大赦,只受到免职的惩处(参见《魏书》卷四二《寇赞传附子治传》。),算是逃过一劫,不然要遭到更严厉的处理。东魏时仍然能见到“民告官”的事例。武定中,薛忱为北广平太守,“为治暴虐,曾因公事,一家之内并杀数人。为民所讼,将致之罪,遇患,卒于郡”(《魏书》卷四四《薛野传附薛忱传》。)。薛忱若非很快病死的话,是难逃惩处的。有些地区的民众也因此形成利用这一政策约束守宰的传统。史书记载东魏时广宗郡的百姓“民情凶戾,前后累政咸见告讼”,只有窦瑗一人“始终全洁”(《魏书》卷八八《良吏窦瑗传》。)。魏收称此郡民众“凶戾”,反映了他是站在治人者的角度记述此事,可置不论。透过他的论述,可以看到当地百姓对上述政策的积极运用,这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地方的利益,遏制贪官污吏的敲剥。不过,到了北齐、北周时期,就见不到这种“民告官”的事例了。

当然,这一措施的效力有时也要打折扣,如果负责执法的官员与被告关系密切,纵是贪官酷吏也难受到惩罚。北魏文成帝时李□为相州刺史,“乃受纳民财及商胡珍宝。兵民告言,尚书李敷与□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魏书》卷四六《李传》。),使得李□很久才受到惩处。郑羲为西兖州刺史时也是“多所受纳,政以贿成”,而“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魏书》卷五六《郑羲传》。),使他得以寿终。均是其例。

这种做法仅见于北朝,可能与鲜卑族的传统有关。可以算是当时君—民关系上的一个不同寻常处。

对于勤政爱民的守令,百姓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他们的意见,有时甚至可以上书挽留这些良吏,延长他们的任期。

最早的例子出现在北魏初年。太宗初年,尉诺为幽州刺史,“有惠政,民吏追思之”。到了世祖时,“蓟人张广达等二百余人诣阙请之”,他又被任命为幽州刺史。尉诺在幽州前后十多年(参见《魏书》卷二六《尉古真传附尉诺传》。),此后类似的情况很多。韦崇为乡郡太守,任期已满,“吏民诣阙乞留,复延三年”(《魏书》卷四五《韦崇传》。)。元法寿在魏末任安州刺史,治理有方,“更满还朝,吏人诣阙诉乞,肃宗嘉之,诏复州任”(《魏书》卷一六《元法寿传》。)。房景伯为清河太守,宽厚爱民,执政六年,应转任他官,“郡民韩灵和等三百余人表诉乞留,复加二载”(《魏书》卷四三《房景伯传》。)。又如寇治,任东荆州刺史期满后由郦道元接任,当地蛮民以“刺史郦道元峻刻,请治为刺史”,“朝议以边民宜悦,乃以治代道元”(《魏书》卷四二《寇治传》。)。《魏书?良吏传》中也记载了一些类似的事例;魏分东西后,百姓几乎没有上书要求延长守宰任期的了,而是改为百姓请求立碑颂功德,东魏时辛术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北齐书》卷三八《辛术传》。)。赫连子悦、阳休之、袁聿修与西魏的长孙俭都曾因出掌方面有善政,而属民上书要求树碑刻颂。

以上事例从两方面揭示了北朝时期百姓对于朝廷在地方的统治并非毫无影响。两者间有沟通联系的渠道,而且民众的意见有时也会对牧守的人选产生作用。总体来看,平心而论,北朝的朝廷在监督刺史守令治民方面的确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很难说理想。

五、牧守—民:牧与宰

刺史守令职在治民,具体说来他们之间也有统辖关系,刺史有督察守令之责。在实践中,治民也有不同的情况,从民风强悍,守令难治到百姓任人宰割。北魏太和年间刘藻转任秦州刺史,史书说当地百姓“恃险,率多粗暴,或拒课输,或害长吏,自前守宰,率皆依州遥领,不入郡县”。刘藻到任后,“开视恩信,诛戮豪橫,羌氐惮之”,“守宰于是始得居其旧所”(《魏书》卷七〇《刘藻传》。)。据本传,“太和中,改镇为岐州,以藻为岐州刺史,转秦州刺史”,“改镇为岐州”(《魏书》卷一〇六下《地形志下》。)在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此事当发生在该年之后,上距北魏攻取秦州已近五十年,而郡县守宰只能“依州遥领”,不能赴治所亲民,朝廷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程度也就不难想象了,可见当地百姓力量之大。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事例,不过,民风强悍的地区也不止此一处。上文提到的广宗也有类似的传统。元汎为营州刺史,性贪残,结果“人不堪命,相率逐之,汎走平州”(《魏书》卷一九上《元泛传》。),亦是一例。

刺史守令执政地方也要受到当地民风民俗的牵制。太和中元鉴出任齐州刺史,当时正值孝文帝改革,百度惟新,他“上遵高祖之旨,下采齐之旧风,轨制粲然,皆合规矩”。孝文帝了解这一情况后“嗟美者久之”,并“下诏褒美,班之天下,一如鉴所上”(《魏书》卷一六《元鉴传》。)。元鉴所做的也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风俗进行变革。北魏末年次裴粲出任胶州刺史,遇到大旱,“士民劝令祷于海神,粲惮违众心,乃为祈请”,但不肯遵惯例拜谒,被史书视为“不达时变”(《魏书》卷七一《裴粲传》。)。遇旱祷海神应是当地的习俗,裴粲为顺从民意,加以祈请,但又不愿遵循惯例,在魏收看来,方伯通达时变应是自然的,因此记载了裴粲执拗的事例,示其与众不同。北周建德中于翼出任安州总管,遭大旱,涢水断流。当地旧俗,每逢大旱则“祷白兆山祈雨”,此前周武帝禁群祀,山庙已被拆除,于翼派主簿祭之,结果当天“澍雨沾洽,岁遂有年,民庶感之,聚会歌舞,颂翼之德”(《周书》卷三〇《于翼传》。),也是尊重当地民俗的一例。

上述当时治国实践中体现出的官—民关系的具体描述,包含了当时与“民众观”相关联的另一重要观念,即刺史守令作为“牧民”或“亲民”之官,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或帮助皇帝直接治理百姓。君—民与官—民关系间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只是皇帝牧天下之民,而刺史守令的职权只限于境内,且有任期的规定。在其界内,刺史守令承担类似于皇帝的多方面的治民职责,如具体负责劝民农桑,移风易俗,赈灾济困,祈祷禳灾(如北魏时规定“有水旱灾厉,则牧守各随其界内祈谒,其祭皆用牲”(《魏书》卷一〇八《礼志上》);奚康生在任相州刺史时曾因天旱,“就西门豹祠祈雨”,则是一例(《魏书》卷七三《奚康生传》)。)等等。因而,当时的观念中,人们也是把“牧守”视为百姓的父母。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所立的《鲁郡太守张猛龙清颂碑》中称碑主“若子之爱,有怀于心目”,也就是说他爱民如子。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所立的《故兰仓县令孙辽墓志》中说,他在县令任上“若夫慈父”(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48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山慧的墓志则说他在定阳太守任上“真曰民之父母,爱结百族者矣”(《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63页。)。东魏封延之的墓志也夸赞他“世号人师,民称慈父”(同上书,344~345页。),他还做过行渤海郡事、济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北齐李云曾先后四次出任太守,其墓志也说“民称父母,吏号神明”(同上书,479页。)。这些墓志中所说是否属实,难以查考,不过,牧守令长应是“民之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是可以肯定的,因此后来他们也有“父母官”之称。治民不仅涉及朝廷的措施,也从朝廷的角度展示了“民”与朝廷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与“民”对应下,可以看到治人者观念中的“国”,在一个侧面是指与“民”相对的机构,换言之,也就是“朝廷”。这个“国”是与个人生活的“家”相对的,这与尾形勇所揭示的结论是接近的,不过,他把这种关系定位为主人与奴婢,未必合适。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赐游明根谷帛的诏书中说“游五更……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这里“朝”“国”对举,意思接近。而在以高闾为幽州刺史的诏书中则说“(闾)朝之老成,宜遂其愿”,此前给他的诏书则说“可谓国之老成”(《魏书》卷五四《高闾传》。),可知“朝”“国”在这里可互换,含义一致或接近。这个“朝”或“国”与“民”,甚至贵族都是有别的。因此,孝文帝时,其弟彭城王元勰上表要以自己的“国秩、职俸、亲恤以裨军国”,孝文帝诏书做答:“割身存国,理为远矣。但汝以我亲,乃减己助国。职俸便停,亲、国二事,听三分受一。”(《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这里的“国”意思有别,一指元勰自己的封国,如国秩与亲、国二事中的“国”;另一则指的是朝廷,如存国与助国之“国”。后一种“国”是超越了“民”与王侯封国之上的存在,它的生存仰仗“民”的供养,但它存在的理由似乎是无须证明的。

六、小结

在朝廷看来,“民”主要职责是务耕织,供养军国,他们智力低下,需要他人教化。这一责任落在朝廷与官府身上。皇帝与民众的“教化—供养”关系被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民”中也有细民与豪右之别,对于后者,朝廷打击与利用并举。朝廷之下直接负责治民的是刺史守令,他们是某一地方百姓的“父母”。皇帝宣称与刺史守令“共治天下”,实际上还要采取各种办法监督后者。刺史守令在治民的实践中也的确表现各异。从观念与实践看,存在朝廷、刺史守令与民众三种力量。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诞生为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战争的残酷杀伐,新旧王朝的毁灭与诞生,政治经济的改革和改良先声,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进步与保守思想的迭次斗争,揭秘人类创造文明的艰难历程,展现伟大革命运动的黎明前夜……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纸刺刀

    纸刺刀

    与此同时,血腥年代的爱情夹杂着冰冷的雪花……,日军印制数十亿别国货币的“贝壳计划”被国际间谍获得,日军情报军官铃木信到三江。以开印务所做掩护,成立情报站。两大情报阵营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白骨筑起山中造币工厂;老爷庙中潜伏的特务;钱币秘密运出……富墨林的未婚妻被日军大佐强暴,共产国际中国情报组派遣富墨林到三江地区建立情报组,搜集该计划的情报
  •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骑着毛驴,敛点钞票,屁颠准备闯江湖,但半途竟杀出个男银,还卷走她唯一的小花裤!咋办?赖上他求圈养呗……当萌翻小萝莉错入宫,调戏了美少年太子,亲了妖孽王爷,偷走了皇帝的宝贝爱妾!咋弄?调戏了要负责,亲了要偿还,偷了还要赔上自己?爱咋咋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法妃离:冷王的孽妃

    无法妃离:冷王的孽妃

    “贱人,竟然不是处子之身。”那一刻,他原本冰冷的眸子瞬间漫过阴桀,暴戾。一个抽身,他快速地跃起,手却狠狠的掴在了她的脸上。五根手印,一根不缺的,鲜明地印在了她的脸上,显示着他的狠绝与残忍。钻心的疼痛,骇人的气息,让她惊悸地向后退去,不明白为何她刚刚还在教室上课,怎么会突然.....,还被指责非清白之身。“既然是残花败柳,还装什么清纯。”他手臂一伸,嵌住她的脚腕,一个用力,将她提了回来,“既然已是残花败柳,那本王也不必留情。”一夜的狂暴,一夜的残裂。是他愤怒的宣泄,带给她的却是屈辱的疼痛。......................................片断:“异心魄,杀本王于无形,毒,果真够毒。”手残忍地嵌着她柔小的下额,他的眸中是嗜血般的残暴。“我不懂你在说什么?”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她的脸上是倔强的冷冽。“你不懂?魅月盟杀人于无形的冷面杀手,媚乱朝野,害星月国几乎毁灭的神秘妖女,你会不懂,怎么?现在想要来害本王,毁我羿月国?哼,只怕你还没那个能耐。”嵌在她下额的手猛然用力,似乎听到了骨骼碎裂的声音。彻骨的疼痛让她不由的倒抽了一口气。“怎么?痛吗?招惹了本王,本王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痛不欲生,什么是生不如死,你就慢慢享受吧。”愤怒,冷笑,两种情感,两种极端,在他的双眸中交集着疯狂般的毁灭。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她紧紧捂住猛然疼痛的腹部,看到慢慢流出的点滴腥红而惊滞。*****************************************影的新文《神偷第一妃》第一次成亲。成婚当天,花轿中,众目睽睽之下她当众受辱,他以此为由将她拒之门外,休书无情的摔在她的面前。“谢了。”捡起那张薄薄的纸,她轻轻弹掉灰尘,小心的收好,轻笑道谢。只是冷眸望着他这自导自演的闹剧,她的唇角却扯出几分冷讽。白家少奶奶,她没兴趣,不过这笔帐却还是要好好算的。她天下第一神偷可不是白混的,得罪了她,那就只有一个下场---。。他厌她,恶她,众人笑她,嘲她。却不知,她那丑陋的伪装下是如何的一副绝世容颜,更不知这副身躯中已经换了如何的一颗七巧玲珑心。第二次成亲。花轿抬到门前,他轻掀轿帘,却不见新人,只见一块石头下压着的一张纸。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字体,他那千年不变的眸子中隐隐的喷出几股火光。
  • 狂魅少年女帝:影歌月舞

    狂魅少年女帝:影歌月舞

    21世纪的她,一朝穿越。人闻色变的魔婴,倾城无邪的俏女,狂傲绝尘的少年,媚惑全城的花魁,叱咤大燕的狂影帮主,神秘传奇的千古女帝。到底……哪个才是她真正的身份?青梅竹马的萌男,江湖浪迹的冷少,张扬跋扈的太子,邪魅神秘的国商……她,又将情归何处?
  • 蛮妻休夫

    蛮妻休夫

    姜雪见太郁闷了,天下竟然这么倒霉的事情都能给她碰上!好吧,她承认,她平时烧香拜佛没怎么虔诚过,而且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没少做可是也不是老天捉弄她的理由吧先是莫名其妙的混进了青楼,春宵一刻,缱绻缠绵,妈的竟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长什么鬼样再是一道晴空霹雳,老爹老娘把她给直接“扫地出门”了,原因竟然是他们要笑傲江湖,没空管她,给她随便找了个人家给嫁了美其名曰:指腹为婚唉!嫁就嫁吧,这能怪谁啊,只能怪自己的命太不好了,谁让她摊上这么对爹妈……夫君神秘的让人想抓狂,竟然让她独守空房三天之久好吧!算你有种!不过再想进这房间,门儿都没有!毫不留情,直接把亲亲爱爱的夫君一脚揣出了新房外,还十分关心的叮嘱他小心着凉,看吧,她可也是个传说中的贤惠妻子呢再扮个大花痴吓得他魂飞魄散的,反正这婚结的太没意思了,就干脆找点乐子了。没想夫君太黑腹,竟然还是个喜新厌旧之辈,好!你纳你的妾,她一纸休书,夫君,为妻的没时间陪你玩!外面天大地大,哪儿没男人陪我玩!哈哈…大方做上青楼花魁,堂而惶之的招蜂引蝶,乐此不疲啊嘿嘿,真是俗话说的好,家花不如野话香呀,看看,前夫竟然自己送上门了………※※※※※※※※※推荐自己的文:《蛮妃的契约》《囚爱狂君》※※※※※※※※※推荐好友的文:落雪轻盈:《背叛婚约》唐淫才子:《夫君别硬来》松下野客:《神经公主》文若曦《王爷的双面王妃》甜味白开水《英雄难过囧女关》夜初《娘子,你别太嚣张》潇湘小笔《灰姑娘的天价宝宝》花花非公子《护士王妃》
  •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有时外界的风吹进来,把我们内在的一切扰得乱七八糟。我们绝大多数人让自己的窗口整天洞开着,一任外界斑驳的万象和嘈杂的声音袭击我们、浸染我们,使我们陷入悲哀和烦恼的境地。但是,我们同样会感觉到凄清、孤独和恐惧。这时的你,最该学会抛开困扰你多时的嘈杂与烦恼,独自面对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且必须由你独自行走!本书旨在引领人们在寂寞里找寻支点,在寂寞中用美好的眼光去欣赏这世界,用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寂寞,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请跟随本书一起,走入一个寂寞但并不孤单的世界,你会知道,寂寞也能让人如此美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妖孽王妃魅君心

    妖孽王妃魅君心

    “无耻之徒!”她忍无可忍,扬起巴掌打了他。他眸中冷光烁烁:“既然你给本王安了这样一顶帽子,那本王又怎能不无耻一下!”她怒,自己只不过是一缕穿越时空的魂魄,所附身之人本是皇后命,却被妹陷害,最后不得不嫁予这残暴无情的王爷,不得不卷入一个步步惊心的皇权争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