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慷慨激昂的痛骂,一个是阴阳怪气的讥讽,针对的目标都是同一个人:奸雄曹操。一实一虚两段文字异曲同工,都可谓“太快人心事”。反映的还是同一个主题:尊刘抑曹。
祢衡击鼓骂曹和张松校场讥曹,是《三国演义》中的两段精彩文字。才子祢衡裸衣击鼓,在庙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痛骂曹操。西蜀文士张松在刀光耀日、剑戟如林的曹营中,面对如云的谋士和武将,“哪壶不开提哪壶”,专门掏曹操的短处。两位名士,一个骂得痛快淋漓,一个讥讽得阴阳怪气。两段文字异曲同工,都可谓“太快人心事”。
祢衡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后汉书》卷八十有传,《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也有多处文字谈到此人。从这些记载来看,祢衡文采出众,性格狂放,不拘细行,是个货真价实的“狂士”。建安初年,祢衡游历许都。当时的许都集聚着全国许多名动海内的人士,可是,年仅二十有余的祢衡对这些知名人物几乎全都不屑一顾,能入他“法眼”的,只有孔融和杨修二人而已。他说过:“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孔融很欣赏祢衡的才华,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这位少年才子。爱才的曹操也很想见一见这位目空一切的狂生,然而祢衡却看不起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每次都称病谢绝,还经常发表一些对曹操不敬的语言。曹操很生气,但碍于祢衡的名气,并不打算要他的命,只是想稍稍侮弄他一下。于是,便以祢衡善于击鼓为名,“任命”他作了一名身份低下的鼓吏。为此曹操专门大会宾客,阅试众鼓吏的技艺。每个鼓吏献艺之前,都要当众脱掉旧衣,换上鼓吏的“制服”,这无疑是一种带侮辱性的规定。轮到祢衡表演的时候,他无视规定,没有换衣,拿起鼓槌演奏了一曲“渔阳三挝”。音节悲壮,“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祢衡放下鼓槌,坦然走到曹操面前。侍从呵斥道:“鼓吏何不改装,竟敢随便上前!”祢衡点头称是,站在曹操的跟前,从容不迫地将衣服一件件脱下,直到一丝不挂,再慢慢地将为他准备的鼓吏服装一件件穿上。然后.他回到鼓前,又演奏了一遍“渔阳三挝”,神色自始至终十分坦然。曹操本来想当众侮辱一下祢衡,这样一来,他自己反而被弄得狼狈不堪。
这次交锋,双方的态度都很平和,祢衡没有骂曹操,曹操也还算大度,只是自我解嘲地说:“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至于祢衡骂曹,是后来的事。祢衡裸衣击鼓,连孔融也觉得太过分。下来之后,他为此责备了这位狂生,并再一次转达了曹操对他的欣赏。于是祢衡同意去拜访曹操。曹操听说之后,十分高兴,马上命令门房准备迎接。谁知祢衡来到大门前,一屁股坐在地上,便破口大骂起来。门房赶忙进来报告,曹操十分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犹如杀一只老鼠。不过,此人还有点虚名,杀了他人们会说我不能容人。现在我把他送到刘表那里去,看刘表怎么对待他。”
祢衡到了荆州,刘表和士大夫们都很尊重他,重要的表章奏议,常常让他来起草。但没过多久,恃才傲物的祢衡又悔慢了刘表。刘表不能容忍祢衡,但也不愿背不能容人的名声,于是又把祢衡送到性情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祢衡在黄祖那里,开始也颇受尊重,但不久他又故态复萌,在一次酒宴上当众辱骂黄祖,终于把一条命丢在了黄祖手中。
大凡有才之士,不免恃才傲物。如不过分,可以说是名士派头;但如果太过分,就成了人人讨厌的狂生了。祢衡就是一个狂生,加上又不幸生在无法无天的乱世,安分守己的人尚且朝不保夕,何况他这样率情任性,视权贵如土偶的人,被杀只是早晚间的事。
祢衡之死,大半咎由自取,但归根结底是由曹操而起。这就成了曹操残忍好杀的又一绝好证明。《演义》的作者将其顺手拈来,稍稍加工,便成为读者现在看到的“击鼓骂曹”。
按照史料的记载,曹操和祢衡之间的过节,责任本不在曹操,而是因为祢衡性格狂傲,几次拒绝了曹操的召见,反而在背后说三道四,激怒了曹操,于是才有了以名士为鼓吏的事情。而《演义》则把过失推到曹操的身上,让他先对祢衡傲慢无礼,第一次见面就让人家站着说话,结果惹恼了性情狂傲的祢衡,把曹操帐下的谋臣武将挨个狠狠地挖苦了一通,最终导致双方矛盾的激化。为了使曹操和祢衡的冲突更具戏剧性,《演义》的作者又巧妙地把祢衡“营门骂曹”和“裸衣击鼓”嫁接到一起,把祢衡在大门口骂街这样不太文明的举止变成了在庄严的庙堂之上义正辞严地怒斥奸雄,把曹操本欲辱人却反遭人辱的尴尬渲染得更加狼狈。曹操终于起了借刀杀人的念头,把祢衡送到荆州,使他最终死在武夫黄祖手中。
经《演义》这么一改,历史上那个目空一切、自取其祸的狂生祢衡,就变成了一个才华盖世、忠肝义胆的才子兼烈士,而那个爱惜人才、委曲忍让的曹操则又背上了一笔新的“血债”。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张松讥曹。
《演义》第六十回写道,益州别驾张松看不起懦弱无能的主子刘璋,想投靠一位新的主人。他说动刘璋派自己出使许都,结好曹操以对抗张鲁。他暗中带了一幅益州的山川地形图,准备伺机进献给曹操,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谁知,曹操新近破了马超,志得意满,根本不把他人放在眼中,加上张松形容丑陋,因此对他很不礼貌,开口便是斥责。张松不买曹操的账,反唇相讥,顶撞起来。幸得杨修从中相劝,才暂时中止了冲突。第二天,曹操在校场阅兵,打算让张松领教一番曹军的兵威。谁知到了校场,张松根本不把曹操的“虎贲雄兵”放在眼中。张松虽然相貌猥琐,却是一副傲睨不屑的神气。当曹操大言不惭地夸耀武功时,张松竟然阳阳怪气地“赞扬”道:
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张松列举的几件事,都是曹操的奇耻大辱。曹操恼羞成怒,命左右将张松推出斩首,幸亏杨修劝住,张松才得免一死,被乱棒打出。
张松本来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没想到差点丢了性命。他不甘心无功而返,便顺路到荆州一游,想见识一下宽仁之名播于海内的刘玄德,结果受到了意想不到的礼遇和盛情款待。这样,本来打算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被转送给了刘备。而且,西川的两个重要人物法正和孟达也在张松的劝唆下成了刘备的内应。自然,这一切又都是诸葛亮妙计安排的结果。
张松也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确实担任过刘璋的益州别驾。根据史籍的记载,他确实代表刘璋出使曹操,以结友好。不过.他所去的地方并非许都,而是荆州。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刺史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不战而取得荆州,声威震动全国。当时割据益州的刘璋慑于曹操的军威,派张松携重礼前往荆州,以图讨好曹操。当时曹操正忙着追杀刘备,没有理会张松。张松讨了个没趣,怏怏而返。回到成都之后,在刘璋跟前狠狠地毁谤了曹操一顿,并劝说刘璋同曹操断绝了往来。
这就是张松出使曹操的真实情况,很可能他根本就没有见到曹操的面,更谈不到当面挖苦曹操了。
张松使曹的时间明明发生在曹操南征的时候,但小说却把它改到了三年之后曹操平定马超之后。原因很简单,当时刘备正被曹操追杀,惶惶不可终日,连块落脚的地方都还没找到,又怎么能从容不迫地款待拉拢这位刘璋的大夫呢?而三年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刘备已经在荆州站住了脚,这时,他就有接待张松的条件了。
历史上的张松确实向刘备献过一幅地图,不过,那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刘备进川时的事情。
张松拿着一张西川地图乱找主顾,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说得好听,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说得难听,就是卖主求荣。问题在于,他选择了刘备这位“明主”,他自己也自然成了一名“良臣”。这位“良臣”受了奸雄曹操的侮辱,《演义》的作者站在尊刘抑曹的立场,当然要为他讨回一点面子。于是,便有了“校场讥曹”这样一段妙不可言的文字。这样一来,作者既发泄了对曹操的愤怒,又为刘备夺西川找了一条绝妙的借口:不是刘备要取西川,是人家主动要把西川献给他,刘备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祢衡骂曹和张松讥曹这两段文字,从历史的角度看,可谓一实一虚,它们反映的还是《演义》的那个主题:尊刘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