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200000016

第16章 大都的文化生活(1)

一、北方的理学中心

儒家思想在宋代发展演变为程朱理学。南宋后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重视,理学在南方得到广泛的传播。但在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儒生们讲究的是辞章歌赋,几乎很少人知道理学。

金朝灭亡后,大蒙古国与南宋对峙。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由蒙古贵族阔出率领的一支军队,南下掠取汉水流域各地。当攻克德安时,由于当地居民曾进行抵抗,蒙古军便对全城居民大肆杀戮,但是被俘虏的儒生,均可免死。①(参见姚燧:《牧庵集》卷四,《序江汉先生死生》)从刀下逃得性命的儒生中,有一人名叫赵复,他全家都遭杀害,只有本人因为精通程朱理学,虽为俘虏,但很快便受到重视,被请到燕京,开办太极书院。赵复在书院中讲授“程朱二氏性理之书”,“学徒从者百人”②(姚燧:《牧庵集》卷一五,《姚文献公神道碑》)。他还著述了《伊洛发挥》、《希贤录》等书,阐述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③(参见杨弘道:《小亨集》卷六,《送赵仁甫序》)后来,他被公认为元代北方理学的开山祖,著名的理学家许衡、姚枢等人都受到赵复的影响。太极书院对于在北方传播理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忽必烈建成大都后,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式建立国子学,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在大都东城崇仁门内,东边是孔庙,西边与大都路总管府相去不远。国子学的负责人最初是许衡,后来相继由许衡的门徒充任,他们都以程朱理学作为基本教材。国子学的学生,学成后在大都充任中高级官僚,这就保证了理学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元代中期,元朝政府恢复科举制度,在许衡的儿子许师敬以及他的一些门徒主持下,规定专试经学,不用辞、赋,以程朱注解的《四书》、《五经》为主。先由各地举行乡试,录取部分合格者,再到大都举行会试,每届中选者数十人,多者百人。由于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实行了这些改革,从而使理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占有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①(《元史》卷二六,《仁宗纪三》)元仁宗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元朝统治者尊崇理学的目的所在。一句话,就是为了从思想上巩固封建统治。

二、宗教

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原则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因为他们懂得,不管哪一种宗教,都能起麻醉人民、巩固统治的作用。但在各种宗教中,他们最重视的是佛教,其次是道教,最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这完全是根据这些宗教的势力和影响的大小,从而采取不同态度的。

佛教内部有各种不同的派系。在金朝统治下的北方,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势力很大。蒙古贵族消灭金朝统治中原以后,极力拉拢临济宗的上层僧侣海云等人。海云长期居住在燕京大庆寿寺,从蒙古大汗到燕京的断事官们,都对海云尊崇备至,蒙元政权在中原采取的某些措施,事先都征求海云的意见。②(参见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海云死后,葬在大庆寿寺的西南隅。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城,海云及其弟子可庵的骨塔“适当城基,势必迁徙以遂其直”,忽必烈专门下令“勿迁,俾曲其城以避之”③(《元一统志》卷一,《中书省·大都路·古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临济宗重视到了何等程度。从海云住持以后,大庆寿寺一直被认为是临济宗的中心,有“禅宗第一刹”之称。元朝中叶,统治者还专门赐予大庆寿寺住持以荣禄大夫、大司空的官爵,授予“临济正宗之印”①(赵孟:《松雪斋文集》卷九,《临济正宗之碑》)。除了临济宗之外,禅宗中的其他宗派以及佛教其他教派也都有一定势力,但影响较小。

随着全国的统一,吐蕃地区的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大都。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吐蕃地区的控制,于是极力推崇藏传佛教,“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藏传佛教的首领被封为帝师、国师,“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藏传佛教势力日盛,远远超过了包括临济宗在内的佛教其他宗派。藏传佛教某些僧侣“怙势恣睢,日新月盛,气焰熏灼”②(《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横行霸道,甚至任意杀人,给大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大都南城的许多前代建造的佛寺,在元代依然香火繁盛。海云曾数次在昊天寺“建大会为国祈福”③(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弘法寺以收藏经版、刊印藏经著名,在元代经版屡经补雕,“校正讹谬,鼎新严饰”④(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极校雠之善”⑤(程钜夫:《雪楼集》卷二一,《奉圣州法云寺柔和尚塔铭》),继续得以刊行。大都新城落成后,元朝皇帝、皇后、贵族、官僚等不断建造新寺。每朝皇帝即位,立即营建新寺,成了一种惯例。因此,大都寺庙比起前代来,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元代新建的寺庙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大护国仁王寺(大都城西高梁河畔,忽必烈皇后所建)、大圣寿万安寺(平则门内,即今白塔寺,忽必烈时建)、大天寿万宁寺(大都城中心,元成宗所建)、大承天护圣寺(西郊玉泉山脚下,元文宗所建)等。这些寺院僧徒众多,占有大量劳动人手,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很大的势力。

藏传佛教传入之后,带来了他们所尊奉的摩诃葛剌佛。这种神像状貌狰狞,祭祀仪式神秘,在宫廷和一些由藏传佛教僧侣掌握的寺院中都很风行。这是摩诃葛剌神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北京。随着元朝的灭亡,藏传佛教势力的衰落,对摩诃葛剌神的尊奉也销声匿迹了。到了清代,才再次兴盛起来。

道教的势力和影响仅次于佛教。金朝末年,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很快就成为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宗派。成吉思汗西征时,曾把全真道首领丘处机召到中亚。丘处机从中亚返回华北,被安置在燕京的太极宫,不久,太极宫改名为长春宫,白云观在当时是长春宫的一个部分。长春宫自此成为全真道的中心。全真道依仗统治者的庇护,不断扩展势力,以致屡次和佛教发生冲突。两者之间常为争夺庙观和财产互相斗殴,有一次,“长春宫里先生每(道士们———引者)”为了与“和尚每争夺观院”①(《通制条格》卷二九,《僧道》),出动五百多人拿着棍棒打架。统治者为了解决佛道两教的矛盾,先后三次召集两教代表人物进行辩论,第一次在漠北和林,第二次在上都开平,第三次在大都。统治者权衡得失,决定偏袒佛教,于是有的道士被勒令削发为僧,个别闹事的道士还被处死,除《道德经》外的其他道教经典也被勒令烧毁。②(参见释祥迈:《至元辨伪录》)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月,还专门在大都南城悯忠寺举行了焚烧道藏伪经杂书的仪式。但是,元朝统治者的意图,不过是稍稍压抑一下道教的势力,并不是想加以取缔。所以,在规定“佛在道前”之后,道教仍保持一定的地位。大都全真道道观见于记载的即达二十余所。③(参见《元一统志》卷一,《中书省·大都路·古迹》)其首领依旧“世奉玺书袭掌其教”④(《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并得到元朝政府赐予的种种封号。此外,北方原有的道教宗派真大道、太一道,在大都也都有自己的道观,和宫廷有一定的关系。元灭南宋以后,南方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传入大都。正一道在道教各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在江南影响很大,所以元朝统治者也多方加以笼络,专门在大都为之建立道观,名为崇贞万寿宫。正一道首领张留孙、吴全节等,都深得统治者宠任,在政治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佛教、道教之外,在大都流行的宗教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蒙古人原来信奉的萨满教等。欧洲教会曾向大都派遣过教士,据这些教士报道说,大都有基督教教堂,还有不少信徒。元朝政府专门设有管理基督教事务的崇福司,说明基督教在当时确实颇为流行。元代诗人张昱在描写大都风俗习惯的诗中讲到:“十字寺神呼韩王,身骑白马衣戎装。手弹箜篌仰天日,空中来仪百凤凰。”①(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辇下曲》)十字寺应该说的是基督教教堂。在房山,就发现有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十字寺碑。②(参见明义士:《马哥孛罗时代在中国的基督教》,载《齐大季刊》,3/5)景教僧侣称为也里可温,还曾进入宫廷,举行宗教仪式。③(参见《元史》卷三二,《文宗纪一》)张昱还写道:“花门齐侯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饱之。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升高叫阿弥。”④(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辇下曲》)这首诗讲的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前两句讲的是斋月,后两句讲的是礼拜。它反映出元代大都确有清真寺存在。据北京牛街礼拜寺保存的阿拉伯文石刻记载,有邛尔塔尼和阿礼两人元初来大都传教,前者卒于1280年,后者卒于1283年。⑤(参见《北京牛街礼拜寺两方阿拉伯文的石刻》,载《文物》,1961(10))大都当时有不少回回人户,一定也有伊斯兰教教士和清真寺,这是很自然的,萨满教主要信奉者是蒙古人,“毡车毡俑挂宫灯”⑥(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辇下曲》)。元朝统治者曾经“为蒙古巫觋立祠”⑦(《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就是为萨满教建立庙宇。

三、绘画、建筑和雕塑

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根据元末夏文彦《图绘宝鉴》一书的统计,元代知名画家将近二百人。其中有较高成就的,约有四五十人。在这四五十人中,有一部分是大都人,如高克恭、李衎、李士行、何澄等:还有不少人曾经在大都生活和创作,时间较长的有赵孟、商琦、王振鹏(王朋梅)、刘融(刘伯熙)、张彦辅、李肖岩、陈芝田等,时间较短的有柯九思、赵雍、朱德润、唐棣、王冕、方从义等。因为这些画家的活动,大都的画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元朝的多数统治者,都对绘画采取保护和提倡的态度。后期的几个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文宗图帖睦尔、元顺帝妥懽贴睦尔等)在这方面特别热心。影响所及,一些高级贵族如鲁国大长公主之流,也附庸风雅,俨然以艺术保护人自居。不少画家因为作品博取统治者的赏识,就得到一官半职,或者得到破格提拔。大都画坛人才辈出,和统治者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

大都画坛的一个特点是几乎各种科目上都有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名家,如山水画方面有赵孟、高克恭、商琦等,鞍马画有赵孟、张彦辅等,界画有何澄、王振鹏等,竹木画有李衎、李士行、王冕等,人物肖像画有李肖岩、陈芝田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我国绘画的水平。

大都画坛的另一个特点是壁画的盛行。上自宫廷,下至贵族、官僚府第和寺观,都是这样。名画家如商琦、李衎、唐棣、张彦辅等,都从事壁画创作。壁画的内容,以山水、竹木为主。例如,李衎、唐棣、商琦都曾为宫廷嘉禧殿作壁画,张彦辅曾“奉敕写钦天殿壁”①(危素:《危太朴文集》卷三,《云林图记》)。李衎、商琦还奉统治者之命,共同为寺观画壁,“一时京都传盛事”②(丁复:《桧亭集》卷二,《题息斋行为袁仲芳赋》)。可惜,这些壁画作品,今天都不可复见了。③(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元代壁画衰落,文人画家已不屑为之。这种看法其实是不确的。)

在上述这些画家中,有的就以大都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如王振鹏的界画《大都池馆图样》。①(参见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二,《题王朋梅界画<大都池馆图样>》。)刘融曾奉诏写畿县,“偏图形胜到岩壑,直干交柯每盈卷”②(虞集:《道园遗稿》卷二,《题游弘道所藏刘伯熙画》)。但是,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传世的元代作品《卢沟伐木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描绘了大都西南卢沟桥一带景色,可惜作者已不可考了。

14世纪前期,高丽名作家、诗人李齐贤几次来到大都,与中国一些诗人、画家结下了亲密友谊。后来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昔与姑苏朱德润,每观屏障燕市东。”③([高丽]李齐贤:《益斋集》卷四,《和郑愚谷题张彦辅<云山图>》)接着,诗中对一些画家作了评价。可以看出,大都画坛是很活跃的,经常互相观摩,进行讨论。李齐贤参加了这些活动,更是中朝两国文化交流史中的佳话。

同类推荐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废物逆天:特工十三少

    废物逆天:特工十三少

    现代,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的话就是圣旨,她的命令就是全世界的规矩。一次特殊任务使她意外的来到了异大陆,却发现这个身体的本尊是个废材,然,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异世大陆,神秘的母亲家族,奇异的苏家血脉,这个世界等着她一步步的攀登。有友情、亲情、爱情环绕在身边的她,这条强者之路,并不孤单,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陆成为至尊。
  • 鸟瞰孤独

    鸟瞰孤独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星空中的传奇

    星空中的传奇

    在战场上结束自己的一生——那该有多壮丽?当年幼的秦夏弦第一次窥见那种壮丽的人生之时,她就决定要去追寻……
  • 魔鬼老公,你太坏!

    魔鬼老公,你太坏!

    我没有遵守契约,带着儿子消失在人海里。嗜血的男人疯狂追来,扑了一个空,染血的拳头生生劈破了玻璃门。天际划过一抹悲情嘶鸣。三年相思成灾,就此,一夜白了黑发,原来,魔鬼也会有心。三年后,当魔鬼捉住天使,会发出怎样的碰撞?“你拐走了我的儿子,我该怎么罚你?”银发男人一把从我手中夺过儿子……推荐玉儿的新文《三少的弼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魔鬼老公,你太坏!》
  • 醋君霸爱

    醋君霸爱

    她前世的男友是个奶娃娃,于是踹之!一不小心惨遭横死,却来到自己的前世,进入万恶的旧社会,被习礼嬷嬷打得像身上菜瓜,又有一个半夜闯入她闺房的男人强迫逼她承认是他的未婚妻,这是什么日子呀!好容易来了一个帅哥,看得对眼,对他实施长久的勾引对话,却一不小心撞见他和自己姐姐的奸情,不是说穿越女无敌吗?为什么她却这么命苦?未婚夫看她还小,暂时没逼她上床,可是醋意巨大,为了防止她出墙,把墙全加高了三尺!可是,好容易穿越一回,没有遇见其他的无主帅哥,没有去过素有“穿越女崛起吉地”之称的妓院,没有开创惊世骇俗的事业,就这样被订下终身?不,她不甘愿!可惜,没等她出墙,他就先来一个暧昧情感,还有他奶奶也逼他纳妾,好吧,既然你精神有出轨迹象,我也客气!老娘我远走天涯!看谁比较会出墙!走到天涯又如何,还是在他掌握中!厚载啊厚载,我算看明白了,在爱情的世界里,你便是我的克星,任我跑到天涯海角,终究离不开你的掌控!“那是,小人物还想要出墙?借你个梯子你都不一定爬得过去啊——而且,我就在墙的那一边!”他狂妄地仰天大笑。你有高墙筑,我有过墙梯!墙外风光无限好,一枝红杏出墙来……开创穿越笨笨女生出墙新纪元!出墙与反出墙,谍对谍!另,本书极具争议性,好者,大家交相赞叹,不好者,雷得桑陌死的心都有!如果你想看一个完美无弱点的女主,免进,免雷!本书是桑第一部引起这么轩然大波的作品,大家欲进从慎!当然,不进可惜!————————————————————————————————————桑的另外两部完结小说《暴君的逃婚皇后》《祸水》也敬请大家批评指教!哈哈!嘿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生相伴的智慧: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生相伴的智慧: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智慧。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智慧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亚历山大大帝出发远片波斯之前,他将所有的财产分给部下。大臣皮尔底加斯非常惊奇,问道:“那么陛下,您,带什么启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
  •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青春,就像一首钢琴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样,无论用上多么高亢的调,结局都是消失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