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300000033

第33章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虽然老谋深算,却处处被诸葛亮愚弄,狼狈不堪。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简直无与伦比,从来都是无往不胜。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在诸葛亮看来,曹操的百万之众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诸葛亮只要略施小计,准会让曹操损兵折将,焦头烂额;周瑜雄姿英发,足智多谋,赤壁大战中,谈笑之间使曹操的大军灰飞烟灭,但与诸葛亮比起来,周瑜就相形见绌,尽管周瑜处心积虑地算计诸葛亮,但总是处处落空,弄巧反拙,最后落得含恨而死。唯一能够与诸葛亮抗衡的,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在这点上,小说《演义》的描写和史书《三国志》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世家大族,自幼聪颖,多谋略,善权变。最初曹操欲召司马懿为官,司马懿借口有风湿病想推辞不干,曹操发怒了,要把他抓起来,司马懿只好就任曹操的主簿,开始参与机要。曹操死后,他受到魏文帝曹丕的重用。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他任大将军,率军与诸葛亮抗衡,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了晋朝。

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较量是从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开始的,此时已经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了。这一年,由于魏国大司马曹真有病,魏明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指挥诸军抵挡诸葛亮的北伐。不过在小说《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在此以前早就开始了。

在小说中,诸葛亮刚听说魏明帝任命司马懿统领雍州和凉州兵马,不禁大为不安,认为司马懿深有谋略,日后必为蜀中大患,于是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派间谍潜入洛阳、邺城等地散布流言,谎称司马懿打算造反,并假冒司马懿的名义张贴造反的告示,欲借魏明帝之手除掉司马懿。小说还写了原蜀汉将领孟达降魏之后,又打算重新归汉,与诸葛亮暗通声息,准备在新城等处起兵,直捣洛阳,配合诸葛亮对关中的进攻。司马懿获得情报后,不等请示魏明帝,立即率军昼夜兼程赶往新城,出其不意地将孟达擒斩,使诸葛亮两路进攻曹魏的计划流产。从历史上来看,诸葛亮并没有用反间计来对付司马懿,而司马懿当机立断擒斩孟达倒是确有其事。小说写了这一虚一实的两件事,在描写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较量之前,经过这番渲染,已经使人感到司马懿的分量,意识到这是诸葛亮的一个强劲对手。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遇到的对手是魏将张郃。由于马谡误失街亭,这次北伐很快就失败了。小说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对手却变成了司马懿。大概作者认为让诸葛亮败在张郃这样的二流角色手下实在有损诸葛亮的形象,于是便将司马懿从宛城“调”到了关中,提前让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战场上交手。虽然失街亭的基本事实没有改变,但小说安排了一个“空城计”的情节,先是由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将诸葛亮逼到几乎插翅难逃的绝境,然后诸葛亮略施小计,大开城门焚香抚琴,将司马懿的十五万得胜之军轻易吓退。这样,司马懿虽胜犹败,而诸葛亮则是虽败犹胜了。

小说中,司马懿尽管老谋深算,却处处败在诸葛亮的手下,司马懿越是被写得不同寻常,就越衬托出诸葛亮的高明。

在祁山,诸葛亮派军秘密前往陇上割麦,司马懿料到诸葛亮的意图,早已派兵防守。不过诸葛亮到底还是棋高一着,事先早预备好了几辆四轮车,和他平时乘坐的一模一样,让人装出四个诸葛亮,各带一队人马扮作神兵天将,到处出现,神出鬼没,吓得司马懿躲在上邽城中不敢出来,结果城外的麦子被诸葛亮的军队割得精光。

司马懿截夺并仿造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结果偷鸡不着蚀把米,二干多匹木牛流马连同运载的粮草全部被诸葛亮夺走。

司马懿想烧诸葛亮的粮草,被诸葛亮诱入上方谷,司马懿父子三人及手下将士险些被诸葛亮活活烧死,幸亏突然天降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懿父子才算捡回一条性命。

这些都是历史上并不存在,而由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情节。作者的用意很明确,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即使像司马懿这样老谋深算的强劲对手,与诸葛亮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但这样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诸葛亮远比司马懿高明,可以玩弄司马懿于股掌之中,那么为什么诸葛亮的北伐最终却不能取得成功,到头来只能落得出师末捷身先亡的悲壮结局?于是小说把这一切归结为天意。本来,司马懿父子在上方谷是必死无疑的,但偏偏遇上大雨把火浇灭了。《演义》中的诸葛亮乃是一流的放火高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兵,从来都没有失过手。并且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年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之时,对何时将有大雾,何时要刮东南风,都能准确预见,到火烧上方谷之时,诸葛亮放火的技术已是炉火纯青,烧死司马懿应当说是万无一失。而上方谷一战能否除掉司马懿这个强劲对手,对于诸葛亮能否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至关重要。所以诸葛亮特别细心,对于如何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如何截断其退路,如何才能将魏军烧得片甲不留,都一一作了精心安排。但这一次恰恰就忽略了,或者是根本无法预见到关键时刻一场倾盆大雨会从天而降,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这样一来,一方面小说可以尽情地神话诸葛亮,写他料事如神,无所不能,无人匹敌,另一方面又可以使诸葛亮的北伐最终不能成功的原因得到解释。

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战场上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北伐过程中,诸葛亮采取攻势的时候多些,略占优势,取得一些小胜;司马懿则看准了诸葛亮的两个致命弱点死死揪住不放。

诸葛亮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蜀汉军队远离后方,蜀道艰险,军粮难以为继。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作战时尽量采取持久战术,避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使诸葛亮难以速战速决,北伐往往因军粮不继而被迫退军。

诸葛亮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食少事烦,身体难以持久。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拒于五丈原。诸葛亮在渭水之滨分兵屯田,以持久战对付司马懿的持久战。司马懿于是转而利用诸葛亮身体难以持久的弱点。司马懿接见诸葛亮的使者时,只字不提两国交兵之事,只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以及日常处理事务的繁简之类的问题。当听说诸葛亮每天早起晚睡,凡是处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而每日所食极少,司马懿就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因此更是拿定主意坚守不战,一心要把诸葛亮拖死。为了避免众将对一味避战的不满,司马懿还持地搞了一个小动作,表面上他也做出向魏明帝请战的样子,而魏明帝也心照不宣地派特使持节前往军中,禁止司马懿出战。果然,两军相拒百余日后,诸葛亮就在军中去世了。

无论《演义》把司马懿写得如何狼狈不堪,窘态百出,但一个基本的事实却摆在那里:诸葛亮与司马懿较量的最终结果,诸葛亮即使再高明,毕竟出师未捷身先亡;司马懿虽然一败再败,显得被动挨打,但到底用持久战成功地遏制了诸葛亮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使诸葛亮至死不能越过关陇一步。那么,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战场上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不是很清楚了吗?

同类推荐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爱不说痛

    爱不说痛

    这里有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躁动。这里有冲破围城的情感呼啸。这里有大都市知识女性的婉约涓涓;这里有高原汉子的雄强剽悍;这里有乡村少女的美丽善良;这里有为政者的内心战争,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时代悄然变化,新的阶层新的人向我们走来,他们是官员、学者、政客、艺术家、律师、巨商、作家、打工仔、打工妹……
  •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我们常说,遇见了不对的人,要“快刀斩乱麻”;遇见了对的人就要好好爱护珍惜。爱他,就不要迟疑不决,要坚信自己的那份感觉,感觉对了,一切也就对了。爱情,让多少人赴汤蹈火,让多少个寂寞的夜晚因思念变得美丽。每个人都会拥有只属于自己和那个他/她的爱情。美好的爱情发展顺利,就会成为一生一世相互扶携的夫妻。就算成为夫妻,也一定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爱情。爱情只有小心培养,用心浇灌,才会开出灿烂的花,并且一生不谢。会恋爱的女孩,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是可爱的。我们何不做一个会恋爱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致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灵魂漂

    灵魂漂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读者群:203528541】“季云儿,既然你想玩,本王就陪你玩,在本王没有玩腻之前,你给本王好好的保管好自己的小命,知道吗?”男人冰冷的说道,一袭红色嫁衣化作破碎的布条在空中飞舞。“你休了我是吧,请便,不过本小姐要告诉你的是,在你休了本小姐之前,本小姐要先休了你,你就是一禽兽,根本就不配拥有任何一个女人,。。。”季云儿据傲的说道。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