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300000014

第14章 关于“空城计”

假设司马懿的头脑再灵活一点,将大军留在西城之外,只用少数军队攻城。或者头脑再简单一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冲,结果又将如何呢?

《三国演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莫过于“空城计”。当司马懿率魏国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时,诸葛亮眼看已经身陷绝境了。由于马谡误失街亭,诸葛亮的首次北伐受挫,全军被迫仓促后撤。诸葛亮亲率五千将士往西城搬运粮草准备运往汉中,不料司马懿的大军已经逼近西城,而此时诸葛亮身边全是一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并且五千将士已有一半先运粮草走了,城中只剩二千五百将士。抵抗显然是不可能的,以二千五百人的军队去对抗魏国的十五万大军,无异于驱羊入虎群。

跑也来不及了。等不到诸葛亮跑出多远,魏国的铁骑就会立刻赶上来。

既不能战,又不能逃,诸葛亮似乎只有束手就擒了。然而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面对如洪水一般涌来的魏国大军,诸葛亮却下令大开四门,城上偃旗息鼓,只以二十多名士兵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诸葛亮的这番举动,简直令司马懿如堕五里雾中。司马懿接到前军的报告,先是笑而不信,天下哪有这等怪事?当他飞马来到城下观察,一见情况果然如此,不禁大为疑惑,继而惊觉,心想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弄险,现在却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于是急令退军。诸葛亮在万分危急之际,竟以三尺瑶琴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其大智大勇令人倾倒叫绝。

然而,也有人在叹服之余,经过冷静思考之后,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提出质疑。

清人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认为,空城计这种办法,用来对付那些头脑简单的对手还可以,而司马懿一贯老谋深算,假设他以大军的十分之一用来攻打西城,这对他来说谈不上风险,但对诸葛亮来说后果又如何呢?

魏叔子在《日录》中说,我读《演义》时想,孔明于空城中焚香扫地,司马懿见了立刻退兵,若是遇见现在的山中贼,必定直入城门,将孔明捉去了。

由此看来,实行空城计颇不容易,对手既不能头脑太灵活,以至想到从大军中分出十分之一来进行“火力侦察”,对手的头脑又不能太简单,根本想不到有无埋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里冲,否则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一节,并非作者凭空杜撰,而是来源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郭冲《三事》。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驻阳平,即小说中所说的西城,遣魏延等数路军队合兵东下,诸葛亮只留万余人守城。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前来,途中与魏延的军队错过,直接逼近阳平。司马懿已接到报告,知道诸葛亮在城中兵力弱小。诸葛亮此时若要赶往魏延军中已来不及了,军中将士个个惊惶失措,只有诸葛亮神色自若,他命今军中偃旗息鼓,不得随意出营房,又令大开城门,洒扫街道。果然,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向持重,怀疑大开城门必定内有伏兵,于是立即退兵。小说《演义》与郭冲《三事》中的“空城计”大同小异,只不过《演义》加上了诸葛亮焚香抚琴等情节罢了。“空城计”似乎真有其事。诸葛亮似乎真的在阳平城上冒过险,玩过命,若是遇上前面所说的那种头脑太灵活或头脑太简单的对手,诸葛亮就难逃厄运了。想起来真是不免替诸葛亮捏把汗。

不过,按照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的分析,郭冲《三事》对“空城计”的记载是不能成立的。裴松之指出,阳平在汉中,诸葛亮首次北伐屯兵阳平时,司马懿还在担任荆州都督,镇守宛城,直到曹真死后,司马懿才开始与诸葛亮正面交锋。曹魏倒是曾经派遣司马懿自宛城经西城伐蜀,但由于天降大雨而作罢。既然“空城计”的另一个主角司马懿不在现场,这出“空城计”又如何唱得起来呢?

裴松之还指出,即使如郭冲所言,司马懿率大军逼近,又已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是怀疑诸葛亮有伏兵,正可以设防持重,何至于立即退兵?魏延率重兵在前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因为《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曾建议由他率兵万人出子午谷,与诸葛亮分路袭击长安,而诸葛亮认为太冒险没有同意,怎么会让魏延率重兵在前,自己只留少数兵力自守呢?可见这两种说法都于情理不合。

那么看起来,“空城计”只是子虚乌有的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空城计。三国时期,就有过两次“空城计”。

孙权率大军进攻魏将文聘。因天降暴雨,城墙崩塌,还来不及修复,孙权的大军就已经到了,文聘急中生智,命令城中人全部隐蔽起来,自己也在房中卧床不起。这一下,孙权果然被迷惑住了。孙权对部下说,北方(曹魏)以文聘为忠臣,所以将此郡委托给他。现在我的大军来了,他却不见动静,这其中不是有密谋,就是有外援。孙权于是不敢攻城,退兵而去。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赵云率数十骑与曹操的大军相遇,赵云退回营中,蜀将张翼打算闭门拒守,赵云却命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疑心赵云有伏兵,下令退兵。此时赵云营中突然擂鼓震天,并以乱箭射曹操的后军。曹军惊恐万分,自相践踏,落入汉水淹死者甚多。

元朝大将铁哥也搞过一次“空城计”。铁哥随世祖忽必烈征讨乃颜,遇乃颜部将塔不歹率大军蜂拥而来。铁哥对世祖说,敌众我寡,应当设疑使敌人退兵。于是世祖打出伞盖来,坐于胡床之上,由铁哥从容进酒。塔不歹远远地观察,越看越像有埋伏,赶快连夜撤走了。

尽管历史上搞“空城计”的大有人在,尽管在人们心目中“空城计”与诸葛亮的名字从来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且“空城计”一词也因诸葛亮才流传于世,但事实上,诸葛亮却从来与“空城计”不沾边。

所以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替诸葛亮担这份心。

同类推荐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热门推荐
  • 教你学艺术体操

    教你学艺术体操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艺术体操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艺术体操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重生之毒心嫡女

    重生之毒心嫡女

    她是大夏国京都第一美女,也是丞相府幼年失母不受父喜的嫡长女。一朝嫁为人妇,夫妻五载。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却伙同她的庶妹和好友,做出杀妻灭子之事,甚至连她唯一至亲兄长也不肯放过。含恨而死之时,她发誓,若有来生,一定要他血债血偿。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与他的大婚之夜。毒妇归来,同样的人生轨迹,她却不再是原来的她!高门深户,相公奸诈,婆婆贪财,公公伪善,婶婶恶毒,叔叔凶残。夺财、害命接踵而来,她巧施妙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你悔不当初!承相府里,父亲不仁,姨娘不义,庶弟乖张,庶妹跋扈,恶仆仗势。陷害,暗杀纷涌而至,她从容以对,惩恶父灭娇妾杀弟妹,毒妇之名远扬天下!这一世,她誓将毒妇进行到底。这一世,她不再渴望爱情,只愿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亲人到老。却不想,发誓要让她死的男人,却非她不可。更不料,那个芝兰玉树高贵如仙前世今生都不曾有交集的男人,更是指名要娶她。*****精彩片段一*****“人生最有趣的是什么?”“是什么?”“是你娶了一个娇滴滴美艳艳的新娇娘,而这个新娇娘却隔三差五的在你碗里下个毒,晨起晚落的想着怎么弄死你!”*****精彩片段二*****“我心如蛇蝎。”“挺好,够狠才能站在我身边。”“我是残花败柳。”“无防,我也不清白。”“我悍妒,心毒,绝不与人共侍一夫。”“我也没打算铁棒磨成针,你一人足矣。”
  •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本书编写精良、引人遐思,是一套开拓眼界、促人思索的好书。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一于1878年发行,在这一卷中法布尔以平实、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致我最爱的你

    致我最爱的你

    本书已出版上市,书名《致我最爱的你》,签名版当当有哦,速度去抢咯~“老公,我今晚肚子有些不舒服,求休假!”“老公,我今晚好像有点感冒了,求休假!”“老公,我今晚要去朋友家陪她,求休假!”结婚前的顾倾城,总想着怎样推到唐时。结婚后的顾倾城,却想着怎样让唐时放过她一晚。然而事实证明,不管她找出的借口有多无敌,他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老公,我现在在马尔代夫,今晚你好好看家!”既然躲不过,那她跑~竟然想擅作主张给自己放假?唐时沉思了一下,对着助理吩咐了两句。当晚午夜十二点,酒店的门被人敲响,隔着门板顾倾城听见唐时的声调轻飘飘的传来:“老婆,开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