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4

第14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1)

§§§第一节方东树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别号副墨子。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七年出生。“幼承家范,年十一,效范云《慎火树》诗,惊其长老。年二十余,用功心性之学,又学古文于同里姚鼐。”(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在姚门同学古文者有管同、姚莹、梅曾亮、刘开等人。乾隆五十八年,入县学,补弟子员,逾数年补增广生。多次应乡试不售。阮元总督两粤,嘉庆二十四年,延修《广东通志》,不久告竣。曾主廉州海门书院、韶州韶阳书院。道光四年,五十三岁,入阮元幕中授经,写成《汉学商兑》,批评汉学,倡程朱理学。六年归里,又主庐州庐阳书院、亳州泖湖书院、宿松松滋书院等。十二年,再赴粤东,旋归。十三年,姚莹延请编校其曾祖姚范《援鹑堂笔记》,客姚莹官廨。十五年,校毕。十七年,复赴粤东,客两广总督邓廷桢幕中。嘉庆以来,鸦片大量输入中国,道光十八年,多达四万余箱。粤中大臣请厉禁洋烟,“先生著《匡民正俗对》陈所以禁之之道,劝制军邓公复奏,不从”(郑福照《方仪卫先生年谱》)。十九年,始作论诗专著《昭昧詹言》。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方东树归里,著《大意尊闻》、《解〈招魂〉》,继续写作《昭昧詹言》。二十二年,“夷人犯顺,东南数省皆被祸,大帅多退避,先生时时痛心切齿”(《方仪卫先生年谱》),作《病榻罪言》。时邓廷桢为闽浙总督,“此书极论制夷之策,遣人上之浙江军门,惜方议抚不能用”(《方仪卫先生年谱》)。方东树一生坎坷,身世之感,国家之恨,时时郁积胸中。时姚莹有《又与方植之书》说:“翁年七十有二,生平未尝处一顺境”,“翁不忧一身,而悲愤时事。”方东树《复姚君书》说:“孤穷于世,乃至无一人可共语,胸中蓄言千万,默默不得吐。”方东树晚年以仪卫名轩,自号仪卫老人,贫亦甚。咸丰元年,八十岁。三月应邀主祁门东山书院,五月去世。

桐城派作为清代有深远影响的古文流派,形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嘉庆时期又有发展。桐城诸人创作古文、评论古文,但也写诗、论诗。姚范《援鹑堂笔记》多有论诗处;刘大櫆曾编选过《盛唐诗选》、《唐诗正宗》;姚鼐因王士祯《古诗选》,编有《今体诗钞》。方东树《昭昧詹言》就王士祯所编《古诗选》和姚鼐所编《今体诗钞》所收作品一一具体批评,采录桐城诸老议论甚多。是书成于方东树晚年,集中体现了他的诗学主张。吴闿生《昭昧詹言序》认为,“其书所载,极宜分别观之。盖所录方、姚诸老微言要旨至多,而植翁自抒所见则不免臆断虚之习”,对方东树的诗学评价甚低,不符合实际情况。方东树的诗学是其生平论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东树尊祟理学,与此相联系,主张立诚有本;尤其遵从桐城派古文理论,以文法论诗,颇有特点。方东树对明代以来的诗学多有考察,有些看法似不无矛盾,但总的说来,和桐城诸老一样,比较偏于格调说,唐宋兼采。方东树论文,注重现实,“义必有本,不欲为无关系之文”(方宗诚《仪卫轩文集目录后识》)。其以文法论诗,尚格调雄奇,甚至可以说与其身世现实感慨不无关系。

一主张立诚有本

正如桐城派论文,方东树说诗,极重视作者修养。《易传》讲“修辞立其诚”,方东树用之于说诗,作为对诗人创作的基本要求。他说:“诗虽末艺,而修辞立诚,不可掩也。”(《昭昧詹言》卷十一,本节以下称引仅标卷数者皆此书。)所谓“立诚”,主要是指内心实诚,情意真挚。他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卷一)“要之尤贵于立诚,立诚则语真。”(卷十四)这方面,方东树推重陶渊明、杜甫。他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情真理真。”(卷四)“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而皆道腴乃得之。”(卷四)“试观杜公,凡赠寄之作,无不情真意挚。至今读之,犹为感动,无他,诚焉耳。”(卷一)他批评“相如、子云、蔡邕,皆是修辞不立诚”(卷三),“至明代空同辈,则全是客气假象”(卷一)。“阮亭多料语,不免向人借口,隶事殊多不切,所取情景语象,多与题之所指人地时物不相应,既乏性情,不关痛痒,即是陈言。”(卷一)“阮亭……多用料语衬贴门面,肤滥不精,苟以炫博而已。乍看已无过人处,入而索之,了无真情胜慨。”(卷一)“作诗必用本题故典及字句作料,乃是钝根。王阮亭一生不悟。”(卷一)

怎样才能内心实诚?方东树认为,要内心充实,精神贫乏容易导致虚假。他说:“诗以言志。如无志可言,强学他人说话,开口即脱节,此谓言之无物,不立诚。”(卷一)“立诚则语真,自无客气浮情、肤词长语、寡情不归之病。”(卷十四)他讲到要“满”。这“满”,也是内心要充实的意思。他说:“思积而满,乃有异观,溢出为奇。若第强索而为之,终不得满量。”(卷一)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充实?方东树认为,关键在于“有本”。所谓“有本”,指学有本源,行有本原。他说:“诗虽吟咏短章,足当著书,可以觇其人之德性、学识、操持之本末。”(卷四)学有本源,靠读圣贤书来培养。他说:“专学诗文,不去读圣贤书,培养本源,终费力不长进。”(卷一)“惟大家学有本源,故说本分语,虽一滴一勺,一卷一撮,皆足见其本。”(卷一)“既自家有才有学识,又必有得于古人,真传一脉,方为作者。”(卷一)“学古而真有得,即有败笔,必不远倍于大雅,其本不二也。”读圣贤书和修身联系起来,才能做到行有本原。方东树说:“诗文与行己,非有二事。”(卷一)“诚身修辞,非有二道。”(卷一)“义理渊深处,则在乎其人之所学所志所造所养矣。”(卷一)他批评“若王阮亭论诗,止于掇章称咏而已,徒赏其一二佳篇佳句,不论其人为何如,又安问其志为何如也?此何与于诗教也?”(卷一)“伪者作诗文另是一人,做人又另是一人。虽其著书,大帙重编,而考其人之本末,另是一物。此书所以愈多而愈不足重也。”(卷三)比如,“小谢(朓)所处之境,本无甚逆,因欲寄雅怀于诗,特地寻出‘怀旧无宦情’及别离等意以作诗本。其实,口中不要高贵,身恋之不舍。《朝雨》之篇,自供结状,……又其于君臣之际,经世之志,泛泛若浮苴漂木,太无情愫。”(卷一)“大约胸襟高,立志高,则命意自高;讲论精,功力深,则自然崇格;读书多,取材高,则能隶事;闻见广,阅历深,则能缔情。”(卷十四)“非淹贯坟籍,不能取词;非深思格物,体道躬行,不能陈理。”(卷一)这方面方东树特别推重陶渊明和杜甫、韩愈。他说:“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而皆道腴乃得之。质之六经孔孟,义理词诣皆无倍焉,斯与之同流矣。”(卷四)“渊明之学,自经术来。《荣木》之忧,逝水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饮酒》末章,东周可为,充虞路问之意。”(卷四)“杜、韩之真气脉作用,在读圣贤古人书、义理志气、胸襟源头本领上。”(卷八)“杜韩尽读万卷书,其志气以稷、契、周、孔为心。”(卷八)“读杜、韩两家,皆当以李习之论六经之语求之,乃见其全量本领作用。”(卷九)

立诚有本表见于诗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言者心声,未可强而能也”(卷一)。“古人作诗,各有其本领,心志所结,动辄及之不自觉。”(卷一)方东树推崇“直抒胸臆”,“从自家胸臆性直流出”(卷一),他说:“惟陶公则全是胸臆自流出,不学人而自成,无意为诗而已。”(卷一)“陶公曷尝有意于为诗,内性既充,率其胸臆而发为德音耳。”(卷四)“《饮酒》二十首据序亦是杂诗,直书胸臆,直书即事,借饮酒为题耳。非咏酒也。阮公《咏怀》,杜公《秦川杂诗》,退之《秋怀》,皆同此例,即所谓遗兴也。”(卷四)在他看来,无本不立诚为诗,则不免“强学他人说话,开口即脱节”(卷一)。“徒向他人借口,纵说得端的,亦只剿说常谈,强哀者无涕,强笑者无欢,不能动物也。”(卷一)“古人各道其胸臆,令人无其胸臆,而强学其词,所以为客气假象。”(卷一)方东树说:“阮亭用事,多出饾饤,与读书有得,溢出为奇者迥不侔。”(卷一)

二诗重文法

桐城派论文,主张言有物,方东树用之于论诗说:“言中有物,故闻之足感,味之弥旨,传之愈久而常新。臣子之于君父、夫妇、兄弟、朋友、天时、物理、人事之感,无古今一也。”(卷一)主张言而有物,因而重诗中之意。方东树说:“以意求诗,玩《三百篇》与《离骚》及汉魏人作自见。”(卷一)“意已经前人说过,切忌袭用。”(卷一)主张“创意艰苦,避凡俗、浅近、习熟、迂腐、常谈,凡人意中所有”(卷一)。指斥“浅俗之辈,指前相袭,一题至前,一种鄙浅凡近、公家作料之意与辞,充塞胸中喉吻笔端,任意支给,雅俗莫辨,顷刻可以成章……万手雷同,为伧俗可鄙,为浮浅无物,为粗犷可贱,为纤巧可憎,为凡近无奇,为滑易不留,为平顺寡要……为用意肤浮无当。”(卷一)怎样才能做到言有物,有创意?方东树认为,“最要是一诚,不诚无物”(卷一),“修辞立诚,未有无本而能立言者”(卷一);“至于兴寄用意尤忌熟,亦非外铄客气假象所能办,若中无所有,向他人借口,只开口便被识者所笑”。上述“立诚”、“有本”之说,与此密切相关。

桐城派论文,又讲须言有序。言有序,主要指文章的组织经营,即所谓文法。“诗与古文一”(卷十四),方东树尤以文法说诗。他说:“言之无物,不立诚,若又不解文法变化精神措注之妙,非不达意,即成语录腐谈。”(卷一)文法非常重要,他说:“本领固重要,而文法高妙,别有能事。”(卷一)“如荀子义理本领岂不足,而文乃不如李斯。故知诗文虽贵本领义理,而其工妙,又别有能事在。”(卷一)诗之“工拙高下,又存乎其文法之妙”(卷一)。他甚至说:“诗文别有能事在,不关义理也。”(卷一)他所说的“别有能事”,就是“文法”。

方东树讲文法,主张文从字顺。他指斥“浮浅俗士,未尝深究古人文律,贯序无统,僻晦翳昧,颠倒脱节,寻其意绪,不得明了。或轻重失类,或急突无序,或比拟不伦,或疏密离合、浮切不分、调乖声哑,或思不周到,或事义多漏,或赘疣否隔,为骈拇枝指,或下字懦,又不切不确不典,凡此皆为不知文从字顺各识其职之病。”(卷一)所谓“文从字顺各识其职”,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方东树认为:“韩公《樊宗师铭》言文,可以移之论诗。”(卷一)

方东树讲文法,尤其注重具体的字辞、句法的讲求。他说:“字句文法,虽诗文末事,而欲求精其学,非先于此实下工夫不得。”(卷一)“字句亦为文家一大事。”(卷一)他说:“用意高深……而字句不典不古不坚老,仍不能脱凡近浅俗。”(卷一)“欲成面目,全在字句音节。”(卷一)同对用意一样,他要求字辞、句法避熟。关于字、辞,他说:“文者,辞也;其法万变,而大要在必去陈言。”(卷一)“只是一熟字不用,以避陈言,然却不是求僻,乃是博览而选用之,非可以饾饤外铄也。”(卷一)“又虚字不可随手轻用,须老而古法。”(卷一)“谢、鲍、杜、韩,其于闲字语助,看似不经意,实则无不坚确老重成练者,无一懦字率字便文漫下者。此虽一小事,而最为一大法门。苟不悟此,终不成作家。然却非雕饰细巧,只是稳重老辣耳。”(卷一)关于句法,也就是造言,方东树尤其注重,他说:“造言,其忌避亦同创意,及常人笔下皆同者,必别造一番言语,却又非以艰深文浅漏,大约皆刻意求与古人远。”句子不能平顺,古诗“大抵有一两行五六句平衍说,即非古”(卷一)。句子之间,“以断为贵,逆摄突起,峥嵘飞动倒挽,不许一笔平顺挨接”(卷一);“不肯平顺说尽,故用离合、横截、逆提、倒补、插、遥接”(卷八)。“俗人接则平顺衍,不接则直是不通”,“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血脉贯续,词语高简”(卷一)。“离合虚实,参差伸缩”,“入不言,出不辞”(卷一),浑化无迹,不可端倪。方东树认为曾巩“篇法少变换、断斩、逆折、顿挫,无兀傲起落,故不及杜、韩”(卷一)。

方东树重点讨论了七古和七律的作法。他认为,七古、七律和古文在作法上类似。谈到七古,他说:“须解古文者,而后能为之。观韩、欧、苏三家,章法剪裁,纯以古文之法行之,所以独步千古。南宋以后,古文之传绝,七言古诗,遂无大宗。”(卷十一)其所谓“诗与古文一也”的说法,正是在谈到七律的作法时提出的。

方东树认为:“七言长篇,不过一叙、一议、一写三法耳。即太史公亦不过用此三法耳。”(卷十一)所谓叙,“有逆叙、倒叙、补叙、插叙,必不肯用顺用正”(卷十一)。所谓议,要与主题有关,“豪语须于困苦题发之,失志时不可作颓废语,苦语须于佛仙旷达题发之,流连光景须有悟语、见道根,山水凭吊须发典重语,酬赠应答须发经济语”(卷十一)。“议也,或夹叙夹议,或用于起最妙,或用于后,或用于中腹。”(卷十一)所谓写,指描写。“无写但叙议,不成情景,非作家也”(卷十一)。“写也,或夹在议中,或夹在叙中,或用于起尤妙,或随手触处生姿”(卷十一)。叙、议、写三者结合,“其能处,只在将叙题、写景、议论三者,颠倒夹杂,使人迷离不测,只是避直、避平、避顺”(卷十一)。

关于起和结,方东树说:“诗文以起为最难,妙处全在此,精神全在此。”(卷十一)“起法以突奇先写为上乘,汁浆起棱,横空而来也。其次则队仗起。其次乃叙起。叙起居十之九,最多亦最为平顺。……若平直起,老实叙,此为凡才,杜、韩、李、苏、黄诸大家所必无也。”(卷十一)“凡结句都要不从人间来,乃为匪夷所思,奇险不测,他人百思所不解,我却如此结,乃为我之诗。如韩《山石》是也。不然,人人胸中所可有,手笔所可到,是为凡近。”(卷十一)

七律应该说也有所谓叙、议、写的问题,只是不可能像七古那样恣肆。方东树特别讲到七律的写,他说:“诗人成词,不出情景二端。二端又各有虚实、远近、大小、死活之殊,不可混淆,不可拘板,大约宜分写,见界画:或二句情、二句景,或前情后景、前景后情,或上下四字三字、互相形容。”(卷十四)比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一“三四景,五六情,情景交融,兴会标举”(卷十七)。“第六首,思曲江。……中四句虚写曲江景物,浅深大小,远近虚实”(卷十七)。“第七首,思昆明池,中四句分写两大景、两细景”(卷十七)。“《登高》,前四句景,后四句情”(卷十七)。关于叙,他说:“固是要交代点逗分明,而叙述又须变化,切忌正说实说,平叙挨讲,则成呆滞钝根死气。或总挈,或倒找,或补点,不出离合错综,草蛇灰线,千头万绪,在乎一心之运化而已。”(卷十四)与前面所讲句法不容易分开。方东树注重七律的句法。他说:“句法则须如铸成,一字不可移易,又须奇警华茂典实,声响律切响亮。”(卷十四)声响于七律至关重要,他说:“声响最要紧,调高则响。”(卷十四)除此而外,关于七律的句法,方东树少有具体论述。显然在他看来,前面所述句法的基本原则,对七律也是适用的。

方东树尤其强调七律的章法,他认为:“诗之诸体,七律为最难,尚在七言古诗之上。……七律束于八句之中,以短篇而须具纵横奇恣开合阴阳之势,而又必起结转折章法规矩井然,所以为难。”(卷十四)“章法不成就,则率漫复乱,无先后起结、衔承次第、浅深开合、细大远近虚实之分。令人对之昏昧,不得爽豁。”(卷十四)七律章法,具体说来,“起句须庄重,峰势镇压含盖,得一篇体势。起忌用宋人轻侧之笔,如放翁‘早岁那知世事艰’,须以为戒,而以‘高馆张灯酒复清’、‘风急天高猿啸哀’、‘玉露凋伤枫树林’等为法。震川论《史记》,起势来得勇猛者圈,杜公多有之。杜又有一起四句,将题情绪叙尽,后半换笔换意换势,或转或托开。大开大合,惟杜公有之,小才不能也。寻常五六多作转势,不如仍挺起作扬势更佳。结句大约别出一层,补完题蕴,须有不尽远想。大要如此,不可执著。结句要出场,用意须高大深远沉著,忌浅近浮佻凡俗”(卷十四)。前面所论中部分写情景,偏于内容,显然也可视作七律章法一端,起结与七古有相近处。

同类推荐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天涯游侠

    天涯游侠

    一场灭门之灾面前,他身负使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师门毁于一旦,一个初入江湖的少年,是怎样改变着自己的性格?一次关外的旅行,又让他经历了什么?一个充满灵异的村子,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阴谋?一件惊世而出的宝物,又将引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撕裂乾坤

    撕裂乾坤

    幽蓝色的月亮,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身为一个武将世家的少爷居然无法凝聚天地之气,但是天意弄人,百般无奈的他只好去寻找武林中的武功秘籍。一部《黑天》让他踏上了修行之路。血气弥漫,冲出暗血之地,踏上复仇之路,入地狱,破桎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本文上卷宅斗,宫斗,斗渣男,渣女,下卷温馨宝宝戏】帮助心爱的夫君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木樱诺儿却不曾想到,他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带着他心爱的女人以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三人联手设计陷害她,毁她清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木氏淫乱后宫,伤风败俗,无德无能,加之至今未能为南楚国诞下龙嗣,特此从今日起打入冷宫,钦此。”当那把尖刀插进她的胸膛,她悲愤的冷笑:“我木樱诺儿,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们这些奸诈无比的贱人,若是有来世,我定让你们血贱血偿,我要让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眼神中只有冷冽的寒光和仇恨,金銮殿上,将是她踏着胜利的脚步缓缓而来,老天怜悯,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要把那些人给她的痛苦加倍偿还给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血贱江湖!什么姨娘,什么小三,什么皇子,什么爱人,什么姐妹,负我者尽管放马过来!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干净,女强男更强。【精彩片段1】他是前世害死她的夫君,他是一心谋夺皇位的三皇子。金銮殿上他被严刑拷打,狼狈不堪的转头看向她一步步以胜利的姿态昂首走上大殿,眸光中是冷冽的寒光紧逼,他听着她口中一字一句说着他的谋反证据,然后对着新皇高喊道:“陛下,此人狠毒之心人神共愤,此人不除必祸害天下,依南楚国的刑罚,此人应当处以剐刑!”他听闻浑身瑟瑟发抖,他指着她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她优雅的笑着转身一步步走近他,嘴角噙着胜利的笑容低下头在他耳边低声厉声道:“这是你前世欠我的!这一世我就是要让你求生无门,求死不能!”【精彩片段2】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高竖立着一块大大的红字招牌‘招父大会’,台上一脸悠闲吃着葡萄的某女朝下面一脸稚气,但美人胚子尽显,鬼灵精怪的某小孩使了个眼色,某小孩小脸一昂扫视了一下前方黑压压各位年轻的王公贵族们一眼,然后随手指着一个人问道:“你家有多少银两啊?”“虽跟皇家国库相差一筹,但金山银山倒是有几座。”某小孩摸着下巴一副沉思,还算凑合吧,“那你有没有什么重疾?无法治愈的那种顽疾?”此人摸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赶忙开口道:“这个请放心,本公子年轻身体强壮,那方面绝对行!”某小孩脸一黑道:“下一个!谁要你身体强壮了,你要是老不死,我和我娘怎么继承你家祖业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晕倒。突然天空一黑,几百多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众人一见立马脸色大变道:“不好,黑风堂的人,跑!”
  • 千金萌妻:临时未婚夫

    千金萌妻:临时未婚夫

    你是我唯一的没有按常理出牌的选择,徐思乾,被人们称之为谨慎处事的商业精英,谕知为黑马,谁知道他竟娶了自己弟弟的老婆为妻,从此以后兄弟之间明争暗斗。作为被徐家当作宝贝一样宠爱的儿媳妇木槿从小受着良好的教育,为了木家的继承,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陶艺,选择了商业联姻的快捷键,以至于让自己措手不及的失去了原有的轨迹,遇上这个一丝不苟做事严谨的工作狂总裁徐思乾,而这场婚姻的开始却是木槿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徐思乾的不近人情,毫无情调的作风,并不是木槿所喜欢的,而他的温柔,细腻却一次次击垮她坚实的内心。
  •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前生黑帮千金之躯,双二年华被自己的父亲作为交换领地的筹码,新婚之夜被自己的夫君嫌弃,母亲亲手把自己推进大浪中,绝望到自散魂魄。不巧一朝穿越到五岁女童身,遇到谪仙的他,遇到妖孽的他,谁才是她这一生的良人?她的身世究竟有何惊天的秘密?当爱情遇到家国天下,是如何抉择?只愿一朝与你天涯乐马.....
  •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新书:《予你三生情缘》发布啦~~~欢迎跳坑啦~收藏啦~~她,二十一世纪国际偷盗界一姐,惨遭昔日同伴背叛致死。东池漓,东城闻名遐迩的废材怪物,被兄长、二姐凌虐而死。一朝穿越,她成了东池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她,崛起东城,成为无数人的梦魇,却也有无数痴男怨女为之痴狂。昔日废材成天才,睥睨天下,艳绝四方,命运就该掌控在自己手上!偷天偷地偷人心,被称为冷面修罗的她,若有三分柔情似水,便只在他面前。群号:326088426,欢迎前来调戏没节操作者,验证:文中角色名。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