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8

第18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5)

二人、文配山川

魏源游历广,“平生好游山”(《游山后吟》),“有小印:‘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时浙东南雁荡山游迹罕至,梁章钜“慨雁荡僻处天末,既题咏之,又辑诗话表章之”,故有《雁荡诗话》。魏源为之序云:

东南奇秀山水推黄、庐、台、荡,再则武夷、桂林。惟庐山当江湖四达之冲,天台为仙佛托灵之所,自汉晋即著名;黄山、雁荡、武夷则皆至宋始显,而唐以前阗然寂然。虽以谢客守永嘉,而未闯雁山之庭奥;柳州谪岭南,桂林其必由之道而无一语及之,山川显晦不以其时哉!人灵万物、参三才,使山岳川谷灵淑之气无人领其胜,则万古寂寞而天地为虚器。武夷之盛著以朱文公作《精舍记》及《九曲棹歌》记其胜,乾道间士大夫访朱子者兼访武夷,于是名胜与台、庐抗。而雁荡、黄山、桂林则至今无人能专擅其美,如朱子之于武夷,白、苏之于庐山,谢、柳之于浙粤山水者。是则游屐虽通,题泐虽众,而其人其文章不足以配山川,则山川亦终不属其人,寂寞如故,虚器如故也。

魏源在这里提出了对山水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奇秀山水有待于发现,而发现有一个过程。“惟庐山当江湖四达之冲,天台为仙佛托灵之所,自汉晋即著名;黄山、雁荡、武夷则皆至宋始显,而唐以前阗然寂然。”“柳州谪岭南,桂林其必由之道而无一语及之。”“人灵万物”,自然山水为人而存在,自然山水只有被人领略,才能显示其“灵淑之气”,否则只能是“万古寂寞而天地为虚器”。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的思想。然而自然山水是不是只要一见游人就显其“灵淑之气”呢?又不一定。魏源认为,自然山水“灵淑之气”是否显示,关键在于“其人其文章”是否“足以配山川”。“其人其文章不足以配山川,则山川亦终不属其人,寂寞如故,虚器如故也。”

魏源所谓“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这里提出了自然山水、人格、文章三者的关系问题,并要求能够统一起来。这一命题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应该是名山名人,名山非名人,或名人非名山,都谈不上“其人足以配山川”。这是基本要求。进而,名人须有登临之作,这些登临之作成为名篇,如朱熹在武夷,曾“作《精舍记》及《九曲棹歌》记其胜”,方才可以说得上“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第三,所谓名篇,如能写出山川之精魂,同时又展示名人之人格,“如朱子之于武夷,白、苏之于庐山,谢、柳之于浙粤山水者”,这才真正是“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进而“山川”“属其人”。这是最内在的含义。

魏源喜读山水诗。友人陈起书寄诗集给他,魏源在赞赏之余,以“山水诗少”为憾,感慨地说:“蜀山之高,沧海之阔,以至桂林阳朔,奇秀甲天下,一叶扁舟,溯洄其间,何患清妙之气,不勃勃腕下?”(《致陈起书》)魏源登山临水必歌吟,其《戏自题诗集》云:“太白十诗九言月,渊明十诗九言酒。和靖十诗九言梅,我今无一当何有!惟有眈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昼时所历梦同趣,储山胸似储壶冰。渊明面庐无一咏,太白登华无一吟。永嘉虽遇谢公屐,台荡胜迹皆未寻。昔人所欠将余俟,应笑十诗九山水。”魏源和山水及其山水诗,可以说“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符合这一命题多方面的、尤其是内在的含义。

魏源笔下的山水每被人格化。其《重游百泉》云:“土石山皮骨,草木山毛发。北多不发山,东南或少骨。惟有蒙泉清,乃是山血液。骨奇山始奇,石洁源斯洁。每看谷口泉,有若云吐月。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当其未涌去,蕴潜孰能别。惟有相山人,望骨知优劣。”认为土石是山之皮骨,草木乃山之毛发,而泉水则山之血液乳汁;正如人之相面,可以相山以“知优劣”。魏源的诗多写崇山险峰,狂潮飞瀑。山有奇崛兀傲的性格。《岱岳吟上》云:“呜呼岱宗之脉胡来哉,或言辽东渡海来。不然中原莽荡数千里,何以嶻起平地雄崔嵬。”《华岳吟下》云:“左太行,右终南,胡独华岳称雄巉。终南右,太行左,胡独华峰推岌砢。峨峨气象地中央,郁郁莲花天牛堕。”《华山诗》云:“树皆斜仄生,云皆斜仄通。略无寸步直,但有两壁岩。”《太室行》云:“石奇水怒壁千丈,一岳之气于斯萃。”《少室行》云:“山阳已转山阴脊,狎险凌危万夫辟。”《登太行绝顶》云:“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雁荡吟》云:“何山不奇泉与石,石不离土兮水不离石。何故雁山天破格,肤去发髡惟骨岌。水尽空际飞,石尽天外立。”《剑阁》云:“出坎入坎千,上天下天百。陡然万古奇,森此寸眸昃。石石欲刺天,石石怒争壁。不见一鸟飞,但闻万马栗。”水有奔放冲激的力量。《岱谷西溪》云:“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天台纪游》云:“云势欲无水,水势欲无石。如何一虬偃,欲降千霆魄。水中畏石横,夺路出胯腋。勇赴无底壑,下汇百寻碧。”《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云:“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闷千琼瑰。”《庐山纪游》云:“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魏源崇尚山之奇崛兀傲的性格,水之奔流冲激的力量,“肉山不及骨山爽,卧瀑不及立瀑莽”(《游山吟》),进而成为对主体性和生命力的高扬。这更集中地体现在《游山吟》和《钱塘观潮行》两诗中。《游山吟》云:

五岳山大圣,崖立天中央。余山尽狂狷,天骨仙开张。武夷雁宕天之狷,黄海桂林天之狂。王屋台庐颇得岳气势,正如具体之中行。其余平远雷同半乡愿,胡广中庸之孔光,何况蚕丛攒沓黔夜郎。始知山贵特立而耿介,正犹豪杰师文王。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圆方。

山的性格被上升到主体性的高度,“山贵特立而耿介”,“倚天拔地自雄放”。《钱塘观潮行》云:

世间瑰绝岂有此,江逆飞,海立起。天风刮海见海底,涌作银涛劈天驶。病者睹之气皆生,勇者睹之神皆死。……潮如行军有进止,进时强弩射不靡,退时怒鼍鼓不起。潮如阳焉有朝著,朝气羲鞭拦不住,暮气鲁戈挥不复;潮如百物有壮老,少壮春雷草怒芽,老后秋风弩穿缟。……倒驱江海回暮涛,海风萧屑江天高。传语万古观涛客,莫观老潮观壮潮。

海潮有进止、朝暮、壮老,正如瀑有“立瀑”、“卧瀑”,诗人“传语万古观涛客,莫观老潮观壮潮”,所以“壮潮”已成为一种雄健的生命力的象征。

嘉庆道光时期,士风甚为委靡。龚自珍曾激烈批评,还有不少人慷慨议论。朱琦说:“今之时士气之卑甚矣。”(《杨忠愍公永恩图序书后》)沈垚说:“今日风俗,备有元成时之阿谀,大中时之轻薄,明昌、贞祐时之苟且。”(《与张渊甫》)姚莹说:“嗟乎!正直敢之气,于今衰也久矣,自古未有委靡如是之甚者也。”(《复座师赵分巡书》)这种批评本身意味着不乏另一种士风。姚莹《汤海秋传》说:“道光初,余至京师,交邵阳魏默深、建宁张亨甫、仁和龚定庵及君……是四子者,皆慷慨激励,其志业才气欲凌轹一时矣。世乃习委靡文饰,正坐气耳,得诸子者大声振之,不亦可乎?”这种士风正是以龚自珍、魏源等人为代表的。魏源山水诗对于奇崛无傲雄健有力的人格的崇尚,显然带有振作士气的意义。魏源自觉地把自己与山联系起来,他说:“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游山吟》,“我亦造化所铸之一物,本与山川同自出。骨血脉理毛发肤,草木土石形气质。平奇方正随赋畀,谁与五岳为六七。不知千秋万世视我古人时,比我何谷何山堪仿佛”(《游山吟》)。郭嵩焘《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说,其“游山诗,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滃然喷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将以极古今文字之变,自发其嵚崎历落之气”。张维屏《艺谈录》说:“默深学问渊博,才气纵横,其性情兀傲,几若目中无人。”其诗中具有奇崛兀傲性格、富有雄健生命力的山水正是其自身人格的写照。

三推重质实

在审美倾向上,魏源推重质实。他说:“羽翼美者伤其骸,枝叶茂者伤其荄,经霜雪而后凋之木,非必有灼灼夭艳之材也。故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害其神;见其文,蔽其真。”(《默觚·学篇十一》)又说:“盖华者暂荣而易萋,实者坚朴可久,而又含生机于无穷,此其所以不贵彼而贵此也。”(《跋陈沆简学斋诗》)当然魏源也不完全否定“华”,他说:“不华安得有实?”认为“实”乃是从“华”而来。诗怎样才能作到质实?魏源认为,“此有三要”:“厚”、“真”、“重”。他说:

窃谓此有三要。一曰厚,肆其力于学问性情之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所谓万斛泉也。一曰真,凡诗之作,必其情迫于不得已,景触于无心,而诗乃随之,则其机皆天地,非人也。一曰重,重者难也。蓄之厚矣,而又不以轻泄之焉,感之真矣,而天机又极以人力。于是而人之知不知,后世之传不传听之耳。(《跋陈沆简学斋诗》)

“厚”,主要强调学问根柢。“肆其力于学问性情之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所谓万斛泉也。”魏源很重视学问,他又说:“经天纬地之文,由勤学好问之文而入。”(《默觚·学篇二》)陈沆有《送默深归邵阳》诗说:“归家何事乐忘饥,为有良朋讲习资。名列无成方肯悔,学当欲进转多疑。江湖岁暮愁行役,风雨城南绕梦思。谁使索居增怅叹,聚无三月又将离。”魏源评曰:“善学者方能有悔有疑。”(魏源评《白石山馆诗》)

“真”,主要强调情感。“凡诗之作,必其情迫于不得已,景触于无心,而诗乃随之,则其机皆天地,非人也。”魏源又说:“诗以言志,取达性情为上,拟古太多,则蹈明七子习气,古人如陶、阮、陈、杜皆抒胸臆,独有千古;太白、青田乐府,一时借古题以述时事;东坡和陶,借古韵以寄性情,字字皆自己之诗,与明七子优孟学语有天渊之别。此诗家真伪关,不可滥借!”(《致陈起书》)“鹦鹉巧学舌,能言与人类。”(《家塾示儿耆》)杜甫诗情感真挚,魏源非常推重,多有评论。他认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忧黎元,是眼目”,“本欲致君尧舜,顾见夫居廊庙者如此,故耻干谒,而忍没尘埃也。然欲终隐不能,聊歌自遣,缠绵悱恻,风雅正派”。评《遗怀》说,“书怀之作,见老杜一生出处”;认为《寄题江外草堂》“含意低徊,郁纡顿挫”;谈到《白水县崔少府高斋三十韵》说,“人能写有形之景,而不能写出真性情来”(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徐松《杜诗选》引)。魏源认为,陈沆诗“无一字非真诚流出”,“读者亦皆动其真诚”(《简学斋诗三跋》)。陈沆《到湘阴哭张一峰姊丈婿》诗说:“到此心先痛,湘云惨不开。是君魂断处,逢我岁寒来。往事如春梦,残灯忽夜台。言寻綦履迹,四壁满尘埃。”魏源评曰:“情至自真,无心于杜而自杜。”(魏源评《白石山馆诗》)

“重”,主要指创作态度,讲究文成于难。“重者难也。蓄之厚矣,而又不以轻泄之焉;感之真矣,而天机又极以人力。”“不以轻泄之”,似乎有批评袁枚的意思。“于是而人之知不知,后世之传不传听之耳”,这是很高的创作境界。

魏源的诗歌,总的说来,具有这种质实的风格。林昌彝评其诗说,“扫尽人间脂粉气,乱头粗服也风流”(《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颇为中肯。

§§§第四节张际亮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号松寥山人。福建建宁人。嘉庆四年出生。家世寒微,父兄业商。少孤。才气磊落,禀性独特。尝自述说:“性既疏简,复褊急尚气。每与物忤,人以是笃过之。而予闻而自悔,悔而复蹈屡矣。”(《自题读书斋壁》)宗人说他“不欲以经生辞客自为,而深慕古之奇伟之士,其功业足以震惊夫一世”(张绅《张亨甫〈松寥山人初集〉序》)。张际亮关注现实,于鸦片输入之害洞察甚深,有《上卢厚山宫保书》详细述其情状,并陈其对策。林则徐曾称其有经世才。(姚莹《张亨甫传》)张际亮与龚自珍、魏源有交往。道光九年,其有诗《三月二十八日徐廉峰、黄树斋两太史招同永丰郭羽可仪霄、顺德简梦岩均塘、江宁管异之同、马湘帆沅、江都汪孟慈喜孙、湖口周雪桥仲墀、侯官李兰屏彦彬钱塘龚定庵自珍……饯春陶园亭,分赋得客字,未至者绂庭之兄星斋曾莹鄱阳苏宾隅孟旸监利龚木民润森》,(《思伯子堂诗集》卷十,本节以下文字只注卷数者皆此书),十七年,有诗《不见默深舍人数年矣,今乃遇之扬州……慨然作诗,奉寄诸君》(卷二十六)。

张际亮负狂名,试辄不利。道光十八年乡试,易名亨辅,方得中举人。后三应会试,皆报罢。遭际困顿,萍踪浪迹。二十三年,友人姚莹抗英有功反遭诬逮,欲为之申雪,扶病奔走,卒于京师。

张际亮有《张亨甫文集》六卷、《思伯子堂诗集》三十二卷。

一推重志士之诗

张际亮对乾隆以来诗坛批评很多,言辞甚为激烈。他说:

大抵自乾隆以来,其负盛名如沈归愚、朱竹君、袁子才、赵云崧、蒋心余、黄仲则、翁覃溪、张船山诸先达,因皆一时才人,然于风雅之旨,正多未逮。袁佻赵犷,蒋薄黄轻,张介于黄、蒋之间,惟沈之持论颇正,惜才力不厚,故其所自著无足感人。竹君学士欲自溯源于昌黎,然徒以奇字险韵为工,则所谓工者,亦何与于温柔敦厚之教邪!况昌黎之诗,其佳在气奇而骨重,学邃而理粹,不于此求之,而欲横空盘硬语,何可得邪?翁则直以诗为考订,而盛传海外,实怪事也。近日颇有知袁赵之非者,然复扬竹君、心余、覃溪之余波,则亦为狂澜而已。(《与徐廉峰太史书》)

近日海内为诗者日多,而知诗人之意者益少。如沈归愚辈,乃禅家所谓堕于理障;如袁子才辈,则又所谓野狐外道也。然皆足以惊众侈俗,取一时之声誉,子才尤甚。益少年浮薄,其溺于佻滑放诞之习久矣。或犹畏大雅之讥,不敢显以自遂,一旦见当世负重名如子才者,举其佻滑放诞之诗,谆谆道之,故乐为依附,犹积薪然火,焰必张矣。(《答朱秦洲书》)

当乾隆嘉庆间,诗道稍榛芜。或以议论考订为诗,或则轻佻浅鄙,无与于风雅之旨。(《岭南后三家诗序》)

这些议论,颇能见出张际亮“褊急尚气”的性格。张际亮认为,历来的诗歌,大约可以分为志士之诗、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三类。他说:

自昔风骚多孤臣危苦之辞无论已,汉以下诗可得而区别之者,约有三焉,曰志士之诗也,学人之诗也,才人之诗也。模范山水,觞咏花月,刻画虫鸟,陶写丝竹,其辞文而其旨未必深也,其意豪而其心未必广也,其情往复而其性未必厚也,此所谓才人之诗也。其辞未必尽文,而其旨远于鄙倍;其意未必尽豪,而其心归于和平;其情未必尽往复,而其性笃于忠爱;其境不越于山水花月,虫鸟丝竹,而读其诗,若使人遇之于物外者,此所谓学人之诗也。若夫志士思乾坤之变,知古今之宜,观万物之理,备四时之气,其心未尝一日忘天下,而其身不能信于用也,其情未尝一日忤天下,而其遇不能安而处也,其幽忧隐忍,慷慨俯仰,发为咏歌,若自嘲,若自悼,又若自慰,而千百世后读之者,亦若在其身,同其遇,而凄然太息,怅然流涕也。益惟其志不欲为诗人,故其诗独工而其传也亦独盛,如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其生平亦尝仕宦,而不得志于世,固皆然也,此其诗皆志士之类也。(《答潘彦辅书》)

张际亮认为,乾隆以来的诗歌,不是才人之诗,就是学人之诗。沈德潜可能还够不上才人,他说:“惟沈之持论颇正,惜才力不厚,故其所自著无足感人。”(《与徐廉峰太史书》)朱彝尊、翁方纲所作,大概可以说又是学人之诗,更不用说那些“以诗干贵显、文轻薄,比之于器,则供人之玩好者也。比之于声,则荡人之心魄者也。此谓失是非、导谄谀、奖贪淫、丧礼义,久之而害于风俗人心”之作。(《答潘彦辅书》)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
  • 情局

    情局

    在一次次的选择与被选择之间,一个是家财丰厚的富家娇小姐苏小落,一个是曾经相恋四年的前女友汪晓歌,在一个个朋友和爱人设下的局里,内心充满迷茫,韩龙左冲右突,但知道朋友遭遇骗局时,又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帮;明明为情所伤,时而深陷局里,明明被朋友出卖伤害,时而置身局外……,到底谁才是自己的真爱?在兄弟情、爱情和亲情之间犹豫不决的韩龙。却仍然不得不勇往直前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左手赚钱右手花钱

    左手赚钱右手花钱

    本书从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说起,着重介绍了各种理财方式和技巧,例如本书所阐述的关于储蓄、*、股票、保险、外汇、期货等基本知识,希望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迪。每个人都有致富的机会,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够从本书中有所收获,学会挣钱,更要学会花钱,从而快乐而轻松地实现致富的愿望,享受快乐丰足的财富人生。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盛宠:宝贝对不起

    豪门盛宠:宝贝对不起

    她是服装界的天才少女设计师?她是黑道王者“暗月”少主的宠妹?她是时装界大师沈洁的宝贝女儿?她是京城赫赫有名苏氏集团的千金?她曾经以为叶枫就是那个可以陪她走一辈子的人,就是她的整个世界,甚至于她为了他收敛自己的锋芒、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失去了亲情!当她以为快要到达幸福的终点时,不曾想三年前突然消失的女人回来了,听着他对她说的那句:我爱你!她终于带着自己疲惫的身心和仅有的一点骄傲与自尊转身离开那个她和他一起努力开创的公司,而后遇到了那个冷冽的男人——夏南!再后来辗转成了A市龙头企业夏氏集团的总裁秘书!夏南,一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完美男人,是A市龙头企业夏氏集团的新上任总裁!据说还是A市小有名气的杂志社、最豪华的娱乐会所的幕后老板和那个隐蔽的世界黑帮组织“爵夜”的老大!他们的相遇,是命定的相遇?是蓄意的报复?还是另有隐情?在那场盛世婚礼之后,苏蔚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任他们找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再找不到她的身影!五年后。那个时装国际大师杰勒瑞的关门弟子、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美女设计师FIR回到A市!两天后。一场盛大的个人时装发表会在市中心繁华地带亭立大厦的豪华会场里举行!再一次的相遇,他们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纠缠?【片段一】“你笑什么?不许笑!”“好!我不笑啊!你乖乖待在这边,不要乱跑,我回来给你做好吃的!”“真的?”听到好吃的,她来了精神,迅速报出了一大堆菜名:“那我要吃你烧的红烧鱼、糖醋排骨、焖羊肉、玉米排骨汤……”“好!回来就给你做!”【片段二】“宝贝,对不起!”“谁是你的宝贝?请不要乱叫!还有你对不起我什么?我们有什么关系吗?”“你真的不肯原谅我吗?”他可怜兮兮的问。“你要我原谅你什么?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五年前就没关系了!”“谁说的?你是我老婆!五年前我们可是有领证的!”“我们什么时候领过证?”她暴怒。“就是有领过,不信我们回去,拿给你看!”【片段三】“宝贝,你是不是该给我个解释啊?”某男看着面前缩小版的自己,对着面前的小女人说着。“什么解释啊?”某女睁着大眼睛看着他,眼睛里满是无辜。“你还给我装傻?”某男大吼。“妈咪,我们不要理这个坏叔叔,我们走!”小宝贝抓着妈咪的手就要离开。墨黑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哼哼!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他们不能相爱,可是爱了却没有办法逃避.他可以宠她至上,却不能正大光明的拥有她.一场不该的爱情,他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