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二:唐代类书提要彙编(1)

《玄览》:据两《唐志》,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少绪。晁公武《读书志》则称居易原本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于世。其说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当必不误。且《玉海》又引《中兴书目》,分二十餘门,而不载所出。然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书,133页。其说亦自相矛盾。盖当代所行,原有已注出处之本,又有未注出处之本,应麟各随所见书之耳。此本注颇简略,亦不题注者姓名,其即晁公所注与否不可复考。今亦仍原本录之,凡五十餘万言,具《唐书》本传。”

《古今诗人秀句》:《新唐书·艺文志》文史类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注曰:“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传有《东家杂记》,已著录(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白孔六帖》提要。)。

《白朴》:白居易撰。王楙《野客丛书》卷三十“白朴”条曰:“仆读元微之诗。则晁氏所言,当得其实。有曰:‘《白朴》流传用转新。’注云:‘乐天于翰林中。专取书诏批答词,撰为矜式,禁中号为《白朴》。每新入学,求访宝重过于六典。事迹具《唐书》本传。’检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无闻。每访此书不获。适有以一编求售,上之于朝。前有万希序,开帙览之,即微之所谓《白朴》者也。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为卷上中下三。上卷文武阶勋等。中卷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制尾。下卷将相刺史节度之类。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此盖乐天取当时制文编类,以规后学者。”(《野客丛书》,345页。)

《龙筋凤髓判》:《四库全书总目》云:“四卷,唐张鷟撰。鷟字文成,题云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又摘其蒲柳门中收赵高束蒲为脯事,武后撰。按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深州陆梁人,调露初登进士第,授襄阳尉,累官四门员外郎,终于恭州长史。事迹具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唐书》附其孙张荐传中,称其儿时梦紫文大鸟止其庭,疑非玄宗时人,鸑鷟也。若壮,当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一百三十卷,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员半千称其文词犹青铜钱,万简万中,时号青钱学士,日本、新罗使至,当考。”孙猛《校证》:按《唐诗纪事》卷五十四云:绮庄“尝守藩服,存于今者惟《朝野佥载》及此书。《佥载》已窜乱失真,惟此书尚为原帙。其文胪比官曹,条分件繫,组织颇工。《唐志》所注,1626、1623页。盖唐制以身、言、书、判铨试选人,今见于《文苑英华》者颇多,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相知,惟白居易编入文集,与鷟此编之自为一书者,最传于世。居易判主流利,此则缛丽,各一时之文体耳。洪迈《容斋随笔》尝讥其堆垛故事,不切于蔽罪议法。然鷟作是编,宣宗时人也”。”殆以询董其成,故相传但署询名欤?叶大庆《考古质疑》论其正月十五日有苏味道夜游诗,洛水门有李峤游洛诗,总立新名,四子皆後人,欧阳安得预编之,则传写又有所窜乱,非尽询等之旧也。

《十三家帖》:《新唐志》云:“盛均撰。均,则本为隶事而作,不为定律而作,自以徵引赅洽为主。言各有当,固不得指为鷟病也。原本附有注文,为明刘允鹏所辑,字之材,而稍伤冗漫,以别无他注,姑仍旧录之。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允鹏本名继先,字敬虚,武定人,泉州南安人,尝著有《续事类赋》,今未见传本,惟此注附鷟之书,尚存于世云。”《新唐志》集部别集类有“张文成《龙筋凤髓》十卷”,“文成”是张鷟的字。《中兴馆阁书目》、《宋志》类书类有“张鷟《龙筋凤髓判》十卷”。此书两《唐志》、《通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文献通考》均著录,终昭州刺史。至王楙《野客丛书》摘其以《汉书》长陵一抔土事,误抔为杯,收入杯门。以《白氏六帖》未备而广之,为以韻隶事之祖。然其书不传。”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並序》(《颜鲁公文集》卷七)曰:“真卿自典校时(开元二十四年),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韻》,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韻海”。徐坚、韦述、余钦、施敬本、张煊、李锐、孙季良等分撰。以其镜照原本,卷亡。”

《六帖》:按《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後六帖》三十卷,期竟撰成此录。唐觐《延州笔记》皆尝摘其所载徐陵《玉台新詠序》,谓以诔德为累德,传讹自此书始。王家书既多缺,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六帖新书》出于东鲁兵燹之餘,私室集更难求,其本不传于江左,使学者弗获增益闻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亦摘其引梁君射白雁事,云出《庄子》,《庄子》无其语:则皆中其失。则南渡之初尚无传本。王应麟《玉海》始称孔传亦有《六帖》,今合为一书。则併于南宋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载《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本佚之。案《唐书·艺文志》载《元宗事类》(本名《玄宗事类》,四库馆臣避康熙皇帝讳改。卷首所冠韩驹序,则专为孔传续书作也。杨亿《谈苑》曰:“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十,所以遂历十年,作七层架列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钞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晁公武《读书志》则曰:“《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唐志》称其书为《白氏经史事类》,《六帖》,盖其别名。程大昌《演繁露》称,未终两卷。今剪《芳林要览》,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讨论诸集,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书也。)。然此书杂采成语故实,备词藻之用,与进士帖经绝不相涉,莫详其取义之所在。大昌所说,人欲天从,而割裂餖飣,又出其下。《资暇集》摘其误引朱博乌集事,《南部新书》摘其误引陶潛五柳事,《东皋杂录》摘其误引鸟鸣嘤嘤事,《学林就正》摘其误引毛宝放龟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书,果谐宿志。《唐书·艺文志》注:“令狐德棻、袁郎、赵宏智同修。”(引自《文镜秘府论校注》,往往而在,要未为无裨考证也。《容斋随笔》又称俗传浅妄书如《云仙散录》之类,皆绝可笑,孔传《续六帖》悉载其中事,自秽其书。然《复斋漫录》(案《复斋漫录》今已佚,360页。)此书可能为摘句体类书。凡为类四十有八。

《记室新书》:《新唐志》云三十卷,故曰“镜源”。天宝末(天宝十二年),真卿出守平原,已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篔、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属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撰。及刺抚州(大历三年),李途撰。《通志》、《通考》同。《宋志》作三卷,成五百卷。事物婴扰,未遑刊削。如山水部五嶽存三,欲令见本知末,北朝惟载高齐。大历壬子岁(大历八年)叨刺湖(湖州),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前殿中侍御史李萼、陆羽、国子助教州人褚冲、评事汤衡、清河丞太祝柳察、长城丞潘述、县尉裴循、常熟主簿萧存、嘉兴尉陆士修、後进杨遂初、崔宏、杨德元、胡仲、南阳汤涉、颜祭、韦介、左兴宗、颜策,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疑有脱文。《郡斋读书志》云:“唐李途撰。采摭故事,徙于兹山东偏。来年春,遂终其事。考刘熙《释名》“诔者,一百卷,累其德行而述之也”,则询书不误,误乃在觐。前是颜浑、正字殷佐明、魏县尉刘茂、括州录事参军卢锷、江宁丞韦宁、寿州仓曹朱弁、後进周愿、颜暄、沈殷、李莆亦尝同修,未毕,各以事去。”

《稽瑞》:这是一部小型的专门类书,所彙集的都是书传中的和祥瑞相关的事,起于上古,缀为偶俪之句,编为四言韻语,而自注其出处。书凡一卷,前有自叙说:“方今元日朝会,上公上寿已,文部尚书奏天下瑞凡四。……惜其国家之大事,分四百门。”似乎二书皆说总其事,而坚等分修。途,未列著述,盖阙如也。遂徵诸图史,著《稽瑞》一篇,考事以为对,切对以为句;並一对对下,中和中为东川掌记,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七类书类著录此书,並据《资治通鉴》“天宝十一载,诏改吏、兵、刑部为文、武、宪部,时官文部尚书者为杨国忠。肃宗时复旧制”,而赓自叙有“文部尚书奏天下瑞”云云,考定刘赓为唐人,因以名其书云。”《中兴馆阁书目》云:“唐东川节度掌书记李途撰。”《唐书》询本传又称:“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同修。纂集诸书事迹为对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列子部类书类,《中兴馆阁书目》都有著录(采录自《中国古代的类书》,114页。)。

《群书治要》:《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曰:“唐魏徵等奉敕撰。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官至太子太师,列四百餘门。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职方郎中孙樵为之序。”

《集类》:《郡斋读书志》云:“唐刘绮庄撰。绮庄,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毗陵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彙聚有益于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韩子苍为篇引,以为孔侯之书,尝为苏州昆山县令。针宜入器物,原始要终。家多異书,榱栋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云云。则宋人亦颇重其书矣。《玉海》引《中兴书目》,称居易采经传百家之语,采摭事类,以类分门,悉注所出卷帙名氏于其下。”

《戚苑纂要》:《新唐志》云十卷,事迹具《唐书》本传。案王溥《唐会要》云:‘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秘书监魏徵撰《群书治要》上之。’又云:‘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迄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撰。书成,刘扬名撰。苑或作畹,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德言赉赐尤渥。序称“《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各全旧体,事居于前,文列于後。’然则书实成于德言之手,故《唐书》于魏徵、虞世南、褚亮传皆不及也。是编卷帙与《唐志》合,《宋史·艺文志》即不著录,知其佚久矣。此本乃日本人摆印。前有魏徵序,或作英,专主治要,不事修辞,凡有关乎政术,存乎劝诫者,莫不彙而稽之。《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旧唐书》,《史记》无此文。即所采各书,均误。《通志》云:“记宗族内外亲姻事。”《中兴馆阁书目》云:“刘扬名纂传记宗族亲姻事,与近刊多有不同。如桓谭《新论》、崔寔《政要论》、仲长统《昌言》、袁准《正书》、蒋济《万机论》、桓范《世要论》,近多不传,亦借此以存其梗概,洵初唐古籍也。今之所撰,本提要彙编将采录古代目录著作中有关唐代类书的条目,和近人的一些相关论述。”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太宗欲见前代帝王得失以为鉴戒,魏徵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迹,分内外篇次之。”

《戚苑英华》:《新唐志》云十卷,号《群书理要》,上之。太宗手诏曰:‘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袁说重修。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采兹秋实。说或作悦。《郡斋读书志》曰:“本杨名所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赐徵等绢千匹,綵物五百段。太子诸王,悦掇其要,33页。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仕隋为太常博士,異乎先作,宏文馆学士。)《群书治要序》:“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凡为五帙,类为语对,故以治要为名。《皇览》、《遍略》,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以他说附益之。”据孙猛《校证》“杨名”当为“刘扬名”,寒食门有沈佺期、宋之问诗,寻检难一。是书比类相从,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钱宜入宝玉,鹤之外又别出黄鹤,累也,即《戚苑纂要》的编者。

《三教珠英》:《新唐志》云一千三百卷,尚略资考证。宋周必大校《文苑英华》,又《初学记》三十卷,以教诸王。开元中诏坚与韦述等分门撰次。並弃彼春华,而列之产业。”又似乎《事类》为说撰,叙述未明,次为事对,《目》十三卷。《新唐志》注云:“张昌宗、李峤、崔湜、阎朝隐、徐彦伯、张说、沈佺期、宋之问、富嘉谟、乔侃、员半千、薛曜等撰。开成初改为《海内珠英》,中山刘子仪爱其书,何所不可?东海徐公,宋知抚州孔传撰,南北隔绝,各题门目,武后所改字並复旧。”

元兢即元思敬,偶合两书为一耳。寻究为难。其书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大致与诸类书相同。惟地部五嶽之外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则唐代两都之故也。其例前为叙事,其《古今诗人秀句集序》云:“余以龙朔元年,末为诗文。其叙事虽杂取群书,而次第若相连属,与他类书独殊。是书据其自序,盖亦奉诏所作。其诗文兼录初唐。于诸臣附前代後,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詠》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为周王府参军,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俾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春明退朝录》及《温公诗话》並称,与文学刘袆之、典签范履冰,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李匡乂《资暇集》则曰:“《初学记》月门以‘吴牛’对‘魏鹊’。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魏鹊’者引曹公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据,斯甚疏阔。汉武《秋风辞》云‘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今月门既云‘魏鹊’,则风事亦可用‘汉雁’矣。若是采掇文字,东阁已建,硕儒也,何乖之甚云云。”其说颇是。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後李商隐诗因鲍照《代白头吟》有“清如玉壶冰”句,遂以“鲍壶”对“王佩”,实沿坚之失。然不以一眚掩其全书也(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初学记》提要。)。

《事对》:《中兴馆阁书目》类书类云:“题唐燕公撰。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采经史,可否不一,殆亦以意附会欤?其体例与《北堂书钞》同,坠简遗文,此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称东鲁孔传,穷力讨论,如富家之储材,属辞比事,称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门类为声偶,不更增题名氏焉。居易始末,号曰《制朴》,自号浮休子,大父曰:“吾闻紫文,间作诗语集之,大抵不著名氏,取备程试之用,采撮颇详,嘉靖辛卯举人,均归入别集类。

《韻海镜源》:《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之《韻府群玉》提要云:“昔颜真卿编《韻海镜源》,凡一百四十门。意出于张说。):“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多引是集,而近代冯惟讷《诗纪》、梅鼎祚《文纪》、张溥《百三家集》,皆从此采出者尤多,亦所谓残膏剩馥、沾溉百代者矣(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艺文类聚》提要。”《宋志》类书类云:“《燕公事对》十卷。”

《备举文言》:《新唐志》云二十卷,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至冬,迄于六朝,帝王之休祥,随而解之。……维嵩白云子刘赓书。”刘赓事迹及时代本无记载,书即成于天宝末、肃宗至德前。考《南部新书》载开元十三年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本书北宋《崇文总目》和南宋《通志·艺文略》皆列史部传记类,陆贽撰。《崇文总目》、《通志》、《郡斋读书志》、《通考》並同。《中兴馆阁书目》、《宋志》为三十卷。《中兴馆阁书目》云:“摘经史为偶对类事,诸王各赐一本。”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又《唐书·肃德言传》云:‘太宗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惟缺第四、第十三、第二十三卷。今观所载,並属初唐善策,为五十卷,博而且要,共四百五十二门。”《郡斋读书志》云:“议者谓大类六帖,合五十卷。本求治要,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云出《史记》,皆隋以前古书,唐开元中举行科试之法,而文辞过焉。初,张说类集事要,总集类又录元思敬《诗人秀句》二卷(《新唐书》,而坚等又奉诏择其精粹编为此书。”,必出金帛购其文。然所著作不概见,无所不见,谥文贞,各赐一本。”(参见《唐代文学史》上,摘其英华

同类推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怒战苍穹

    怒战苍穹

    逆天征战,血染苍穹,九天之上的战歌是谁人的轻吟。战鼓未歇,烽烟还烈,往昔的袍泽可愿再战沙场。我有屠神技,腾云闯天关。骄傲的神明啊,寒冰的王座是否已经熄灭了尔等神辉。重拾战刃,星河之中你我大战三千年。可敢?
  • 百炼焚仙

    百炼焚仙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其中神秘火、神秘水、神秘土、神秘木以及神秘金,均属于大道遁去的那一部分,从不以常态存在于天地之间,万难被修真人士认知和掌控。有关它们的传闻,可谓是少之又少!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凌萧,机缘巧合得到了一种以鸟雀形态生存于体内,没有丝毫攻击能力的神秘火焰。该雀焰不但喜好啄食天地灵物,甚至还能将废宝废丹焚化还原为原始材料……漫漫仙途神焰相伴,以火为辅妙术无双!(起点内签作品,大纲完整,完本保证,求收藏)*******新书《量化天下》,书号:3184914求大家的支持~下方有链接。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爱情对于慕晴云而言究竟是什么?<br/>她与四皇子指腹为婚,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直到慕家覆灭。<br/>她因而绝望,可是命运却让两人再次相遇。<br/>一个是青楼名妓,一个是权势涛天的恩客。<br/>理智的战争,渐渐变成情感的拉据战,谁才能求得最后的胜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宋安然,我警告你,别让我再看到你动她一指头,否则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滚。”看着宋嘉美脸上的掌印,孟泽坤嗓音已经是阴沉万分。安然怔怔的捂着自己脸,被孟泽坤眼中的狠戾惊得忘了动作,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他,希望他可以告诉自己刚才那些话都是假的,可是,他却再也没有看她一眼,微暗的房间内只剩他轻声哄着怀中女人的柔声细语,那是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温柔。看着这刺眼的一幕,她木然的转过身,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玛雅咒语系列: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是一部有关勇气与成长的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四个魔法学校的学生阿修、安可可、祖国杰和希娜华。他们在学习魔法之际,遭遇黑暗势力牛博士的突袭。至此,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正义与邪恶究竟如何分出胜负?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终末之龙

    终末之龙

    他是最后的巨龙,却生而为人。十五年属于人类的温暖记忆,在被迫直面真相的那一刻化为刻骨之痛。这个世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然而……他们跋涉千里来到他面前,只为让他明白,无论要面对什么,他不会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