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42

第42章 哀郢

屈原

《哀郢》收入《楚辞·九章》中,是屈原被放于江南之野九年之后回忆被放时情景而作。《史记·楚世家》载顷襄王元年(前298)“(秦)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郢都震动。人民向东逃难,这同诗中“方仲春而东迁”相合。诗中写到江、夏、夏首、洞庭、陵阳等水名地名,可使我们考知诗人的行动路线。其中又说“至今九年而不复”,则诗作于前290年。以前郭沫若以为诗中所写百姓沿着江水、夏水逃亡是表现了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之事,又将屈原的投江也定在此年或次年。于是就产生了同诗中“至今九年而不复”句的矛盾。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已指出诗应作于屈原被放江南九年之后。同时,如在白起破郢之时诗人并未自杀,而是九年之后才投江自杀,于情理也不合。

皇天之不纯命兮[1],何百姓之震愆[2]?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3]。出国门而轸怀兮[4],甲之鼌吾以行[5] 。发郢都而去闾兮[6],怊荒忽其焉极[7]?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8],涕淫淫其若霰[9]。过夏首而西浮兮[10],顾龙门而不见[11]。心婵媛而伤怀兮[12],眇不知其所蹠[13]。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14]。凌阳侯之泛滥兮[15],忽翱翔之焉薄[16]。心结而不解兮[17],思蹇产而不释[18]。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19]。去终古之所居兮[20],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21],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22],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23],悲江介之遗风[24]。

当陵阳之焉至兮[25],淼南渡之焉如[26]?曾不知夏之为丘兮[27],孰两东门之可芜[28]!心不怡之长久兮[29],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30],江与夏之不可涉[31]。忽若去不信兮[32],至今九年而不复[33]。惨郁郁而不通兮[34],蹇侘傺而含戚[35]。

外承欢之汋约兮[36],谌荏弱而难持[37]。忠湛湛而愿进兮[38],妒被离而鄣之[39]。尧舜之抗行兮[40],瞭杳杳而薄天[41]。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42]。憎愠之修美兮[43],好夫人之慷慨[44]。众踥蹀而日进兮[45],美超远而逾迈[46]。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47],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48]。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据白化文等点校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1]不纯命:反乎常道。

[2]震愆:震惊失所,流离在外。《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

[3]遵:沿着。江:长江。夏:夏水。夏水为长江在江陵以东分出的一支,东北流入汉水。汉夏合流一段古代也称为夏水。

[4]国门:指楚国都城的门。轸(zhěn):痛。

[5]鼌:通“朝”,早晨。

[6]发:出发。闾:里门。

[7]“怊”字据洪兴祖《考异》引一本及朱熹《集注》本补。怊(chāo):悲伤。荒忽:通恍惚。极:终点。

[8]楸(qiū):梓树。其主干高,上古都邑中多植之。太息:长叹。

[9]涕:泪。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霰(xiàn):雪珠。

[10]西浮:指由长江转入洞庭湖。据《山海经·海内东经》,战国以前洞庭湖口狭长,由西南向东北连长江。

[11]龙门:郢都的东门。

[12]婵媛:牵扯,此处为牵挂不舍的意思。

[13]眇:通“渺”,茫远。蹠(zhí):踏。

[14]焉:乃。洋洋:漂泊的样子。

[15]凌:乘着。阳侯:大波之神,此处指大波。

[16]忽:飘忽。焉薄:止于何处。焉,疑问代词。薄,止、近。上四句写在洞庭湖上的漂泊。

[17](guà)结:牵挂而内心郁结。,悬、系。

[18]蹇(jiǎn)产:曲折缠绕。释:解开。

[19]上洞庭:指由洞庭湖东北入长江。下江:指顺长江东行。

[20]终古:一生,有生以来。

[21]背:背离,离开。夏浦:夏口,汉夏合流后流入长江处。西思:向西而思,指思念着郢都。

[22]坟:水边高地。

[23]州土:洞庭湖以北、云梦泽以东,沿大江西岸的带状平原,本为春秋时州国之地,故曰“州土”。平乐:地平人安。

[24]江介:江间。

[25]陵阳:在江西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

[26]淼(miǎo):汪洋无涯际的样子。焉如:到哪里去。

[27]曾:竟。夏:大屋,指宫廷建筑。为丘:变为山丘。上古宫殿皆在台上,宫殿颓圮,则成为荒丘。

[28]两东门:郢都之两门,为郢都通向中原之正门。芜:指坍塌成荒芜之地。

[29]怡(yí):喜悦、愉快。

[30]惟:思。郢路:返回郢都的路。

[31]此句承上“心不怡之长久”,是说自己被放多年中不能越过长江、夏水回到郢都附近。

[32]“去”字据《楚辞集注》和洪兴祖引一本补。忽:形容时间过得快。若:语助词。去:去国。信:信任。

[33]不复:不被召回。复,返。

[34]惨郁郁:悲伤而内心压抑,心绪郁结。

[35]蹇:楚方言发语词。侘(chà)傺(chì):瞠目失神的样子。戚(qī):悲苦。

[36]承欢:顺着心意。汋(chuò)约:犹“绰约”,柔美的样子。

[37]谌(chén):诚,实在。荏(rěn)弱:软弱。持:通“恃”,依靠。

[38]忠:指忠诚的人。湛湛:深厚的样子。进:进入朝廷,被任用。

[39]妒:指好妒之人。被离:众多纷乱的样子。鄣:同“障”。

[40]抗行:高尚的行为。

[41]瞭杳杳:高远的样子。薄:接近。

[42]被:通“披”,加。不慈:不爱其子。尧未将天下传给其子丹朱,故《庄子·盗跖》中盗跖说“尧不慈,舜不孝”。

[43]愠(yùn)(lǔn):内心蓄积而不显露。修美:指品德美好。此句意谓君王憎恶品德美好、心怀忠诚却不善于表达的贤臣。

[44]好(hào):喜好。夫(fú):指示代词,同于“彼”。此句意谓君王喜爱那些巧言令色、好慷慨陈词的小人。

[45]众:平庸的人,谗佞小人。踥(qiè)蹀(dié):快步行走。

[46]美:指品德高尚的人。超远:远离。逾迈:越来越远。

[47]曼:曼曼,远的样子。“曼余目”犹言“放开眼来”。流观:周流观望,四望。

[48]狐死必首丘:传说狐狸死时把头对着生活过的小山。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发写作此篇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史记·屈原列传》说,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屈原恨子兰劝怀王入秦不返,“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楚世家》又记载顷襄王元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郢都震动。《哀郢》开头部分即反映此事。子兰、上官大夫之流一贯媚秦,启其贪欲,使国家倾覆,并且借机构陷屈原,必欲除之而后快。屈原竭忠尽智,不被信任而难以自明。正当历史证明了奸党误国的事实之时,自己反而被流放,欲报国无门,这正是屈原悲剧之深刻所在。

《哀郢》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为第六层。

开头三节为诗的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难之时自己被放、离开郢都时的留恋与悲痛,并反映了老百姓的灾难。诗人的遭遇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皇天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诗人仰天而问,真可使石破天惊。为政者虽昏聩,而苍生何罪?竟遭此流离之苦!“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遵江夏以流亡兮”,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

第二层(4—6节)写开船后仍心系故都,不知所从。“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长楸”意味着郢为故都。想起郢都这个几百年的故都将毁于一旦,他叹息着,忍不住老泪横流。诗人过夏首之后转入洞庭湖之时,回首远望龙门,早已看不见了。洞庭五渚,哪里是我落脚的地方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表现了既不忍远去,又无处安身、彷徨不定的心理状态。“’焉洋洋而为客‘一语,倍觉黯然!”(李贺语)正如台湾学者杨胤宗所说:“呜呼!船唇马足,何由栖止,顺风逐波,心伤已摧。逐臣老矣,岂终老而为客耶?”

从“将运舟而下浮兮”至“悲江介之遗风”三节写继续东行时的心情,其遣词命意,与上一层所写在湖上漂泊的景象不同。“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诗人在按捺不住思念、哀伤之情的时候,便登上了江边的高丘,延颈远望。这只能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诗人频频回望,是潜意识的作用,也是他清醒而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表现。

从“当陵阳之焉至兮”至“蹇侘傺而含戚”(10—12节),为第四层,写诗人作此诗之时的思想情绪。在这一层中他才指出:以上所写,皆是回忆;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从未淡化,也无日不想起。“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西东门之可芜?”此谁之罪也?那些奸邪之人不仅排挤诗人至蛮荒之地,并且倾覆宗庙,祸及国家。回想自己挥泪出都门、随老百姓逃亡的情景,宛如昨日之事,而时间却已九年之久!“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就日日忧愁这一点而言,似时间极长;就被放时情景记忆犹新而言,又似极近。

第五层(13—15节)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进而揭露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朝廷里那些奸佞之徒表面上逢迎奉承的原因,不仅因为他们懦弱无能,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确实难以倚靠。溺井之狗,居社之鼠,皆有以自安,而抗脏正直之士反落得一身罪名。“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这便是屈原对当时楚国君王的评价。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屈原思想的深刻性由此可见。

乱辞总承此两部分,写诗人不能回朝的痛苦和悲伤,使全诗的主题更为集中和突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和憎,表现出一种永久的崇高感情。同顷襄王比较起来,屈原如高耸入云的泰山,顷襄王不过一抔黄土而已。

此诗在外部结构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并且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境地。(一)全诗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之末,此同于《离骚》者;但无虚字韵的变格押韵形式,也无《涉江》开头部分那样任意押韵的情况。(二)乱辞之外,皆四句为一节,无《抽思》《思美人》等夹杂六句成节的情况。(三)乱辞之外,每三节为一段。这样,又同内容联系起来,使诗中语言形式的节奏与旋律的层次增多,范围扩大。(四)对偶句多,几乎占全诗之一半,而且有不少诗句除去语助词“兮”之后,对仗极为工整。如:“去故乡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 “ 众踥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等。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对偶句既严整,又流畅自然,而且多为流水对,读之只觉其语言优美,节奏和谐,而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在对偶上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为先秦诗歌中所仅见。只于此就可以看出屈原驾驭语言的能力。

(赵逵夫)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门贵妇

    高门贵妇

    即使这段婚姻里你不曾爱过我,我却不愿让孩子就这样离去!————————婚礼前夜遭人强迫,新婚之夜被丈夫赶出家门。她是K市里最清纯的名门大小姐,岂知命运如此捉弄,让她从此天翻地覆。他是K市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商界大亨,却唯独看不惯自己的小妻子。*她:我怀孕了!他:……孩子不能要!那天,他亲自将两颗胶囊交到她的手里命她吃下去。她却最终只是淡淡一笑,即使再多的不舍,却也接过胶囊便抬头干咽了下去。*当看着他拥着女友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她手里却握着他交给她的离婚协议书,终于,他不再需要秋家的扶持,于是,她便再也没有做他妻子的理由。只能任由铭心刻骨的痛,云淡风轻的离开。*只是她走了,家里却已经满满的她的身影,当他得知她痛快的签字时他更是气急的将离婚协议书当场握成了一个球,只是当球进了垃圾桶,里面两颗红色的胶囊却染红了他的眼。*再相见,她已经是高佲集团的总裁夫人,身边有贴心的丈夫跟女儿陪同,当她感动的笑着给丈夫夹菜的那一刻……心仿佛被剜走一样的痛开,才知道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介绍下,我太太秋素白女士!”“尹先生,别来无恙!”曾经,他也有这样的机会……***************************************推荐好友的完结文《名门,高攀不起》有时候,挣扎只是让高高在上的人更加凶猛的羞辱对待。“娶你,本就是为了让你怀上我的种!”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只是曾把你用力地伤着。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名门前夫,别来无恙》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
  • 倾城小农女

    倾城小农女

    为嘛一道圣旨下来,她就成了将军大人的第13位妻子,有人说将军生了一副克妻相,咳咳!最重要的还是将军大人长得其实挺有型的.......,总之身边的人对她这位将军夫人的头衔都不太看好,不带你这样开的。”冷莫子仰天大叫,还是一个美人胚子为嘛住的还是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有人说将军残暴不仁。咦!将军夫人其实还蛮好用的,“老天!玩笑,拿着圣旨狐假虎威,想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女王,却穿越到一个蓬头垢面,被人抛弃的小姐身上,你说蓬头垢面也就算了,反正洗干净,县令见了她也要跪在地上点头哈腰的,住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就算了,赚点钱,修一间让人羡慕的宅子就成。
  • 蛇王魔姬

    蛇王魔姬

    你这一生只能锁我于你的心内,除了我之外,任何试图接近你的人,我都会让他不得好死。所以,你这辈子注定是我的。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因为我不会因此而放过你。以前你是高高在上的护法,任何人都必须匍匐在你的脚下。但是现在,哼,你不过是一个毫无法力的废物。所以,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乖乖做我的男人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皇后:天价庶女

    重生皇后:天价庶女

    前世男友的背叛让她痛彻心扉。重生不是公主,王妃,皇后,而是相府里面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低的不能在低的庶女。不过没关系,庶女就庶女正好可以让她随心所欲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没事画画画,画着画把嫡出大姐的美好姻缘画没了,不是她坏人好事而是她可以得到十万两的酬金,天上掉的钱白捡白不捡。
  •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千里之外,欲罢之阁

    都说岁月弄人,其实岁月不光能弄人,连神仙都不会放过。三千年前的一场大难,引发了几双人的命运纠缠。千里的彷徨,钦原的无奈,遥止的不舍,千那的坚持,方倚的怨恨……而三千年后的大难,又会制造出怎样的爱恨纠葛?是清如的心伤还是六波的选择?是沮吴的彻悟亦或是斯斯的不悔?众人的情感帷幕有的在大难时偶然开始,有的在大难后悄然落幕……世间事不知如何而起,亦不知如何而落。饶是岁月匆匆,她依旧记得那日春日和风,你面朝湖畔负手而立的样子,不知年复一年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