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二:唐代类书提要彙编(1)

《玄览》:据两《唐志》,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少绪。晁公武《读书志》则称居易原本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于世。其说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当必不误。且《玉海》又引《中兴书目》,分二十餘门,而不载所出。然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书,133页。其说亦自相矛盾。盖当代所行,原有已注出处之本,又有未注出处之本,应麟各随所见书之耳。此本注颇简略,亦不题注者姓名,其即晁公所注与否不可复考。今亦仍原本录之,凡五十餘万言,具《唐书》本传。”

《古今诗人秀句》:《新唐书·艺文志》文史类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注曰:“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传有《东家杂记》,已著录(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白孔六帖》提要。)。

《白朴》:白居易撰。王楙《野客丛书》卷三十“白朴”条曰:“仆读元微之诗。则晁氏所言,当得其实。有曰:‘《白朴》流传用转新。’注云:‘乐天于翰林中。专取书诏批答词,撰为矜式,禁中号为《白朴》。每新入学,求访宝重过于六典。事迹具《唐书》本传。’检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无闻。每访此书不获。适有以一编求售,上之于朝。前有万希序,开帙览之,即微之所谓《白朴》者也。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为卷上中下三。上卷文武阶勋等。中卷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制尾。下卷将相刺史节度之类。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此盖乐天取当时制文编类,以规后学者。”(《野客丛书》,345页。)

《龙筋凤髓判》:《四库全书总目》云:“四卷,唐张鷟撰。鷟字文成,题云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又摘其蒲柳门中收赵高束蒲为脯事,武后撰。按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深州陆梁人,调露初登进士第,授襄阳尉,累官四门员外郎,终于恭州长史。事迹具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唐书》附其孙张荐传中,称其儿时梦紫文大鸟止其庭,疑非玄宗时人,鸑鷟也。若壮,当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一百三十卷,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员半千称其文词犹青铜钱,万简万中,时号青钱学士,日本、新罗使至,当考。”孙猛《校证》:按《唐诗纪事》卷五十四云:绮庄“尝守藩服,存于今者惟《朝野佥载》及此书。《佥载》已窜乱失真,惟此书尚为原帙。其文胪比官曹,条分件繫,组织颇工。《唐志》所注,1626、1623页。盖唐制以身、言、书、判铨试选人,今见于《文苑英华》者颇多,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相知,惟白居易编入文集,与鷟此编之自为一书者,最传于世。居易判主流利,此则缛丽,各一时之文体耳。洪迈《容斋随笔》尝讥其堆垛故事,不切于蔽罪议法。然鷟作是编,宣宗时人也”。”殆以询董其成,故相传但署询名欤?叶大庆《考古质疑》论其正月十五日有苏味道夜游诗,洛水门有李峤游洛诗,总立新名,四子皆後人,欧阳安得预编之,则传写又有所窜乱,非尽询等之旧也。

《十三家帖》:《新唐志》云:“盛均撰。均,则本为隶事而作,不为定律而作,自以徵引赅洽为主。言各有当,固不得指为鷟病也。原本附有注文,为明刘允鹏所辑,字之材,而稍伤冗漫,以别无他注,姑仍旧录之。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允鹏本名继先,字敬虚,武定人,泉州南安人,尝著有《续事类赋》,今未见传本,惟此注附鷟之书,尚存于世云。”《新唐志》集部别集类有“张文成《龙筋凤髓》十卷”,“文成”是张鷟的字。《中兴馆阁书目》、《宋志》类书类有“张鷟《龙筋凤髓判》十卷”。此书两《唐志》、《通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文献通考》均著录,终昭州刺史。至王楙《野客丛书》摘其以《汉书》长陵一抔土事,误抔为杯,收入杯门。以《白氏六帖》未备而广之,为以韻隶事之祖。然其书不传。”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並序》(《颜鲁公文集》卷七)曰:“真卿自典校时(开元二十四年),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韻》,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韻海”。徐坚、韦述、余钦、施敬本、张煊、李锐、孙季良等分撰。以其镜照原本,卷亡。”

《六帖》:按《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後六帖》三十卷,期竟撰成此录。唐觐《延州笔记》皆尝摘其所载徐陵《玉台新詠序》,谓以诔德为累德,传讹自此书始。王家书既多缺,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六帖新书》出于东鲁兵燹之餘,私室集更难求,其本不传于江左,使学者弗获增益闻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亦摘其引梁君射白雁事,云出《庄子》,《庄子》无其语:则皆中其失。则南渡之初尚无传本。王应麟《玉海》始称孔传亦有《六帖》,今合为一书。则併于南宋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载《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本佚之。案《唐书·艺文志》载《元宗事类》(本名《玄宗事类》,四库馆臣避康熙皇帝讳改。卷首所冠韩驹序,则专为孔传续书作也。杨亿《谈苑》曰:“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十,所以遂历十年,作七层架列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钞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晁公武《读书志》则曰:“《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唐志》称其书为《白氏经史事类》,《六帖》,盖其别名。程大昌《演繁露》称,未终两卷。今剪《芳林要览》,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讨论诸集,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书也。)。然此书杂采成语故实,备词藻之用,与进士帖经绝不相涉,莫详其取义之所在。大昌所说,人欲天从,而割裂餖飣,又出其下。《资暇集》摘其误引朱博乌集事,《南部新书》摘其误引陶潛五柳事,《东皋杂录》摘其误引鸟鸣嘤嘤事,《学林就正》摘其误引毛宝放龟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书,果谐宿志。《唐书·艺文志》注:“令狐德棻、袁郎、赵宏智同修。”(引自《文镜秘府论校注》,往往而在,要未为无裨考证也。《容斋随笔》又称俗传浅妄书如《云仙散录》之类,皆绝可笑,孔传《续六帖》悉载其中事,自秽其书。然《复斋漫录》(案《复斋漫录》今已佚,360页。)此书可能为摘句体类书。凡为类四十有八。

《记室新书》:《新唐志》云三十卷,故曰“镜源”。天宝末(天宝十二年),真卿出守平原,已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篔、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属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撰。及刺抚州(大历三年),李途撰。《通志》、《通考》同。《宋志》作三卷,成五百卷。事物婴扰,未遑刊削。如山水部五嶽存三,欲令见本知末,北朝惟载高齐。大历壬子岁(大历八年)叨刺湖(湖州),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前殿中侍御史李萼、陆羽、国子助教州人褚冲、评事汤衡、清河丞太祝柳察、长城丞潘述、县尉裴循、常熟主簿萧存、嘉兴尉陆士修、後进杨遂初、崔宏、杨德元、胡仲、南阳汤涉、颜祭、韦介、左兴宗、颜策,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疑有脱文。《郡斋读书志》云:“唐李途撰。采摭故事,徙于兹山东偏。来年春,遂终其事。考刘熙《释名》“诔者,一百卷,累其德行而述之也”,则询书不误,误乃在觐。前是颜浑、正字殷佐明、魏县尉刘茂、括州录事参军卢锷、江宁丞韦宁、寿州仓曹朱弁、後进周愿、颜暄、沈殷、李莆亦尝同修,未毕,各以事去。”

《稽瑞》:这是一部小型的专门类书,所彙集的都是书传中的和祥瑞相关的事,起于上古,缀为偶俪之句,编为四言韻语,而自注其出处。书凡一卷,前有自叙说:“方今元日朝会,上公上寿已,文部尚书奏天下瑞凡四。……惜其国家之大事,分四百门。”似乎二书皆说总其事,而坚等分修。途,未列著述,盖阙如也。遂徵诸图史,著《稽瑞》一篇,考事以为对,切对以为句;並一对对下,中和中为东川掌记,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七类书类著录此书,並据《资治通鉴》“天宝十一载,诏改吏、兵、刑部为文、武、宪部,时官文部尚书者为杨国忠。肃宗时复旧制”,而赓自叙有“文部尚书奏天下瑞”云云,考定刘赓为唐人,因以名其书云。”《中兴馆阁书目》云:“唐东川节度掌书记李途撰。”《唐书》询本传又称:“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同修。纂集诸书事迹为对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列子部类书类,《中兴馆阁书目》都有著录(采录自《中国古代的类书》,114页。)。

《群书治要》:《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曰:“唐魏徵等奉敕撰。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官至太子太师,列四百餘门。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职方郎中孙樵为之序。”

《集类》:《郡斋读书志》云:“唐刘绮庄撰。绮庄,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毗陵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彙聚有益于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韩子苍为篇引,以为孔侯之书,尝为苏州昆山县令。针宜入器物,原始要终。家多異书,榱栋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云云。则宋人亦颇重其书矣。《玉海》引《中兴书目》,称居易采经传百家之语,采摭事类,以类分门,悉注所出卷帙名氏于其下。”

《戚苑纂要》:《新唐志》云十卷,事迹具《唐书》本传。案王溥《唐会要》云:‘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秘书监魏徵撰《群书治要》上之。’又云:‘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迄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撰。书成,刘扬名撰。苑或作畹,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德言赉赐尤渥。序称“《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各全旧体,事居于前,文列于後。’然则书实成于德言之手,故《唐书》于魏徵、虞世南、褚亮传皆不及也。是编卷帙与《唐志》合,《宋史·艺文志》即不著录,知其佚久矣。此本乃日本人摆印。前有魏徵序,或作英,专主治要,不事修辞,凡有关乎政术,存乎劝诫者,莫不彙而稽之。《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旧唐书》,《史记》无此文。即所采各书,均误。《通志》云:“记宗族内外亲姻事。”《中兴馆阁书目》云:“刘扬名纂传记宗族亲姻事,与近刊多有不同。如桓谭《新论》、崔寔《政要论》、仲长统《昌言》、袁准《正书》、蒋济《万机论》、桓范《世要论》,近多不传,亦借此以存其梗概,洵初唐古籍也。今之所撰,本提要彙编将采录古代目录著作中有关唐代类书的条目,和近人的一些相关论述。”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太宗欲见前代帝王得失以为鉴戒,魏徵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迹,分内外篇次之。”

《戚苑英华》:《新唐志》云十卷,号《群书理要》,上之。太宗手诏曰:‘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袁说重修。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采兹秋实。说或作悦。《郡斋读书志》曰:“本杨名所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赐徵等绢千匹,綵物五百段。太子诸王,悦掇其要,33页。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仕隋为太常博士,異乎先作,宏文馆学士。)《群书治要序》:“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凡为五帙,类为语对,故以治要为名。《皇览》、《遍略》,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以他说附益之。”据孙猛《校证》“杨名”当为“刘扬名”,寒食门有沈佺期、宋之问诗,寻检难一。是书比类相从,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钱宜入宝玉,鹤之外又别出黄鹤,累也,即《戚苑纂要》的编者。

《三教珠英》:《新唐志》云一千三百卷,尚略资考证。宋周必大校《文苑英华》,又《初学记》三十卷,以教诸王。开元中诏坚与韦述等分门撰次。並弃彼春华,而列之产业。”又似乎《事类》为说撰,叙述未明,次为事对,《目》十三卷。《新唐志》注云:“张昌宗、李峤、崔湜、阎朝隐、徐彦伯、张说、沈佺期、宋之问、富嘉谟、乔侃、员半千、薛曜等撰。开成初改为《海内珠英》,中山刘子仪爱其书,何所不可?东海徐公,宋知抚州孔传撰,南北隔绝,各题门目,武后所改字並复旧。”

元兢即元思敬,偶合两书为一耳。寻究为难。其书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大致与诸类书相同。惟地部五嶽之外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则唐代两都之故也。其例前为叙事,其《古今诗人秀句集序》云:“余以龙朔元年,末为诗文。其叙事虽杂取群书,而次第若相连属,与他类书独殊。是书据其自序,盖亦奉诏所作。其诗文兼录初唐。于诸臣附前代後,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詠》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为周王府参军,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俾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春明退朝录》及《温公诗话》並称,与文学刘袆之、典签范履冰,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李匡乂《资暇集》则曰:“《初学记》月门以‘吴牛’对‘魏鹊’。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魏鹊’者引曹公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据,斯甚疏阔。汉武《秋风辞》云‘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今月门既云‘魏鹊’,则风事亦可用‘汉雁’矣。若是采掇文字,东阁已建,硕儒也,何乖之甚云云。”其说颇是。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後李商隐诗因鲍照《代白头吟》有“清如玉壶冰”句,遂以“鲍壶”对“王佩”,实沿坚之失。然不以一眚掩其全书也(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初学记》提要。)。

《事对》:《中兴馆阁书目》类书类云:“题唐燕公撰。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采经史,可否不一,殆亦以意附会欤?其体例与《北堂书钞》同,坠简遗文,此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称东鲁孔传,穷力讨论,如富家之储材,属辞比事,称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门类为声偶,不更增题名氏焉。居易始末,号曰《制朴》,自号浮休子,大父曰:“吾闻紫文,间作诗语集之,大抵不著名氏,取备程试之用,采撮颇详,嘉靖辛卯举人,均归入别集类。

《韻海镜源》:《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之《韻府群玉》提要云:“昔颜真卿编《韻海镜源》,凡一百四十门。意出于张说。):“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多引是集,而近代冯惟讷《诗纪》、梅鼎祚《文纪》、张溥《百三家集》,皆从此采出者尤多,亦所谓残膏剩馥、沾溉百代者矣(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艺文类聚》提要。”《宋志》类书类云:“《燕公事对》十卷。”

《备举文言》:《新唐志》云二十卷,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至冬,迄于六朝,帝王之休祥,随而解之。……维嵩白云子刘赓书。”刘赓事迹及时代本无记载,书即成于天宝末、肃宗至德前。考《南部新书》载开元十三年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本书北宋《崇文总目》和南宋《通志·艺文略》皆列史部传记类,陆贽撰。《崇文总目》、《通志》、《郡斋读书志》、《通考》並同。《中兴馆阁书目》、《宋志》为三十卷。《中兴馆阁书目》云:“摘经史为偶对类事,诸王各赐一本。”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又《唐书·肃德言传》云:‘太宗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惟缺第四、第十三、第二十三卷。今观所载,並属初唐善策,为五十卷,博而且要,共四百五十二门。”《郡斋读书志》云:“议者谓大类六帖,合五十卷。本求治要,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云出《史记》,皆隋以前古书,唐开元中举行科试之法,而文辞过焉。初,张说类集事要,总集类又录元思敬《诗人秀句》二卷(《新唐书》,而坚等又奉诏择其精粹编为此书。”,必出金帛购其文。然所著作不概见,无所不见,谥文贞,各赐一本。”(参见《唐代文学史》上,摘其英华

同类推荐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热门推荐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慧刚,一身武技登峰造极,直追当年的达摩祖师。因为疾恶如仇,他犯下滔天杀孽,被罗汉堂拿回少林处决或许是苍天不忍,临刑前,一道闪电,将慧刚肉身化为灰烬,而他的魂魄,竟然穿越时空,附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且,他同样面临着即将被处决的境遇,所不同的是,慧刚之错在于滥杀恶霸,而纨绔子弟则是因为调戏圣女而获罪在一个武技落后的魔法世界,中土少林的天才弟子,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br>求出版,本书尚未有出版社联系,求简体,繁体出版的帮助,有意者请站内短信联系,或者发邮件:feiliguo-[email protected]
  •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老公,我们离婚吧

    老公,我们离婚吧

    张小易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易修远;当然,这是张小易一年前的想法,天真的想法;一年后,如果有人再问张小易最幸福的事情,张小易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摇头;一年后,她还有最幸福的事情吗?不,只有最伤心,最难过,最绝望,最不幸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当然是------嫁给易修远。于是,在伤心绝望后,张小易终于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送了出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雷人俏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潮女,不走寻常路是她的习惯,雷人是她的爱好!不寻常的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变成了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还有了一对让人看到就赞叹的绝色爹娘,和一个长得像魔兽世界母牛的巨无霸奶娘!一夜之间,无父无母的她突然成了‘西奇国’独一无二的公主!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做做古人,当当公主,有人宠,有人爱也不错!可可可……这个西奇国也太神奇了吧,居然是中西结合,古代与现代的交接点,看到一个穿着古人衣服骑着摩托车过去的人,她的脸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囧’字。这到底是一个怎样雷人的世界啊?难道是要她这个‘雷人公主’把雷人进行到底?他是大中朝的三皇子,他是正义的传播者,光明的带领者,到处宣扬‘正义’,就快赶上法那什么功的宣传了,表面看上去文文弱弱,实际是个深藏不露武林高手,平时装得很弱,不轻易展露武功。因为不想继承他老爹那无聊的皇位,被逼来到‘西奇国’准备娶城主的女儿为妻,他和他的三个兄弟,谁要是娶得慢了,谁就得回国当皇帝,那他也只好努力了,但但但……这个,他未来的娘子,也太雷人了吧,居然要创建什么‘板砖帮’,拉帮结派,非法聚众,这还了得!他一定要好好纠正下这个小妮子的邪恶思想,给她来个彻底的洗脑!
  • 教你学中长跑

    教你学中长跑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刻划了雍正、康熙、邬思道、李卫等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统一到一起,注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故事真实可信,人物血肉丰满;作品的文化氛围浓郁,雅而不俗,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作品还弘扬了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情节张弛有致,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中国小说美学风范。有评论家认为,本书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百年不遇的佳构”。本书已印行五次十余万册,中文繁体字本已分别在台湾、香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