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600000015

第15章 明清民间宗教的神话理论(5)

亦如前述,创世神话是为构成明清民间宗教教义思想展开的逻辑基础,天上的神灵如何实现对地上人间之芸芸众生的救度,就需要一个中介——沟通神界与凡间的媒体来进行,教主显然就是这一神人交通的地上代表。因此,光有了创世的神话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教主神化”的神话才行。因为,只有通过对教主的神化,方可证明其教源的神圣性和权威性,进而凸显其宗教性。对于明清民间宗教来说,由于其所处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其“教主神化”的神话的创立和流行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而这一意义又包括宗教意义和政治意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于教门中的信徒来说,“教主神化”的神话,同创世神话一样,本身也构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因而也就成为了教门进行宗教观念和活动的理论依据。无论是在吸引信徒加入的宣道活动中,还是在诵念将“教主神化”的神话写入教门经卷的宗教仪式时,通过神职人员的讲唱,不但可以使这些宗教仪式得以顺利进行并得到圆满完成,同时,这些神话也从语言的角度给宗教活动和仪式增添了神圣的气氛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吸收更多的信徒加入,壮大教团队伍,促进教门的发展。从神话的解释功能来看,显然,灾难的出现是经常发生的,有时或许是偶然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却是无能为力,这就暗示着国家的上层建筑在社会职能方面存有缺陷和漏洞,非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的。而要实现这样的完善和补充,光靠国家政权自身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从社会资源中来寻找这样的补充物。而民间宗教的教主能够为国家解灾救难,正是证明了其教门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说明了它(民间宗教)正是这样的补充物。同时,为了使教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有必要得到世俗王权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明清民间宗教之“教主神化”的神话,也向统治者和社会透露了一个“潜意识”,那就是要改善所处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实际上主要是指民间宗教生存的“政治生态”。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中的民间宗教一直在多重挤压下的狭窄缝隙中艰难地生存着。“正统宗教”的诬陷、谩骂且不说,统治权力的打击和镇压往往是成为了民间宗教生存的灭顶之灾。所以“灾难的发生”也说明了民间宗教为何总是受到国家暴力机器的打击和镇压;而“国家职能的缺陷和失败”也正说明了他们正是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权力及其社会职能无法发挥其效能的地方,他们能在这样的空间生存,实是有其生存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因为,他们具有能为国家“解危救难”的神通和能力,因而应当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权利和生存空间。而民间宗教尽管屡屡受到国家权力的打击和压迫,但其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国家“解危救难”,也体现了其并非如统治者认为的那样,存有“谋逆”之意,会对国家政权造成“威胁”。恰恰相反,其不但与国家权力的统治不矛盾,而且无疑会成为国家政权统治的必要和有益的帮助者。

§§§第三节 明清民间宗教神话思想的延展及其宗教现实基础

如前所述,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女神的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的建立,为建立诸佛掌教秩序的治世理论和“法船普渡”的度世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和逻辑基础。可是,对于当初被“无生老母”发配到凡间的九十六亿“皇胎儿女”,如今却忘了家乡而迷恋凡尘,不肯“返乡”。那么对于无生老母来说,如何才能使他们脱离凡尘之“苦难”,回归家乡之“乐土”呢?因为,无生老母毕竟是高高在上的“天神”,她不可能直接下凡来拯救这些“失乡儿女”。因此,这就需要一个来沟通人、神之间的中介,于是,作为无生老母之化身的对“教主神化”的神话出现了。作为明清民间宗教创世神话的延展,通过对教门教主的神化,接通了人、神间的隔滞,打通了一条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新航道”,从而使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有了发展的现实基础。

那么,这些民间宗教的教主们又是如何通过学道(悟道)而成为无生老母的化身而行道的呢?在各个教派的相关经卷中,都有交代。如罗教的《五部六册》中的《祖师行脚十字妙颂》就说:老古佛,来托化,以罗为姓。为众生,降山东,普度众生。

仗父母,恩德重,怀胎持戒。正统时,七年间,处世为人。

十二月,初一日,子时出现。离母胎,不食荤,菩萨临凡。

生下祖,三岁时,丧了亲父。七岁上,又丧母,撇下单身。

可怜见,无父母,多亏叔婶。蒙抬举,养育祖,长大成人。

每日家,怕生死,牺惶不住,想生死,六道苦,胆颤心惊。

到成化,六年间,参师访友。朝不眠,夜不睡,猛进前功。

茶不茶,饭不饭,一十三载。到成化,十八年,始觉明心。

在十月,十八日,祖成道果。正子时,心开悟,体透玲珑。《五部六册》——兰风注解经、王源静补注(光绪二十年刻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412页。经中的老古佛,即是无生老母。正是通过无生老母的“托化”,才使罗梦鸿成了无生老母在人间的代表,从而悟道创教,以解救众生脱离人间“苦海”,重返“真空家乡”。可见,罗教(无为教)的创立,并非是罗梦鸿个人的发明,而实是受无生老母的委托,为众生所设的,因而其神圣性可见一斑。

相似的说法也出现在《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即《钥匙经》)中,该经在讲述普静的生世时说道:“钥匙佛,传宝卷,亲临降世。丙戌年,九月内,性下天宫。转化在,邑奠城,埋没姓名。吃五谷,养佛性,随类化生。久等着,鸡王叫,天时催动。有春雷,就地响,振动乾坤。”《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日据抄本),《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762页。

对于西大乘教教祖吕尼的转化身世,诸多经卷中都作了明确的记载。如《销释接续莲宗宝卷》中说:圆通老母来下生,圣性投凡落西秦。庚辛宫中西安府,王寿村住吕宅中。七佛之师临凡世,观音老母借凡身。设立大乘圆顿教,敕赐保明立法门。……九莲天里圆通母,玉晶宫中见天真。男为福字法中号,女为妙字续莲宫。先度南阳皈善教,后化燕京立保明。《销释接续莲宗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536-537页。这里所说的圆通老母,指的就是吕尼,即她的神身。经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圆通老母就是无生老母,但从所说的“七佛之师”、“九莲天”及“玉晶宫”等字眼中,可以看出,其应是在无生老母跟前的地位极高的女神,其化身下凡为尼,自然是受到了无生老母的嘱托,因而吕尼也就成为了无生老母在人间的代表和象征。该经在解释“圆通下生”四字时说道:“圆通下生四字,圆者,是圆觉法性;通者,是圆通教主;下者,是下生临凡;生者,是愿满平生,这便是圆通下生也。”《销释接续莲宗宝卷》,《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第533页。可见,圆通下生,就是圆通教主下生,也就意味着无生老母的临凡下生。此外,在《普度新声救苦包卷》中也有记载:“老祖本是观世音菩萨下界……非是凡人生在西涼。先度南阳凡情,后化燕京黄村得游意。”《普渡新声救苦宝卷》,见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综上所述,明清民间宗教在确立以无生老母为最高主神的创世神话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各个教门的“教主神化”的神话。创世神话的产生,为以无生老母为首的神佛治世和救世思想和行为,建立了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而“教主神化”的神话又成为了实现其治世和救世思想和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之媒介。因为,只有通过对教主的神化,才能实现神界与人间的沟通和联系,才能将最高神祇——“无生老母”的意志传达于“娑婆世界”的九十六亿“皇胎儿女”中,同时,借助于教主的悟道传道,也才能实现无生老母想让流落凡间的“失乡儿女”统统“收圆回乡”的愿望,这样,就将高高在上、存在于彼岸天国的神灵观念置于了此岸世界的现实基础之上,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教主的创教和诸多民间宗教教派的蜂拥而起。因此,从创世的神话到“教主神化”的神话,既是明清民间宗教创世神话思想的延展和逻辑发展的显现,同时也是民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它标志着明清民间宗教思想体系的渐趋成熟和发展水平,就以神话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而言,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思想中,理性的成分显然大大超过了非理性的成分。

§§§第四节 小结

兰格在《神话、礼仪和宗教》中曾说过:“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很可能是由依赖于至上的道德的存在物构成的。当野蛮人力图描述这个至上的道德的存在物的活动方式时,他就卷入了神话的幻想之中。”见(英)夏普著,吕大吉等译《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1页。尽管兰格在这里讲的是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神话渐渐地从宗教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然而,由于神话是对神灵的解释,宗教却总是利用神话的方式来体现其宗教观念和思想,因此,神话便成为了宗教的“永恒主题”。所以,进行宗教神话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宗教观念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脉络、以及宗教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作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章通过对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以及对“教主神化”的神话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了作为其整个宗教思想体系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是其教义思想体系之逻辑展开的基础,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对“教主神化”的神话,加强和促进了宗教意义上的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使神话思想的目标指向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从“神话”到“神化”,明清民间宗教的神话思想的发展轨迹,既是其逻辑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的结论。

§§§第一节,通过对明清民间宗教各个教派的创世神话的对比和分析,指出了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的建立,是在充分利用和吸收传统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并结合儒释道三教及其他外来宗教的创世论思想,进行整合、改造和创新的结果。其中特别是以无生老母为最高主神的创世思想,更是鲜明地体现出了明清民间宗教“以人为本”、包容一切的宗教理念和时代特征,因而这一神话思想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以对明清民间宗教一些教派之“教主神化”的神话的阐述,总结出了这些神话的结构特征和思想内涵,说明其既是加强教派神圣性的宗教意识的吐露,也是其谋求社会生存空间和权力分享以及力图缓冲与政权制度间的张力的政治“潜意识”的发微。

§§§第三节,创世神话的建立还只是为救世思想和行为提供了理论前提,只有将其置于现实的宗教基础之上,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落实才有了可靠的保障。从“神话”到“神化”,明清民间宗教的创世神话的发展轨迹,表明了其宗教思想体系的渐趋成熟和完备,而其中理性成分的大大增加,也是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之宗教意识水平不断提升的显著标志。

同类推荐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盛重来袭

    盛重来袭

    你的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总想着那些色色的事情啊!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不会把身体交给你。但是,如果我是真的爱你,那么,也许我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两个人之间的事,为什么不能正正经经的只谈感情呢?好好的爱我一下,你会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小说全集)

    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甲集》,发表于1929年7月至1930年6月。作者的短篇创作趋向成熟,无论是对话,还是心理刻画,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周遭环境的烘托,无不体现出沈从文满腔的热情。
  • 重生娱乐女强人

    重生娱乐女强人

    新书《男神宠婚日常》已上传,求收藏和票票——欧石楠花语:孤独、幸福的爱情。矛盾的意义被赋予在这种植物身上,犹如欧石楠的人生……自杀的人是有罪的,所以,才惩罚她不能解脱么?本该死亡的29岁灵魂重生在异世一个15岁少女的身体里,这是老天的惩罚,还是上天的馈赠?活下去试试才知道!这是一个带着伤痛重生的女孩,治愈自己的伤口,并且不断努力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
  • 金属魔手(魔力校园)

    金属魔手(魔力校园)

    月初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小男孩,他的爸爸醉酒颓废,而他却努力地维持着这个家。他有一个秘密:他能够操控金属!暑假里,月初成为了模型组装高手,而被月初感化的爸爸在银行当了保安。月初为了保护爸爸和朋友安小小,陷入了重大危机,连月初的爸爸也被暗黑巫师控制,成为了傀儡!
  •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昔日亲密无间的恋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她千方百计的谋算他的心,却不料他扮猪吃老虎,中了他的计中计,傲娇首席外老里嫩对上外嫩里老的汉子女,究竟会擦出怎样的计谋火花?带着‘文艺’的霸道,带着‘文艺’的追逐,最终,谁是谁的猎物,谁把谁遗忘,谁使谁失心。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都教授荐书:聊斋志异。
  •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起步阶段,你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虽然你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让你一生不愁吃穿;虽然你没有一个能拼的老爹,让你可以少奋斗20年;虽然你没有天才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但是你要拥有坚定执着的内心,你要拥有永不妥协的毅力。20岁的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30岁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分界岭,30岁是一个我们开始赌不起的年龄。因为,在这个社会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