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49

第49章 兩晉文人對“文學”的確認(8)

河間王司馬顒掌國政時的太宰府,在可輯的七名僚佐中(另有兩人未就),未見有明確“文學”背景的人士,其中為當時名流者也不多,可以看出司馬顒似乎不是很在意對社會名士的搜羅。

在“八王”之中,尤以東海王司馬越府的情況為史家所注意,如《世說新語·賞譽》第三十三則說“司馬太傅府多名士,一時雋異”,臧榮緒《晉書》載庾敳“從子亮少時見敳在太傅府,僚佐多名士,皆一時秀異”,《晉書·庾敳傳》載其“參東海王越太傅軍事,轉軍咨祭酒。時越府多雋異”(《晉書》卷五〇《庾峻傳附子敳傳》,第1396頁。),可見司馬越的太傅府是當時俊才雲集之地。據林校生《西晉“八王”幕佐分府考錄》,司馬越的太傅府可輯的幕佐有五十九人,其中有文學背景的人員如下:

1.左長史劉輿,劉琨兄,“二十四友”之一。

2.長史閭丘沖,博學有識鑒,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輯有其詩。《隋書·經籍志》有《閭丘沖集》二卷。

3.司馬轉長史潘滔,潘尼侄,“有文學才識”(《世說新語·識鑒》第六則“潘陽仲見王敦小時”條注引《晉陽秋》載:“潘滔字陽仲……太常尼從子也,有文學才識。”(前揭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第391頁))。

4.參軍轉軍咨祭酒轉從事中郎庾敳,有重名,“敳見王室多難,終知嬰禍,乃著《意賦》以豁情,猶賈誼之《鵬鳥》也”(《晉書》卷五〇《庾峻傳附子敳傳》,第1395頁。)。

5.軍咨祭酒盧志,見前成都王司馬穎大將軍府僚佐。

6.軍咨祭酒孫惠,見前成都王司馬穎大將軍府僚佐。

7.主簿郭象,少有才理,好《老》、《莊》,“常閒居,以文論自娛”,“著碑論十二篇”(《晉書》卷五〇《郭象傳》,第1396-1397頁。)。

8.參軍鄒捷,湛子,“亦有文才”,“趙王倫篡逆,捷與陸機等俱作禪文”(《晉書》卷九二《文苑·鄒湛傳附子捷傳》,第2380頁。)。

9.掾轉參軍李興,有文才。

10.掾轉參軍王廙,“少能屬文,多所通涉”(《晉書》卷七六《王廙傳》,第2002頁。)。

11.行參軍阮修,阮籍從子,“著述甚寡,嘗作《大鵬贊》”(《晉書》卷四九《阮籍傳附從子修傳》,第1366頁。)。《隋書·經籍志》有《阮修集》二卷。

12.參軍轉從事中郎遷左司馬裴邈,《隋書·經籍志》有《裴邈集》二卷。

13.主簿荀闓,見前齊王冏大司馬府員屬。

14.記室參軍阮瞻,阮咸子,讀書不甚研求,而默識其要,遇理而辯,辭不足而旨有餘(《晉書》卷四九《阮籍傳附孫瞻傳》,第1363頁。)。《隋書·經籍志》有《阮瞻集》二卷。

15.參軍陶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隋書·經籍志》有《陶侃集》二卷。

16.鍾雅,好學有才志,入為佐著作郎。《隋書·經籍志》有《鍾雅集》一卷。

17.掾謝鯤,少知名,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紹並奇之(《晉書》卷四九《謝鯤傳》,第1377頁。)。《隋書·經籍志》有《謝鯤集》六卷。

18.掾庾亮,曾為庾闡《揚都賦》名價,使“都下紙為之貴”。《隋書·經籍志》有《庾亮集》二十一卷。

五十九名僚佐當中,有“文才”者十八人,近三分之一。司馬越的府佐群體在文化取向上明顯地傾向于“玄談”(見前揭林校生《西晉“八王”幕佐分府考錄》,其中有對“司馬越府的玄學化傾向”的專門考察。),除了相當多的人員具有“玄學”背景或“玄談”經歷外,有幾個情況也很能說明司馬越府的“玄學化”取向。如“(胡母)輔之時為太傅越從事中郎,薦(光)逸于司馬越,越以門寒而不召。越後因閒宴,責輔之無所舉薦。輔之曰:‘前舉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非不舉也。’越即辟焉。”胡母輔之是著名的玄談家,出身寒門的光逸也是因為“善談”纔被胡母輔之所賞,胡母輔之、光逸即為著名的“八達”之成員(《晉書》卷四九《光逸傳》載:“(胡母)輔之與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散髮裸袒,閉室酣飲已累日。逸將排戶入,守者不聽,逸便於戶外脫衣露頭於狗竇中窺之而大叫。輔之驚曰:‘他人決不能爾,必我孟祖也。’遽呼入,遂與飲,不捨晝夜。時人謂之八達。”(第1384頁))。為一時談宗的王衍,“不以經國為念,而思自全之計”,在司馬越死後,竟然“眾共推為元帥”(《晉書》卷四三《王戎傳附從弟衍傳》,第1237頁。),這與其說是看重他的經國才能,倒不如說是因其作為“談宗”的影響。從中不難見其時司馬越府的文化氛圍。但這衹是特别重視“玄學”而已,正如上一章已經介紹的,一些學者認為西晉玄學家和文學家是兩分的,較少互善,在這一背景下,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應當是很高的了。《世說新語·賞譽》第二十八則說:“太傅府有三才:劉慶孫長才,潘陽仲大才,裴景聲清才。”慶孫是劉輿的字,陽仲是潘滔的字,這三才之中有兩人是有“文學”背景的,而且劉輿還深得司馬越的信任(如《晉書》卷五〇《庾峻傳附子敳傳》載:“時劉輿見任于越,人士多為所構,惟敳縱心事外,無跡可間。”(第1396頁)卷六二《劉琨傳附兄輿傳》載劉輿與王儁爭奪音伎,“(司馬)越不問輿,而免王儁官”(第1692頁)說明劉輿深得司馬越親重。),雖然兩人得到的重視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文才”(《世說新語·賞譽》第二十八則“太傅有三才”條劉孝標注引《八王故事》云:“劉輿才長綜核,潘滔以博學為名,裴邈強立方正,皆為東海王所昵,俱顯一府。故時人成曰:‘輿長才,滔大才,邈清才也。’”(前揭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第436頁)),但既然得到重視,那麽他們身上的“文才”就存在特定的影響,所以結合僚佐中有“文學”背景的比例,應該說,“文才”在司馬越府僚佐群體中還是佔有重要分量的。

結語“文學自覺”局面的形成及其標誌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崇“道”的體性,這是文化的一種終極追求,其內中的各文化類别無不以追求之、體現之為最高規範。隨着文化的增容、文化類别的繁富,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特質進行了一次深刻的認真審視和劃分——“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不同文化類别言“道”也有了不同的層次。隨後諸子紛紛言道,各道其所道,所謂大道淆亂,“道術將為天下裂”,正在於斯。不過,這與其說是分裂,不如說是文化豐富、深入發展之後人們思考的多元。在這一過程中,諸家雖言各紛紛,不過有一種傾向是共通的,那就是他們理想的“道”的存在狀態,無不指向先王往聖統治下的王官未分、天下和合的盛世圖景;他們所言之道,無非是為現世提供一劑治世的藥方。文化的這一發展傾向及現狀也就為“道”確定了一個必然的內蘊——與現實政治相通。先秦諸子思想的影響,不僅僅在於它為傳統文化提供了多元的思考,同時這種思考也意味着一種規定,後世的文化發展,其貌雖代有變化,不過其神總是相通的,先秦諸子的思想深深浸淫在傳統文化的精神當中,長久地起着規定性的影響。

百家爭鳴的局面隨着國家的統一而漸趨消失,統一後的秦國本有齊整政治思想文化的意圖,不過由於王朝的短暫、方式的粗暴,至少在思想文化方面還没有整合出一種穩定、適宜的發展面貌來。這一局面的改觀是在西漢。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現實思考,使統治者需要尋找到一種能够治邦安民、穩固統治的長久策略來。武帝時“獨尊儒術”的實施與推行,是一種現實的需要,也可以說是經過歷世文化抉擇之後的一種歷史選擇。

由政權予以維護的“獨尊儒術”文化格局的確立,對各文化類别的存在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之道由於全面參與國家的政治、文化建設,因而成為政治統治的指導術,取得了超越眾家之上的“獨尊”地位,“於道最高”。“獨尊”地位取得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各家言“道”權力進行消解的過程,諸家獨立、自主言“道”的權力被剝奪,其所言之“道”,與儒道衝突者遭到限制,而其中與儒道相合者得到認可並予以突出,即“獨尊”了的儒術不但指導着現實的政治、生活,而且對各思想、文化類别也同樣起着規範的作用,這也就構成了漢代經學“大一統”的實際文化發展格局。其中,諸子學由於“離道未遠”,雖被限制,不過其地位尚可;而“文學”,由於其與“質”相對之文化屬性、供帝王“遊娛”之存在特徵,在儒家的話語體系當中,是頻遭批評與輕視的。與這種文化態勢及認同相應,社會人群也發生了分化,從事經學之群體,由於掌握、運用着主流話語,參與着國家的政治管理,因而成為社會的主流群體,身份也因之尊貴;而從事“文學”的“專業”“文士”,則被視同俳優,甚為經生儒士乃至一般社會階層所輕。漢代的“文學”,雖“詩賦”得成一《略》,但這衹是為劃分經學“大一統”文化格局下各文化類别的層次而進行的客觀分類,並不是為了突出其已成為重要文化類别的“事實”,更不是有些學者所認為的“文學獨立”。實際上,這次“詩賦”成類,衹是“文學”在漢代文化格局中實際存在際遇的真實反映,不但没有得到“提升”,事實上還被“降格”了。

漢代的這一文化態勢及文人格局集中地體現於《史記》與《漢書》當中,尤其是集中反映了有漢一代社會狀況的《漢書》,其在《藝文志》中對漢代的文化格局及內中的各文化層次劃分揭示得非常清晰,其列傳中對各傳主的選取、評判及《儒林》的特别成傳(當然這從《史記》開始),也清晰地反映着漢代社會群體的分化及各自的存在境遇。

文學存在的這種狀況在東漢末發生了改變,變動的主要歷史動因是東漢中後期內外廷爭奪文化話語權的政治鬥爭。經過從西漢到東漢的充分發展,掌握着經學的儒家士大夫牢牢地把持着國家的主流文化話語權力;從東漢和帝起,外戚開始參與執政,皇帝消除外戚權力往往又依靠宦官勢力,實際也就造成了此後外戚、宦官輪番執掌內廷的統治局面,但無論哪種情形,都要招致以士大夫為核心的外廷官僚系統的強烈反對,這實際上也就構成了漢末內外廷激烈的權力之爭,反映在文化層面就演化為對文化話語權力的爭奪。漢桓、靈時期,鬥爭發展到白熱化的程度,尤其是經過兩次“黨錮”,外廷士大夫勢力遭到沉重打擊,隨着竇武被誅殺,宦官勢力達到了頂峰,不過士大夫依然掌握着“品核公卿”、“裁量執政”的文化話語權力,為與之對抗,“鴻都門學”應運而生。

同类推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万界至尊

    万界至尊

    杀手之王凌天穿越了,灵魂降临在了修真界紫霞里一个小门派的弟子身上,由此开始了他的万界至尊之路。别人修神,他修仙;别人修一个灵胎、元婴,他竟能修九个;别人还在养灵兽的时候,他却已神兽成群;别人不敢招惹的,他偏要去调戏一番;别人不敢去的险地,他却能如履平川!
  • 余生请跟我走

    余生请跟我走

    嗜血腹黑,死亡的象征。她为了复仇,故意接近一个象征死亡的他,精心设计了一场死亡游戏。四年后,(全文完)他暗夜王者,为了一颗心脏,‘死亡’的她再次与他相对...“好久不见。”她淡淡地嘴角一勾。“好久不见?!”他勾唇一笑,这一次他要做那颗心脏,因为它死,她也会死,她不死,就注定逃离不了他的手心!腹黑对腹黑,强者遇上强者,是相互刺伤还是追逐与逃跑的好戏....且看她如何一步步俘虏夜帝的心!
  • 华为狼道

    华为狼道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做代理起家,2009年跻身全球第二大信息与通信设备商,2010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20多年时间,华为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以优异的成绩单演绎了什么叫做“中国企业的标杆”。华为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是其领军人任正非有背景?还是华为有秘密武器?《华为狼道》通过对华为的企业文化、市场扩张、技术研发、人才战略、危机管理、组织架构,以及接班人风波、不上市谜局等的剖析,揭开了华为迅速壮大的终极哲学——狼道。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本书共分十篇:学习成长篇、道德品格篇、生活实践篇、热点时事篇、天文气象篇、时序节日篇、山水风光篇、动物植物篇、建筑交通篇、亲情友情乡情篇,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写作主题和内容,而且下分81 个类目,每个类目大致有“相关题目”、“构思指要”、“成语谚语”、“名诗佳句”、“典型事例”、“最新素材”、“阅读链接”等内容和项目。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什么?你问我怎么才能到达天堂?眉毛挑一挑。很简单啊。变成女王就可以!,她,是有名的律师,黑色紧身西装,一步裙下双腿修长,外套一件米色双排扣军装式风衣。记住,请叫她女王,这个称号非她莫属。女王是怎么炼成的?普通女生要经历懵懂初开——少女梦幻——惨遭欺骗——自欺欺人——恍然大悟——发愤图强——自我升华直到最后到达终点。感情,今天是虚幻的人间,明天是地狱,后天可能会是天堂。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
  • 诺戏美男

    诺戏美男

    注意:本书已加入特价书库,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可享受5折优惠一个誓要玩转时空的俏皮女生,闺阁怎能困得住她?上闹宫廷,退而混江湖,随处留情,到头来情债最难偿。自称情场高手,却屡屡身陷困境。有一人与她生死相随:错爱,爱错,她伤人伤己。有一人为她痴迷无悔:她罪不该如此招惹他,伤害他。有一人因她甘愿毁灭:情何以堪,心本木石,偏偏为她赴汤蹈火。有一人逃避她的爱:爱上她不自知,自知时却是失去时。有一人与她笑看人间:谁让他遇见她时,她已然遍体鳞伤。有一人路过她的人生:他爱过,但终究无果。红颜知己教她正视自己,尽管知己也是情敌。为爱,知己学会成全,却是她永久的伤。来年此时,她殇然想起,那个消失在岁月走过之处的红颜。不是她不懂爱......也不是他们不懂爱......蓦然回首时,那段沉浮在虚无缥缈间的爱情,太多奇迹来成全。那些青石板上雕刻的岁月,绵延了她伤透后最无杂质的幸福。-------------------------------------------------------------?pstyle=1小乱无聊的时候做了段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推荐自己的新书《黑道-杀手女王》<九岁庶女>《特工帝后风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