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500000007

第7章 美丽总是愁人的(1)

原谅我这样与你相遇

今生,我只为梦中人来到这世间。

我历经磨难,流浪漂泊,只为等你出现,带着你越陌度阡。只想在我疲惫时,匍匐来到你面前,为你唱忧伤心曲。

他说过,美丽总是愁人的。有一种深情,如初春山谷中的晨雾,袅袅自谷底升起,那不染烟尘的一抹柔嫩,似情人眼中的幽潭,将凡心打动。

他们的情缘,是一座美丽忧伤的湖,泊在寂静的时光中,温柔,无声。我沉醉在他们的故事里,翻越千重山万重岭,站在万山之巅去看那一湾宁静的湖水,只觉得,当尘世的烟火散尽,人世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时,那宁静又无处不在的温柔,恰似两颗心杳然初逢,眼底最深的柔情。

沈从文,这个敏感深情的男人,他带着湘西苗乡的赤子情怀,越过沱江沅水,怀着纯粹的理想来到了北京。他期待用写作来证明信仰和希望,但在动荡的时局背景下,这简直是一个单纯可笑的游戏。到北京最初的日子,他像一粒灰尘,潦倒落魄,只和阳光空气做知己。

尽管他的生活已到了饥寒交迫的边缘,却有毅力蜷缩在“窄而霉小斋”,没日没夜地写,又用各种笔名寄给报刊杂志。1924年,他终于领到了第一笔稿费;后来,《晨报》开始刊登他的文章;再后来,他的作品在周作人担任主编的《语丝》上发表,当胡也频拿着《语丝》跑来告诉他这个消息,这个怀揣纯洁梦想的湘西人,感动得只想抱着他的朋友哭泣。

在这段艰难日子里,他认识了丁玲、胡也频,又认识了郁达夫、徐志摩,认识了五四新文化时期最优秀的一批精英。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后,他成了得力作者;1927年,他先后出版《鸭子》、《蜜柑》两本文集,从此开始在文坛展露头角;1928年,他离开北京去上海,与丁玲、胡也频创办《红黑》月刊时,已是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

《红黑》月刊创刊第一期,上海一个星期就销售了近千份,这个消息让他们兴奋得满脸通红,然而为了坚持可贵的新文学理想,这份不愿因销量而俯就趣味的刊物,只办了八期便停了。生活再度陷入窘境,为了偿还欠下的一千元钱,他要寻找新的工作。

但人生就是这样奇怪,众生世相、因缘生法,明明是磨难与坎坷,却又仿佛都是前奏,回旋跌宕而来,只为了铺垫一场绚烂花事。

就像,他明明不喜欢教书,他的正式学历明明只有小学毕业又内向口讷,徐志摩却偏偏将他引荐给了胡适,推荐他去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给大学一年级学生教现代文学选修课。

记得几年前,他初到北京,曾梦想成为一所大学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虽历尽艰辛却无法如愿;但谁也不曾料到,仅时隔数年,他真的如愿进了大学,却居然去当一名教师!无法用常理来解释这其中的必然,只能说,这大概就是造化弄人。像一片雨云与远山的缘分,谁也不明白,它偶然飘临远山,为何会情不自禁潇潇然下得那样欢畅。

尽管那么不适合,尽管因缺乏自信而稍有疑虑,但谁也无法否认,1929年9月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是他一生最美的转折。

然而,他登上讲台的第一节课,却糟糕透顶。

他临时租住在法租界。那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备了很久的课,可以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够几十分钟;换了干净整洁的长衫,将自己收拾得十分妥帖;而后,虽然一小时讲课的薪金只有六元钱,他却花了八块钱雇了辆车赶到学校。他怀着一颗庄重且忐忑的心做这一切。他知道这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

教室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在此之前,学生们早已得知青年作家沈从文即将来校任教,对这些受新文学思想启蒙的青年学生来说,这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他们更想知道,那个以休芸芸、甲辰等笔名写出美妙文章的作家,究竟怎样的与众不同,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挤满了目光炯炯的学生。

他走上讲台的瞬间,脑海一片空白。这场面,超乎他的设想。他没有料到,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居然一点过渡都没有,来得这么正式而隆重。他是个内心丰富的人,却还不曾学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游刃有余地释放这丰富。

他茫然无措,空白在他脑海蔓延。他准备好的开场词,此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尴尬地站在讲台上,终于轻声说出几个字:请给我五分钟……

他需要五分钟让自己平静,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他仍然无法开口。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他们难以想象,台上这位让他们景仰的青年作家,竟然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此时,一位脸庞微黑、俏丽沉静的女生,坐在人群中,目光闪烁地看着他。她便是刚从预科升入大学部英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张兆和。老师的难堪让她很不安,体会着他此刻的心境,她有些难过。她甚至觉得,即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等候,对老师都是一种折磨。她不忍心见证一位已有成就的年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铩羽挫败,生生磨灭了那点光芒。

多么漫长难挨的十分钟!那一刻的沈从文,自卑得想遁入九天云外。比起他年少时辗转沅水十三县的军营生涯,经历过的血腥屠杀和生死磨难,比起他在阴湿寒冷的“窄而霉斋”,一边流鼻血一边写作的情景,此时这一双双炯炯看着他的眼睛,似乎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终于可以嗫嚅着说话了,只用了十多分钟,便飞快地讲完了一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而后,又是令人难堪的沉默。

他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第一次讲课,见到这么多人,我怕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沈从文和张兆和,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竟在这样难堪的场景中。尽管彼时,他并不知晓一个即将让他爱到痛苦的女孩正坐在台下的人群中;她也并不知晓,这位虽儒雅却万般尴尬的老师,将会向她炽热地求爱。

彼时的兆和小姐,已是中国公学才貌出众的黑牡丹。这位脸庞微黑、健美又不失清丽的女子,浑身散发着独特的典雅气质,在校园里,是一道惹人心驰的风景,让人不由自主地为她着迷。然而,她从不故作骄矜,沉静得像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进校不久,她便收到一封封滚烫的情书,她漫不经心地拿给二姐允和看,又漫不经心将这些求爱者的姓名写在日记本上,列成一长串黑名单,编成frogNo1、frogNo2……(青蛙一号、青蛙二号),直至收到沈老师那封没头没脑的信,允和逗她:“沈从文该排到癞蛤蟆13号了吧?”

都说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然而,不幸被编为癞蛤蟆13号的沈从文,后来居然成了她的青蛙王子。

也许是失败的第一堂课,影响了沈从文在兆和小姐心中的形象,又或者是她如烟的情窦尚未开启,对老师的这封情书,她既不回应,也懒得退信,带着几分漠然的孤傲,如往常一样在校园里穿行。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这是一句让人心动的情话,却来得突兀,像高天上的一朵云,忽然间在明澈的潭心照见了自己的影子。

沈从文没有说过,他究竟在何种情形下忽然爱上了兆和小姐。但他在《记丁玲》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最理想的女子必聪明得你说一样她知道十样,你说的她明白,不说的她也明白。她一定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才能使我发疯发痴。”这个最理想的女子此时出现了。

19岁那年,他在沅州喜欢上了一个白脸女孩,那场单相思的初恋原也明媚动人,却可悲地沦为了一场骗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再不觉得女人有什么意思”,只把纤如毫发的情感倾注于笔墨,在文章里抒情,在小说里恋爱。

他对她的爱情,也许就从第一眼开始,只一面之下,他便失魂落魄,沉寂许久的心忽然变得温柔又疼痛。这个脸儿微黑俊俏韵致的小女人,瞬间牵走了他的心。

他为此欣喜地要发狂,又忧伤地想哭泣。又甜蜜又忧伤的情感折磨着他,他觉得自己忽然陷入了一个绵软的深渊,只有她能救自己,只要她愿意,他甚至觉得献出生命也值得。

他将自己炽热的心,揉成了片片温柔的花瓣,连同一封封信寄给了那个令他痴狂的小女人,然而只见黄鹤去,不闻雁飞来。

因为爱她,他已自卑如微尘,如草芥。第一节课的无所适从带给他的自卑感,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平复。如果当时她不在那里,所有的不快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偏偏,他留给她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不堪。一想起那个黑脸美人彼时正坐在台下,看着他分分秒秒地挣扎和支撑,他便有一种痛楚的挫败感。

在中国公学,说实话他并不快乐,他虽然得到胡适的欣赏,从而能够以著名青年作家身份在此任教,但他的敏感自省时常会提醒他,他只是一个出身行伍的乡下人。因而,在青春蓬勃的大学校园,在师出有门的同仁面前,尤其面对他深爱着的张兆和,他的苦恼和自卑使他有着巨大的压迫感。

多年前那个白脸女孩让他体验到,早萌的恋情像初春水塘边的晨雾,有着若有若无的淡淡哀愁。遇见张兆和,这美丽愁人的感觉,竟是一场甜蜜的宿醉,他醉着,心甘情愿地坠入幽谷,疼痛却又如此清晰地弥漫开来,在心底慢慢龟裂。他承受着这一种隐痛,又甜蜜得忘乎所以。

每个怀春女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爱情童话,总有一个英俊王子,与他的公主浪漫邂逅。对十八岁的兆和小姐来说,沈从文没有给她这份浪漫。他与她相遇,命运竟以那样恶作剧的方式。

他既然没有许她一个浪漫开始,那么好吧,接下来的时光,他将给她最动人的深情。

他顽固地爱你

转眼,暑假到了。

1930年夏天的吴淞,是一座绿茵茵的城池,对坠入情网的沈从文来说,却分明是炼狱。一个高傲的小女人,碎了他的心。

这大半年时光,他给她写了多少封情书,已不可计数。她一封也没有回,哪怕一张白纸,一个句号。她越沉默,他便越痛苦,最后这近乎痴狂的爱,已令他无法做任何事情。

此时,张兆和已放假回了苏州。虽然不爱他,但她一走,沈从文的心就像空寂的校园,忽然连期望都没有了,彻底空了。他承受不了这种折磨,决定离开这伤心之地。他找了胡适去辞职,胡适知道他情感受挫的缘由后,劝他留下来。

留下还是离去,这决定权他最终还是间接交给了他爱着的小女人。他急切地想知道她的想法,她爱他,或不爱他,将是他留下还是离开的理由。

同类推荐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西游记

    西游记

    梦回坎坷艰难的西行,在神魔仙境中畅游,与孙大圣一起龙宫寻宝,大闹天宫,修改生死簿;与唐僧一起去取经西方,看途中风土人情;还有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与辛劳的沙僧!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莲花洞降妖,收服红孩儿,女儿国奇遇……世界上最经典的神话传奇故事,你不得不看。
  • 真情为谁放送

    真情为谁放送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九堡

    九堡

    在作者笔底的世界,那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灵,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譬如,在《九堡》这部中篇里,所展示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令人震惊。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物质是那样匮乏,精神是那样卑微;生命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却揭示了城乡交界地区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无所适从又必须融入的两难困境。
热门推荐
  • 玲珑丫头狠嚣张

    玲珑丫头狠嚣张

    参加同学会喝高了,居然就这么穿越了?穿也穿了,还是个小乞丐?最关键的是还得去玉府做侍女?她肿么就这么倒霉啊!哎,既来之则安之:她陪陪少爷读书,捉捉小贼领功,看来也很爽!什么?少爷喜欢他?还要娶她?哈哈,丫头要翻身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前妻不可欺

    前妻不可欺

    为保儿子,她百般算计,重返恶魔身边,笑靥如花,只为盗取他的优良基因……目的达到,她摇身一变,带球携子成为首屈一指的集团继承者!算旧账、玩前夫,直叫他措手不及:陆总,前妻好欺么?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安徒生童话精选大全

    安徒生童话精选大全

    本书共有一百六十多篇,本书精选了部分作品。其中,“丑小鸭”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尚心灵的理想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描绘了一幅震撼心灵的悲惨画面,却又是这般美丽;“皇帝的新装”、“五颗豌豆”在揭露假恶丑的同时,又充满了喜剧性的幽默感;“野天鹅”那出神入化的奇妙意境,洋溢着诗一般的抒情色彩。这些童话故事闪烁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闹心老妈(老妈真烦)

    最近,老妈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林呱呱,你真不叫人省心啊!”我特想知道自己怎么不让她省心了。经过悄悄观察和琢磨,我发现老妈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不是担心我被人骗走了,就是担心我变成了坏孩子;不是担心我不会过马路,就是担心我的成绩不拔尖儿……
  • 最伟大的智慧书

    最伟大的智慧书

    葛拉西安,以洞穿一切的目光、过人的智慧和绝伦的仁慈,用一种令人惊异的冷峻与客观,看透叵测的人心和纷繁的世事;马基雅维利,手执一支锋利的笔,给西方政治学划开丁致命的一刀;孙武,凭借博大精深的学识、精邃,写下了一部为军事家视为必读的教科书……
  • 超时空爱与战绩

    超时空爱与战绩

    公元2200年,统一后的“地球联邦”。因为人口的剧增自然资源的枯竭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低收入者和一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在联邦的政策下向月球进行殖民。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开拓那里的矿产和资源,并向地球输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后辈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在那里组建了很多新的社区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那里生活。在巨大的生存环境压力下迫使他们再在科技方面积极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超越了地球。在公元2340年的时候,月球上的人类出于将来发展的考虑不顾地球民众的强烈反对开始进行克隆人类的繁衍。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