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5

第15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2)

三尚格调,崇雄奇

明末清初以来,不少人对明七子提出批评。桐城作者也是这样。方东树说:“薑坞先生云:‘空同五言,多学大谢,仿其形似,天韵既非,则句格皆失研矣。’余谓昧其作用而强学其句格,如王朗之学华歆,去之所以更远。”(卷一)方东树讲立诚有本,对七子颇有批评。但整体说来,桐城诸老对明七子是偏于辩护的,方东树也是这样。他又说:“薑坞先生云:‘……往时钱受之诋李、何诸人形模汉魏,而举陆十二首为善学古人,其徒冯班复云“士衡学十九首,如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暇”,一师一弟,率皆盲语瞎赞。’愚谓钱冯所论,诚如姚所讥。”(卷一)方东树认为,刘海峰“《正宗》之选,专取高华伟丽,以接引明七子”(卷十八),而其《昭昧詹言》附论诗话,于七子之一谢榛诗话选录很多。沈德潜赞同明七子,崇尚格调,桐城诸老的诗学,与沈德潜有接近之处。方东树《昭昧詹言》附论,选录沈德潜《说诗晬语》最多。

对王士禛,乾隆以来,沈德潜等人每有批评,桐城诸老亦复如此。方东树讲立诚有本,对王士禛批评最多。王士禛讲神韵,有所谓“典、远、谐、则”之说,桐城诸人每不以为然。姚鼐说:“阮亭四法,一‘典’字中,有古体之典,有近体绝句之典,近体绝句之典,必不可入古诗,其‘远’、‘谐’、‘则’三字亦然。”(卷一)方东树认为,“‘谐’则易弱”(卷十),“阮亭标举神韵,固为雅音,然亦由才气局拘,不能包罗,故不喜《中州集》,此杜公所讥‘未掣鲸鱼碧海中’者也”(卷一)。也显示出桐城诸人有崇尚格调的倾向。

桐城诸老祈向盛唐格调但又能兼容宋诗,特别是对黄庭坚颇为推重,这是与明七子、沈德潜颇为不同。姚范说:“涪翁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崛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玩诵之久,有一切厨馔腥蝼不可食之意。”(卷十引)又说:“魏泰《隐居诗话》极诋山谷。泰本不齿士类,而糊心眯目,敢于狂吠如此。”(卷十引)方东树对黄庭坚也很是推崇,他甚至把黄庭坚和王士禛尖锐对立起来。他感慨地说:“山谷曰:‘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宁用字不工而不使语俗。’观此,则阮亭标四法,一‘谐’字非至教矣。……世士真知此意者少,将谁语乎!”(卷十)桐城诸人推祟格调和兼容宋诗相结合的倾向,在方东树那里突出表现为对雄奇恣肆风格的欣赏。他说:“诗以豪宕奇恣为贵。”(卷一)方东树论诗讲究文法,亦意在以此造就他心目中理想的诗美。他说:“诗文第一笔力要强”(卷一),“文字要奇伟,有精采,有英气奇气”(卷一)。

方东树论文,推祟“雄深骏远,瑰奇宏杰,蟠空直达”(《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论诗认为“诗以豪岩奇恣为贵”,正所谓“诗与古文一也”。刘大櫆、姚鼐论文,亦尚雄浑,而方东树之崇格调,尚雄奇,可以说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及对时代的感受有关,是其内心抑郁悲愤的表现。

§§§第二节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乾隆五十七年出生。祖父龚敬身,字屺怀,号匏伯,乾隆己丑进士,官内阁中书,转宗人府主事。后出知云南楚雄府,官至迤南兵备道。有《桂隐山房遗稿》。本生祖龚褆身,字深甫,号吟癯,乾隆壬午举人,己丑会试中正榜。有《吟癯山房诗》。父龚丽正,吟癯公次子,嗣为匏伯公后。号闇斋,嘉庆丙辰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补注》、《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词名物考》等。外公段玉裁,乾隆二十五年举人,著名古文字学家,曾官贵州玉屏知县。母段驯,字淑斋,能诗,有《绿华吟榭诗草》。龚自珍自幼受到经史文字之学的训练,得益于其外公处最多。其母于帐外灯前课诗,对龚自珍一生影响至深。

嘉庆十五年,龚自珍十九岁,中顺天乡试副榜。十七年,由副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二十三年,应浙江乡试,中式第四名举人。二十五年,再应会试不第,筮仕得内阁中书。此后又连续三次应会试不第。道光九年,三十八岁,以三甲第十九名成进士。不愿以知县用,呈请仍回中书原班。十五年,擢宗人府主事,两年后改礼部主事。龚自珍毕生一介“微官”,道光十九年,四十八岁,辞官乞养离京。二十一年,暴卒于丹阳。

龚自珍所作诗、文、词,历来多有刻本,近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一诗与史合

龚自珍重视史。他说,从古代的情况看,“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古史钩沉论》二)。什么是史?龚自珍认为,史是于“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士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言其家事”;“言礼、言兵、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优人在堂下,号咷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睐而指点”的人(《尊史》)。“网取所无恩,恩杀,至所恩之人而胪之,高下之,名曰作史。”(《张南山国朝诗征序》)总之,所谓史,是知识渊博、洞察古今、关注现实、见地高远的人。

龚自珍重视诗和史的关系。他说:“诗与史,合有说焉,分有说焉,合之分,分之合,又有说焉。”(《张南山国朝诗征序》)他认为,诗和史,有合的时侯,有分的时候,有合了分、分了合的时候。周代,“《风》也者,史所采于民,而编之竹帛,付之司乐者也。《雅》、《颂》也者,史所采于士大夫者也”(《古史钩沉论》二)。在龚自珍那里,史是时世的代名词,因此,所谓诗与史之分合,实际上是指诗与时世的关系问题。

龚自珍有很强的时世感。《公羊传》说《春秋》记事,孔子因“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公元年,桓公二年,哀公十四年),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根据《春秋》所记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认为“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所闻之世,见治升平”;“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隐公元年)。龚自珍用三世说来考察时代说:“岁有三时,一曰发时,二曰怒时,三曰威时;日有三时,一曰蚤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夫日胎于溟涬,浴于东海,徘徊于华林,轩辕于高闳,照曜人之新沐濯,沧沧凉凉,不炎其光,吸引清气。”“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吸饮和气。”“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引莫气,与梦为邻,未即于床。”(《尊隐》)龚自珍认为,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文学,他说:“其为人也惇博而愈夷,其文从容而清明,使枯臞之士,习之而知体裁,望之而有不敢易视先达之志。盛世之盛,唐之开元、元和,宋之庆历、元祐,明之成化、弘治,尚近似之哉!尚近似之哉!其人多深沉恻悱,其文叫啸自恣,芳逸以为宗,则陵迟之征已。夫庄周、屈平、宋玉之文,别为初祖,而要其羡周任、史佚、尹吉甫之生,而愿游其世,居可知也……我朝山川发诩,自康熙初元以来,如日炎炎,乾隆之文,一康熙之文,视开元、庆历、成化,善气之长,数倍过之。”(《四先生功令文序》)龚自珍有诗说明代:“天心将改礼闱征,养士犹传十四陵。板荡人才科目重,蓁芜文体史家凭。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吴市得题名录一册,乃明崇祯戊辰科物也》)。他又有诗说:“国家治定功成日,文士关门养气时。乍洗苍苍莽莽态,而无儚儚恛恛词。”(《吴市得旧本制举之文,忽然有感,书其端》)大约诗与史分,是指盛世之诗偏于艺术形式;诗与史合,是指衰世之诗关注现实。

龚自珍认为,一个人生在怎样的时代,非常重要。他说:“君子所大者生也,所大乎其生者时也。”(《尊隐》)他显然不是处在一个盛世。他描述自己所处的时代说:“今中国生齿日益繁,气象日益隘,黄河日益为患……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蹷,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飱菸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承乾隆六十载太平之盛,人心惯于泰侈,风俗习于游荡,京师其尤盛者。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嘉峪关以外,镇将如此其相望也,戍卒如此其夥也,燧堡如此其密也。地纵数千里,部落数十支……若云以西域治西域,则言之胡易易?”(《西域置行省议》)外则“粤东互市,有大西洋,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阮尚书年谱第一序》)。

这是一个士风萎靡不振的时代。龚自珍指出,“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明良论》二)。“今上都通显之聚,未尝道政事谈文艺也;外吏之宴游,未尝各陈设施谈利弊也,其言曰:地之腴瘠如何?家具之赢不足如何?”(《明良论》一)他们也作文赋诗,“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矣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明良论》二)其所作诗文,不过是些不关时世的应酬而已!龚自珍有诗说:“白日西倾共九州,东南辞客愀然愁。”(《怀沈五锡、庄四绶甲》)他认为,处当下时世,应该诗与史合,作关注现实之诗。这是他首要的诗学思想。龚自珍有诗云:“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歌筵有乞书扇者》)“绝忆中唐狂杜牧,高楼风雨定斯文。”(《程秋樵江楼听雨卷,周宝绪画》)他认为,虽然中晚唐诗歌人们认为赶不上盛唐,但其中那些有现实感慨的作品,仍然是好诗。龚自珍对时代分期非常敏感,这里不乏以中晚唐喻嘉庆道光之意。

龚自珍的诗,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其有《夜直》诗说:“天西凉月下宫门,夕拜人来第一番。蜡烛饱看前辈影,屋梁高待后贤扪。(累朝硃签及丝纶簿,皆庋床顶,须梯而升。皆史官底本也。)沉吟章章听钟漏,迢遞湖山赴梦魂。安得上言依汉制,诗成侍史佐评论。”描写诗人在宫中夜直,秉烛饱看堆积如山的历史档案。伴随着钟漏声,诗人想到了现实,希望能够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诗里包含了对现实的看法。“诗成侍史佐评论”,诗人认为,这些诗可以和史一起对现实做出评论。有《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一说:“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圣者胞与言,夫岂夸大陈?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宗周若蠢蠢,嫠纬烧为尘。所以慷慨士,不得不悲辛。看花忆黄河,对月思三秦。贵官勿三思,以我为杞人。”时世动乱,寡妇织布机上的纬线也会烧成灰尘,但寡妇所担忧的,却在宗周。这也正是诗人的现实忧虑。其又有《乞糴保阳》说:“嫠不恤其纬,忧天如杞人。贱士方奇穷,乃复有所陈:冀州古桑土,张堪往事新。我观畿辅间,民贫非士贫。何不课以桑,治织纴组……”用同样的历史典故,表明对现实的关切。龚自珍更有多首《咏史》诗,一首云:“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千寻泻豫州。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又一首云:“一样苍生系庙廊,南风愁绝北风狂。羽书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奇计定无宾客献,冤氛可顾子孙殃?何年秘客搜诗史,输与山东客话长。”前一诗是写黄河决口,震动朝廷,诗人想到了茫茫大地上洪水殃及的百姓生灵。后一诗描写北方动荡,情形危急,应对计议已定,但无人呈报,不知要给子孙遗留下多少祸患。诗人写下这种情景,这种“诗史”只有留待后人去评说了。还有一首云:“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金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繁华绮丽六朝金粉地,官僚不问政事,勾心斗角,滋生了无穷恩怨,而操持政要、占踞高位的却是谄佞的狎客、轻薄的才人。他们面对严酷的思想控制噤若寒蝉,不过写些应酬的文章。诗人希望士人能够振作起来。这显然是当时现实的写照。

龚自珍的有些诗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历史典故,也不以史标题,但有极强的现实性,是典型的诗史合一之作。有诗云:“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己亥杂诗》八三)龚自珍离开京师途中,夜里听到运河边纤夫的号子声,想到自己也曾食用漕粮,不禁泗泪滂沱。有诗云:“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己亥杂诗》一二三)盐政、治河的事太复杂,诗里说不清楚。就说这赋税,太沉重了,百姓不堪承受,恐怕只有不种田了!有诗云:“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己亥杂诗》八五)鸦片屡禁不止,道光十八年,林则徐去广东禁烟,龚自珍表示坚决支持,并准备随同南下参与策划。林则徐虽办事辛劳,但尚未大功告成。龚自珍有诗云:“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己亥杂诗》八七)龚自珍对世局的忧患非常深重,看到路边的杂耍游戏,有诗云:“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累到十枚时。(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己亥杂诗》一九)他认为形势正像那“弹丸累到十枚时”。又有诗云:“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己亥杂诗》一四)清政府前景苍凉,他要大声呼喊。

二情感与诗

龚自珍天性多愁善感。他说:“我生受之天,哀乐恒过人”(《寒月吟》),“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己亥杂诗》七十)。成年后,情感更加深沉。他说:“少年太飞扬,由哀乐不深。礌硠听高谈,有谛难为寻。风霜欺脆枝,金石成苦音。”(《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漫不诠次,得十五首》)龚自珍常反思自己的情感。当时吴中江沅,出入段玉裁之门,通佛学,龚自珍常从江沅学佛。他很注意佛学对情感问题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乱世玲珑劫

    乱世玲珑劫

    因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长街相遇。鞭长缱绻,剑过柔情。两世深情,相约白首。他们,终究能否挣脱既定的命运?恩怨纠葛,他们能否冲破层层束缚,还彼此最初的誓言?碧海青天易变,永存的是相见的倾心。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武傲九霄

    武傲九霄

    天武大陆,强者为尊!少年楚轩携逆天奇书而来,化身一名废材少宗主,由此开始,造就一代妖孽传奇!以诸天强者鲜血铺就道路,以万界群雄尸骸铸造阶梯,由最卑微开始,一步步登临那至尊巅峰,轰开神门,睥睨天下,所向无敌!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