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颜良,诛文丑,是表现关羽神勇的一段重要情节。不过,这段文字同《三国演义》全书一样,也是“七实三虚”,真假参半。
斩颜良、诛文丑,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显神威的另一处重大情节。
斩颜良确是关羽所为,是历史事实。这件事在《三国志》的《武帝纪》和《关羽传》中都有记载。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汉献帝建安三年(200)二月,袁绍起兵进攻曹操,他先派大将颜良等人围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今河南滑县以东),然后本人率大军至黎阳(今河南滑县),准备渡黄河。曹操亲自率军准备援救刘延。他接受了谋士荀攸的建议,先率军至延津渡,似乎要渡河攻击袁绍后路,待袁绍分兵迎击时,曹操忽然引军兼程直扑白马。正在围攻白马的颜良没料到曹军如此神速,仓促之中率军迎战。曹军先锋张辽和关羽乘袁军阵脚未稳,冲人敌阵,关羽直取颜良,将其刺死,“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白马之围,就此解除。
由此看来,关羽斩颜良,是一场突然袭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袁军仓促应战,被曹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这件大功并非关羽一人所建,大将张辽也有一份。
如果按照上述史实实录,很难突出关羽的神勇。于是《三国演义》在描述这场战役时,进行了大量的铺陈和渲染,增加了许多情节。
《演义》写道,颜良率十万精兵,在白马与曹军对阵。曹操先后派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出马,都在几个回合之内成为颜良刀下之鬼。然后大将徐晃出马,与颜良酣战二十回合,依然败下阵来。曹操心中烦闷,无计可施。幸亏谋士程昱献计,从许昌调来关羽。在两军阵前,曹操与张辽先极力夸张颜良的神勇,以激怒关羽。于是: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之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免马快,早已跑列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如此情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温酒斩华雄”一段文字。不过,斩颜良是实写,斩华雄则是虚写,都同样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关羽在斩了颜良之后,曾向曹操说了这样一句名言: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看作关羽的自夸,虽然这样的情况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诛杀文丑,就不是关羽的功劳了。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解白马之围后,立即把该地的百姓沿黄河向西迁徙。古代地多人少,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在战争中,掳掠人口有时比攻城略地更加重要。袁绍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军。在延津(今河南延津)以南,曹操亲自部署,先以辎重马匹为诱饵,引诱袁军大抢财物,军阵混乱,然后亲率骑兵冲击袁军,以六百骑的兵力击败袁绍骁将文丑和刘备所率的六千骑兵,并阵斩文丑,令袁绍全军震恐,锐气大折。
在这场战斗中究竟是谁杀了文丑,书上没有说。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无法搞清楚了。不过,这就正好给了三国故事的创作者们一个绝好的机会来美化关羽。
《演义》采用了上述延津之战的主要史实,然后虚构了以下一段情节:
袁军虽乱,但主将文丑临乱不惧,挺身独斗。当张辽、徐晃两员大将拍马赶来时,他连发两箭,先射中张辽头盔,再射中张辽坐骑,张辽翻身落马,徐晃截住文丑大战,也抵挡不住,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正当文丑将要反败为胜时,“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翩,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恸,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演义》的作者就这样把一位不知名的曹营将士的功绩,记到了关羽名下。
其实,“关羽诛文丑”的说法并不自《演义》始,早在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中,乔国老叙述关羽的经历,已经有“他诛文丑逞粗躁”的句子,《三国志平话》则具体展开了这一情节:
文丑引军前行,与曹军对阵。文丑叫曰:“胡汉出马!”关公不打话,便取文丑。交战都无十合,文丑败,拨马走。关公怒曰:“焉能不战?”急追三十余里,至渡口名曰官渡至近,关公抡刀觑文丑便砍,连肩卸膊,分为两段,文丑落马死。
这段文字比起《演义》一段来,明显粗糙得多。不过,仍可以反映古代戏剧家和讲史家们对关羽的无条件的赞颂,所以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别人的功劳记到他的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