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从容:举动。王逸注:“从容,举动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六上云:“从容有二义,一训为舒缓,一训为举动。……《九章·抽思》篇云:’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哀时命》云:’世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此皆谓己之举动非世俗所能知,与《怀沙》同意。《后汉书·冯衍传》:’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其不同。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此亦谓举动不同于俗。……《中庸》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从容中道,谓一举一动,莫不中道,犹云动容周旋有礼也。《韩诗外传》云:’动作中道,从容得礼。‘《汉书·董仲舒传》云:’动作应礼,从容中道。‘王褒《四子讲德论》云:’动作有应,从容得度。‘此皆以从容、动作相对成文。……《缁衣》云:’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引《都人士》之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从容有度,出言有章。‘从容与衣服相对成文。狐裘黄黄,衣服不贰也;其容不改,从容有常也。《正义》以从容为举动,得之。《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言行亟变,从容谬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类。‘从容与言行,相对成文。从容谬易,谓举动反覆也。……《墨子·失乐》篇云:’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不足观也。‘《庄子·田子方》篇云:’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楚辞·九章·悲回风》云:’寤从容以周流兮。‘傅毅《舞赋》云:’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汉书·翟方进传》云:’方进伺记陈庆之从容言语以诋欺成罪。‘此皆昔人谓举动为从容之证。”
[46]固:本来。不并:指圣君与贤臣的不能相遇。明李陈玉《笺注》云:“有君无臣,有臣无君,谓之不并。”即其意。
[47]其:指圣君贤臣之往往不能相遇。这里是因自身的遭遇而想到历史上的相近事件,因而有此感慨。
[48]邈(miǎo):遥远。钱澄之《屈诂》云:“圣贤既不并世,若禹于益、皋陶,汤之于伊尹,未尝不并。去古久远,此风已邈不可慕矣。”此句言上古这些圣明之君距今久远,自己不能从之而有为于世,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是自我安慰之语。
[49]惩违改忿:止息、转移怨恨的心情。惩,止。违,王念孙曰:“恨也。言止其恨,改其忿也。恨与忿义相近。……班固《幽通赋》:’违世业之可怀‘,曹大家曰:’违,恨也。‘《无逸》曰:’民否则厥心违怨。‘《邶风·谷风》篇:’中心有违。‘《韩诗》曰:’违,很也。‘很亦恨也。”(《读书杂志馀编》下)以上所举各“违”,实“愇”字之借。《玉篇》:“愇,恨也。”“违”原作“连”,据《史记》及朱熹《集注》本、夫容馆本改。忿,怨恨。
[50]抑心:抑制内心情感。自强:自勉。
[51]离:通“罹”,遭遇。慜(mǐn):忧患。不迁:指不改变志节。
[52]像:榜样。清马其昶《屈赋微》解释此句:“谓以古人为法也。”这与《抽思》的“望三王(原误作”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的意思一样。这里是指虽事业不能有成,但个人的人格不会有所变化。
[53]进路北次:前行路线改为向北,暂作停留。诗人溯沅水至于辰阳以南,便不再朝南,而入溆水,至资、湘上游,然后改而北行。
[54]舒忧娱哀:摆脱忧愁,使悲哀心情得到宽慰。这是就南行的目的而言。
[55]限之以大故:因朝廷中有关大罪的规定,而至此为限。此言不能再朝南行的原因。大故,大的事故,指大的犯罪之事。《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馀子。”郑玄注:“大故,谓灾寇也。”《论语·微子》:“故旧(按指故交旧友)无大故,则不弃也。”孔安国注:“大故,谓恶逆之事。”屈原虽然心上惦记着庄的下落和行动,但不能不考虑到世俗之人的看法及政敌之险恶,他不能留下话柄。
[56]浩浩:水盛的样子。沅湘:沅水与湘水。沅水发源于贵州中部,在湖南西部北流。湘,湘水,发源于湖南省南部,在湖南东部北流(战国时是在洞庭湖东侧经临湘流入长江)。
[57]汩(ɡǔ):水急流的样子。此是就沅湘上游的地理状况言之。上流水急,故云。
[58]修:长。幽蔽:幽深昏暗。
[59]曾伤爰哀:以下四句原在“余何畏惧兮”下。王逸注:《史记·屈原列传》“自’道远忽兮‘以下,有’曾吟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四句”。但今本《史记》在“余何畏惧兮”下也仍有“曾伤爰哀”四句,两处重出。王引之、闻一多以为当在前。朱熹《集注》文从《楚辞章句》,而次序列在前。今据闻氏《楚辞校补》及《九章解诂》,将“余将畏惧兮”之下四句移此。曾,通“增”,重,一再。《抽思》:“独永叹乎增伤。”“增伤”与“永叹”相对而言,意相近。伤,悲伤。爰,通“咺”,哀泣不止。《广雅疏证》卷二上引王引之语:“爰哀犹增伤,谓哀而不止也。《方言》云:’凡哀泣而不止曰咺。爰、喛、咺同声而通用。‘《齐策》狐咺,《汉书·古今人表》作狐爰是其证。”
[60]永叹喟(kuì):长长地叹息。喟,叹息。
[61]溷(hùn)浊:混乱污浊。莫吾知:没有人了解我。
[62]谓:说。此句言:人心真无法说。此因当政者不贤,致使是非混淆,黑白颠倒。
[63]怀:怀揣着。质:质朴,指质朴诚实的本性。情:感情,情义,指对国家社稷之深情。
[64]正:评判。作者言自己远行到南土荒鄙之地,是出于对国家社稷长远利益的关心。然而,这一点当时无人能够做出正确的评判。正,原作“匹”,与下“程”不入韵。朱熹《集注》云:“’匹‘,当作’正‘,字之误也,以韵叶之,以及《哀时命》考之,则可见矣。”又其《辩证》下云:“但下句云:’伯乐既没,骥焉程兮。‘于韵不叶,故尝疑之,而以上下文意及上篇’并日夜而无正‘者证之,知’匹‘当作’正‘,乃于下句音义皆叶,然犹未敢必其然也。及读《哀时命》之篇,则其词有曰:’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正与此句相似,其上下句又皆以荣、逞、成、生为韵,又与此同,然后断然知其当改而无疑也。”朱说是,今据改。
[65]伯乐:古代善相马者。《战国策·楚策四》:“骥……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附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淮南子·道应》载伯乐事秦穆公,谏九方堙以相马。既没:已死。没,通“殁”,死。
[66]骥:良马。焉:安,何。程:衡量,计量。此句言无人能识别良马。
[67]错:通“措”,安置。清屈复《楚辞新注》解以上二句云:“民生禀命于天,寿夭穷通,错置各有运数。”其说是。
[68]定心:坚定心志。广志:放宽胸怀。朱熹《集注》云:“君子之处患难,必定其心,而不使为外物所动摇;必广其志,而不使为细故所狭隘。”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定心,则不为患难所摇;广志,则不以穷蹙自阻。”说皆是。
[69]让:辞让,退避。
[70]爱:爱惜,吝惜。洪兴祖《补注》云:“屈子以为知死之不可让,则舍生而取义可也。所恶有甚于死者,岂复爱七尺之躯哉!”
[71]明告:明白告诉。君子:古代的圣贤。
[72]类:法度,榜样。郭在贻解释此句云:“所谓’吾将以为类‘,乃指以’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为类(类即法则、道德标准之意),亦即舍生取义之意。这种思想,篇中凡三致意焉,如’重仁袭义,谨厚以为丰‘,如’定心广志,余何畏惧‘等等。故最后总结一句’吾将以为类‘,意思就是说,我将以舍生取义为处世的准则。”(《训诂丛稿·楚辞解诂续》)。说甚是。
评
屈原从顷襄王元年被放于江南之野,十多年中,虽惦记着朝廷,但朝廷早忘记了他。事实上,他此次被放之后,对朝廷的具体事情了解也有限,只是感到国家在走向衰亡之中。他唯一寄予希望的,是垂沙之战以后愤而起事,据黔中之地后,开向楚南疆的庄部队。屈原从怀王十年起任左徒之职,即主张楚国先统一南方。以南方广大国土、民众和资源为基础,再统一全国,便轻而易举。为此,他主张联齐抗秦,抑制秦国东向以强力吞并山东六国的企图。楚怀王十年城广陵,十一年五国伐秦,十八年起,淖滑经营五年而灭越,都体现了屈原的这一战略思想。但一些旧贵族为反对屈原在国内的政治改革,对外战略上也站在屈原的对立面,力主亲秦以排斥屈原。楚宗族庄本楚庄王之后,同淖滑一样,是赞同屈原的主张的,在亲秦派使楚齐开战、垂沙大败、进一步诬陷联齐抗秦者的情况下,起事除恶,引起楚国上层的四分五裂。屈原在此情况下被召回以平定局势。庄军队退到黔中,后来逐步向南。屈原希望这支部队能开拓南土,为楚国将来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所以两次沿沅水南行。谁能理解屈原的这一些想法?在当时这真是“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垂沙之战中的结果究竟怎样?谁能正确地、公平地评价庄的行为?当时的情形是“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庄起事之后,肯定会形成郢都社会秩序的混乱,也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那些亲秦的旧贵族们将其看作强盗,可谓“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那些结党营私的旧贵族眼界狭小,头脑固执,根本不能理解屈原的远大目标。屈原希望完成统一全国的重大任务,但因受到各种阻碍而难以成功。甚者,一些人对庄、对屈原都加以抨击与指责。屈原忍受着深深的冤屈,坚持前代圣贤的仁政思想。他仰慕古帝舜,仰慕建立了华夏统一王朝的夏禹商汤。他之所以遭遇种种的忧患而不改其志,便是心中永远存有舜、禹、汤这样安抚万邦、光被天下的圣君,愿意像他们手下的臣子那样为平息战乱、安定天下献力。
本篇的开头说诗人“汩徂南土”。在前四段对垂沙之战有关是非、结果的回忆之后,第五段说“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这应是指作赋之时,即由湘水上游折而北行之初。下面说“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这就是为何不能再南而要折而北行的原因:再走就出了楚境,等于离开了楚国,这是朝廷所不允许的,诗人自然没有这个打算。
乱辞是对全文的总结。诗人知道君王抛弃了他,旧贵族攻击陷害他,很多人不理解他,自己唯一的希望是庄能够在经营南方上有所作为,借以扭转局势,结果却毫无消息。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了,于是决定北归。至于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之事,也已做好最坏的打算,无所畏惧。诗人自己也没有想到,当他到了汨罗江边的时候,听到顷襄王竟与秦昭王会于有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的楚故都鄢郢。他似乎预感到了国家即将覆亡的结局,因而选择了楚民族历来十分重视的五月五日这个布香草、除虫瘴、讲求清洁之日,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在江南之野的作品,除被放之初所作《涉江》和九年后回忆当秦军攻近郢都时被放流亡过程的《哀郢》之外,便是依沅湘一带老百姓祭祀歌舞词所创作的《九歌》十一篇。最后一篇作品是《怀沙》。可以看出,《怀沙》在形式上同屈原的其他几篇骚体之作有明显的不同。与早期作品《橘颂》的差异可以不谈,同《离骚》与《惜诵》等六篇的差别就很明显。骚体赋(或曰骚体诗)不计“兮”字,一般是六言,其第四个字为虚字(即所谓“虚字腰”)。但《怀沙》大部分是四言,没有虚字腰;少数五言,其第三字为虚字腰;个别六言,一句七言。可以说,它在形式上接近于《九歌》。《九歌》中有相当一些句子不计句中的“兮”为四言或五言,也有六言的。我以为这是屈原晚期创作向民间回归的一种表现:他所创造的骚体本身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北方诵诗的经验而成的;他长期生活于沅湘一带并创作了《九歌》之后,在六言骚体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了向民歌的靠近。
当然,屈原用这种句子较短的诗歌体式,也更容易表现一种急切、强烈的感情,不像以前常用的骚体那样节奏舒缓,而给人一种斩截的感觉。这应该也是屈原当时心理的一种反映。
认真研读本篇不仅可以弄清一些在屈原研究中含混不清的史实,弄清屈原同楚国当时一些重大事件的关系,揭示屈原政治思想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了解屈原创作心理及创作风格的变化,对于认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的前后发展变化情况,也有很大的益处。
(赵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