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500000033

第33章 遇见你,是宿命的传奇(1)

在东兴顺旅馆

萧军出现之前,1932年夏天的哈尔滨,是萧红的炼狱。

那时,她还不叫萧红,她的名字是张乃莹。

天知道她是怎样挨过来的。冥冥又仿佛,她在等待命运,掀开她一生凄美的传奇。

尘世如此喧腾,一个有梦的女子,不过是一叶漂萍,无从逃避风吹雨淋。她的年代,是暴雨前的黄昏天气,听不到哭泣的声音,只有挣扎的喘息。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作为接受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女性,她觉醒的青春,如此悲壮而凄艳。然而,即便玉碎香埋,她也希望点燃自己的青春,作黑暗中短暂而明艳的烛火。

而三郎,是她苦难中遇见的曙光。

那个夏季的某一天黄昏,他走进哈尔滨道外正阳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穿过长长的甬道,在甬道尽头敲开了十八号房间的门。那个时刻是要被铭记的。一个倾城之恋的传奇,开始诞生。

我无数次想象过那个瞬间。一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内,是一个陷入危谷的弱女子,门外,是一个古道热肠的青年,当她拉开门的那一瞬,从各自荆棘小径走来的两段人生,神奇地走到了彼此命运的交汇点。此后,她生命的火苗因他而耀然生辉,尽管那样短暂,像夜空划过深情的流星。

她拉开门,睁大双眼注视着他。她晶亮的眸子虽一如往日的冷冽明澈,却难掩一丝慌乱和惊喜。——三郎,如果这是一个美丽的梦,你一定是走进了我的梦里。

此刻,她是一个失去自由的女人。而此前,她走投无路时,被她的未婚夫带到东兴顺旅馆住了七个多月,欠下六百多元住宿费后,那个名叫汪恩甲的男人,将她独自撂在旅馆,借口回家取钱,再也没有回来。

她被旅馆当作人质监视了起来。彼时,她已怀有身孕,使他怀孕的男人,给她留下一个未出生的胎儿和一大笔债务,溜之大吉。她二十一岁的青春年华,布满了千疮百孔的痛点。

她聪慧灵敏,心性孤清,对爱情和未来怀有美好憧憬,又是一个深受新文化影响的优秀女学生。人生出现这样的变故,是她抗争的代价,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她生在地主家庭,父亲给她安排了旧式女人的命运,让她早早出嫁,但她出众的才华和知识女性的觉醒,使她看清了自己的不幸未来,为了挣脱这枷锁,她离家出走,四处漂泊,哪怕赔上青春和生命,她也在所不惜。

她太聪敏,太有才情,太倔强,因而与她身处的世界格格不入。她是长白山的雪,冷冽轻盈,茫无涯际,带着覆盖一切的深情,漫天飞卷而下,却没有人懂得她的洁净高远,和深沉的浪漫。

也许,潜意识中,她一直在寻找一个与她两相契合的人,理解她不屈的反抗,懂得她孤高卓绝的才情。乱世里,这不切实际的奢求,只能让她遍体鳞伤。

汪恩甲一去不返,旅馆老板便将她赶到阴暗发霉的储藏室,每日向她催讨欠款。眼看逼债不成,旅馆下了最后通牒,准备将她卖到一墙之隔的妓院“圈儿楼”,以抵偿她和汪恩甲欠下的债务。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身形日渐臃肿,在水深火热的牢笼,几乎无路可逃。

也许她差一点就成为了第二个潘玉良。但婆娑世界的因缘际会,千丝万缕的因果循环,绝不是刻板的设计,分秒之间都充满了微妙的变数。她出身塞北小城,即便与身在江南的潘玉良有着同样的才情,她也遇不到第二个潘赞化,从泥淖中识得她这颗明珠,纳她为妾,从而改写她的人生。

所以,她只能是萧红,落难在哈尔滨“东兴顺”旅馆,静候着她生命中必然要出现的才子英雄,敲开她的门,救她出去。

如果,她不读报,不爱文学,那么,这一切都将不存在。人与人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有心无意时的一个微小细节,却实现了命运的翻转。

她在阴暗的斗室,没有自由,没有阳光,只有一张床,几张《国际协报》,和空空四壁。她找不到可以呼告的人,也不敢奢望有人会替她赎身,但无助的孤寂像海水,快要将她淹没。她多希望有几本书读,来填满这孤独虚空的分分秒秒。

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个机智聪慧的女子。她终于找到了与外界联络的途径,她按照报纸上的地址,给《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写了一封求助信,并恳求他寄几本文艺刊物到“东兴顺”旅馆,因她是被旅馆幽禁失去自由的人。

彼时的《国际协报》,以“志在扶持正义,促进和平”为宗旨,是哈尔滨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民办报纸,发行量一度位居哈尔滨报刊之首,也因此培养了一大批左翼作家,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集结地。

她的信打动了裴馨园。对这位署名“悄吟”的知识女性,裴馨园充满了同情,也激起了他的正义感和一份责任意识。他写了一封介绍信,连同几本书交给年轻的编辑三郎,让他送到“东兴顺”旅馆。

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决定,仿佛是命运的旨意和神灵的安排。那是一个黄昏,三郎走在哈尔滨道外正阳十六道街上,穿过“东兴顺”旅馆长长的甬道,在甬道尽头敲响了她的房门。

我敲了两下门,没有动静,稍待片刻我又敲了两下,这时门扇忽然打开了,一个模糊的人影在门口中间直直地出现了。由于甬道上的灯光是昏暗的,屋内并没有灯光,因此我只能看到一个女人似的轮廓出现在我的眼前,半长的头发敞散地披挂在肩头前后,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的脸幅嵌在头发的中间,有一双特大的闪亮眼睛直直地盯视着我,声音显得受了惊愕似的微微有些颤抖地问着:

“您找谁?”

“张乃莹。”

(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对25岁的刘鸿霖来说,第一面,这个女人只给她留下了模糊的印象。那时,没有人称他为萧军,也很少有人叫他的原名刘鸿霖,朋友们都习惯称他为三郎,那是他当时常用的笔名。

小屋潮湿阴暗,散发着刺鼻的霉味,张乃莹拉开灯,房间内霎时一片昏黄。他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下来,没有说话,只将裴馨园的介绍信和几本书交给她。

她接过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擎着信的纤长手指在微微颤抖。

三郎默默地打量着她。那天,她穿的是一件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开衩的一侧已裂至膝盖以上,腿脚白皙,脚上一双鞋已陈旧变形,最惹眼的是她隆起的腹部,似乎很快就要临产了。

看完信,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原来您就是三郎,我读过您的文章……”她返身从空荡荡的床上扯过一张旧报纸,指着一篇文章给三郎看,那是他的连载小说《孤雏》。

完成裴馨园交办的任务,三郎起身便要离开。也许是孤寂太久,她急切地恳求道:“我们谈一谈……好吗?”

他重又坐下,一边听她叙说,一边漫不经心捡起散落在床上的几张纸片,纸片上画着新颖的图案、仿魏碑《郑文公》字体写的几个“双钩”大字,还有几排诗句。

那诗句的字迹是紫色的,一行行排列开来,像初春的新柳,像松花江水的波纹。

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

春天到了。

……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他心底腾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是谁画的图案?”他问。他的内心,掠过一丝草叶萌芽的欣喜。

“是我无聊时干的。”她答得有些羞涩,随后找出一截紫色铅笔给他看。

“这些‘双钩’字呢?”

“也是……”

“这些诗句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也是!”一抹红晕浮上了她苍白的脸颊。

这时候,我似乎感到世界在变了,季节在变了,人在变了,当时我认为我的思想和感情也在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她初步给与我那一切形象和印象全不见了,全消泯了……在我面前的只剩下一颗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

我马上暗暗决定和向自己宣了誓:

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

是的,与他的初见,竟是在如此窘迫无措的时分。她身材臃肿,容颜失色,失去自由,没有尊严,即便青春尚在,也只能换得几分怜悯罢了。彼时她几乎没有任何魅力,能得到一个年轻男人的欣赏和垂青。然而,人生际遇就是这样耐人寻味,遇见生命中重要的那个人,命运没有选择在她最美丽的时刻,却用另一种含蓄蕴藉的方式,将她可贵的一面,展示给茫茫人海可遇不可求的知音。他瞬间,便被这突然而至的美好击中了。在他眼中,这个女子的可爱和珍贵,已在他心海扬起一面纯白的风帆,让他不能自已地,涌起温柔的情意,和无边的惊喜。

那一刻,这间昏暗的屋子仿佛有朝阳初升,他面前的这个女子,似乎是折翼的天使,让他止不住地想去呵护。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原来荒芜了那么久,此时此刻,才重新被她灵敏的才思唤醒,似春天的原野正蓬勃着无限的活力。

然而,这个激起他美好情感的女子,此刻却在炼狱里煎熬。

临行时我指着桌上用一片纸盖着的那半碗高粱米饭问着她:

“这就是您的饭食吗?”

她漠然地点了点头,一股森凉的酸楚的要流出来的泪水冲到我的眼睛里来了,我装作寻找衣袋里什么东西低下头来……

终于我把衣装中的五角钱放在了桌子上,勉强地说:“留着买点什么吃吧!”就匆匆地向她道别了。

这仅有的五角钱,是我的车钱,这时我只有步行了约十里路的归程。

(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

他知道,从这昏暗的小屋离开后,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为了这美丽的生命,他要做个勇士,开始一段艰难的营救和抗争。

她的生命和灵魂,从此都与这个男人连在了一起。人常说,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我相信,多年后就算乱世离散,人事蹉跎,他们不再是彼此的唯一,这段初始的情感,仍是他们心中刻骨铭心的回忆,抚慰着曾经共有的疼痛和甜蜜。

她短暂的人生如果是一杯又一杯酒酿成,那么,遇见三郎之前,她在“东兴顺”旅馆的日子,是其中最苦的一杯。那时,人世间没有女作家萧红,只有一个被抛弃的年青孕妇。但在那之后,他来了,于是她的世界颠倒乾坤,文学史上的萧红,从这一刻开始诞生。

呼兰河的女儿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一粒随风飘散的草籽,落生在哪里,哪里便是母亲。

白山黑水的东北,若论柔媚温婉,自然比不得杏花春雨的江南。江南是丽人的胚质,红袖凭江楼,明月依画舫,烟柳繁华,弦索不绝,风情自在小桥流水间。

而东北,是男儿的秉性。造物赋予这片土地的,是别一种血性刚烈,有着雄性的深沉粗犷与母性的宽厚善良。

生在东北小城的萧红,是呼兰河的女儿。1911年端午节,她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龙王庙胡同一个地主家庭。按照古时巫傩风俗,端午节是祛邪禳灾日,因此民间有人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秽毒最盛的恶日,这天出生的婴儿,携带着不祥之兆。

也许在呼兰,民间并不曾有过这样的传闻,总之,这女婴的降生,没有给父亲张廷举和母亲姜玉兰带来不安,无论如何,这是他们结婚三年来诞下的第一个孩子。张家怀着憧憬,取“荣华”二字,做女婴的乳名。

张家祖籍山东,乾隆年间,高祖张岱携家带口,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今山东聊城市莘县),闯关东来到了东北,先在辽宁给旗人当雇工,后在吉林开荒务农,他的三个儿子成年后来到黑龙江拓荒种地,渐渐白手起家,开始广置田地,开办油坊店铺,鼎盛时期,在阿城、绥化、呼兰等十余县都有张家的产业。

张维祯是张家到东北的第四代子孙,光绪初年,他分得家族在呼兰县的部分产业后,将家从阿城福昌号屯迁到了呼兰。

大约在1900年,张维祯将堂弟张维岳的第三个儿子张廷举,从阿城接到呼兰过继为子,并给张廷举取字“选三”,这便是后来萧红的父亲。

张廷举酷爱读书,从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时,获颁“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毕业后先当教员,后又从政,历任呼兰县教育局长、通俗出版社社长、黑龙江教育厅秘书等职。

萧红的母亲姜玉兰出生呼兰县书香门第,是当地知名士绅姜文选的长女,自幼从父读书,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算得上是颇识文墨的女子。

显然,萧红的才情,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同时,那片广袤深情的土地,也是一份独有的营养,它使萧红的性格,有着长白山的风骨和松花江的柔婉。

我始终觉得,环境对人一生的影响,犹如土壤对植物的影响。数年前我去东北,在长白山上看漫天雪飞,那茫茫天宇皑皑雪山,仿佛是神的领地,不惹尘烟,万古荒寒。彼时情景,适合一只火狐飞越千山,眼看一串蹄印深浅,转瞬却被潇潇白雪掩埋了去,只留下一段秘境传奇。

如果这假设也算美丽,那么,萧红,我想,她对艺术的领悟和天分,正如那只火红的雪山狐,有着桀骜的孤高和飘逸的灵性。

呼兰河与松花江,不舍昼夜地,滋润着塞北小城呼兰县。黑龙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所以萧红描述呼兰是“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而春天来临,艳阳暖照,松花江上的冰块才慢慢解冻,那些冰块在她眼中却有一种寒冽的美丽:“大块冰和小块冰轻轻地互相击撞发着响,啷啷着。这种响声,像是瓷器相碰的响声似的。”

在萧红的生命中,故乡的季候与河流,以及幼年的经历,是洇入她灵魂与血脉的养料,尽管凛冽,尽管有屈辱和抗争,她却始终一边疼痛着流泪,一边深情地怀念。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深井里的蛇

    深井里的蛇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刻画了一个狡诈吝啬的暴发户形象葛朗台老头,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一名18岁农家女孩,最开始是宾馆的临时工,通过努力,她转为正式编制;她读夜校,顺利考取了司法局的公务员资格;到司法局上班,她如鱼得水,很快就升任主一职,与上司及同事相处得无比融洽;当所有人觉得她会在仕途上大展拳脚时,她选择了去体制外,拥有自己股份的律师事务所
热门推荐
  • 撒旦夺爱

    撒旦夺爱

    当看到这个和前妻一模一样的女人,他的双眼充满了冲动。吸引如罂粟般无法控制,不管了,先拐回家后再说。豪门夜宴,竟然被在酒杯里下药。一晚醒来,裴贝语就被眼前的小娃娃抓着喊妈咪——天!自己才多大,那里冒出来的孩子啊?撒旦夺爱,本欲求欢。回家后,他后悔了——这个女人带来的刺激和麻烦,他想戒却戒不掉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书眼

    书眼

    读什么小说,学什么技能。读推理小说,学习思维;读警察小说,学习枪法;读盗墓小说,学习盗术;读医生小说,学习医术;读武侠小说,学习武功;读异能小说,学习异能。传说中,读仙侠小说还能成仙……刘星,一名小说迷,偶然觉醒一双书眼,学会特殊的阅读技巧,从此依靠读小说走上人生巅峰……“禽-兽,放开那本小说,让我来读!”
  • 傲气凌神

    傲气凌神

    苍玄庭,自小便是家族的废物,然而一场意外的遭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撕天神决,尊者之心,九层空间!为他打开了一扇成为强者的大门。从血腥残酷的督卫选拔,到蛮荒世界的杀戮,再到“大世界”中的真正争霸!血,让苍玄庭从一个废柴不断突破,踏上巅峰!血,让苍玄庭从一个任人宰割的蝼蚁。封尊称神,傲气凌神!!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本书总结了七个方面怎样管好自己,并列集为七个法则: 真正认识自我:首先给自己定位; 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人生必备的生存能力:是你生存的必要手段;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无穷; 学会善待时间:不会利用时间将会一事无成; 学会为自己理财:打理她自己一生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标志; 保持身心健康:拥着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人的一生,追求的很多,就看怎么支待。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业有所成。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秘籍和宝典,只能是从自身做起,循序渐进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相信成功便指日可待。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