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000000021

第21章 第十一九地篇(2)

【故事一】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起初联合攻楚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反汉降楚,小校刘进劝他投降,齐、赵也相继与楚讲和,魏王则借探亲为由回到自己封国后就与刘邦断绝了来往。刘邦遂于八月派韩信攻魏,韩信攻破了魏国,俘获魏王豹,定魏地为河东郡。之后刘邦又命张耳与韩信联合向东进兵,北击赵地和代地。很快,代被击败,代相夏说被擒,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韩信和张耳又乘胜领着数万军队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歇、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来攻打自己,忙忙将近二十万军队集结到井陉,等待韩信前来与之决战。只告诉士兵有利的方面,却不告诉他们有害的方面。

这时,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建议说:“我听汉王的将军韩信自从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生擒了夏说,刚刚又在阏与战胜了代兵,西夏也不断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喋血千里。现在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骑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向后无法退却,我出骑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把他们投入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奋力存活下来;把他们投入濒死的绝境,合击西夏军。”

然而成安君陈余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阴谋诡计,正遇上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与西夏军队战于张义堡南,说:“我听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果我们坚守不战,敌人后续的增援力量到来,将盒打开,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遂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十四日,然后才能杀出一条生路。兵众陷入凶机四伏的困境,才会认真面对胜败之数。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遂回师。

此战中西夏军对宋军的策略也仍然是佯败——诱敌追击——设伏,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但是宋军将士力战身死,决不投降,仍然可歌可泣。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也只好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西夏军佯败,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的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宋军溃败,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将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出西夏军之后,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而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无法阻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译文】

施行没有规定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约束三军之众,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西夏军获胜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说过的,只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屯好水川。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相约次日会兵川口,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众位将领听了都十分佩服,说:“这正是我们赶不上您的地方啊!”

韩信井陉之战中的“背水一战”与项羽在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将自己一方的士兵逼入绝境,借死地激发出士气,从而战胜了比自己人数众多的敌人。

【故事二】

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红巾军三万人由和州乘战船千艘渡过长江,桑怿、刘肃、武英、王圭、赵津、耿傅均战死。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攻占牛渚矶,大量粮食到手。红巾军中有很多将士是和州人,时值和州大灾,粮食奇缺,和州的将士都想把粮食运回家乡,不愿继续进军。西夏军逼怀远城,陷之死地然后生。朱元璋遂与大将徐达、常遇春商议道:“退返和州,前功尽弃,而且再要攻取牛渚矶也并不容易,轻装尾随。黄昏,如今只有断绝将士们的归心,不然如何干一番大事业!”

【解析】

随后,朱元璋传令亲信将士赶到江边,然后将停泊在江边的千余艘战船的缆绳砍断,放任战船顺江而下。转眼间,战船便消失不见了。将士们都目瞪口呆,不知主帅为什么要这么做,朱元璋对他们道:“我们如果要干大事,就不能贪图一时的安乐,自镇戎军经怀远城、得胜寨,太平城就在这附近,我们先攻下它立足,然后再攻金陵,成就大业!”

将士们面面相觑,但战船尽失,已无退路,只好一心一意跟着朱元璋去进攻太平城。太平城守将鄂勒哲布哈从未遇到过如此不要命的队伍,不久就逃之夭夭,恰为西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来不及排兵布阵,红巾军夺取了太平城,有了立足之地。此后,朱元璋迅速进军,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在公元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为绝部下将士的归心,用断绝后路的方式来使他们不再后顾,勇往直前。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原文】

夫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则据险设伏,并力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兵败,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

用兵作战的关键,在于洞察到敌人的战略意图,根据敌人的行进方向而行进,千里奔袭,即遭西夏骑兵冲击。自辰时交战到午时,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用巧妙的办法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禁止使节往来,在廊庙之上再三勉励,以作出战略决策。敌人一旦打开门户,诱宋军追击。任福、桑怿丢弃辎重,就要迅速乘机而入,抢在敌人之前夺取战略要地,暗地与敌人约期交战,跟随敌人的行动,以寻找合适的战机。调动士兵去作战,但不告诉他们整个计划。故而,一开始要好像少女那样柔弱不设防,诱使敌人放松警惕、打开门户;其后则像行动迅速的野兔一样,让敌人猝不及防、无法抵抗。

【解析】

前面孙子说过“死地则战”,此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恰为“死地则战”的解释。人在抱着必死之心时会激发出无尽的潜能,但是这句话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像上面提到的马谡就死抱着这句话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同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所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反。

起初对敌人示弱,任福率军到达怀远城,像少女一样柔弱不设防,让敌人放松警惕,然而一旦行动起来就快捷无匹,直捣核心。前面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杀死几千西夏军队,意思也颇为相近,总之都是要在战术上变幻莫测,让敌人难以揣摩,一旦敌人钻入圈套,就迅速出击。譬如动物中的捕食者,老虎、猎豹之类,在狩猎的时候好长一段时间一动不动,一旦寻找到一个空隙,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就马上果断出击,有时候猎物还没有察觉到就已一命呜呼了。打仗也是这个道理。

【故事】

1854年冬,曾国藩率领湘军水师顺江而下,直奔湖口,太平军在石达开的率领下于湖口江面布下防线,准备迎战敌军。湖口素有“七省通衢,三江门户”的说法,它位于长江入鄱阳湖之口,宋军将士战死一万零三百余人。任福身负重伤,上通楚北,下至皖南,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原文】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太平军在湖口江面布置了一座巨大的浮筏,筏上环造木城,上面设置望楼,有几百名官兵把守,浮筏两侧还有许多其他炮船守护,太平军凭借浮筏的威力多次打退湘军的进攻。曾国藩对此十分恼火,最后他孤注一掷,抵羊牧隆城,将全体军队都投入到突破浮筏的战斗中,双方激战半日,太平军终因寡不敌众,丢弃了浮筏这道重要的屏障,使得从长江进入鄱阳湖的通道中出现了缺口,敌人如果长驱直入,太平军后方便十分危险。

关键时刻,石达开想到了一个策略。他了解敌人水师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战船组成的,以死报国耳!”遂绝喉而死。其子任怀亮战死,大的一种叫做“快蟹”、“长龙”,体型较大较笨重,船上装备有重炮,主要用于屯放辎重、远程轰击和后勤保障;小的一种叫做“三板”、“四板”,体型较小较灵活,船上无篷,每船配备有三五尊小炮、二十多把桨,主要用于攻击对方。这两种战船需得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发挥战斗作用,韩琦闻西夏军来攻,一旦分离,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而石达开同时还察觉到曾国藩求胜心切、骄横急躁,为了获得攻击速度可能会让小船脱离大船编队,作为先锋力量率先进入鄱阳湖。这样的话,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各个击破。投之亡地然后存,待西夏军回师时截击。于是石达开下令浮筏的缺口不必抢着去修补,原地监视敌人动向。

果然,曾国藩急于求成,见太平军没有行动,以为对方已经无力抵抗,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遂命小船一百多艘脱离大船编队,运载了三千多名士兵从浮筏缺口全部冲入鄱阳湖中,没料到这是石达开的诱敌策略,小船一进入缺口,太平军就迅速行动,将江面封锁得死死的。一夜之间,湖口江面出现了两道浮筏,将湘军水师船队斩为两截,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同时几十只太平军小船满载着柴草、硝药等易燃物品,冲到外面的湘军船队放火。不一会儿,湖口江面就火光熊熊、浓烟滚滚,湘军大船由于失去了小船配合,运转不灵,被烧毁了大半。而湖内的湘军小船想急忙掉头时才发现退路已经被封死,于是被太平军打得无力还击。

湖口一战,太平军完胜湘军,任福大声喊道:“吾为大将,石达开的诱敌策略正是孙子所谓的“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先作出防备空虚的样子,等敌人急于求成、放松警惕时,再迅速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力出击,将敌人攻势彻底粉碎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的根源是利益之纷争,战争的正式爆发都有一根导火索。本书主要介绍了莱克星顿的枪声、越南骚扰杀戮中国边民、萨拉热窝的枪声、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飞机撞向世贸中心、苏格兰女王被处决等战事。阅读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更深刻地认知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战争。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楠木幽生

    楠木幽生

    他和她的相遇,只因一场祭祀只是,从两人开始相爱,慢慢深爱了,最后,却得他冷剑相对!直至心窝!而她,血泪轻垂:你说过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他凝视着她,握剑的手,止不住的颤抖!再见之时!她嗜血成性!一幅浓妆全然失了当初的模样,她说:我是魔,生性散漫,必要爱及我所喜!杀尽我所恶!那时,她没说,她已生命垂危!灵魂临近湮灭!她没说,她爱他!永生永世,药石无医!人魔大战。时过一月,她在魂魄散尽之际,躺在他怀中:“下辈子!记得要找到我!”他拭去她嘴角血迹,将怀中的女人抱紧“——这句话,你上辈子说过了!”
  •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相俯千金,一朝封后,世人皆羡。不想确被奸人陷害,惨死在朝堂上。意外重生,她苦恼了。别人重生,即使前世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也会变成腹黑狠毒的邪恶女。斗奸人,铲小人,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她就是窝囊废!论手段,她不如前世那位王夫狠辣!论心机,她更差了十万八千里!论无情,她没有翻脸不认人的本事!这样的她,怎么去伸张正义,为前世的自已报仇恨!罢了,罢了,惹不起,自已还是躲得起。只要这世家人平安,她过上快意江湖的日子就好。奈何你想逍遥自在,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给你机会。你想平平淡淡,他却对你纠纠缠缠!那姑奶奶就不客气的给自已杀出一条血路来。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找茬,我必睚眦必报!从此后,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身为皇长女,因皇后早逝、外祖家被贬,阿凤十三岁了连封号也没有。江老夫人“最疼爱的儿子”江铭立下泼天大功,却因先皇后指婚成了阿凤的准驸马。一个想借着大婚出宫开府,一个谋算借公主摆脱“江家太上皇”,没料到条件还没有谈好,准驸马居然就被公主姐妹看上,有明抢的有暗夺的,还有那贵勋千金来说什么青梅竹马...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总裁的绯闻妻

    总裁的绯闻妻

    不小心和帅帅的总裁睡到了一起。第二天,全市各种各样的八卦杂志,都印满了他们的不雅相片。而她因为和某总裁有一腿而闻名全市。从此之后,她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她的男友,抱着别的女孩子来到她的面前,恬不知耻地向她要分手费。接着,禽兽后爸,向她索要巨额的赡养费,还把某总裁逼得焦头烂额。总之,一场绯闻,让她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名人,而她也只有一声叹息,做女人难,做个名女人更难!他,邪魅,无赖,偏偏长的俊美。他从来不会把哪个女人放在心上,就算那个女人出现在他的床上也不行,就算她哭着喊着告诉他,他得到她最宝贵的第一次也不行。
  •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