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二:唐代类书提要彙编(1)

《玄览》:据两《唐志》,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少绪。晁公武《读书志》则称居易原本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于世。其说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当必不误。且《玉海》又引《中兴书目》,分二十餘门,而不载所出。然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得此一书,133页。其说亦自相矛盾。盖当代所行,原有已注出处之本,又有未注出处之本,应麟各随所见书之耳。此本注颇简略,亦不题注者姓名,其即晁公所注与否不可复考。今亦仍原本录之,凡五十餘万言,具《唐书》本传。”

《古今诗人秀句》:《新唐书·艺文志》文史类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注曰:“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传有《东家杂记》,已著录(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白孔六帖》提要。)。

《白朴》:白居易撰。王楙《野客丛书》卷三十“白朴”条曰:“仆读元微之诗。则晁氏所言,当得其实。有曰:‘《白朴》流传用转新。’注云:‘乐天于翰林中。专取书诏批答词,撰为矜式,禁中号为《白朴》。每新入学,求访宝重过于六典。事迹具《唐书》本传。’检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无闻。每访此书不获。适有以一编求售,上之于朝。前有万希序,开帙览之,即微之所谓《白朴》者也。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为卷上中下三。上卷文武阶勋等。中卷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制尾。下卷将相刺史节度之类。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此盖乐天取当时制文编类,以规后学者。”(《野客丛书》,345页。)

《龙筋凤髓判》:《四库全书总目》云:“四卷,唐张鷟撰。鷟字文成,题云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又摘其蒲柳门中收赵高束蒲为脯事,武后撰。按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深州陆梁人,调露初登进士第,授襄阳尉,累官四门员外郎,终于恭州长史。事迹具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唐书》附其孙张荐传中,称其儿时梦紫文大鸟止其庭,疑非玄宗时人,鸑鷟也。若壮,当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一百三十卷,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员半千称其文词犹青铜钱,万简万中,时号青钱学士,日本、新罗使至,当考。”孙猛《校证》:按《唐诗纪事》卷五十四云:绮庄“尝守藩服,存于今者惟《朝野佥载》及此书。《佥载》已窜乱失真,惟此书尚为原帙。其文胪比官曹,条分件繫,组织颇工。《唐志》所注,1626、1623页。盖唐制以身、言、书、判铨试选人,今见于《文苑英华》者颇多,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相知,惟白居易编入文集,与鷟此编之自为一书者,最传于世。居易判主流利,此则缛丽,各一时之文体耳。洪迈《容斋随笔》尝讥其堆垛故事,不切于蔽罪议法。然鷟作是编,宣宗时人也”。”殆以询董其成,故相传但署询名欤?叶大庆《考古质疑》论其正月十五日有苏味道夜游诗,洛水门有李峤游洛诗,总立新名,四子皆後人,欧阳安得预编之,则传写又有所窜乱,非尽询等之旧也。

《十三家帖》:《新唐志》云:“盛均撰。均,则本为隶事而作,不为定律而作,自以徵引赅洽为主。言各有当,固不得指为鷟病也。原本附有注文,为明刘允鹏所辑,字之材,而稍伤冗漫,以别无他注,姑仍旧录之。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允鹏本名继先,字敬虚,武定人,泉州南安人,尝著有《续事类赋》,今未见传本,惟此注附鷟之书,尚存于世云。”《新唐志》集部别集类有“张文成《龙筋凤髓》十卷”,“文成”是张鷟的字。《中兴馆阁书目》、《宋志》类书类有“张鷟《龙筋凤髓判》十卷”。此书两《唐志》、《通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及《文献通考》均著录,终昭州刺史。至王楙《野客丛书》摘其以《汉书》长陵一抔土事,误抔为杯,收入杯门。以《白氏六帖》未备而广之,为以韻隶事之祖。然其书不传。”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並序》(《颜鲁公文集》卷七)曰:“真卿自典校时(开元二十四年),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韻》,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韻海”。徐坚、韦述、余钦、施敬本、张煊、李锐、孙季良等分撰。以其镜照原本,卷亡。”

《六帖》:按《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後六帖》三十卷,期竟撰成此录。唐觐《延州笔记》皆尝摘其所载徐陵《玉台新詠序》,谓以诔德为累德,传讹自此书始。王家书既多缺,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六帖新书》出于东鲁兵燹之餘,私室集更难求,其本不传于江左,使学者弗获增益闻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亦摘其引梁君射白雁事,云出《庄子》,《庄子》无其语:则皆中其失。则南渡之初尚无传本。王应麟《玉海》始称孔传亦有《六帖》,今合为一书。则併于南宋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载《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本佚之。案《唐书·艺文志》载《元宗事类》(本名《玄宗事类》,四库馆臣避康熙皇帝讳改。卷首所冠韩驹序,则专为孔传续书作也。杨亿《谈苑》曰:“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十,所以遂历十年,作七层架列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钞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晁公武《读书志》则曰:“《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唐志》称其书为《白氏经史事类》,《六帖》,盖其别名。程大昌《演繁露》称,未终两卷。今剪《芳林要览》,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讨论诸集,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书也。)。然此书杂采成语故实,备词藻之用,与进士帖经绝不相涉,莫详其取义之所在。大昌所说,人欲天从,而割裂餖飣,又出其下。《资暇集》摘其误引朱博乌集事,《南部新书》摘其误引陶潛五柳事,《东皋杂录》摘其误引鸟鸣嘤嘤事,《学林就正》摘其误引毛宝放龟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书,果谐宿志。《唐书·艺文志》注:“令狐德棻、袁郎、赵宏智同修。”(引自《文镜秘府论校注》,往往而在,要未为无裨考证也。《容斋随笔》又称俗传浅妄书如《云仙散录》之类,皆绝可笑,孔传《续六帖》悉载其中事,自秽其书。然《复斋漫录》(案《复斋漫录》今已佚,360页。)此书可能为摘句体类书。凡为类四十有八。

《记室新书》:《新唐志》云三十卷,故曰“镜源”。天宝末(天宝十二年),真卿出守平原,已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篔、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属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撰。及刺抚州(大历三年),李途撰。《通志》、《通考》同。《宋志》作三卷,成五百卷。事物婴扰,未遑刊削。如山水部五嶽存三,欲令见本知末,北朝惟载高齐。大历壬子岁(大历八年)叨刺湖(湖州),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前殿中侍御史李萼、陆羽、国子助教州人褚冲、评事汤衡、清河丞太祝柳察、长城丞潘述、县尉裴循、常熟主簿萧存、嘉兴尉陆士修、後进杨遂初、崔宏、杨德元、胡仲、南阳汤涉、颜祭、韦介、左兴宗、颜策,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疑有脱文。《郡斋读书志》云:“唐李途撰。采摭故事,徙于兹山东偏。来年春,遂终其事。考刘熙《释名》“诔者,一百卷,累其德行而述之也”,则询书不误,误乃在觐。前是颜浑、正字殷佐明、魏县尉刘茂、括州录事参军卢锷、江宁丞韦宁、寿州仓曹朱弁、後进周愿、颜暄、沈殷、李莆亦尝同修,未毕,各以事去。”

《稽瑞》:这是一部小型的专门类书,所彙集的都是书传中的和祥瑞相关的事,起于上古,缀为偶俪之句,编为四言韻语,而自注其出处。书凡一卷,前有自叙说:“方今元日朝会,上公上寿已,文部尚书奏天下瑞凡四。……惜其国家之大事,分四百门。”似乎二书皆说总其事,而坚等分修。途,未列著述,盖阙如也。遂徵诸图史,著《稽瑞》一篇,考事以为对,切对以为句;並一对对下,中和中为东川掌记,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七类书类著录此书,並据《资治通鉴》“天宝十一载,诏改吏、兵、刑部为文、武、宪部,时官文部尚书者为杨国忠。肃宗时复旧制”,而赓自叙有“文部尚书奏天下瑞”云云,考定刘赓为唐人,因以名其书云。”《中兴馆阁书目》云:“唐东川节度掌书记李途撰。”《唐书》询本传又称:“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同修。纂集诸书事迹为对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列子部类书类,《中兴馆阁书目》都有著录(采录自《中国古代的类书》,114页。)。

《群书治要》:《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曰:“唐魏徵等奉敕撰。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官至太子太师,列四百餘门。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职方郎中孙樵为之序。”

《集类》:《郡斋读书志》云:“唐刘绮庄撰。绮庄,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毗陵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彙聚有益于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韩子苍为篇引,以为孔侯之书,尝为苏州昆山县令。针宜入器物,原始要终。家多異书,榱栋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云云。则宋人亦颇重其书矣。《玉海》引《中兴书目》,称居易采经传百家之语,采摭事类,以类分门,悉注所出卷帙名氏于其下。”

《戚苑纂要》:《新唐志》云十卷,事迹具《唐书》本传。案王溥《唐会要》云:‘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秘书监魏徵撰《群书治要》上之。’又云:‘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迄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撰。书成,刘扬名撰。苑或作畹,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德言赉赐尤渥。序称“《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各全旧体,事居于前,文列于後。’然则书实成于德言之手,故《唐书》于魏徵、虞世南、褚亮传皆不及也。是编卷帙与《唐志》合,《宋史·艺文志》即不著录,知其佚久矣。此本乃日本人摆印。前有魏徵序,或作英,专主治要,不事修辞,凡有关乎政术,存乎劝诫者,莫不彙而稽之。《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旧唐书》,《史记》无此文。即所采各书,均误。《通志》云:“记宗族内外亲姻事。”《中兴馆阁书目》云:“刘扬名纂传记宗族亲姻事,与近刊多有不同。如桓谭《新论》、崔寔《政要论》、仲长统《昌言》、袁准《正书》、蒋济《万机论》、桓范《世要论》,近多不传,亦借此以存其梗概,洵初唐古籍也。今之所撰,本提要彙编将采录古代目录著作中有关唐代类书的条目,和近人的一些相关论述。”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太宗欲见前代帝王得失以为鉴戒,魏徵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迹,分内外篇次之。”

《戚苑英华》:《新唐志》云十卷,号《群书理要》,上之。太宗手诏曰:‘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袁说重修。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采兹秋实。说或作悦。《郡斋读书志》曰:“本杨名所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赐徵等绢千匹,綵物五百段。太子诸王,悦掇其要,33页。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仕隋为太常博士,異乎先作,宏文馆学士。)《群书治要序》:“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凡为五帙,类为语对,故以治要为名。《皇览》、《遍略》,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以他说附益之。”据孙猛《校证》“杨名”当为“刘扬名”,寒食门有沈佺期、宋之问诗,寻检难一。是书比类相从,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钱宜入宝玉,鹤之外又别出黄鹤,累也,即《戚苑纂要》的编者。

《三教珠英》:《新唐志》云一千三百卷,尚略资考证。宋周必大校《文苑英华》,又《初学记》三十卷,以教诸王。开元中诏坚与韦述等分门撰次。並弃彼春华,而列之产业。”又似乎《事类》为说撰,叙述未明,次为事对,《目》十三卷。《新唐志》注云:“张昌宗、李峤、崔湜、阎朝隐、徐彦伯、张说、沈佺期、宋之问、富嘉谟、乔侃、员半千、薛曜等撰。开成初改为《海内珠英》,中山刘子仪爱其书,何所不可?东海徐公,宋知抚州孔传撰,南北隔绝,各题门目,武后所改字並复旧。”

元兢即元思敬,偶合两书为一耳。寻究为难。其书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子目,大致与诸类书相同。惟地部五嶽之外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则唐代两都之故也。其例前为叙事,其《古今诗人秀句集序》云:“余以龙朔元年,末为诗文。其叙事虽杂取群书,而次第若相连属,与他类书独殊。是书据其自序,盖亦奉诏所作。其诗文兼录初唐。于诸臣附前代後,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詠》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为周王府参军,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俾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春明退朝录》及《温公诗话》並称,与文学刘袆之、典签范履冰,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李匡乂《资暇集》则曰:“《初学记》月门以‘吴牛’对‘魏鹊’。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魏鹊’者引曹公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据,斯甚疏阔。汉武《秋风辞》云‘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今月门既云‘魏鹊’,则风事亦可用‘汉雁’矣。若是采掇文字,东阁已建,硕儒也,何乖之甚云云。”其说颇是。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後李商隐诗因鲍照《代白头吟》有“清如玉壶冰”句,遂以“鲍壶”对“王佩”,实沿坚之失。然不以一眚掩其全书也(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初学记》提要。)。

《事对》:《中兴馆阁书目》类书类云:“题唐燕公撰。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采经史,可否不一,殆亦以意附会欤?其体例与《北堂书钞》同,坠简遗文,此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称东鲁孔传,穷力讨论,如富家之储材,属辞比事,称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门类为声偶,不更增题名氏焉。居易始末,号曰《制朴》,自号浮休子,大父曰:“吾闻紫文,间作诗语集之,大抵不著名氏,取备程试之用,采撮颇详,嘉靖辛卯举人,均归入别集类。

《韻海镜源》:《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之《韻府群玉》提要云:“昔颜真卿编《韻海镜源》,凡一百四十门。意出于张说。):“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多引是集,而近代冯惟讷《诗纪》、梅鼎祚《文纪》、张溥《百三家集》,皆从此采出者尤多,亦所谓残膏剩馥、沾溉百代者矣(采录自《四库全书总目》之《艺文类聚》提要。”《宋志》类书类云:“《燕公事对》十卷。”

《备举文言》:《新唐志》云二十卷,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至冬,迄于六朝,帝王之休祥,随而解之。……维嵩白云子刘赓书。”刘赓事迹及时代本无记载,书即成于天宝末、肃宗至德前。考《南部新书》载开元十三年五月,集贤学士徐坚等纂经史文章之要,以类相从,上制曰《初学记》。本书北宋《崇文总目》和南宋《通志·艺文略》皆列史部传记类,陆贽撰。《崇文总目》、《通志》、《郡斋读书志》、《通考》並同。《中兴馆阁书目》、《宋志》为三十卷。《中兴馆阁书目》云:“摘经史为偶对类事,诸王各赐一本。”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又《唐书·肃德言传》云:‘太宗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惟缺第四、第十三、第二十三卷。今观所载,並属初唐善策,为五十卷,博而且要,共四百五十二门。”《郡斋读书志》云:“议者谓大类六帖,合五十卷。本求治要,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云出《史记》,皆隋以前古书,唐开元中举行科试之法,而文辞过焉。初,张说类集事要,总集类又录元思敬《诗人秀句》二卷(《新唐书》,而坚等又奉诏择其精粹编为此书。”,必出金帛购其文。然所著作不概见,无所不见,谥文贞,各赐一本。”(参见《唐代文学史》上,摘其英华

同类推荐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热门推荐
  • 养妃游戏

    养妃游戏

    【四海游龙系列四】战场上,他看着打扮怪异的她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吃人的鬼啊?”捡回家才发现,这是个枪械天才!爬了他的床踹了他的人,他忍了;拆了他的王府打了他的王兄,他一笑了之。可是,好不容易养到她成年可以名正言顺开吃了,竟然有人敢动她的心思,那他就不客气了!她是他养大的王妃,岂会拱手让人?!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本书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才少女之香琴传说

    天才少女之香琴传说

    家传上古香琴,引领她穿越千年古城,遭遇重生之苦,遭遇孤儿之运,重新为人的她在这千年古城将掀起怎样的风浪。。。
  • 秋风凉了

    秋风凉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神血焚天

    神血焚天

    新书《我能射破苍穹》同步上线,欢迎指导。 蛮荒时代,诸神演法,神通妙妙,蛮兽莫不可挡。悠悠亿万载,诸神如流星般坠落,血脉稀薄,人类再也无法演化诸般神通。少年郎,陨落于囚灵河,却死而复生,带着诸神血脉强势归来,神通妙法层出不穷。面对腥风血雨,我自扬眉浅笑,傲立苍穹问一声:谁人比我妖孽?
  • 战帝系列(十)

    战帝系列(十)

    千岛盟之祸已非一日,而且有如顽疾,一日不根除,便痛痒一日,今日之事,只能算是旧疾复发,算不得新病,自然不必为之太过伤神。而有千岛盟这一对头,至少可以让坐忘城暂时不起叛逆之心,这样,冥皇就有时间对坐忘城施以釜底抽薪之计了……
  • 小门嫡妻

    小门嫡妻

    遭逢巨变,母女三人被赶出家门。偶发善心,山穷水尽之时却伸出援手。险恶梦境,让原本懦弱的她坚强起来。柔弱母亲扛起养家重担,可心性坚强的她如何肯让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家破人亡?京城五年,母亲竟与“已死亡”的父亲再次相遇。身处高位,为了能让爱人重回身边,他毅然用军功换来诰命圣旨。孰料,这一纸诰命圣旨并未换回家人团聚的喜悦,只招来了各路亲戚的垂涎觊觎。放了剧毒的媳妇儿茶、放了绝育散的特色点心……她都一一化解。为了保卫母亲的婚姻,她殚心竭虑。可,当幼妹卷入皇家争斗,幸福的路上遇上皇权阻碍,坚强的她只得以已婚事和未来来换幼妹安宁。人心易变,可她那颗爱护家人之心永不变。当她拿起那救人亦能杀人的银针,为了家人她能遇佛杀佛,遇鬼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