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4

第14章 庄存与的《春秋公羊》学(9)

春秋时期,弑君篡立之事层出不穷,即庄存与所谓“《春秋》诸侯其能解免于篡者希矣”(同上。)。所以,《春秋正辞》一方面对各种篡立行径,辨析毫末,严加防范,痛加斥责;另一方面,极力强调讨弑君之贼的重大意义:“讨贼之义大矣,不讨贼之罪重矣”(庄存与:《春秋要指》。),使讨贼成为庄存与全至尊的重要内容。不能讨贼者一概被视为诛绝之罪,而对能讨贼的任何人都予以肯定赞扬。为此,庄存与也不惜求异于《公羊》学,如楚庄王入陈诛杀弑君的夏征舒,《公羊传》与董仲舒都以为称楚子为楚人是贬,“不予专讨也”(《春秋繁露·楚庄王》。);而庄存与则以为,书“楚人杀陈夏征舒”是“讨贼之辞”,是对楚子的褒奖(庄存与:《春秋正辞·诛乱辞第八》卷一〇。)。《公羊传》与董仲舒的说法,本来就是反对诸侯专讨,维护天子权威的尊王之义,与庄存与的全至尊是一致的,庄存与也有不少反对诸侯专杀的论说。那么,在这里又为什么要求异于《公羊》学呢?可能在庄存与看来,对于全至尊而言,弑君较之诸侯专杀危害更大,因而,诛讨弑君的乱臣贼子,较之反对诸侯专杀更为重要。所以,他不取《公羊》学之说,并不是不反对诸侯专杀,而是要强调君王的神圣不可侵犯。又如文公十年“楚杀其大夫宜申”,此条《公羊传》无说,庄存与却大加议论,以明讨贼之义,认为楚君商臣是弑君的贼子,故宜申以十年的时间谋杀商臣不是弑君,而是讨贼,他虽失败被杀,但还应该肯定,故被《春秋》许为楚国的大夫。(庄存与:《春秋正辞·外辞第六》卷八。)

从庄存与全至尊的论说中,可以看出他的全至尊主要在维护君王与王室的绝对权威,而不在《公羊》学所说的大一统。尽管庄存与在《奉天辞》中也讲大一统,并承认《公羊》学大一统的尊王之义。但是,在最能表达他的全至尊的所有论说中,我们都没有发现他有尊王与大一统相关联的论说,这与《公羊》学的尊王总是落实于大一统是不同的。这是庄存与与《公羊》学的又一个区别。由于庄存与的全至尊是以至高神圣的天为依据的,所以,全至尊的尊王、维护王室并不是、至少主要不是对清王朝的维护,而更多的是庄存与对理想政治的维护。

庄存与认为《春秋》所立人纪,无所不包,可通于万事。而在全至尊之外,尊贤、重民、仁义为本则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对此,《春秋正辞》也有较多的论说。关于尊贤,他说:“《春秋》之义,用贤治不肖。”(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第五》卷七。)“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下》卷五。),尊贤是《春秋》的大义。因为“非贤,不可以为卿,君不尊贤,则失其所以为君”。“彼世卿者,失贤之路,蔽贤之蠧也”(同上。)。因此,他对《公羊》学的讥世卿特别赞赏,一再引以为说:如隐公元年“公子益师卒”,他解释说“鲁无异姓大夫,则贤贤之义缺矣……而世卿之害家凶国,为王法所必禁矣”;(同上。)释隐公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也引公羊子的讥世卿之说,以世卿为非礼;文公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据大夫日卒为正,此条无记载当无所贬,但是,庄存与却认为“义不得无贬”,因为臧孙辰有“弊贤(柳下惠)”之大罪,“小善不足以自赎也,其绝之也,义在指矣,曷不读乎《春秋》”(同上。)。庄存与在这些地方所说的尊贤,也就是在《春秋正辞叙目》中所说的尚贤,所以,以为庄存与所说的尚贤只是尊董仲舒、何休等人,实非庄存与尊贤之义。

关于重民,庄存与认为同样是《春秋》的大义所在,“民者,王者所甚重也,《春秋》重民”(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他在《春秋正辞·内辞》中提出,“民者,君之本也”(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第五》卷七。),以民为君本,认为君主应该以民事为务,“诸侯非民事不举”,“苟有天子之命,有百姓之事,则野死不以为危”;而对不顾人民,只知自己享乐腐化的君主则提出批评,如批评“隐公观鱼五”,“桓公狩以四”,是“以稼穑之地为禽兽之地”,“妨神农之大事”,指斥这些做法为不爱民的“乱政”。他对于春秋时期不顾人民死活的战争,尤其深恶痛绝,他说,“《春秋》之法,苦民尚恶之,况伤民乎?伤民尚痛之,况杀民乎?民者,《春秋》之所甚爱也;兵者,《春秋》之所甚痛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外辞第六》卷八。)。“轻用民死,谓之殃民”(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第五》卷七。),“与寇贼何异?”(同上。)如他评论桓公十年“齐桓、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是“使百姓肝脑涂地而不恤,不仁甚矣,以爵称之,言不可一日在民上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论桓公十一年“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说:“人之,贬之也。《春秋》恶兵,所犹痛者,糜烂其民而战之也。日以志志,痛此苍生同日而就死地也”(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第五》卷七。);论桓公十二年“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则指责鲁桓公有“殃民之罪大矣”(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他指责从事战争的君主是大不仁,应该用最严厉的刑罚来处罚,“师者,服上刑,而其君,为大不仁矣”(庄存与:《春秋正辞·禁暴辞第七》卷九。)。

在论说尊贤、重民时,庄存与就涉及了仁义为本的大义。如他说:“无故无新,惟仁之亲,尊贤养贤之家法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天子辞第二》卷二)以亲近仁人为尊贤的家法。他反对杀民的战争,就因其“不仁甚矣”。在庄存与看来,“三王之道,仁义为大”(庄存与:《春秋正辞叙目》。),因为仁义是一切道德之本,能够解决社会人事的一切问题,而没有仁义,社会国家就会危亡,“仁为让本,以仁去利,让为礼本,以让去争,礼为国本,以礼去兵。苟不务仁,不能去利、去兵,无益,亡之道也”(庄存与:《春秋正辞·禁暴辞第七》卷九。)。故他认为,诛讨乱臣贼子,只是治理社会国家的末务,仁义才是治乱的根本所在:

然则,乱臣必诛,贼子必诛,治之末也,非《春秋》之贵。《春秋》即天下之人之心,而明示以不义,即天下之人之心,而众著之以义,以义死之而弗敢犯也;以不义贿之天下,而途之人莫之从也。为人子者,冠以著代婚授之室,必将敬且哀焉,莫敢以为利,苟以为利,则弑之端也。《春秋》使其知其代之者,使天下后世之人知大恶之端恒于斯,而绝之早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外辞第六》卷八。)

《春秋》所贵不在讨贼,而在仁义。而危害仁义的大敌是利,义为善,利为恶,“不善则恶,无中立也”(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叙目》。)。所以,庄存与特别强调义利的对立不相容,以人有有利之心,为乱臣贼子弑杀君父的根由,要求人们从根本上向义去利。庄存与说:“《春秋》之义行,则庶土交正禹之明德也,非圣人孰能修之?”(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将仁义的精神深化于人心,使庶民都能够争行大禹之德,在庄存与看来这就是孔子修《春秋》的目的,也是《春秋》只可能出于圣人之手的证明。

庄存与由《春秋》所发明的诸大义,虽然说以仁义为本,但是,重点却在全至尊、尊贤、重民上,仁义属伦理学说,全至尊等说是政治理论。因此,庄存与发明的大义是以政治理论为主的,而不是以伦理学说为主。这显然是不合于宋学的言心性,讲性理,以伦理为主,二者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公羊》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学说,因此,庄存与的发明大义与《公羊》学的基本精神完全一致。他发明的尊王、尊贤、重民等大义,也是《公羊》学所特别注重的。所以,尽管庄存与在发明大义时,不仅多求异《公羊》学,而且于《公羊》学无说之处常大力发挥,但是,精神却不脱《公羊》学。

§§§第五节庄存与经学的评价

在以文字训诂为务的汉学极盛之时,庄存与的经学却以发明大义为主,这无异于独树一帜。所以,他的经学著作遭到许多株守汉学者的猛烈指斥,如李慈铭说:

庄氏之《尚书既见》,向读龚定庵所撰《碑文》云云,私揣其书必毛氏《古文尚书冤词》之流,而侍郎素称魁儒,又在毛氏之后,既有为而作,当更援据精慎,不似毛氏之武断。乃今闻之,既无一字辨证其真伪,亦未尝阐发其义理,但泛论唐虞三代之事势,凭私决臆,蔓衍支离,皆于经义毫无关涉。……附会纠缠,浮词妨要,乾隆间诸儒说经,斯最下矣。阮氏《学海堂经解》中屏之不收,可谓有识。(李慈铭:《尚书既见》条,《越缦堂读书记》,(台北)世界书局,1975年,第109页。)

今读其《尚书既见》皆泛论大义,多主枚书,绝无考证发明之举。……皆未免轻弃传记,凭私臆造。其《毛诗说》,以“日居月诸”(“日居月诸”为《邶风·日月》中每一段诗句的开头一句。)为卫人杀州吁后,庄姜念先君两子皆败,自伤之诗;《葛覃》以后妃亲葛为俭而失礼,谓葛之覃为美后妃之容,黄鸟之鸣为美后妃之言,皆穿凿不可信。(李慈铭:《尚书既见》条,《越缦堂读书记》,第109页。)

……皆未免轻弃传记,慿私臆造。(李慈铭:《味经斋遗书》条,《越缦堂读书记》,第1167页。)

胡玉缙在《毛诗说书后》,称引李慈铭的批评后进一步说:“实则全书似此类者不胜偻指。”(胡缙玉:《学林集林》第四册,第31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9月。)又说:“《周官记》五卷,《周官说》二卷,《补》三卷”七卷,“为例未免不纯。无《宗伯》、《司寇记》亦不可解……而《冬官司空记》缀以韵语,凡三十六句,盖仿《考工记》、《嘉量铭》、《祭侯辞》而失之。要之,存与倡西汉之学,《春秋正辞》外大率任臆而谈,别为一派。此书未必尽合周公制礼之意,而尚有依据。王氏刻《经解续编》补收之,其亦不得已而思其次欤?”(同上。)从李慈铭与胡玉缙为代表的汉学家的批评中可以看出,汉学家最不满庄存与经学的地方,是庄存与的“绝无考证发明”,多“穿凿不可信”。而讲大义,重义理,恰恰就是要不能斤斤于考据训诂,所以,汉学家的批评不能说不是门户之见。但是,庄存与的经学忽略文字训诂,甚至为明大义而不顾清代考据的已有成果,这也不能说不是庄存与经学的缺点。

但是,一些能够跳出汉学局限的学者,则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对庄存与的经学给予极高的肯定,如谭献说:

阅庄方耕先生《尚书既见》,虽未决去伪古文,而文事深淳古厚,直接董、荀……国朝诸儒,如惠氏一家、王氏一家、庄氏一家,皆第一流。(谭献:《复堂日记》,(台北)华广书局,1970年影印光绪15年刊本,第2页。)

阅刘申受《书序述闻》,说《尚书》精深,源于宗伯公。吾故以谓庄氏学精于惠,大于王也。(谭献:《复堂日记》,第3页。)

李兆洛撰《礼部刘君传》称:

礼侍公鸿识卓学,甄综天人,经纬圣哲……兼通五经,各有论述,著《春秋正辞》,涵濡圣真,执权至道,取资三传,通会群儒。(李兆洛:《养一斋文集》一四卷《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页。)

董士锡说:

其为文,辨而精,醇而肆,旨远而义近,举大而不遗小,能言诸儒所不能言,不知者以为乾隆间经学之别流,而知者以为乾隆间经学之巨汇也。(董士锡:《易说序》,《味经斋遗书》卷首。)

徐世昌说:

方耕于六经皆有撰述,深造自得,不斤斤分别汉宋,但期融通圣奥,归诸至当,在乾隆诸儒中实别为一派。(徐世昌:《清儒学案·方耕学案》。)

在他们看来,庄存与的经学,精审超过惠栋父子,宏大超过王念孙父子,合于圣道之真,言诸儒所不能言,是当时“第一流”的经学,为乾隆间经学之巨汇。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都说明庄存与的经学具有不同于时俗,直接汉代经学,追迹三代的新风。这就是宋翔凤所说的:“目见三代前,思与两汉并。”(宋翔凤:《赠何子贞绍基》,《洞箫楼诗纪》,(台北)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第368页。)而魏源则指明了庄存与经学与当时乾嘉汉学的区别所在,他在列举了庄存与的著作后说:

崒乎董胶西之对天人,醰乎匡丞相之述道德,醰乎刘中垒之陈今古,未尝凌杂析,如韩(婴)、董(仲舒)、班(固)、徐(干)所讥,故世之语汉学者鲜称道之。呜呼!君所谓真汉学者,庶其在是;所异于世之汉学者,庶其在是。(魏源:《武进装少伯遗书序》上册,《魏源集》,第237-238页。)

董仲舒、匡衡、刘向都是西汉的今文经学家。所谓韩、董、班、徐四子所讥,据魏源所引四子之语,是指韩婴的反对言说天地之灾之类的无用、不急之辨,而主张用心于切磋君臣之义、男女之别;董仲舒的圣人所欲说在仁义,而不在鸟兽;班固的反对后世说经繁琐之风,认为不合古学之道;徐干的学当以大义、明道为先,名物为后。魏源所说的四子所讥,其实就是乾嘉汉学的弊端所在;又说庄存与的经学有董仲舒的崒、匡衡的醰、刘向的醰,而无四子所讥之弊,这不正是说庄存与的经学不同于乾嘉汉学,而同于西汉董仲舒等人的今文经学吗?魏源是刘逢禄的弟子,深许庄存与之学,而此段话出于庄存与的孙子庄绶甲在刻印庄存与遗书时请魏源所作的序中,这是对庄存与经学精神的正确说明。

在雍正、乾隆之时,经学言义理者,还是以程朱理学为主,而庄存与则以西汉董仲舒及其《公羊》学为宗。虽然《公羊》学的微言并未被庄存与有所发明,但是,他以《公羊》学的书法为阐释大义的主要手段,发明《公羊》学所重的大义,却无疑开启了一个新天地。而他的重《公羊》、宗西汉,引导了清代后来学者对《公羊》学微言的重视,甚至发展为借微言以讥时政,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存与是清代《公羊》学的开创者。

钱穆先生对庄存与的经学评价独树一帜。他说:

庄氏为学,既不屑屑于考据,故不能如乾嘉之笃实,又不能效宋明先儒寻求义理于语言文字之表,而徒牵缀古经籍以为说,又往往比附以汉儒之迂怪,故其学乃有苏州惠氏好诞之风而益肆。(汪中与毕沅书,自谓为考古之学,实事求是,不尚墨守,以此不合于元和惠氏。王引之与焦理堂书,亦谓惠定宇先生考古虽勤,而识不高,心不细,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辨是非。王念孙《拜经日记序》,亦谓世之言汉学者,但见其异于今者则宝贵之,而于古人之传授,文字之变迁,多不暇致辨,或以细而忽之。惠学流弊,当时已多能言之。)其实,清代汉学考据之旁衍岐趋,不足为达道。而考据既陷绝境,一时无大智承其弊而导之变,彷徨回惑之际,乃凑而偶泊焉。其始则为《公羊》,又转而为今文,而常州之学,乃足以掩胁晚清百年之风气而震荡摇撼之。卒之,学术治道同趋澌灭,无救厄运,则由乎其先之非有深心巨眼、宏旨大端以导乎夫先路,而特任其自为波激风靡以极乎其所自至故也。(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第525页。)

钱穆此说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庄存与的经学是在乾嘉汉学陷于绝境时出现的;二是庄存与其人不是有深心巨眼的大智者,其经学不过是徬徨回惑、凑而偶泊的产物,而无有宏旨大端;三是庄存与的经学并没有为汉学的困境找到出路,只是惠氏好诞之风的肆虐,所以,由庄存与开创的今文经学虽然在晚清风靡百年,但最终不脱学术治道同趋澌灭的结局。钱穆此说明显带有贬斥庄存与经学之义,并且否定了庄存与经学出现的必然性及其本有的时代价值。如果说庄存与及其后来的今文经学仅仅是彷徨回惑、凑而偶泊的产物,仅仅是在乾嘉汉学没有出路时,由一批非有深心巨眼、宏旨大端的人偶然为之,就不能解释为什么今文经学可以在晚清风靡百年的现象。一种能够在社会上风靡百年的思潮,一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及相应的价值,不可一笔抹杀。

但是,钱穆此说却较梁启超等人肯定庄存与经学的观念要深刻得多。梁启超等人肯定庄存与的经学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这种必然性所体现的并不是今文经学在清代的必然复兴,而只是在晚清的特定历史转型期,变法革新已经明显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之时,由于全新的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理论还不具备形成的条件,只有今文经学尤其是其中的《公羊》学,最为适合这个时期的变法需要,所以,今文经学、《公羊》学才得以风靡百年。而这个风靡,并不是《公羊》学、今文经学在学术上、政治上的辉煌;恰恰相反,从总体上来说是今文经学、《公羊》学被弯曲、异化,成为新学家反对旧制度、旧文化的理论形式,最终则导致了经学的终结与清王朝的灭亡。所以,钱穆的否定更合于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高于梁启超等人的肯定。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抒情短诗集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热门推荐
  • 庶女玩翻天

    庶女玩翻天

    她是庶女。代嫡姐出嫁到威远侯府,爹不疼娘不爱。相公是个病央子,有个青眉竹马两小无猜的情妹妹…婚后第一日不是敬公婆茶,而是喝小妾茶!!推文:逼良为“兽”——第二天大厅中。婆婆茶喝过,对着一侧嬷嬷怀里五岁的小鬼笑吟吟指着她道,“这是你母亲,以后就跟着母亲生活,知道了吗?”“是,媳妇日后会很认真很好的教导纯哥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夫人指点。”看着那个五岁小鬼背着众人的身影向她射来恨意的一眼,素颜撇撇嘴。她一定会教他如何才算做‘尊老爱幼’尊敬嫡母的……第三天回门。“媳妇啊,你相公身子骨弱经不起马车颠簸,嗯,你就自个回门吧,反正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不必讲究那些虚礼。”她婆婆,当今皇后的亲妹,御封的安平郡主笑的矜持端庄,“想来媳妇懂事,不会怪你相公吧?”“老夫人说的是,一家人不用多礼,母亲和爹爹不会怪罪的,相公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两辆马车出了威远侯府,一东一西一前一后。后面的车子里女子娇笑传来,“相公,咱们今天回家住一晚好不好,妾身可想娘亲了,好不好好不好嘛。”“好好好,就依你,住两天相公都陪着你。”“相公你最好了。”娇笑的声音随着马车被风吹远,直至模糊不见。切,最好出门就撞车。不就一个男人嘛。以为她稀罕啊,不跟她回去一个人还自在。玉手掀起车帘,“车夫,前面大街左拐……”逛街去也。“少夫人,陈姨娘中毒了,听说是吃了您送的桂花糕,世子爷和夫人都已经赶过去了呢……”花园里女子拈花而笑,“死了没?”“还没……”小丫头怔了下,一脸的疑惑,少夫人这是?拍拍衣袖女子优雅转身,“那等人死了再告诉我。”“……”靠,老虎不发威当病猫,真当她是泥捏的纸糊的啊。都以为我好欺负看不起庶女是吧?你你你,还有你们,看她怎么把这侯府折腾个花出来…………………………偶的新文,女强——嫡妾风流:好友迷恋的梟妻:瑾瑜丫头的继室攻略:闲听冷雨的离婚不打折:蓝了颜:庶女十六嫁:
  •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用你那大眼睛温情的看着我,不要用你那迷人的笑容迷惑我,没用的!风流过后不认账,门儿都没有!焰修抱着唯一的证据——儿子,看着气急败坏的灵蓉:“孩子他妈,做狼要厚道,把我吃干抹尽就得负责!”神马,该死的焰修,竟敢倒打一耙,在人界将她吃干抹尽不说,回到狼界居然还抱着贼溜溜的小娃要她负责,可恶!可恶!本文乃是《(完)六宫粉黛无颜色:狼女玩转天下》的下部,上部为【人间卷】,下部是【狼界卷】引用一个亲的评论:“老子和宝宝都很腹黑,不过他们虽然腹黑,但是他们都挺可爱的,两个人都想绝对的占有女主,老子想占女主,那是因为女主是他最爱的女人。宝宝还想娶女主娘亲,,真搞笑。不过本书就是因为这对搞笑又腹黑的父子俩才更有意思。”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
  •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颜冰兮,女,年龄18岁。一个热爱舞蹈的青春美少女,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十岁的时候在小学结识了一位死党季晴。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音乐和舞蹈。终于,两人长大后,在她们的拼命努力下,同时考上了北京舞蹈艺术学院。可是,就在颜冰兮18岁生日那天。因听了死党的话,一时,财迷心窍去求什么姻缘石,结果却从十五层的台阶上像皮球一样滚了下去,搞了个一命呜呼!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人真的是不能贪心啊!他,鸣枫国的一国之君,拥有后宫佳丽无数,却放不下对她的情。他,无忧国的宫主,淡雅的让人以为他是误入凡间的仙人,但遇到她后,一切都改变了。他,香叶国的王子,为了她甘愿争权夺利,只希望她能留在他的身边。他,幻影宫的门主,从不将任何女人放在眼里,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如果大家喜欢的话,麻烦注册个会员,帮佑收藏下,投几票。多提一些意见,佑会尽快更新的。佑的穿越你注定是我的群号:45184941(已满)希望大家喜欢的可以来里边聊一下,提一些意见。。。。。。冰然群:9385607(可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好友靓丽绚彩的文,大家有时间去帮忙踩踩http://m.pgsk.com/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前世今生之如果爱昔若梦的舞纤罗怜情惜雪的绝潋玉滟(注,本书即将出版,所以结局什么时候上传不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越你注定是我的视频?pstyle=0大家有时间去顶下。。。。。——————————————————————————————佑在这里声明一下,喜欢佑作品的佑欢迎,提出意见的佑也欢迎,如果是说一些无聊的话,或者骂人的,那么佑请你回去刷了牙再出来。对于不尊重佑的留言,佑会直接删贴,回复你佑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另外,佑再次谢谢一直支持佑的读者们。
  • 无上圣灵

    无上圣灵

    灵荒大陆,传闻上古时期存在无数巨灵;巨灵者,天地精华,翻江倒海,指天覆地,威力无匹!少年天纵奇才,却因血脉魔咒而境界倒退,后得圣灵授艺,学无上功法,至无上大道!人、兽、魔、妖;蛮、仙、神、佛!大道之上,无上巨灵!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朝权误·瑾颜传

    朝权误·瑾颜传

    一场尔虞我诈的朝势之争;二代人利益冲突的争执;三份孤独相守终老的痴情;无数段红墙内外的隔岸相观;等一切都真相大白,才发现自己已然深陷。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就主宰后代的自由,像这样的无穷无尽的朝权之争,每朝每代都在上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