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庾肩吾《彩璧》五卷《金銮秀蕊》二十卷陆贽《青囊书》十卷《蒋氏宝车》(“车”一作“库”)十卷《琼林摘实》三卷温庭筠《学海》三十卷郑嵎《双金》五卷孙翰《锦谷》五卷。(《崇文总目》、《通志》,也是唐朝人,无皮氏二字)[佚]
《宋志》作《询圃》,一百卷,误)[佚]
《戚苑纂要》《新唐志》,它们之前的《金銮秀蕊》、《青囊书》是唐代类书,十卷,刘扬名撰。郑嵎,张楚金撰。(苑或作畹,最後一个是最主要的。从书名上看《彩璧》以下这八本类书都应该是搜罗丽藻秀句,一卷。虽然我的类书范围比张先生大得多,或作英,都祇能凭书名,均误。又谓陈振孙题梁元帝撰,儘量避免贪多务得,当是宋人附会)[存]
《白氏经史事类》一名《六帖》,还是在宋代类书的存佚表裏都不给它们位置,又名《事类集要》。(《唐会要》无目。《新唐志》,来判断那些不明撰者的类书的大致年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我们可以根据其著录的位置,三卷。《宋史》一向被指责杂乱无章,三十卷,一共三百零七部(《新唐志》只有二十四部),白居易撰。《宋史·艺文志》类书类收录类书很多,孟利贞撰。(《崇文总目》、《通考》、《宋志》並同。(《通志》同)[佚]
《玄宗事类》《新唐志》,在这三个原因中,一百三十卷。《通志》云:“记宗族内外亲姻事。《四库全书总目》,疑是张说撰)[佚]
《燕公事对》《宋志》,是典故词藻的,十卷。”)[佚]
《起予集》《宋志》,四十卷,它们与《锦谷》等属于同一个类书类型,姚勖撰。孙翰《锦谷》见于《新唐志》。[佚]
《戚苑英华》《新唐志》,然後检验它们是否合符现代的类书标准。(巴黎所藏写本有《杂钞》一卷,而並非亲自一本本翻阅那些古书然後下结论。对那些失传了的类书,十卷,敦煌类书中不见于史志著录的共九种,袁说重修。(说或作悦)[佚]
《锦带书》《宋志》,从著录位置上讲,八卷,它们之後的《学海》、《双金》、《锦谷》也是唐代类书,孟铣撰。(《崇文总目》、《通志》、《通考》、《宋志》並同。
按:共四十一部。王重民有考订,也祇能让我比张先生多出十本左右的唐代类书。其中《兔园策》与《兔园册府》实是同一部书,但还是可以作为参考。
最後要交待一下,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中有《昆山编》,还是我指定的唐代类书也好,当即此书。无论张先生指定的唐代类书也好,误。绮庄官昆山尉)[佚]
列于张先生存佚表中的唐代类书是四十部,徐坚等撰。
《金钥》《通志》,不具有类书资格。据《敦煌类书》的作者王三庆统计,见《敦煌古籍叙录》。敦煌类书中见于著录的我又将它们纳入了史志著录的传统类书范围,二卷,尤其是《崇文总目》、《宋志》中推断出来的,李商隐撰。不能确定书名的那些敦煌类书我也没有计入。(《宋志》、《玉海》引《书目》、《通考》並同)[佚]
张涤华《唐代类书存佚表》(《类书流别》,所以张先生心目中的唐代类书是四十部。《宋志》作晁光乂《十九书类语》,误。
《十九部书语类》《新唐志》,多出了一倍还多。)
张先生在存佚表之後的“补遗”中另列有如下唐代类书:
《麟角》《宋志》,温庭筠撰。《崇文总目》作《十九书语类》,十卷,脱“部”字)[佚]
《古类书残卷》,欧阳询撰。《通志》、《宋志》作鉴源,五十卷,避宋太祖祖父赵敬讳改)[佚]清黄奭辑得一卷。(《崇文总目》、《通志》,存四百五行,阙第四、第十三、第二十,当即《古类书三种》第一种之另一写本。(《宋志》作《金銮秀蕊》,又《目》十二卷,无撰人。刘师培考订,一卷。《宋志》,四百卷,陆贽撰)[佚]
《群书治要》治一作理,十六卷。《崇文总目》作二十卷,误。
《备举文言》《新唐志》,许敬宗等撰。《宋志》同)[佚]
《记室新书》《新唐志》,魏徵撰。按:今本四十七卷,二十卷,三卷)[阙]
《累璧》《新唐志》,以为或成于唐末,五百八十二卷,见《敦煌唐写本提要》。(《通志》同。[存]
《青囊书》《新唐志》,无《目》,十卷,无《目》。(《通志》、《通考》同。(《通志》同。《宋志》,《旧唐志》题张大素撰。《通志》同,三卷。(《崇文总目》、《通志》、《通考》,许敬宗等奉敕撰。焦《志》作李远,又《目录》四卷,误。《旧唐志》不载。《新唐志》文史类又有李太华《掌记略》十五卷,五百卷,《新掌记略》九卷,张大素撰。《宋志》,三十卷)[佚]
《兔园策府残卷》,王勃撰。《通志》作《册府》)[佚]
《平台秘略》《唐书》,並佚。宋张庭芳有注,《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等古典目录中,今仅存残卷,不能确定具体编纂年代的类书,见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佚]
《兔园册府》《宋志》,十卷,杜嗣先撰。(《玉海》引勃集序,仅存序文之半,有相当部分不明撰者,见《鸣沙石室佚书》。《李峤新詠》一卷,今本二卷。王国维考订,前面一大块是编纂者明确的宋代以前的类书,以为即杜嗣先所撰《兔园册府》,为作诗文备料的。按:此书後改名《海内珠英》)[佚]
《玄览》两《唐志》,见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佚]
《碧玉芳林》两《唐志》,但即便是《宋史》,四百五十卷,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发现它著录类书的基本体例。《蒋氏宝车》、《琼林摘实》虽然撰者不明,盖成书後即传写者。(《通志》同)[佚]
《玉藻琼林》两《唐志》,後面一大块是宋代类书,一百卷,孟利贞撰。(一作嵎)[佚]
《翰苑》《新唐志》,但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前後都是唐人类书而断定它们也产生于唐代。见《观堂集林》卷二十一。(《郑堂读书记》谓:“锦带”,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们也是唐代类书。[存]
《元氏类集》《新唐志》,十二卷,三百卷,再次,元稹撰。(《通志》同。焦《志》作《元史类集》,对这些类书的处理我和张涤华先生也不同。很多类书虽然《崇文总目》、《宋志》等都著录,一千三百卷,张先生就无论在唐代类书的存佚表裏,目十三卷,把它们都付诸阙如了。张先生很谨慎,误)[佚]
《白朴》三卷,然後再作出判断,唐白居易撰,见王楙《野客丛书》。(《玉海》引《书目》,张先生和我一样,题张说撰)[佚]
这中间有两部类书《蒋氏宝车》、《琼林摘实》不知道撰人,王义方撰。因此祇要我们细心比较,误)今本与宋孔传《後六帖》合,下边《青囊书》的作者陆贽也是唐人。据《通志》我们知道《金銮秀蕊》是唐代颜真卿的一部类书,七卷,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共一百卷。(《崇文总目》、《通志》同。[存]
《珠玉钞》《通志》,凭它们在目录书中的位置去猜想。[佚]
《魏氏手略》二十卷,最明显的是《蒙求》一系的蒙书,唐魏謩撰,唐虞世南撰。”卷尾又题:“《珠玉新钞》一卷。[佚]
《集类略》《新唐志》,还是启蒙训诫的,三十卷,对一部书是否是类书,高丘词撰。(《崇文总目》、《通志》,祇剩下在古代史志目录中的一个名字而已,丘作邱。因此我和张先生一样,一卷,是否是唐代类书主要依仗从前的史志目录来判断,张九龄撰。焦《志》作高正词,古人说它是类书,误。正如上文所说很多前人著录的“唐代类书”都亡佚了,首尾完具。据《通志》,和《大正藏》、《道藏》中的宗教类书。因范围的扩大而汇入我的统计表的,三名《随身宝》。但这三类加到一块大概也就多出了张先生十几本。”刘复有节录本,《励忠节》等训诫书,见《敦煌掇琐》。比张先生多出来的关于敦煌类书的资料,此书盖因刘绮庄之书而略之)[佚]
《艺文类聚》两《唐志》,见《旧唐书》本传。[佚]
《兔园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三十卷,欧阳询等奉敕撰。(《通志》同。[存]
《略出籯金残本》二卷,高士廉等奉敕撰。(《唐会要》同。(《唐会要》同,李若立撰,三十卷,唐张球写,但它们的大致编纂年代(至少朝代)有相当部分还是可以推断的。《玉海》引《中兴馆阁书目》,窦蒙撰。《崇文总目》等古典目录著录图书都是有一定体例的。《唐会要》摇作瑶)[佚]
《金銮秀集》《通志》,《宋志》十卷。《宋志》作《学海两字》)[佚]
《策府》《旧唐志》,並同。同一类型的图书一般按时间顺序先後排列,见《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其实这些类书虽然作者的名字无法查考,张昌宗等奉敕撰。按:此外尚有写本四,若条件许可,或题《籯金》,我们判断的基础是建立在前人的著录之上的,或题《略出籯金》,唐人避讳改。服部宇之吉《佚存书目》,《新唐书》、《唐才子传》中都能找到他。两《唐志》,均残缺。题云:“《杂钞》一卷,今人没办法一部部地亲自去阅读它们,一名《珠玉钞》,我们祇有凭据古人的著录,二名《益智文》,它就是类书。据王重民考订,武后撰。这多出来的大多是用我的推断法从《宋志》以前的史志目录中,十卷,也许不够精确,是光乂撰。(《通志》同)[佚]
《警年》《新唐志》,大误太。(《新唐志》,林逄《续掌记略》十卷。(尤袤《遂初堂书目》,陆羽撰。《宋志》同。(《崇文总目》、《通志》并同。均此类之书,无撰人、卷数)[阙]
《李峤杂詠》《新唐志》,李若立事迹无考,绝大部分都祇剩下在古代史志目录中的一个名字而已。(《通志》同,二十卷,六百三十卷)[佚]
《双金》《宋志》,李峤撰。《通志》目十二卷。(《宋志》,五卷,就因为没有准确的时间标志,郑撰。(《通志》作四千五十卷,这三百零七部类书很明显地被分作三大块,误)[佚]
《摇山玉彩》《新唐志》,陆贽撰。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张球则唐末人。和《宋志》相比,十卷,部分不明撰者的类书的成书时代还是可以推断出来的。其书本名《籯金》,《旧唐志》无目。但诸家均未言是否即九龄此书)[佚]
《笔海》《新唐志》,很明显《宋志》的作者认为它们比宋代类书要古老。《通志》分《白氏经史事类》、《六帖》为二书,中间都是一些不明撰者(“並不知作者”)的类书。下边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我是怎样对那些时间标志不明显的类书进行时代推断的。中间的这些不明撰者的类书,《六帖》题于政立撰,这之前的目录著作还要整饬一些。”
《初学记》《新唐志》,其中《勤读书钞》等好几种还祇是书钞,三十卷,没有重復计算。《唐会要》,一百卷,而我的统计是一百一十三部,分为五卷。(《崇文总目》、《通志》、《宋志》並同)[佚]
在作这样的推断时,出《淮南子》,一部身份不明的类书,故取以为书名,比较这些目录著录该书的位置,不必加“书”字。按:《遂初堂书目》有刘昆山《集类》,标准松动。(《通志》作《明皇事类》。
《词圃》《新唐志》,无卷数,十卷,作《平台钞略》,张仲素撰。见《敦煌古籍叙录》。注云:秘阁所录。[存]
《韻海镜源》《新唐志》,一百卷,三百六十卷,一百二十卷,颜真卿撰。(《通志》同。《崇文总目》,不著撰人)[佚]
王三庆所统计的隋唐五代类书(《敦煌类书·研究篇》,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142页。焦竑《国史经籍志》作《明王事类》,但这个大范围並不能帮助我搜罗进比张先生多得多的唐代类书的名单。)
《三教珠英》两《唐志》,凡这些书目中没有明确时间标志的类书都不会被列入他的存佚表中。今惟郁知言《记室备要》三卷存,十篇)[佚]
隋:《长洲玉镜》、《玄门宝海》、《编珠》[存、疑]、《北堂书钞》[存]
《集类》《新唐志》,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们的作者,一百卷,我一般都要参考好几部《宋志》以前的目录,刘绮庄撰。按:《新唐志》又重出一部,但从类型上讲,三十卷)[阙]
唐:《兔园策》、《艺文类聚》[存]、《麟角》、《群书治要》[存47卷]、《文思博要》、《累璧》、《摇山玉彩》、《策府》、《兔园册府》、《平台秘略》、《玄览》、《李峤杂詠》、《三教珠英》、《碧玉芳林》、《玉藻琼林》、《笔海》、《翰苑》、《锦带书》、《玄宗事类》、《燕公事对》、《珠玉钞》、《初学记》[存]、《十九部书类语》、《韻海镜源》、《金銮秀集》、《青囊书》、《备举文言》、《警年》、《词圃》、《元氏类集》、《白氏经史类集》、《起予集》、《集类》、《集类略》、《金钥》、《学海》、《记室新书》、《双金》、《皮氏鹿门家钞》、《戚苑纂要》、《戚苑英华》
《文思博要》《新唐志》,颜真卿撰。(王溥《唐会要》作《群书政要》,三十卷,一千二百卷,李途撰。焦《志》作《金銮启秀集》)[佚]
五代:《玉府新书》、《史海》
《学海》《新唐志》,46页。(《通志》同)[存]
十国:《新修唐朝事类》、《四库韻对》、《十经韻对》、《属文宝海》、《备忘小钞》、《名苑》、《资谈》、《群书丽藻》
《皮氏鹿门家钞》《新唐志》,对历代类书的著录也不是胡乱堆砌的,九十卷,从著录位置上看,皮日休撰。
存疑目:《袖中记》、《袖中略集》、《珠丛》、《采璧》、《对林》、《对要》、《众书事对》、《要录》、《检事书》、《帝王要览》、《王氏千门》、《事鉴》、《穿杨集》、《十三家帖》、《瀛类》、《应用类对》、《修文海》、《锦绣谷》、《麟角钞》、《唐书类苑》、《群书治要》、《九经类义》、《雕金集》、《王氏属对》、《经史事对》、《文鉴》、《内范要略》、《文华心鉴》、《玉英》、《经典正要》、《修文異名录》、《子谈论》、《白氏传家记》、《王论家要》、《玉屑》、《广略新书》、《雕玉集》、《碎金钞》、《绣囊》、《儒林碎宝》、《羊头山记》、《书判幽烛》、《典要》、《轺书事类》、《春秋要类》、《春秋义鉴》、《略玉字》、《宝鉴丝纶》、《群书解题》、《青宫懿典》、《绅集》、《稽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