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43

第43章 怀沙(1)

屈原

《怀沙》收入《楚辞·九章》中,是屈原于顷襄王时被放江南之野所作。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说:“乃作怀沙之赋”,以下收录了全篇,然后说:“遂自沉汨罗以死。”太史公论赞中又云:“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曾亲访屈原投江处,而以《怀沙》为屈原之绝笔,应是可靠的。故洪兴祖于本篇题下曰:“原所以死,见于此赋,故太史公独载之。”应该说,自司马迁以来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正确的。朱熹《楚辞集注》在《怀沙》题下注:“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也。”也以此篇为屈原的绝笔。但其在《楚辞辨证·九章》中则说:“《骚经》《渔父》《怀沙》,虽有彭咸、江鱼、死不可让之说,然犹未有决然之计也……《抽思》以下,死期渐迫,至《惜往日》《悲回风》则其身已临沅、湘之渊,而命在晷刻矣。”朱熹虽第一个摆脱王逸“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故复作《九章》”之说,提出《九章》乃“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为后来各篇之断代奠定了基础,但仍将它们全部看成屈原之作,并以为《九章》各篇是以时序编排的,故有此前后龃龉之论。其以《怀沙》非绝命词之说不能成立,以《惜往日》《悲回风》为绝命词之理由亦非。其实,《悲回风》《惜往日》并非屈原的作品,而是屈原死后唐勒、景瑳之作。司马迁并没有将它们看作屈原的绝命词,文献中也找不到刘向以前学者以这两篇为屈原之作的证据。

关于篇题之意,朱熹大约是受东方朔《七谏·沉江》“怀沙砾而自沉兮”一句的影响,解“怀沙”为“怀抱沙石以自沉也”。但“沙”和“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石可抱而沙无法抱。此说显然不能成立。明代李陈玉《楚辞笺注》云:“当是寓怀于长沙。”其后汪瑗、蒋骥即由这一点上加以论说。然而楚人开发长江以南较迟,那里既无先王遗迹,也非屈氏世居之地,诗人无由怀念长沙。今之学者或从彼,或从此,迄无定说。实际上“怀沙”是一种比较隐晦的说法,是指诗人惦记垂沙之战后向南的庄军队。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冬楚齐在垂沙一战,齐败楚,杀其将唐眜,引发了“庄暴郢”事件。庄本为楚将军,属合纵派。为了平息此番事件,朝廷召回了被放于汉北的屈原。庄军队退出郢都后驻于黔中,并逐渐向南,后以楚朝廷名义攻克夜郎,进入滇,以实践屈原先经营南方的主张。屈原两次南行,都是沿着庄入滇的路线,表现了他对这一支军队活动的关心(参赵逵夫《庄事迹与屈原晚期的经历》,《文史》第55辑)。

从本篇的乱辞看,作者当时“汩徂南土”的结果是直至沅、湘上游。大约是沿沅水南行,同在顷襄王元年秋冬之际南行的路线一样,由沅入溆,再东行跨资水至湘水上游,然后沿湘水北行,故曰“进路北次”。农历四月或五月初到汨罗,闻得顷襄王同秦昭王会于有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的楚故都鄢郢,知楚国国运将不久长,遂选取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此篇应作于顷襄王十六年(前283)农历五月初。

滔滔孟夏兮[1],草木莽莽[2]。伤怀永哀兮[3],汩徂南土[4]。眴兮杳杳[5],孔静幽默[6]。郁结纡轸兮[7],离慜而长鞠[8]。抚情效志兮[9],冤屈而自抑[10]。刓方以为圜兮[11],常度未替[12]。

易初本迪兮[13],君子所鄙[14]。章画志墨兮[15],前图未改[16]。内厚质正兮[17],大人所盛[18]。巧倕不斫兮[19],孰察其拨正[20]。

玄文处幽兮[21],矇瞍谓之不章[22]。离娄微睇兮[23],瞽以为无明[24]。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25],鸡鹜翔舞[26]。同糅玉石兮[27],一概而相量[28]。夫惟党人之鄙固兮[29],羌不知余之所臧[30]。 任重载盛兮[31],陷滞而不济[32]。怀瑾握瑜兮[33],穷不知所示[34]。邑犬之群吠兮[35],吠所怪也[36]。非俊疑杰兮[37],固庸态也[38]。文质疏内兮[39],众不知余之异采[40]。材朴委积兮[41],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42],谨厚以为丰[43]。重华不可遌兮[44],孰知余之从容[45]。古固有不并兮[46],岂知其何故[47]?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48]。惩违改忿兮[49],抑心而自强[50]。离慜而不迁兮[51],愿志之有像[52]。

进路北次兮[53],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54],限之以大故[55]。

乱曰:浩浩沅湘[56],分流汩兮[57]。修路幽蔽[58],道远忽兮[59]。曾伤爰哀[60],永叹喟兮[61]。世溷浊莫吾知[62],人心不可谓兮[63]。怀质抱情[64],独无正兮[65]。伯乐既没[66],骥焉程兮[67]!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68]。 定心广志[69],余何畏惧兮? 知死不可让[70],愿勿爱兮[71]。明告君子[72],吾将以为类兮[73]。

(据白化文等点校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1]滔滔:悠悠,形容夏日之长。《诗经·唐风·蟋蟀》:“日月其慆。”《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滔”、“慆”、“悠”上古并音义近。王夫之《通释》:“滔滔犹言悠悠,孟夏日长也。”胡文英《屈骚指掌》:“滔滔,长也,指孟夏言。今吴楚俱有白日长滔滔之说。”《史记》引作“陶陶”,同。孟夏:初夏,即夏历四月。

[2]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此写当时沅水上游的景象。

[3]伤怀:伤怀之事。指楚怀王二十九年垂沙之战,由于楚国亲秦力量的作用,造成齐楚交战,引发了庄暴郢事件,楚朝廷内部斗争进一步激化,庄的起事和脱离朝廷南行,也使楚国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削弱。永哀:长时间地悲哀。言此事长久以来使诗人感到悲伤。

[4]汩(yù):疾速的样子。徂(cú):去,往。南土:指楚国南部。庄部队本据黔中之地(今湘西一带)。怀王三十年(前299)秦骗楚怀王至武关,欲借口替楚灭庄,要楚怀王割黔中地于秦。怀王不答应,遂挟之至咸阳。庄部队也逐步向南。楚黔中南部西与且兰(牂牁)接壤。《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言庄“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既克夜郎,因留王滇池”。屈原之远至楚南土,乃是想了解庄部队的状况。

[5]眴(shùn):眯眼看。王逸注:“视貌也。”《说文》云:“目摇也。”指眯眼远望。杳杳:深远的样子。《史记》作“窈窕”,音近义通。

[6]孔:很,甚。幽默:僻静无声。王逸注:“言江南山高林深,视之冥冥,夜甚清静,漠无人声。”诗人深入楚南部欲了解庄的下落与状况,而毫无消息。

[7]郁结:聚结,指愁思积于胸。纡(yū)轸(zhěn):通“纡”,形容心绪交结不展。

[8]离:通“罹”,遭受。慜(mǐn):忧痛。鞠:穷困。上二句言:我心中愁闷郁结,为此事遭受忧患而长期穷困。

[9]抚:揣摩、反复回想。王逸注:“抚,循也。”《说文》:“抚,安也。……一曰揗也。”段玉裁注:“揗,各本作循,今正。揗,摩也。”情:情实。如《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不以情。”效:考核。志:思想情志。

[10]自抑:自己克制自己。上二句言:追忆此事上的种种情实,反省自己当时所打算,觉得满腹冤屈,然而强自抑制。

[11]刓(wán):削。圜:同“圆”。

[12]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弃。王逸注:“度,法也。……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圆,其常法度尚未废也。”此言正常的法度不能改变。

[13]易:改变。初:当初,最初。本迪(dí):原来所遵循的道路。《说文》:“迪,道也。”本句王逸注:“变易初行,远离常道。”

[14]鄙:鄙薄,轻视。

[15]章:章程。《国语·周语》:“将以讲事成章。”韦昭注:“章,章程也。”画:计划。《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贞《索隐》曰:“画,计划也。”志:记。墨:书写工具。于省吾《泽螺居楚辞新证》云:“’章画志墨‘是说章程计划曾记之于笔墨,这与《屈原列传》所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的叙述相符合。所谓宪令者,就是章程计划。由于章程计划必须与王图谋而后草创之,故述说往事以’章画志墨,前图未改‘为言。意思是说从前与王所图谋的规章计划,经国大法,都是正确的,至今思之,还是坚持前图,未能改变。”其说是也。

[16]前图:前此所定之规划。当时屈原已被放逐,即使关心朝中事情,也无权过问,不能干预。庄自怀王三十年由楚黔中率军南行之后,迄无消息。屈原相信庄是按照当年所定先统一南方的战略,经营楚南土之地。此“前图”即指楚怀王十六年以前所定先统一南方、再统一全国的规划。

[17]内:内心,思想,指政治学养。厚:厚实,言蕴涵深厚。质:品行。正:纯正。

[18]大人:圣人,胸怀广大的人。这里指明君与杰出政治家。盛:赞扬。

[19]倕(chuí):相传为尧时的巧匠。《吕氏春秋·古乐》言其创造了鼙、鼓、 钟、磬、笭、管、埙、篪、鞀、椎钟等乐器;《世本·作篇》(清张澍辑本)载,除制造乐器外,还发明了木匠用的规矩准绳,农业用具铫、耒耜、耨等。斫(zhuó):砍削。

[20]孰:谁。察:审察,细心地看。拨正:曲直邪正。拨:曲,与“正”相对。孙诒让《札迻》卷十二:“《管子·宙合》篇云:’夫绳扶拨以为正。‘《淮南子·本纪》:’琴或拨刺枉挠。‘注云:’拨刺,不正也。‘《荀子·正论篇》:’不能以拨弓曲矢中。‘《战国策·西周策》云:’弓拨矢钩。‘皆其证也。王释为’治‘,失之。《史记》作’揆‘,亦误。”论极精当。

[21]玄文:黑色花纹。处幽:置于幽暗之处。

[22]矇(méng)瞍(sǒu):睁眼瞎子。有瞳仁而看不见者曰“矇”,没有瞳仁而看不见者曰“瞍”。章:显明。

[23]离娄:王逸注:“古明目者也。《孟子》曰:离娄之明。”洪兴祖《补注》:“《淮南》曰:’离朱之明。‘即离娄也。黄帝时人,明目能见百步之外,秋毫之末。”微睇(dì):略加顾盼。睇,《说文》:“目小视也。”

[24]瞽(gǔ):目盲之人。无明:看不见,没有视力。

[25]笯(nú):鸟笼。《方言》卷 一三:“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篣,或谓之笯”。洪兴祖《补注》引《说文》:“笼也,南楚谓之笯。”

[26]鹜(wù):鸭。

[27]糅(róu):混杂。

[28]一概相量:犹言等量齐观,混同为一。概,古代量米麦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引申为标准。

[29]夫:发语词。惟:思。党人:结党之人。指朝廷中反对改革的旧贵族守旧势力。鄙固:鄙陋顽固。

[30]羌:何为,楚方言。所臧:所藏,指思想上所主张。王念孙《读书杂志》:“古无藏字,借臧为之。……臧,亦读为藏,谓美在其中,而人不知也。下文云:’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意与此同也。王训臧为善,亦失之。”

[31]任重:担负的任务很重。任,抱。《诗经·大雅·生民》:“是任是负。”毛传:“任,犹抱也。”载:车船等运载、装运。盛:多。

[32]陷:沉没,指舟船而言。滞:留滞,指车、马而言。不济:未能成功。

[33]怀:怀里揣着,用为动词。瑾(jǐn):美玉。握:手握。瑜(yú):美玉。

[34]穷:穷困。示:给人看。朱熹《集注》解此句云:“人皆不识,无可示者也。”钱澄之《屈诂》云:“世无知者,将持以示谁乎?”皆是。

[35]邑犬:城邑中的犬。邑中人所聚居,一犬吠则群犬从而吠之。

[36]吠所怪:吠自以为怪异之人与事。此言有个别顽固的旧贵族诽谤陷害他,其他很多人也不明就里,只因他所主张不同于流俗,也对他加以攻击。

[37]非:责难,诋毁。如《荀子·非相》:“为上则不能爱民,为下则好非其上。”《汉书·金日传》:“非圣诬法,大乱之殃。”俊:超群拔俗之人。疑:猜忌。杰:杰出之人。

[38]固:本来。庸态:世俗之常态。庸,世俗平庸之人。

[39]文质:文采与质地、本质。疏内:迂阔木讷。朱熹《集注》:“疏,迂阔也。”内,通“讷”。洪兴祖《补注》:“讷,木讷也。”

[40]异采:超凡的文采。比喻政治上的见解与才能。

[41]材朴:统指未经加工的材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材谓可用也。……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此处主要指可用于修建的栋梁之材一类。朴,朱熹《集注》云:“未斫之质也。”徐焕龙《屈辞洗髓》连下句释云:“譬如良材未雕未琢,朴而委积于地,则遂莫知栋梁而堪巨室者,并余之所有矣。”

[42]重仁:积累仁德。袭义:屡行义事。袭,重叠。《淮南子·氾论》:“此圣人所以重仁裔恩。”注云:“袭亦重累。”

[43]谨厚:谨慎笃厚。丰:充裕,富足。清奚禄诒《楚辞详解》解此句云:“言众人虽不同己,己仍重利仁义,修行谨厚,以丰盛其德。”

[44]重华:虞舜。《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遌(è):逢,遇。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文玩天下

    文玩天下

    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用起点app,在那上面可以看到插图,每一张都是很用心制作的。 杨平是一个喜欢文玩的平凡男人,心里装满了丰满的梦想。但是骨感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寄情与那些文玩,籽料,核桃,手串。。。。。。奇遇会改变一个妻管严的生活吗?惊艳的相遇你问过我弱小的腰子吗?到底是要超越李超人还是老老实实先超过楼下的李超市呢。这是个问题。文玩,按字面儿上的意思就是有文化的玩,玩的有文化底蕴,实际上是古代文人文房清供的延伸品,小玩如和田翡翠,核桃菩提,象牙犀角,手钏把件等等,体积再大点儿,提笼遛狗,花鸟鱼虫,草缸造景,家具摆件等等,再大点儿,自行车,摩托车,越野酷跑?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颜玖玥幼年失怙,与爷爷相依为命。卓然被疾病缠身,休养在家。那一年,她六岁,他九岁。他们相识于人生最初的寂寞时光里,她明眸清澈,他干净如画。一场意外,让年幼的玖玥失去光明,同时也失去了最亲爱的爷爷。从此命运对她关闭了彩色的窗。年轻的姨妈将她接走,在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如果知道转身即是漫长的离别,那一日她一定会等他回来。再相遇已是十年后。颜玥的世界依旧没有光明,而卓然却成长为白衣翩翩的英俊少年。他是她人生最美好的牵挂与惦念,依赖与爱恋;她是他深埋心底的愧疚与自责,牺牲与偿还。当玖玥恢复光明,卓然悄然远走,那些尘封的往事一一揭露。背上行囊,她勇敢踏上飞往未来的客机。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白昼的星光

    白昼的星光

    容貌尚可、脾气尚可、连头脑也只是尚可的小女子顾且喜,因为一次意外,匆忙嫁给了优秀男人赵苇杭,而后者也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急于在现实中寻找一份没有爱情奢望的婚姻。两人各取所需,各尽本分,相安无事地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在“大灰狼”一样的丈夫面前,顾且喜始终扮演着一个的谦卑的、没有骨气的小媳妇形象,可爱、可恨之极。然而,在琐碎的、不经意的家庭生活中,爱在两人之间悄悄萌芽,当两人都深陷其中时,又不得不分手……《白昼的星光》,木梵又一情感力作,透视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触动你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