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02

第2章 《历代赋评注》序(2)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他引文中的“所谓”,乃指清焦循而言。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中引了焦循《易余籥录》卷十五的一段话:“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辞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明录其八股,一代还其一代之所胜。”王国维对焦循的看法有所修正,而基本继承了焦氏的观点。这是说一代文学有一代文学的特色。以往很多的人都认为赋只有汉代的好,甚至误认为赋是汉代才有的,或以为后代虽然也有人写,但数量不多,水平不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可以说,从先秦至近代,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产生大量赋作,而且名家辈出,代有名作,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

先秦是赋的孕育与形成期,而至战国之末,已各体皆备。赋有骚赋、文赋、诗体赋与俗赋四种体式。大体说来,骚赋起于《离骚》和《九章》中《橘颂》外的八篇,从宋玉、唐勒、景瑳的《九辨》《远游》《惜誓》,铺排的特征更突出,所以更远于诗而近于赋。诗体赋起于屈原的《橘颂》,荀况的《赋篇》五和《遗春申君赋》。文赋起于行人辞令和议对,而从事于讽诵工作的瞍矇在文赋的发展过程中起了相当的作用,这从《师旷》的一些篇章中即可看出。屈原、宋玉的创作则使之基本定型。俗赋则同俳优的活动有很大关系。齐人淳于髡搜编有关晏婴的文献与传说故事而成的《晏子春秋》一书中,就有些类似于俗赋的东西,虽然不像西汉时的《神乌赋》、敦煌考古发现的《晏子赋》那样有生动的情节,但语言通俗,多为四言句,风格诙谐,用对话体,已具备俗赋的基本特征。所以,可以说赋的四种体式在先秦时代都已产生。

汉代是赋独霸文坛的时代,这不仅由于赋在汉代各体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多,传世作品远远多于诗、乐府、小说,而且还在于其名篇多、名家多,对后世影响大。这同大汉王朝在秦亡之后统一全国,国势强盛,抚四夷,通西域,削平诸侯,成为有史以来统一而持久的强大帝国有关。《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骋辞大赋实际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开阔的胸襟与眼界,那种自信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世罕有其匹。《西都赋》《东都赋》虽然是因东汉迁都与否的争论而作,但仍然反映了两汉的强盛与当时政治稳定的局势。当然,每一个国家总会有它的方方面面,也难免有消极的一面,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就反映了这个强大帝国的另一面,这也是汉赋的内容之一。这种主题的赋作就汉朝而言,也没有中断,汉末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更对此前近千年的社会制度予以批判。所以说,汉赋既体现了大汉王朝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题材还是比较全面的。而汉代骋辞大赋展现出来的统一、繁荣、强大的帝国风貌,则成了汉以后历代王朝统治者所向往的社会,在维系共同的民族心理,增进国内各族人民的认同感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作为汉赋主体的文赋中,骋辞大赋多,而且铺排浮夸,以巨丽为美,如东汉王充所说:“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论衡·定贤》)。更有人认为其“多虚辞滥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太史公曰),颇有失实之处。司马相如云:“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西京杂记》卷二)。这可以说是对汉赋特色的一个理论总结,唯其只以为美,而不知其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赞,当是东汉人旁批文字窜入……因此,要将汉赋的这些特征结合起来看,才能对汉赋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由于汉王朝的分崩离析,终至灭亡,汉武帝时“一统天下”的局势和东汉“明章之治”也早已成为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打破了独尊儒术的局面,各种思想十分活跃;而魏代汉、晋代魏不断“禅让”的丑剧也让人们从心底看清了帝王将相的内心深处,使帝王将相们失去了高高在上的耀眼的光环。所以,魏晋南北朝时赋作中歌功颂德的部分大大减少,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大大增加,而且作品更侧重于对心理、情感的表现,而少铺排浮夸的作风。这个阶段的赋作,有一些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深刻社会矛盾的作品,如鲍照《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李谐《述身赋》、颜之推《观我生赋》等,抒发个人情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汉代的诗体赋实近于颂和铭,而魏晋南北朝时的骚赋、文赋也多诗意盎然,饱含情感,至有的赋直与诗无别,唯其名作“赋”而不作“诗”。这是赋吸收了诗的抒情手法,克服了汉赋“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证”、“侈言无验”(左思《三都赋序》)的虚夸性铺排,而向诗的表现方法方面靠拢的结果。所以这个阶段的赋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作家在语言方面更讲究辞藻的华丽和句子组织的齐整,讲究偶俪,于是逐渐形成了骈赋,并且在齐梁之时风行一时,对初唐赋作也有极大影响。如果说汉赋如巨大的石雕,多用图案化的夸张的手法,魏晋南北朝的赋作则显得越来越细致而生动,如精致的壁画。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赋发展的高峰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赋在艺术上更为成熟这一点来看,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

唐朝在沈约《四声谱》等声韵学著作的指导和南朝“永明体”作家的实践基础上慢慢形成近体诗,像大汉帝国为赋提供了适宜的题材一样,大唐盛世为各体诗发展与繁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当时诗的成就掩盖了赋的成就。唐代的散文也由于韩、柳古文运动一反南朝浮艳僵化的风气、别开生面地提倡古文而引起后来文人的广泛重视,同样形成凌驾于赋体之上的局势;小说方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和艺术积累,在大唐社会稳定、城市繁荣、文化教育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因“市人小说”的流行和士人的“温卷”风习,也走向繁荣,“传奇”成了小说史上辉煌的一页。相比之下,赋的成就被掩盖了。自明代前七子为反对台阁体末流的冗弱平庸,倡导“文必秦汉”,李梦阳又明确提出“唐无赋”之说(《潜虬山人记》),其后王世贞、胡应麟亦有类似论调。清程廷祚不明此背景,于其《骚赋论·中》也说:“唐以后无赋。……君子于赋,祖楚而宗汉,尽变于东京,沿流于魏晋,六朝以下无讥焉。”实非通人之论。二十世纪以来在各种文学史著作中,唐赋基本上消失了。实际上,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说一代有一代文学之特色,不是说这种文体在这个时代一定是最好的,更不是说其他时代便没有这种文体。

认真说起来,今存唐赋的数量超过以前各代所存赋作的总和;从赋的发展上来说,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文赋中的一部分摆脱了齐梁以来堆砌华丽辞藻的风习,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语言趋于平易明畅,形式上也富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的程式而有所创新。另一部分,沿着骈体赋的路子,形成更讲究偶俪、藻饰,形式上限制更严而且限韵的律赋,使文人在充分发挥汉语修辞上的布置之美、色彩之美、建筑之美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穷尽性地探索。律赋虽因科举而兴起,但其创作并非全出于科举的目的,也有一些抒发作者真实思想感情与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并且其中所反映出的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汉语表现功能上的正奇相生、千变万化,也令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唐赋可以说处于南北朝以后骈散分道发展时期。与此前赋作比起来可谓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很多卓越的诗人同时也是赋坛高手。即便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也在赋作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清代学者王芑孙《读赋卮言》中说:

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总魏、晋、宋、齐、梁、周、陈、隋八朝之众轨,启宋、元、明三代之支流,踵武姬汉,蔚然翔跃,百体争开,曷其盈矣!

这才是符合实际的评价。

宋、金时代,除北宋时中原地区相对处于统一、稳定的形势下之外,南北王朝的对峙与战争长期存在。所以,这是一个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南北朝以来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总体说来,这一时期赋的创作成就不能同唐代相比。但宋金赋也有它的特色,反映了赋在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变。这为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经验。

诗在盛唐凭借魏晋南北朝和初唐在语言、表现手法、意境创造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中唐白居易从通俗平易方向试图超越李杜,韩愈从雄奇险异方面试图超越李杜,虽未能至,然而也大大地丰富了唐诗的品类,开拓了唐代诗歌苑囿的境地,贡献是很大的。宋代诗歌一方面向说理、议论的路子上去探索,一方面向体现学力和文化底蕴的路子上去探索,形成宋诗的特色,此后直到清末,“宗唐”、“宗宋”仍然是诗人们争论的焦点。可以看出,宋诗并不是在唐代辉煌成绩的比较之下毫无成就。宋代赋的发展,情形与此近似。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赋》云:

三国两晋以及六朝,再变而为俳;唐人又再变而为律;宋人又再变而为文。

所谓“俳”,即讲究对偶的骈体赋;所谓“律”,指进一步偶俪化并讲究音韵的律赋;所谓“文”,指文赋中的散体,其特征是一反过去不断向齐整、偶俪方面发展且要求愈来愈精、愈来愈严的路子,转而向自由轻松的方面发展,很有些向先秦时文赋形成阶段作品回归的意思。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一)以文为赋,语言自由,不事雕琢,追求平易晓畅的风格;(二)好发议论,往往在写景叙物之中说理论事,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元代祝尧《古赋辨体》评欧阳修《秋声赋》云:

此等赋,实自《卜居》《渔父》篇来,迨宋玉赋《风》与《大言》《小言》等,其体遂盛,然赋之本体犹存。及子云《长杨》,纯用议论说理,遂失赋本真。欧公专以此为宗,其赋全是文体,以扫积代俳律之弊,然于三百五篇吟咏性情之流风远矣。《后山谈丛》云:“欧阳永叔不能赋。”其谓不能者,不能进士律赋尔,抑不能风所谓赋邪!

同类推荐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热门推荐
  • 好婆媳相处的66个妙招

    好婆媳相处的66个妙招

    人各有别,思想迥异,行为不一。人与人之间也就因此有了矛盾。如此看来,人和人之间注定要有思想的交锋,行为的冲突。婆媳之间,这样的思想交锋和行为冲突自然会更加激烈一些,更加微妙一些。聪明的女人自然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问题的关键是,你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冲突,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迁就以达到和谐。
  •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重生之风华

    重生之风华

    简介:海颜阴差阳错重生回到了2000年,由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变得激动兴奋。在跟她前世相隔十年之远的世界里,她见到了让她愧疚不已的父母,让她感激一生的老师,看到了一直到高中都一直保护着她的好友苏心悦,见到了那些侮辱过她,伤害过她的人。这一辈子,她不会再那么平庸而活,侮辱过她的人,她要将他们全部踩在脚下;伤害过她的人,她要他们一辈子翻不了身;给她无比关爱的父母,她要让他们过轻松无忧的日子;保护她的人,这一世换她来保护她;心爱的人,这辈子,她要挽回他,再也不要那么大意的放开他的手…*****************再次强调本人简介无能,但文文内容绝对爽歪歪。本文女强,爽文,异能,YY无限。文文内容绝对精彩,请各位亲们点击收藏,多多留言的。如果认为写得还对亲的胃口,便给点花钻啥滴,嘎嘎。希望亲们能够多多支持,先么个。PS: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魔音一曲:索你一世承诺

    魔音一曲:索你一世承诺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某男窝在她耳边说:“不许你对着其他的男人笑。”“我爹爹和哥哥也不能吗”“不能”“女扮男装可以吗”“不能”每一个爱她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她的爱不会有好的归宿——这是世人认定给她的命。前一世她是天煞孤星命,注定是被亲人抛弃的,当再度醒来时,她是五王爷的爱女素羽郡主,而国师看她的第一眼就说她是天煞孤星命,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凉寺。她卷入江湖纷争,国家战乱,她体会到阴谋和背叛。一曲魔音,是争夺,是爱恨,是江湖的无奈,是战争的噩耗。
  •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商场职场如战场,但只要你是个会用品德和智慧的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你就不会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雷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借鉴历史,立足现实,把古往今来关于靠德做人、凭智做事的案例和道理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明白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战天

    战天

    一颗天地圣果穿越所造就的奇迹。
  • 宫道

    宫道

    残蕊馀香更须时!深宫幽怨何为生存之道?公道又何曾存在人心?红墙绿瓦中,漫漫的宫道,与谁同行?女主人公亦蕊,从懵懂不知事的少女长成一国国母的坎坷历程。她咬紧牙关,不再退怯,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所爱的人,洗清他们的冤屈。她助胤禛九王夺嫡,成为国母,天下女性之典范。从管治王府到掌理六宫,从众人宠溺的懵懂少女,成为一肩扛起重责的皇后,这条路,她走得无比艰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众人看到的是她爱憎分明、果断、冷静,机敏地处理着内外纠纷,用宽容的心感化着每一个人。却不曾见到她内心深处复仇的火焰,和对自由的向往!书是脱不了历史的,而该书中的年妃、熹妃又会给众人如可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