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600000016

第16章 明清民间宗教的救赎观念(1)

§§§第一节 救世的前提:明清民间宗教的治世理论

大凡研究过中国宗教的人,都有像杨庆堃那样的困惑:“在中国为什么是宗教,而不是‘世俗’的儒学在‘世俗’社会面临危机时来昭示解脱之途。”(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对此,杨先生将其归因于“儒学正统的极端保守性”所导致的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缺乏想象力”,这样,就与禀赋于中国人生命中的追求“不朽”的最高境界相抵牾。而“宗教从一开始就无一例外地向人们许诺不同于现世生活的来世,继而起到了道德提升的作用以改变世界,来符合创教者设想的理想模式。”同上。这里所说的“道德提升的作用”即是“救世”的思想。尽管具体到每个宗教的救世思想内容不尽相同,但总体结构却是大同小异,都包含着诸如世界的宇宙论的解释,世界的伦理秩序的解释与安排,对现实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与堕落和社会疾痼的整体解决办法,信徒的修行方式及其清规戒律等,以求得人性的修复和回归,最终摆脱尘世的困惑与羁绊而步入理想的“西方极乐世界”。明清民间宗教的救世思想就是在确立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创世神之创世论的基础上,通过“三佛掌教”、“五祖当极”的治世理论和“三元劫数”的末世观等思想的一系列的逻辑展开,最终以“法船”普度,共赴龙华而形成的全体救赎的理论。

如前所述,在以“无生老母”为最高主宰的创世主创立世界及人类(九十六亿皇胎儿女)后,如何确立和保障这种宇宙的秩序即在安天立地、三才定位的基础上以三佛掌教,就构成了明清民间宗教治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其日后的救世度世做好了准备。

首先,就是要确立三才定位的秩序。对此,《九莲经》写道:混沌虚无一段空,空能生气气生精。清浊判断生天地,无中生有立乾坤。阳升阴降成世界,乙初始素太极中。三才四象生八卦,五行六爻定九宫。无极真空分形化,千变万化立人伦。上有天盘森罗相,日月五斗共星辰。下有地盘江湖海,山川树木共园林。中有人盘乾坤体,阴阳男女配分明。《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明刊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86页。 这样,就将整个宇宙划分为了天盘、人盘、地盘三分的格局,并以凡圣之不同而既相分别又相联系。随后,无生老母便建立了以三佛来轮流执掌天盘,而以五祖执掌地盘,从而形成了三佛掌教、五祖当极的治世图式。一关于三佛掌教

所谓三佛掌教,又叫“三佛续灯”、“三佛治世”。即指燃灯、释迦、弥勒(或弥陀)三佛分掌天盘,以实现对世界时空秩序的统治和主宰。

这种“三佛掌教”的思想源于佛教中的三世佛的思想。三世佛即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过去成佛并已灭度之佛称作过去佛;现在已成佛且住世说法之佛为现在佛;已受佛记,并在未来将成佛者称作未来佛。对应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或弥陀)佛,此为大乘佛教之说法,在小乘中则是“七佛”之说。

过去佛燃灯佛又称为锭光佛,或曰定光佛可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中所引《大智度论》卷九之“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旧名锭光佛”。《中华大藏经》第25册,第58页。。燃灯佛生于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如《瑞应经》所曰: 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花,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瑞应经》,即《太子瑞应本起经》上卷,三国吴支谦译,《中华大藏经》第34册,第484页。由上可知,作为现在佛的释迦佛,其原为名叫儒童的释迦菩萨,因奉佛虔诚,故受到燃灯佛的点化而得以成佛,因此,燃灯佛是为过去佛,释迦佛则是现在佛。加之前述的受释迦的授记而后成佛的弥勒佛,即未来佛,从而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由于大乘佛教讲佛性人皆有之,因而三世佛思想又被扩展为三世三千佛之说。即是过去世庄严劫修成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修成一千佛;未来世星宿劫修成一千佛。

一般而言,这种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佛被称作“竖三世佛”,亦有所谓“横三世佛”之称,即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释迦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然而,尽管“横、竖三世佛”信仰,均在民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日后佛教寺庙里虔诚供养之造像,然真正对日后乡土社会及那些非正统的民间宗教影响巨大的则是前者,即由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未来佛弥勒(或弥陀)所构成的“竖三世佛”信仰。

明清民间宗教的“三佛治世” 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实际的宗教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如《九莲经》开经偈云:盖闻古佛显教,治下乾坤世界,留下金木水火土,分定五行,内生八卦。开天闭地,化生阴阳,产生万物。圣玄中,古佛造定三元劫数,三佛轮流掌教,九祖来往当机,分定过去、现在、未来三极世界,各掌乾坤。《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明刊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875页。《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也说:“无极圣祖,一佛分于三教,三教者,乃为三佛之体。过去燃灯混源初祖,安天治世,立下三元甲子,乃是三叶金莲,四字为号。”《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6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91页。而在《古佛当来下生弥勒出西宝卷》中则极力强调弥勒信仰。其认为是弥勒佛窥得释迦佛偷移龙华而执掌世界,从而使“三千年间,众生贫富苦乐不同,五谷少收,四民不安,国家争竞不宁,贼盗再多”《古佛当来下生弥勒出西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56页。,所谓“一母所生起源根,三佛议定治乾坤,只因释迦差一念,贼盗贪心苦万民”。并且,“世间众生受苦无尽后,被魔王搅乱,再有三灾八难,世界众生又遭末劫”同上。,都是因为这一过错所造成。而现在释迦所治之世的三千年已满,众生正处于末劫之中,因此,弥勒古佛便在灵山会上发下宏愿,下落凡尘来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众生。故经中说:古玉佛,见众生,双眼流泪,末劫到,时候极,灾难齐临。

劝众生,早回心,持斋念佛,休行邪,归正道,逞好光阴。

日夜里,勤念佛,加功进步,行皇极,置立门,修炼长生。

二六时,代天行,劝人为善,若要躲,末劫难,正道修行。

享未来,太平福,上元甲子,普天下,男和女,兄妹相亲。

叹世人,如春梦,杀生作孽,吃酒肉,人吃人,阴司受刑。

年岁荒,都遭灾,人民抢乱,眼前见,魔王反,皆害良民。

灾难到,如返饼,无去躲避,地水涌,风火紧,哪里安身。

本师教主,当来治世,弥勒尊佛。《古佛当来下生弥勒出西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59页。那么,具体的三佛及其掌教的次序又是如何呢?在《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过去九劫是燃灯,一十八劫释迦身,未来九九八十一,一百八劫立三空。

三世佛,轮流转,掌立乾坤。无极化,燃灯佛,九劫立世。

三叶莲,四字佛,丈二金身。太极化,释迦佛,一十八劫。

五叶莲,六字佛,丈六金身。皇极化,弥勒佛,八十一劫。

九叶莲,十字佛,丈八金身。过三甲,人受相,寿活千岁。

无文字,是一乘,兽面人心。现六甲,人受死,六十余岁。

有文字,是二乘,人面兽心。未九甲,人受返,八百一岁。

留九经,并八书,佛面佛心。三乘法,是弥勒,古佛掌教。

钥匙卷,开天地,诸人知闻。《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日据抄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770页。在这里,把三世佛分别明确为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佛和未来弥勒佛。并以一系列相应的数字来表明三种不同时空状态下各自的特征。如九劫、十八劫、八十一劫;三叶莲、五叶莲、九叶莲;四字经、六字经、十字经;三甲、六甲、九甲;丈二金身、丈六金身、丈八金身;一乘法、二乘法、三乘法等。此外,在明清民间宗教思想中,还有一种所谓“三阳(羊)”的观念,如在《佛说大藏显性了义宝卷》中,就有:“过去佛,青阳头会,圣贤劫,执掌乾坤,九十二亿在红尘,阎浮迷真性,天宫有分我来寻,我佛九劫满回宫院。现在佛,红阳二会,庄严劫,独自为尊,升天教主下天宫,花开一转无人惺,九十二亿随佛去,我佛一十八劫圆满回宫殿。未来佛,白阳三会,星宿劫,执掌天宫,九十二亿在红尘,阎浮世界迷真性,燕南赵北,一粒金丹,我佛八十一劫超凡尘。”参见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5页注①。在前述《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中也有“燃灯佛,掌教是,青阳宝会,释迦佛,掌红阳,现在乾坤,弥勒佛,掌白阳,安天立地”之说《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日据抄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770页。。而弘阳教更是明确提出:“混元一气所化弘阳法者,现在释迦佛掌教,以为是弘阳教主。过去清阳,现在弘阳,未来才是白阳。”《混元弘阳临凡飘高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6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95页。可见其中所谓的“三阳(羊)会”,即是青阳、红阳、白阳(或曰清阳头会、红阳二会、白阳三会)三个时间划分,这三个时期分别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为燃灯佛、释迦佛、弥勒(或弥陀)佛掌教治世。显然,这种理论是受到了佛教“龙华三会”思想的影响。

由上可见,这种以“三期劫变”、“三佛治世”的思想所建立起来的时空秩序体系,就为未来佛弥勒(或弥陀)临凡救世创造了思想理论基础。而届时,将会出现大地众生俱富足,住于黄金铺地之水晶阁,珍珠伞盖伴随,百草生谷,千树结果,大者如升,小者如钟,吃一个数日不饥,人们行之强健,居之长生,正可谓“树结仙果草生米,小者如钟大似升,天种人收吃弗穷,哪有贫苦落难民,四季温和风雨顺,八节齐享太平春,流霞酒吃人不老,欲死丸吞寿长生,聪明美貌无妆扮,仁义礼智信方正,各处如己心意同,都是兄弟姊妹称,路不拾遗无贼盗,弗受丝毫金和银,户户原来都得过,家家男女诵经文,那时才成诸佛界,到处都是修行人”《古佛当来下生弥勒出西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79页。。而要想实现上述之美好未来,《出西宝卷》给出了必由之路,那就是: 从万历,庚申年,以归家庭,我佛救,众群生,持斋行善,早归依,圆顿教,置立法门,入孔门,长生道,永除灾星。《古佛当来下生弥勒出西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172-173页。综上所述,三佛掌教无疑是构成民间宗教治世思想的核心,但是,还有与其相对应的“五祖当极”的观点,同样也成了民间宗教治世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如果说,三佛掌教乃是立足于对天盘的掌控的话,那么,“五祖当极”所注重的则是对地盘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二关于五祖当极

五祖当极,或曰五祖承行,是指在三佛掌教后,为了使地盘秩序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和运行,“无生老母”便将自己的先天一气化作五方五行五季之气,从而产生金木水火土,然后派遣五祖,按五行而当极治世,五祖各显其能,化显五谷,从而养育了大地之人。在《龙华宝经》有:“三佛轮流掌乾坤,五祖当极治五行,留下金木水火土,发生万物养人伦。”《龙华宝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97页。可见五祖当极与三佛掌教,乃是治世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其共同构成了民间宗教治世思想的核心部分。

关于五祖承行的具体内容,《龙华宝经》作了详细地记载,其云:古佛差派五祖当极,执掌乾坤。按东方甲乙木,为之春季,有周世祖当极治世,留下悬谷……此为悬谷乃是木命之人也。按南方丙丁火,为之夏季,有汉高祖当极运世,留下腕谷……此谓火命之人,乃是腕谷。按西方庚辛金,为之秋季,有唐高祖当极治世,留下角谷……乃为金命之人是为角谷也。按辈分壬癸水,为之冬季,有宋太祖当极运世,留下叶谷……乃为水命之人是为叶谷也。按中方戊己土,为之五季,有朱太祖当极运世,留下穗谷……乃属土命之人也。《龙华宝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96-697页。这样,整个宇宙大地的秩序,就通过无生老母所派遣的五祖而执掌和运行起来了,这无疑要比起较为抽象的三佛掌教的思想显得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了,因为这里的五祖(周世祖、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朱太祖)均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且都是被以“明君”而著称的一代帝王,因此更具亲近感和说服力,亦更能深入人心,从而能吸收更多信徒加入。

如果说上述五祖承行的理论还只是具体地规定了地盘的掌教者为历史上的帝王,其宗教色彩略显淡薄的话,那么,以下的五祖承行思想,则是将其宗教思想显现的淋漓尽致,从而把五祖承行的理论推向了极致。如《销释接续莲宗宝卷》写道:临济祖,立法门,普度男女,传修行,起法名,祖教兴隆。

曹洞祖,掌法门,扶宋明教,一辈辈,悟真空,慧性开通。

少林祖,立法门,习文演武,把山门,打出去,续祖传宗。

云门祖,掌法门,禅机合适,动用中,吃茶饭,可是何人。

雪峰祖,使木人,开山到顶,开通了,昆仑山,见的天真。

有五祖,来当极,呈行章教,一祖祖,传心印,关口途程。

有前佛,并前祖,灯灯相续,传宗教,入佛门,有处安身。《销释接续莲宗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512-513页。这里,也还只是列举了佛教禅宗的五位祖师作为五祖承行的主体,以彰显其宗教教派的“教统”,更有甚者,则干脆直接将自己教派之祖尊为了五祖承行之主体,来为自己的宗教教门增添权威和号召力。如《龙华宝经》中便直接把其教主弓长祖列入了五祖承行次序中的最中央,该经云: 弓长祖,坐中央,安身立命,安四象,立五行,戊己为尊。

诸佛祖,临凡世,都是圣地,按八卦,合九宫,佛坐中心。

十二时,运转着,中央是主,按子午,合卯酉,戊己为宾。

天生下,真佛祖,身按五土,夺天元,真秀气,掌教为尊。

按土年,合土月,土时土日,坐中央,戊己土,六土发生。

原来是,天真佛,临凡住世,收万法,皈一根,总续莲宗。

北岸上,祖留下,三宗五派,按九宫,合八卦,安立头行。《龙华宝经》,《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679页。于此,通过神化弓长教主,建构了一个以其为最高主宰的宗教宗派掌教体系。而宝卷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三佛掌教,五祖承行的分宗立派思想,正是现实中,民间宗教各宗派宗教组织体系的理论凝结。关于民间宗教的组织体系,因不在本书探讨之范围,故在此不再赘言。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婚命难违:独占麻辣俏妻

    婚命难违:独占麻辣俏妻

    婚前她是城市姑娘,浪漫,爱玩,典型的月光族爱情是生活的必须品,一次冲动,她成为了未婚先孕的一员还好这个男人负责,我们结婚吧满心欢喜的见家长准备结婚,幻想婚后的美满生活,嘴角上扬城市姑娘嫁给家在农村的他,当下车的见到他的妈妈,姑娘嘴角扯着僵硬的笑容,目瞪口呆。婚后日子并非她想的那般幸福,开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终究败给了现实何况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开始争吵不休金钱与孩子的背后,他们是否还能一如当初?一路走来,她才真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婚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刺客皇妃

    刺客皇妃

    一朝穿越醒来,她被皇帝狠狠地掐着脖子,什么状况?本小姐混了这么多年还没被谁威胁过,你算哪根葱?于是她还手“咔嚓”一声,差点捏碎他的下巴:“如果你想死,我可以送你一程,别再唧唧歪歪,吵死了”***那天,悬崖之颠,她被他的匕首穿心而过,带着爱与恨,她拉他一起坠涯:“南宫夜辰,我恨你,就是死,我也要拉你一起陪葬,生生世世,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清贫村庄,白家二姑娘冲动,被无义人殴打卧病在床。父亲无奈只能卖掉柔弱大姑娘为二姑娘治病,母亲心善不忍大姑娘被卖,想从人牙子手里抢人。紧要关头,二姑娘醒来,下了地,一声呵斥,用一招李代桃僵,自己跟着人牙子走了。还当是天高任鸟,不料牙婆早生歹意,买她进大户冲喜。怎会束手就寝,偏他是个美若天仙一病夫,于心不忍,拐了他去种田。自此不管是山清水秀,渔歌唱晚,还是诡异朝堂,尔虞我诈,总有他形影不离,祸福与共。不一样的种田文,贩药,走马道,开饭店,称霸北方,养包子,斗亲戚,扶姐弟,风生水起,其乐无穷!********【年少侍妾篇】“别忘了你是我的侍妾!”就该时时想着我,时时跟在我的身边,以我为天,只想着我一个人!“侍妾?狗屁的侍妾!我白锦苏这辈子就算不嫁人,就算是死,也不可能与人为妾!无论你是王侯将相,皇亲贵胄,我,都,不,稀,罕!”你,元楚,可是听明白了?【教训无赖篇】“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辱骂我的父母,让你欺负我的兄弟,让你强娶我的姐姐——”抬手,一棒子狠狠打在某人的命根子上,直视那人跪地呻吟。“我从不欺负人,但是别人也休想占我的便宜,若你治好伤,——还想娶我,我等着!”少女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看着众人将残障的新郎扶了回去。【上门女婿篇】“怎么又是你?”某女纳闷,不是都说清楚了。“那个小木匠真就那么好,好到你见了他就笑,见了他就急急巴巴迎上去?”某男皱着眉,恶狠狠的逼近。“我急不急,巴不巴巴,与你没关系!”好歹人家小木匠帮着做婴儿车,还奔了百里地送过来呢!“有关系!——你不做我的侍妾,你不稀罕我,可我稀罕你啊,我想做你丈夫,做你孩子的爹,做你孙子的爷爷!”某男笑眯眯的贴了上来,声音低哑温柔似水。某女实在招架不住,大声吼道:“我要招上门女婿!”“我上门啊!怎么?不愿意啊?”某女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红了脸儿,软了心儿。【功成子孝篇】若干年后。捡来的小包子终于事业有成。“多谢娘的养育之恩,是你教会了我做人,是你给了我一个完美童年,是你赐了我锦绣前程,你永远是我的娘亲,我永远是你的儿子!娘亲在上,请受儿子三拜!”白锦苏哭倒在男人怀里,重活一世,她所求不过夫贤子孝一家平安,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穿越成汉朝的一个小女孩也就算了,竟然还会在“母亲”的按排下嫁入皇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一切,都太疯狂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