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5

第15章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1)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都是继续庄存与而来,但是,不同的经学思想决定他们两人对清代后来经学的影响大不相同。孔广森的经学思想基本上没有超越庄存与的《春秋》学,庄述祖的经学思想则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向西汉今文经学的转化。

§§§第一节孔广森的生平与著述

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承继庄存与的《春秋》学重《公羊》的倾向。较之庄存与的《春秋正辞》,这部著作从书名上更为接近汉代的《公羊》学。但是,从内容上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的经学基本思想,仍停留在庄存与《春秋》学的水平上,甚至可以说有某种倒退。

孔广森(1752~1786),字众仲,又字约,号顨轩,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八代孙。他的祖父是衍圣公孔传铎,父亲孔继汾是孔传铎的第四子,字体仪,号止堂,以知识渊博,深通经学而著称。史载孔广森:“聪颖特达,尝受学戴震、姚鼐之门,经、史、小学,沉览妙解。”(《孔广森传》,《清史稿》卷四八一。)17岁时就举于乡,20岁时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年少入官,性淡泊,耽著述。”(同上。)遂告养归家。后因其父编写《孔氏家仪》一书,遭族人孔继戍告发,以篡改《大清会典》之罪充军,经孔广森借贷赎罪而得救。乾隆五十一年(1786),大母与父相继去世,孔广森居丧,因过分悲伤而逝世,时年35岁。

孔广森才华横溢,尽管英年早逝,却在诸多方面颇有建树。徐世昌的《清儒学案·顨轩学案》说他:“研经明算,声韵尤精,圣裔儒宗,旷代一遇。”姚鼐的《仪郑堂记》也说:“约博学,工为词章。天下方诵以为善,约顾不自足,作堂于其居,名之曰仪郑,自庶几于康成。”他的文词在当时为一些学者所推崇,如孙星衍在《仪郑堂骈俪文序》中说:“余在江淮间,友人汪容甫出顨轩骈体文相示,叹为绝手。”虽然孔广森自己表示对东汉的郑玄最为尊崇,其居还以“仪郑堂”为名,但是,江藩以为孔广森真正的成就并不在训诂文词,而在推研经义。所以,《汉学师承记》在讲孔广森时,竟全文收录孔广森的《戴氏遗书序》为主要内容,并说他“深于戴氏之学,故能义探其原”。

在短短的一生中,孔广森留下了《大戴记补注》十三卷、《礼学卮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骈俪文》三卷、《仪郑堂文集》二卷等著作,内容涉及文词、经学等诸多方面。(参见徐世昌:《清儒学案·顨轩学案》,江藩《汉学师承记》等。)其中最为清儒所称许的则是《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一书,如阮元在《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中就称其书“成一家之言”,而孔广森本人也以《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冀备一家之言”自许(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在去世前夕,他以其书郑重地托付其弟,孔广廉说:“丙午冬,将返道山之前数夕,语广廉曰:余生平所述讵隶古人,《公羊》一编,差堪自信,藐孤成立,尚不知千秋之托,将在吾弟。”(同上。)可见,《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是孔广森经学的代表作。

§§§第二节经主义,史主事

孔广森对《春秋》的看法,与庄存与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他说:

昔我夫子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又不得为帝王辅佐,乃思以其治天下之大法,损益六代礼乐文质之经制,发为文章,以垂后世。而见夫周纲解弛,鲁道凌迟,攻战相寻,彝伦或熄,以为虽有继周而王者,犹不能以三皇之象刑,二帝之干羽,议可坐而化也,必将因衰世之宜,定新国之典,宽于劝贤,而峻于治不肖,庶几风俗可渐更、仁义可渐明、政教可渐兴。乌乎托?托之《春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他说孔子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这是《公羊》学的孔子素王说。但孔广森承认孔子为素王与庄存与仅称孔子为至圣是不同的,故而在《春秋》一书的性质上,二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孔广森不像庄存与只说孔子著《春秋》是对先圣的继承,而更多的是强调孔子损益六代礼乐文质,其中有为继周之王所立的“新国之典”,其中包含着孔子的“新意”。所以,对《春秋》一书,孔广森着重的是探求其中所包含着的孔子“新意”,即“《春秋》托王义”(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I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而不仅仅说是对先圣的继承。

但是,孔广森也并不否认《春秋》与列国史的联系。他认为《春秋》之名,就取自鲁史《春秋》:

《春秋》虽鲁史,圣人因而不革,必有新意焉。春者阳中,万物以生;秋者阴中,万物以成;善以春赏,恶以秋刑,故以是名经。(《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春秋》本为鲁史旧名,孔子沿袭其名,但却不是简单的因袭,而是含有生成赏罚的新意,所以才成为圣人之经。然而,他反对孔子仅采鲁史的说法,认为孔子著《春秋》不仅只采鲁史,还有对他国史的采用。如在论庄公二十三年“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时,孔广森就说:“俗儒辄以为旧史无日,《春秋》因之。《春秋》采列国之史,岂仅见鲁史,亦何憾于曹,而世世阙其卒日?”(《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三。)在解释僖公九年“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时,又说:“谨案《坊记》称《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盖不修《春秋》文如是,误以两事为一年之事。左氏,鲁之史官,故其传云: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亦误以为两弑为一年之事。经书卓子弑在下年,似据《晋乘》而改正之者也,此足明俗儒谓《春秋》但因鲁史者之妄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五。)他明确指出《春秋》仅采鲁史的看法是俗儒的“妄陋”之论,解释不了《春秋》的许多记载。只有承认《春秋》采列国史,才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记载。

然而,《春秋》采列国史的因而不革,只是孔子著《春秋》的一个方面。孔子著《春秋》还有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对列国史的删改,对周代礼制的损益。孔广森说:“仲尼作经,大有所删改,岂专用旧史者乎?”(《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孔子的删改损益,是孔子著《春秋》更为重要的方面。正是有了删改损益,《春秋》才成为寄托有孔子新意的经典与后王的一王大法。孔广森说:

《春秋》之制者,君子所托新意,损益周制,以为后王法。(《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一。)

孔子寄托在《春秋》中的新意,孔广森统称为“义”。他认为《春秋》的特点是,“贵明义,不贵明事”(《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主张用事与义的不同来区分史与经的不同。孔广森说:

鲁之《春秋》,史也;君子修之,则经也。经主义,史主事;事故繁,义故文少而用广。(《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史书的《春秋》主要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而孔子修定的《春秋》则以“义”为主。叙事相对于言义,需要较多文词才能够表述清楚,所以,孔广森又以经文文字少、史书文字多来区分史与经的不同。但是,文字的多少只是派生出来的,义与事的不同才是经与史的根本区别。孔广森用义与事来区分经与史,与庄存与的用道与事来区分经与史,基本上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对《春秋》义理的重视。但是,孔广森讲《春秋》之义是“新意”,是孔子损益周制的结果,这与庄存与强调《春秋》仅仅是先圣的继承是不同的。以义与事区分经与史,强调《春秋》有新意,是孔广森整个《春秋》学的出发点。

孔广森认为《春秋》的新意,不仅包含所有后王的一切王法,而且也有权衡万事万物的准则。他说:“《春秋》记事,皆为后王示法……经变之制,非不包举。”(《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又说:“《春秋》权也,量物之轻重而为之衡者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九。)他反对汉代《公羊》学以《春秋》仅仅是为汉王朝立法的说法,强调《春秋》是一切后王所必须遵循的万世法。同时,《春秋》的新意又具有无常的特点:“凡义无常,唯时所当。”(《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他十分赞同董仲舒的说法,以为“《春秋》无达辞,唯义所适”(《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六。),反对拘泥于《春秋》的文辞,主张以灵活的精神,根据“时”的不同等具体情形去体会圣人之义。他认为,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把握到《春秋》的新意。在这一点上,孔广森与董仲舒是相同的。

孔广森虽然主张用灵活的变的精神来探求《春秋》的新意,其根本仍在儒家经学的义。他所探求的《春秋》新意,其实不过是儒家经学的政治伦理原则。他说:

《春秋》有七缺:惠公妃匹不正,隐桓之祸生,是为夫之道缺;文姜淫而害夫,为妇之道缺;大夫无罪而致戳,为君之道缺;臣而害上,为臣之道缺;晋侯宋公杀妻世子,为父之道缺;商臣蔡般弑其君,为子之道缺;黩烝灾尝郊祀不修,而周公之礼缺。此君子所以惧,《春秋》所以作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

所谓七缺是孔广森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描述。他认为孔子作《春秋》,正是为了矫正春秋时期君臣、夫妇、父子之道及其祭祀诸典礼的缺失,以存先圣的王道,所谓“《春秋》之作,存王道于将绝,垂治法于不朽”(《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二。)。因此,孔广森所谓孔子新意,不过就是对缺失的君臣、夫妇、父子之道的矫正,对周公之礼、文王之法的恢复,以接续熄灭的王道。故他说:“王迹熄矣,《春秋》乃以文王之法临之,而托其义。”(《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二。)在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时,又以为王为文王,以《春秋》继文王,是孔子“制《春秋》之本义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可见,孔广森虽然认为《春秋》有对周礼的损益,寄托有孔子的新意,但是,这个新意仍然是以文王之法、周公之礼为宗,并不是无本之本。从这一意义上,孔广森的说法与庄存与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孔广森虽然讲《春秋》有新意,有王义,但同庄存与一样,都没有接受《公羊》学以王鲁等微言为内容的孔子改制说。

尽管孔广森所说的《春秋》新意,与《公羊》学的孔子改制的微言有所不同,但是他在书中仍以探求圣人新意为归。所以,孔广森特别反对把圣人之经当作史书、用历史事实来论说《春秋》的做法。在他看来,俗儒以史解经的误说源自《左传》,《左传》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史解经。故他多次批评《左传》以史解经的误诬,如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就针对《左传》的时王之说,批评其“强据鲁史正月,正月号称为之时王,不亦诬乎?”(同上。)《左传》不仅以史解经,还往往滥用文词,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孔广森释僖公十九年夏“己酉,邾娄人执鄫子用之”条说:

谨案邾娄人自以女怨执鄫子,而托罪其后会,以说于宋耳,《左氏》岂不知季姬事实,乃归恶于宋襄,果尔,则《春秋》之舍宋而责邾娄,理不可通也,又托子鱼谏语。赵匡讥之曰:“凡左氏谬释经文,必广加文辞,欲以证实其事。”信哉!斯言!(《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五。)

无论《左传》怎样用繁文褥词来论证其说,孔广森都认为其根本不符合《春秋》之义,他说:

左氏初不受经于仲尼,不知薨不书葬之义,前汉诸儒不肯为《左氏》学者,为其是非缪于圣人也,故曰《左氏》不传《春秋》,此无疑矣。……丘明所以作传者,乃若自用其意说经,泛以旧章常例通之于史策,可以见成败耳,其褒贬之意,非丘明所尽也。故《春秋》所有义同文异者,皆没而不说。(《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

在他看来,左丘明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见,采用史策的旧章常例来言说《春秋》,根本不知道《春秋》的褒贬诸义,而这正是《左传》对《春秋》文异词同不能予以正确解说的原因所在。所以,孔广森同意西汉今文经学家之说,认为《左传》不传《春秋》(刘歆在《移太常博士书》中提到经学博士皆持此说:“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但是,汉代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四库全书提要·左传提要》说:“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皆以《春秋传》出左丘明,左丘明受经于孔子,魏晋以后诸儒更无异议,自唐赵匡始谓左氏非丘明。”),甚至指斥《左传》是“末世流俗之见”(《春秋》襄公三十年,“葬宋共姬”,孔广森曰:“宋伯姬之贞信,遭患难而不失其度,年逾闲居而不易其节,故能生致三国之媵,没动诸侯之哀,此《春秋》之所以为劝《广汉》、《行露》之意也。《左氏》顾诡托君子之言,讥其女而不妇,犹渐于末世流俗之见者与?”)。可是,孔广森在评论三传得失时,又认为《左传》对《春秋》之释有得有失,并不完全否定,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取《左传》为说,这是孔广森《春秋》学的明显矛盾。

晋代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对《左传》之学的发展、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四库全书提要》于《春秋左传正义提要》中说:“杜注多强经以就传。”杜注《左传》较为忠实于本传,重在以史事解经。但孔广森以为,杜预的注不仅变乱古训,而且对后世危害极大。他说:

杜预始变乱贾服古训,以为经承旧史,史承赴告,苟如是因陋就简,整齐简牍云而,董狐、倚相之才,偏优为之,而又何贵乎圣人?大凡学者谓《春秋》事略,《左传》事详,经传必相待而行,此即大惑。文王系《易》,安知异日有为之作《十翼》者?周公次《诗》,安知异日有为之作《小序》者?必将待传而后显,则且等于扬雄之首赞,朱子之纲目,非自作而自解之不可也。圣人之所以为经,词以意立,意以词达,虽无三子之传,方且揭日月而不晦,永终古而不敝。(《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孔广森认为,圣人之经的新意已经通过《春秋》的文词表达清楚了,根本用不着三传,尤其用不着《左传》以史事说明就可以通行于万世万物。杜预注以史解经,是将圣人之经降到了史书的地位;同时,造成了《春秋》经义必须依靠《左传》史事才能得到说明的“大惑”,这是极其有害的。后来对《春秋》的许多误说,以至王安石的“断烂朝报”之说都源自杜预之说。孔广森举例说,《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冬,黑弓以滥来奔”,《公羊传》有“文何以无邾娄”之问,杜预认为这句话是鲁史阙文。但是,杜说却是根本错误的:

《春秋》口授。恐久而失实,故文虽无邾娄,师法自连邾娄读之,因以起义。杜预横谓是鲁史阙文,后世有为断烂朝报之说,预其罪首与。(《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〇。)

孔广森不仅批评杜预的以史解经,而且将杜预说成是危害《春秋》经义的罪魁祸首。对于东汉以后经学界于《左传》的通行,用史事来解说《春秋》成为《春秋》学的主流的情形,孔广森哀叹说:“世俗莫知求《春秋》之义,徒知求《春秋》之事,其视圣经竟似《左氏》记事之标目,名存而实亡矣。”(《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他著《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就是要纠正千余年来不知《春秋》之义,只求《春秋》之事、以史作经的失误,以恢复《春秋》经义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对历代《春秋》学的得失评判

重义不重事是孔广森对《春秋》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孔广森对历代的《春秋》学得失作出了自己的评判。阮元对孔广森的评判有一总体的说明:

曲阜圣裔孔顨轩先生思述祖志,则从事于《公羊春秋》者也。先生幼秉异资,长通绝学,凡汉晋以来之治《春秋》者不下数百家,靡不综览。尝谓《左氏》旧学湮于征南;《穀梁》本义汩于武子;王祖游谓何休志通《公羊》,往往为《公羊》疚病;其啖助、赵匡之徒又横生义例,无当于经;唯赵汸最为近正;何氏体大思精,然不无承讹率臆,于是旁通诸家,兼采《左》、《穀》,择善而从,撰《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阮元:《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清经解·续清经解》第5册。)

同类推荐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热门推荐
  • 代嫁之侯门嫡妇

    代嫁之侯门嫡妇

    凌峰说在挤公交车不方便讲电话,吃过饭,她还没有来得及开口电话就被挂断了。她坐在石阶上,仰头着看天,今天的阳光不算太刺眼,给凌峰打了个电话,照得人心里暖融融的,白白的云朵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飘来飘去。她叫云然,云朵的云,自然的然,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休息,可是到底什么时候她才可以像云朵一样自然地无忧无虑地天空漂浮?她就这么看着,等着下午的戏份。可是不对啊,怎么有什么东西……
  • 风行天下

    风行天下

    风傲清,现代特工杀手,一朝被害穿越,居然到了古代幻界,成为了风家被下人都嫌弃的痴傻三小姐!再次醒来,以前痴傻的眼神,突然间变得冷漠,莫名的让人有一丝丝寒意,让人不敢直视!为保护妹妹,上山学艺,却无意惹来众人追随:温和如风的大师兄云舒展:“傲清,我知道你是男子,可是为什么,我会对你生出期盼?”俊逸潇洒的二师兄云舒畅:“傲清小师弟,今晚我要去山顶的云湖洗澡,听说那边景色特别好?一起去啊?!”俊眉一挑,脑中却在寻思,不知道傲清的身材如何?!奇怪!自己干嘛对一个男人的身材那么感兴趣?!沉稳精明的三师兄李云龙:“傲清,为什么你冷峻的脸庞,总会在我的梦中出现?为何看到你和你的师兄们在一起,我就会特别难受?难道我是得了传闻中的断袖之癖?!”活泼可爱的小师妹龙飞燕:“四师兄,这是我绣的长生荷包,送给你!”小小的脸上,已经满是红色的晕!落紫,一双冷魅的紫色眼睛,看着渐渐飞远了的风傲清,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闯进我的眼中?众人迷惑了双眼,却不知道他原来就是她!云开雾散以后,这一切,又会惹来怎样的风云变幻呢?男猪不断增加中~傲清男女通吃,不是她自己想吃,是别人送上门来让她吃,不是她不好意思吃,只是她........嗯,突然之间看到各位嫌弃偶烦的脸孔,只得逃走!新文:田家有媳很是精彩,希望大家收藏支持哦!“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女子淡淡看了哭泣的奶娘一眼,“妈妈觉得我有选择的余地吗?”声音听着凄苦,可是眼中的晶亮却是小小的出卖了她!“半年之内,你必须怀孕,不然别怪本夫人不给你好脸色看!”东方花烛夜,自己的婆婆冷冷下命令道。黄燕笙看来看躺在床上的“活死人”,这········怎么那个?怎么能怀孕?“大嫂?”幽静的小道上面,迎面就碰到了二流子一般的夫家二叔田青月,想到上次的事情,黄燕笙本能的皱眉,转身就想避开,却还是晚了一步,田青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拦住了她的去路,“大嫂怎么见到我就要躲开呢?可是小弟哪里得罪了大嫂?”说着就要伸出手就抓黄燕笙的肩膀。这天下,唯有你与朕共享!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依据其思想发展的轨迹顺序排列,以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考虑到阅读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写作技法作了相应注释,以期在词语运用及写作技法上有所指导。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作品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全书共包括八章,其中包括微笑工作、快乐工作、平淡工作、和睦工作、轻松工作、努力工作、灵活工作和珍惜工作。通过章节安排,你可以读出作者美好的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 豪门弃妇伤不起

    豪门弃妇伤不起

    帅气的老公心里另有初恋情人,她的心里也藏着一个初见时的身影。出身豪门的苏琳,仍然脱不离弃妇的命运,带着天生缺陷的女儿,艰难生活。无意中获得的异能,让她重新拥有天赋容颜的同时,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金钱、名利、地位,还有那个男人,统统都被苏琳俘获,正能量女主,强势归来!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始神复苏

    始神复苏

    盘古为何开天辟地?是天生的使命?还是另有隐情?舍弃生命孕育世界,是命运的归途?还是无可奈何?盘古,究竟来自何方?
  • 一错成婚,上司太过份

    一错成婚,上司太过份

    【错缠后,她奉子嫁他,却独守空房至离婚!】**“袁君辰,我们离婚!”她一通电话打给他,为这段无爱婚姻划下句号。结婚一年七个月他从不回家,为救心爱的女人,他强行将她拖至医院抽她的血,而那女人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离婚协议在书房抽屉里,签了再说。”电话那端的他正温柔陪在心爱女人的病床旁,对她却冷如夏夜寒,不屑看她与女儿一眼。她撕心裂肺地签下名字,带着仅一岁的女儿离开……袁君辰,你没在乎过我,又怎知你在我心里曾是整个世界!三年后,貌丑的她变得妩媚动人,他依然风流不改,他们是上司下属关系,他对她穷追猛打,却认不出曾是他丑妻的她……**如果,丑小鸭也有爱情,那么,一定如蜕变成白天鹅般曲折、美丽动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腹黑相爷的嚣张嫡妃

    腹黑相爷的嚣张嫡妃

    穿越?权相之子?女扮男装?江黎表示:淡定!然后……顺应天命,混吃等死!老爹位高权重,把持朝政?拼爹第一条啊,坚决拥护之!左相美色难当,刚正不阿?行!十八般训诫,掰弯了伸直了,任由折腾!小皇帝城府深,手段狠?但……此等正太,萌之当道,岂能放过!片段一:闷骚还是傲娇?“彦司明,东西掉了。”上好的化瘀膏捏在手心,她笑得欢愉。“家中搁置太多,无处可放。”“所以?眼巴巴的赶着大中午从城外跑回来,准备扔我这儿?你确定不是担心我,想我,非要来看我?”她再笑。“……不是。”“青天白日,说谎遭雷劈的。”“……是。”片段二:腹黑还是呆萌?她一时口误,“皇腾少谦,呐,叫声姐来听听?”他一脸无辜,“可是你是男的。”“那就喊哥!”“……哥哥。”“乖——”PS:此文一对一,宠文有爱,内容大爱!亲们,不要错过,放进书架,一起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