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7

第17章 坐禅品第五

释品题:这一品是记述六祖慧能大师为听法的大众开示修禅定是不在看心、看静和不动上修行的道理,故以“坐禅”为品题。《悟性论》云:“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若了解其意,禅就不限于默然静坐,而行住坐卧皆是禅定。永嘉《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会用功的人,不仅限于静坐时才用功,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海水一滴》亦云:“坐禅虽标三业不动。然一切处心不动,则语默动静无往不禅。若谓坐是禅,而其他非禅,则是非祖师门中正禅。”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①,元不著心,亦不著净②,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象,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③。善知识!若修不动者④。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注释

①坐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禅,系梵语禅那之略称,意译静虑。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坐禅原系印度宗教各家自古以来所行之内省法,佛教亦采用之。释迦牟尼成道时,于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其后又在阿逾波罗树下七天、目真邻陀树下七天、罗阇恒那树下七天端坐思维,是乃佛教坐禅之始。据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载: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我国自菩提达摩东渡之后,禅宗渐兴,专以修禅为悟道要法,将禅与三昧,广称为禅法。僧叡、慧远、智者等诸师皆劝人坐禅。根据《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所载,坐禅之规仪有当随时、当得安床、当得端坐、当得闲处、当得善知识、当得好善檀越、当有善意、当有善药、当能服药、当得善助等诸事。智者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特立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种,以阐说修习止观之法则。其中,具缘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何欲指呵责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盖指弃绝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盖;调和指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方便指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关于坐禅之方法,禅宗诸清规中多有详细之规定,例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条》,谓坐禅应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于闲静处结跏趺坐,或半结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二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腭,唇齿是相著,两目微微张开,并说坐禅而致疾病者,乃不得其要之故。智者大师于《六妙法门》一书中,谓坐禅时可能生起烦恼障、业障及报障等三种障,并且说明对治各障之法。日本《永平清规》之办道法提出黄昏(日没后)、后夜(午前二时)、早晨(早餐后)、哺食(昼食后)之四时坐禅法。或省略后夜坐禅,而称为三时坐禅。盖坐禅从精神、身体、医学等方面观之,皆甚受重视;高僧在坐禅中之脑波与熟睡相同,然却不等于睡眠是其特征。②元不著心,亦不著净:此句中之“著”,他本皆作“看”。此两句乃是针对神秀的禅法而进行批判。坐禅原是不著于心,也不需要著于清净。若著住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这就成了妄心,应知心本来是幻化不实,不是真心,就不应著住于它;若著住到净上,就有两个净。敦煌写本《神会语录》谓:“问何不看?答看即是妄。无妄即无看。问何不看净?答无垢即无净,净亦是相,是以不看。”具体说在修禅的过程中既不观想“心”,亦不观想“净”。③净缚:净相是妄,故被净所缚。④修不动:正观法相,心不动摇之状态。不是坐在那儿不动,而是在动中修不动,在日用中不动。见一切人时,不要看人的是非,分别他人的善恶,尽找人的过错,这便是“自性不动”。若在禅坐中,据《达摩多罗禅经》卷下所说,为五阴观所生三昧之一。对五阴,观察具足法相而得增上厌离之意,坚固精进,不可动转,其中不可动转即不动三昧。提示看即是观,观看是幻智作用,既起幻智作用,当然就不是自性本体,所以说看即是妄。假手幻智而住心看净,是楞伽宗的顿渐门。顿渐门之不取看心看净,嫌其心有住又立净相,只是以幻妄易幻妄,并不曾直达心源。只要是自证自见真如自性的人,自有其动静一如真不动在,用不着那些前门拒狼后门迎虎式的功夫。

禅门不取一定的外相,行、住、空、卧皆可参禅。故以顿宗立场言:静亦定,动亦定;坐也禅,行也禅;四威仪中,无不定时,这才是真正禅定。禅学末流之弊,杂乱者多而深入者少(衢途跬步本非习禅),议论者多而体验者少(高谈戏论在门墙外),思考者多直参者少(思知虑得不是家珍),明理者多而见性者少(见性经验始能入佛)。虽然有“见性经验”,而成佛者犹少,何以故?见性之谓悟,悟者一定是顿悟,故“见性经验”决不是“积累经验”;无论顿门禅、渐门禅,无不然也。此“见性经验”一旦显现,在初习禅者往往因此一见而自满自骄,自以为即已成佛。狂心不歇,早已离自性远矣,此“见性经验”亦遂一现而不复再现。哪得是禅?哪得成佛?到此时节,要在“悟了犹如未悟时”,照常密参,务使此“见性经验”重复显现,由断断续续而进浑然一片恒续不断,每日二十四小时中,永在“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真如自性”朗现世界,此即所谓“悟后勤修”功在“保任”者也。能如是,始可以言“禅”,始可以“不退转”,始可言“见性成佛”。禅学重视“内在经验”,即是“自心内证”的“见性经验”。一部《坛经》,只是六祖自己“见性经验”的述演心传。何为“见性经验”?在哲学上或心理学分析上有一个“神秘经验”的名词,凡一切宗教,所可能有的而奇特的“宗教经验”,就统属于此“神秘经验”,“见性经验”亦就是西方哲学所谓“宗教经验”。但宗下对此“宗教经验”更有二种不同的分析:一者是一般共同的“宗教经验”,只要是宗教热忱执著的人,就有一种神秘经验,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为任何宗教所共有,是有相而有所得的。例如:基督教之见耶稣复活,佛教净土宗之见西方三圣,就是一种经验。二者是殊胜不共的“见性经验”,唯此才是禅的经验,为佛教以外的各宗教所皆无而真正不可思议的神秘经验,是无相而无所得的,是宗下一种自己“绝对真心——自觉圣智”的内证经验。这两种,虽同是宗教经验,而且同属于神秘经验,但安立了再分析的两个术语后,就能格外使行者学人明辨无误了。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①。《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脆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①外离相即禅……“禅定”:外边离外一切相,称之为“禅”;而心里不乱,称之为定;外有禅而内有定,就达到了禅修的目的,即能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了知本来的自性原是清净的,就开悟了。提示坐禅,往往被人误会为跏趺坐才是;读了这品之后,始知并不如是。在外境上不攀缘,不著相,不加思量分别就叫“坐”,那么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一切时,一切处,皆是自在坐禅而无有障碍了。用《大般涅槃经》的话来说:“禅有浅深,阶级殊等。”坐禅有小乘坐禅与大乘坐禅之别:小乘坐禅著相,大乘坐禅真如自在。祖师禅之坐禅观为大乘最上乘者,行、住、坐、卧皆合禅定,不一定坐,不一定不坐,跑香尤为扬州高旻寺的独特禅风。近人习禅行者,忘了维摩诘之诃舍利弗,忘了南岳怀让磨砖打车的教训,更忘了《坛经》所言,皆以为“禅只在坐,坐就是禅”。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朗情曼意

    朗情曼意

    他是京城有名的程家二少,青年才俊,铂金钻石单身男。她尚未毕业,踏上征程,只为了梦中的一抹橄榄绿。为了那个自私的梦,徒留竹马原地等待。功未成,名未就。却丢了心魂,失了竹马。她伤心欲绝,退回原地。却发现,竹马身边早已是新人笑。他归来,携着未婚妻。却转身笑靥相看,巧舌如簧:“曼曼,好久不见。”那滴眼泪始终挂在眼角,不知是该心动还是心碎。她想,她不会再爱上他了。只因为那错综复杂的几人关系,终是让她筋疲力尽。她以为一切已经归于平静,却不料身世被揭。再次置于风头浪尖之上。他却又一次出现。“跟我订婚,然后结婚。一切都会平静的。”此时他眼神温柔似水,包含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让她以为,这是真的。她却在订婚前夕,不仅见了前男友。还见了新郎的大哥,却被记者扑捉到。彼时,满城都是她的风言风语。可是,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流年的时光里,谁错失了谁的良缘。谁又成全了谁的曼意?【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双神记

    双神记

    四平域政治独立,真域辅只手遮天,幻神政权形同虚设!幻神之位岌岌可危!两位继承人,注定刀剑相向,到底谁能站上幻世的巅峰!“在下风月黛晴,第六十七世幻神伯君。”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不灭武尊

    不灭武尊

    一门被视为垃圾的功法,一个被同门视作废人的修炼狂人,在得到一枚阴阳玉佩之后,一切将彻底改变。十倍修炼速度,令古飞一再突破武道极限,千百年来已被人认定的铁律,被古飞一一打破!奇迹……古飞不相信奇迹,他相信的只有血和汗,在这个武道已经没落,真正的武道奥义已经失传的腾龙大陆修炼界,且看古飞如何以武逆天,脚踏道术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怀抱红颜绝色,成就不灭武尊!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由《风月宝鉴》及《魔瓶》两个故事组成。著名红学家康家成教授行踪古怪,引起了主人公苏幕遮的注意,并无意中发现了康教授原来是在偷偷寻找埋藏风月宝鉴的地图和钥匙,苏幕遮无意介入此中,并应康教授所请,与其赴岩州将军鞘的火山口下寻找风月宝鉴,不料,当他们一行进入秘洞之后,怪事迭出,血案不断,康教授等人或是自杀或是发疯,苏幕遮在面临着山中野猪及巨蛇的挑战之下,再次进入秘穴之中,终于获得了异宝风月宝鉴,但当他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却被困于石室之中。
  • 绝宠娇妻

    绝宠娇妻

    简悠,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可是她从来没有自卑过,相反她每天还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她开始逐一遇到在她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四个男人!到底在这场爱情的游戏中谁才是她最后真正的归属?!夜靳,一个神秘组织的领头人物,又是一个世界级集团的神秘决策人,多重的身份却没有阻碍他们的认识…“悠悠,你难道不知道早在你“捡”我回家的时候,我就属于你了吗?”程司楠,他们在浪漫的国度相识,他一眼便钟情于她!他愿意用漫长的守候换取她的心,但是真能如他所愿吗?“你不爱我吗…没关系,我愿意等…等到你的心里可以容下我!”东方宸,叱咤整个欧洲军火界的黑道首领,霸道,肆虐是本性,可是又有谁看到他内心的孤独?“简悠,你,只能属于我,我是绝对不会放你走的!”滕子枫,一个豪门的花花公子,从来就不曾在哪个女人身上停留过脚步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女人可以如此轻易就骗走他的心!“悠悠宝贝,从现在开始,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跟定你了!”本文绝对为宠文!一宠到底!没有虐心!喜欢宠文的亲亲要多多支持哦!如无特殊情况,本文周日至周五每日一更,周六每日两更!
  • 妈咪,你要爱爹地!

    妈咪,你要爱爹地!

    与慕少言离婚的第三十六天,许若妍很郁闷的被医生告知——她有宝宝了。仰头呈四十五度凝望天空,无语凝噎。她千方百计与他离婚,结束这段利益联姻,唯独漏算了这个意外宝宝的到来。******商场霸主,百花丛中的翩翩公子慕少言终于栽在一名充满神秘气息的女人裙下。为了她,不惜砸下百万名车豪宅,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甚至不顾家人劝阻,一意孤横与家中未曾谋面的妻子离婚,只为与佳人双宿双飞。无奈阴沟里翻船,眨眼间百万名车豪宅已易主,美人芳踪无影。*****五岁大的两个宝宝睁着无辜的大眼,无视于眼前男人寒霜似的脸庞,朝着另一个气质高贵的美男欢呼,“爸爸!”慕少言瞪着两个豆丁大的小家伙,那张可爱无比的小脸完全是自己的缩小版,再瞧瞧那美男身边站着浅笑吟吟的女人。不禁恨恨的磨牙,很好!当年不但把他耍得团团转后跑了,还是带球跑了。再次相见,许若妍挽着好友的哥哥,笑眯眯地开口,“前夫,你好!”瞬间,某男表情千变万化。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