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03

第3章 《历代赋评注》序(3)

其《论宋体》部分云:

至于赋,若以文体为之,则专尚于理,而遂略于辞,昧于情矣。……今观《秋声》《赤壁》等赋,以文视之,诚非古今所及;若以赋论之,恐(教)坊雷大使舞剑,终非本色以上并见祝尧《古赋辨体》卷八……

虽然其评价拘泥于对赋的僵化的认识,但第一,看到宋赋以散文体为之;第二,注意到宋赋以议论为特色;第三,认为它来自先秦时屈原的《卜居》《渔父》。祝尧的眼光是相当敏锐的。有的学者称宋代的赋为“新文赋”,其实称作“散体赋”更明白,更可以看出它同先秦文赋的关系。“散体赋”也就是文赋中不同于律赋、骈赋和骋辞大赋的一种文赋,同先秦时的《渔父》《卜居》和见于《师旷》《说苑》的一些赋体之作无多大区别,它的特点一在于善于摹物写景,二在于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三在于语言的时代特色。因而,从艺术方面看它显得更自然、明畅,抒情性更强。从魏晋至唐,在挖掘汉语外在美的表现功能上,许多文人都作了尝试。但正如《老子》第十六章所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鹖冠子·环流》也说:“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违背了它存在的本旨,便要回到最初特别强调本旨的那个出发点上去。宋代的文赋回归到了先秦时文赋形成阶段上。但是,这又不是简单地重复,不是平面上的“环流”,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因为有了汉魏至唐辞赋创作在语言运用上积累的经验,宋代的文赋已不同于先秦时代的重视铺排和一般论理,而追求着摹物中抓住特征的艺术点染和在物我关系、人生际遇方面哲理的感悟。所以说,宋代赋是另辟蹊径,别样风光。

金代赋的创作主要在后期,也受到北宋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影响,易排为散,以适意自然、朴素冲淡、近于物情为尚;也同样以描绘见哲理,由抒情发议论。赵秉文、李俊民、元好问等皆因此而有所建树。

元赋的创作基本上沿着宋金自然冲淡的风格发展,却不再大发议论,而是上承唐代,主于抒情,张扬个性。这有社会现实方面的原因。首先,元朝统治者对唐宋时代以为科举晋身之阶的诗赋之类采取斥废态度,而在传统文化方面学养较深的汉族文人又得不到任用,其潦倒落拓者入于教坊剧院,其有庄园资财者则借诗赋以娱性。其次,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下,发议论也会招致危险,故学习魏晋士人的随性任气。再次,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说,宋金赋在议论方面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元代作家难以出其右,所以不得不反省此前之失而另寻“柳暗花明”之路。与之相应,元赋在形式上出现了骚化现象,因为骚具有抒情的传统。

明代前期,由于实行八股取士等对知识分子思想进行钳制的政策,赋的内容消解了元末明初愤激慷慨的气息,风格上趋于平淡,部分作品学习汉赋的歌功颂德,体现了专制文化下的文学特色;而大部分作品仍沿着元赋抒情的路子,形式上也仍然表现出骚化与诗化的特征。明代中期以后文艺思想活跃,前后“七子”反台阁体而倡导复古,否认唐代以后赋的成绩。李梦阳甚至提出“唐无赋”的观点。历史地看,李梦阳的这个说法针对的是宋代以来赋作讲格法理义及明代前期出现的工艺化倾向的弊端,是为了使赋的创作更具有活力,这同初唐之时陈子昂慨叹“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修竹篇》序)的用意一样。《文心雕龙·诠赋》论齐梁以前赋云:

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当其不利于本身发展的因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变革的时期也就到来了。明代的赋在其后期或宗楚骚,或尊汉,或尊唐,各开路径,百花齐放,成就是突出的。在元末明初刘基揭露时弊、抒写忧患的赋作之后,赋家代有高手,即使是身为复古派的李梦阳也留下了赋作四十余篇,且其愤世嫉俗、悯民报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何景明、徐祯卿等也都有佳作传世。前七子复古派之外,无论此前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还是此后以唐顺之为代表的唐宋派,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性学派,以王世贞、谢榛为代表的“后七子”,也都重视赋的创作,成绩斐然。至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朝廷对士人的禁锢也已无力,文人思想之活跃,有似汉末,而其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的程度则显得更为大胆而放浪。明代末年,民族矛盾尖锐,赋作也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篇章。至于小品赋的出现,则是受明代小品文的影响,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也与小品文略同,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明代后期赋的创作呈现出此起彼伏、各派争流的局面,则清代在经过清初社会与意识形态的稳定过程之后,慢慢形成了赋复兴的趋势。清初有王夫之、黄宗羲的“志士之赋”(刘熙载《赋概》),陈维崧、吴兆骞、尤侗、蒲松龄等紧承其后;至乾嘉之世,很多著名的学者、古文家,同时也都表现出对赋的兴趣。文赋、骚赋、诗体赋以至文赋中的骈体、律体、骋辞大赋等各种体式全面复兴,百花竞艳,各种流派同时并存,自由发挥。在清人入主中原的形势下,似乎赋这种传统的文体成了光大华夏文化、显示空前盛世的手段。清代赋的数量又一次超过此前各代的总和。

晚清之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人们认识到了西洋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之后,一些志士仁人首先从与国计民生联系密切的方面入手,文学创作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产生了新文体、新诗体,并越来越重视小说的功用,而只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的赋(这里主要指文赋、骚赋与诗体赋,因为俗赋被发现并引起关注的时间很迟)自然只能暂时置之脑后。1840年以后,直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也有个别学者创作了反映时代风云、爱国精神的赋作,但就整个赋的变革、发展来说,已不可能产生奇峰突起的状况。然而,如要研究赋将来之存在与发展,却不能不由清末的赋开始加以审视。

赋虽有四种体式,但以文赋为主体,所以论赋之发展,主要是论文赋在结构方式、语言风格上的变化,兼及其同骚赋、诗体赋之间的相互吸收与消长。骚赋、诗体赋本身不是没有变化,但二者在汉代以后大部分时间中都被边缘化,不占主流,所以也影响较小。从整个的语言风格变化方面说,骚赋、诗体赋同文赋的发展变化大体一致。另外,文赋经过了由“散”到“骈”、到“律”,又到“散”的发展过程,但并不是说新的一种式样产生后,旧的便消失了,这种归纳只能是就发展风格的主流而言,事实上,先前已有的各种形式也同样并存,并仍然是以后发展的凭借与参考。比如文赋在先秦时为散体,然而除《风赋》《钓赋》之类篇幅不大的赋作之外,已产生《高唐赋》《神女赋》这样的骋辞大赋。到汉代骋辞大赋占了主流,而一般散体赋仍流行。魏晋至南北朝骈体赋盛行,而散体包括抒情小赋、骋辞大赋也仍有作品产生。唐代一变而为律赋,而作散体者也大有人在,至宋代又风行散体,但骈体、律赋之作也并未绝迹。我们应立体地看文体的发展,而不能受“简单进化论”的影响,以为一个时代风行什么,别的便不再有。因为那样看待文学的发展状况,很多问题便无法解释。实际上科学的进化论也是讲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物种进化了,而另一些则由于环境未变,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理特征与生存状态。

上面简要回顾了赋的发展历史,主要着眼于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未能论述其不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使是特色,如果过了头,也就会显出弊端。以上我们在对赋发展流变过程的回顾中,主要介绍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和特色,但每一阶段至于末流,也就到了必须要变革的地步。《周易·系辞下》云:“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此用于对赋的发展史的观察与对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解释,再适合不过。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赋都有其特色,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赋坛高手或卓越理论家却总是针对其不利的一面,尤其抓住其末流之严重弊端而攻击之,以开辟新路。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从内容上说,大体在每一朝代的初期,赋多慷慨激昂之作。前朝之遗民尚有不平,后朝之功臣自诩伟业,作家的文风则因经历了乱世,一般视野开阔,也较切近现实;待王朝鼎盛之时,则多歌功颂德之作,而题材也较广泛;至其末世,揭露黑暗、反映民瘼、愤世嫉俗之作较多,统治集团中一些有远见而受排挤的人更以赋为歌哭,写衰世、乱世的变故,读之令人扼腕切齿。这些都是一般规律,故在此对于各个时期赋的题材、内容、思想方面种种未多提及。但本套丛书各册之前都有一概述,可以使读者了解该时期赋在题材、内容、思想以及艺术上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

《历代赋评注》共七卷,收入从先秦至清末两千多年间的赋作。各卷主编或主笔人如下:

先秦卷:赵逵夫马世年(评注)

汉代卷:赵逵夫韩高年(主编)

魏晋卷:赵逵夫杨晓斌(主编)

南北朝卷:赵逵夫汤斌(主编)

唐五代卷:尹占华杨晓霭(评注)

宋金元卷:霍旭东李占鹏(主编)

明清卷:龚喜平(主编)

全书由我主编,负责确定选文原则,同各卷负责同志选定篇目,提出编注体例和评析要求,在工作进行中抽查各卷注评的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进行最后的统稿工作。

此书从1992年起步,至1993年、1994年已编成三部,当时计划列入丛书分册出。在1993年出版的《诗经蠡测》和1994年出版的《汉诗研究》等四本书,以及1995年出版的《诗赋论集》等勒口上已预告《汉赋评注》《魏晋南北朝赋评注》《唐五代赋评注》即出。故十多年来很多朋友关心这套书的出版,在每次赋学会上都有人问及。在这里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套丛书由二十世纪之末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出版,成了真正的“跨世纪”的项目,其原因我在全书《后记》中稍有交代(见《明清卷》之末)。2006年启动修订工程,原计划在2007年8月兰州召开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前印出,但由于工程太大,拖到现在才全部完成。因篇幅大,在篇目选定上也有反复,其中错误难免。希学界同仁给以批评指正,以便有机会在再版时加以改正。

2007年12月18日

同类推荐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染指不良丑妻  (大结局)

    染指不良丑妻 (大结局)

    (公告:每天凌晨保证更新!如果更新的章节没有显示,请大家在网址的地方novel后面加上阿拉伯数字2试试看。如:http://m.pgsk.com/a/109012/)他,唐君尧,唐氏集团新任总裁,一个35岁的钻石王老五。回国后的一场商业聚会,居然让他老妈捡到了一个10岁的孙子,也就是他的儿子……他可以对天发誓,自己绝对不会让女人育他的种。什么,给自己生个儿子的女人,居然是这么个丑女?她,沈倩怡,业内首席设计师,一个32岁的单身女人。身材偏胖,生性迷糊,但是十年前一场精心策划,他偷了一个男人的种,这恐怕是她这一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不得已他决定跟她结婚,可是在婚礼前,这个小猪丑女居然敢逃婚?唐君尧怒火中烧,发誓一定要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丑女抓回来,居然不懂得珍惜他这个钻石王老五,简直是没眼光啊……来了什么都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收藏,请相信你的收藏有绝对的魔力,一个举手之劳给我一个辛勤创作的希望(×__×)嘻嘻……群号:865083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花败柳系列》第一部之《恋童:残花债幼妻》云霏霏风风火火地赶往小朋友薛灵儿的家,16岁的她清纯可人,绑着一根马尾,身上洋溢着少女的活力,可是今天她不是去玩的,她要去救她的小朋友。没错,她是圣母福利院的义工,哇靠,那个薛灵儿无良的老爹,居然欠了高利贷一屁股债,现在竟然还想把女儿卖了抵债,这都什么社会了,居然还有这样的老爹。云霏霏锄强扶弱的豪情壮志立马被激起了,背上自己的挎包就往人家那里赶,她不但要打醒那无良的老爹,还要把那个方高利贷的骂道狗血淋头,简直没人性。——————————————————————————这个女人,小胳膊小腿的,居然敢把他的人打了,真当他放高利贷的好欺负啊。花月翎大手一挥:“来人啊,就拿这女人抵债吧,把她洗干净送到我房间去。”云霏霏大骂一声:“……啊呸,你这朵烂喇叭花……”花月翎眉角弯弯,邪恶的说:“我有恋童癖……”云霏霏两眼一翻,直接漂亮的晕倒。,~~~~~————————————————————————欢迎亲亲砸花,收藏加推荐~~~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重生一一轻媚撩人

    重生一一轻媚撩人

    “这就是你想要的吗?”看着曼珠沙华在自己面前妖艳的绽放,欧阳惜恩的眼里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惊喜,所剩的只有眼底毫无波澜的平静!一步步踏入他布置的死亡陷阱,欧阳惜恩的脚步没有一点点的迟缓!像往常一样轻轻的抱起了花束,只是脸上没有了当初的笑容,只剩下嘲讽勾起的嘴角。平静的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某个地方,欧阳惜恩缓缓的闭上了漂亮的眼睛!伴随着妖娆的火焰还有漫天翻飞的曼珠沙华,欧阳惜恩任自己消失在静谧的夜色中,慢慢的坠入黑暗…我以为,在我的世界里,只有你是真的,但是却没想到,你也是假的!看着生命中唯一的他终于忍不住要除掉自己时,欧阳惜恩的心也跟着麻木了!想要我的公司,好啊!给你,所有的都给你!你要,就拿去吧…梦醒了,欧阳惜恩丝毫没有留恋过去那曾经出现过的快乐、悲痛、嫉恨、情欲,还有曾今的爱…奇怪的,那曾经动摇我心的震撼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残留,就如同我为了你付出的所有,在那一刻,化为灰飞烟灭。原以为无趣的一生已经结束,却没想到自己还能睁开眼。重生吗?既然这是上天再给我的一次机会,任性一次又何妨,这一次,让我为自己而活吧!欧阳惜恩对着自己的心起誓…娱乐、家族、黑帮,不是有点精彩,而是非常精彩!请大家尽情欣赏欧阳惜恩的重生,也看看安安的转型能否成功!这本是安安的旧爱:《悍妻的绝色夫君们》(这是安安的第一篇穿越小说,此文结局NP,过程NP,内容很精彩,就是文笔很生疏,安安很不好意思的拿出来献丑了!)[悍妻的绝色夫君们内容简介]咳咳……为了纪念我逝去的儿童节!-------------------------------------------------------------------------------------------------欧阳雪,前世欧阳家族的家主!再被自己最相信的男友害死以后,重生到了架空的时代!被变成了世界上最毒的毒人!遇到了他,他,他……可是,她的身体有毒!她该怎么吃他们呢?他,刑天,爱上欧阳雪的第一个男人,但是欧阳雪的离开让他一夜白头!再见面!你是否还会爱我!他,青炫,第一山庄庄主!在被欧阳雪救过以后,彻底的被欧阳雪折服,想和她结婚,可是却被欧阳雪的冒牌老子阻止了!是否能达成心愿呢?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妃君则嫁:落跑王妃【完本】

    妃君则嫁:落跑王妃【完本】

    ◎作为帮助朋友的下场她被当成了和亲公主,远嫁别国◎作为帮助有情人的下场“她已经犯了七出!这种女人!本王早该休了她!”净澜夕蟒袖一挥。她泪别,为的不是别的!她受不起这种耻辱!她走,走的远远的。净澜夕,这辈子你都别想再找到我!★两年后★“你有毛病是不是!?”“没有。”“你走开!别跟着我!”
  • 倾城雪:梦里繁花

    倾城雪:梦里繁花

    她是北唐百无一用的公主,文不行武不能。是众人眼中的废物,却是当朝天子的掌中宝。一眼一生,她将那个男子爱入骨髓,却最终以血浸染这份爱情。风云流转,她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激起千层浪。夕阳西下,沙尘滚滚,她一身铠甲屹立前方。万箭齐发间,她抬头,嘴角挑了笑意。纯古典文~没有天马行空,只有动人心肠……
  • 有毒皇后

    有毒皇后

    身处王府之中,她一直想尽办法杀死周百川,国家灭亡了,然而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她必须要成功,为此做什么都可以。她要让周百川喜欢上她,趁他松懈的时候杀了他,宋琳儿穿越到了异世成为了公主。为了活命,她做了敌国平国庆王周百川的丫鬟。可是刚成公主没多久,但渐渐的她发现,她喜欢上了他,再难下手。爱恨情仇,因为一次意外,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她都要面对
  • 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奋力披挂上当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要与曾和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
  • 欢乐颂(第三季)

    欢乐颂(第三季)

    时代里,他和她不期而遇。在人生里,你和我都是邻居。悲喜交织的心事,奋斗独立的姿势,破茧成蝶的未知。五个女人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搬来欢乐颂小区22楼,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第三季是《欢乐颂》的大结局,华彩之作。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美剧风格十足,出人意 料之处比比皆是。樊美人洗净铅华,渐次展现她的天生丽质;乖乖女关雎尔在爱情面前方寸大乱……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