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令人肃然起敬。但从蜀汉政权的利害得失的角度来看,斩马谡的问题就更值得重新考虑了。
清朝雍正年间,一位大臣上疏保举人才,奏疏中引经据典,引用了诸葛亮误用马谡一事,不料却触怒了皇帝。雍正帝认为这位大臣竟以小说中的事情入奏,未免太不严肃,于是下诏将这位大臣痛打四十大板,并且戴枷示众。
其实,是这位自以为是的皇帝自己搞错了。诸葛亮误用马谡而丢失街亭之事,不仅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而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所破。”正史上明明言之凿凿,岂止是小说中的情节?这位大臣的屁股挨得实在是冤枉。
历代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事评价甚高。马谡是诸葛亮平生最器重的人才之一,诸葛亮与马谡讨论问题,常常是通宵达旦。而且马谡的兄长马良与诸葛亮私交甚厚,马良称诸葛亮为“尊兄”。当马谡兵败街亭后,诸葛亮并不因为与马氏兄弟的特殊关系而循私,而是忍痛斩了马谡,并且上疏后主请求将自己贬官三等。在这点上小说与正史的记载大体是一致的。
但若从蜀汉政权的利害得失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斩马谡一事就值得考虑了。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改变了,看法往往也就会随之改变。马谡这个人,虽然兵败街亭,并且败得很惨,对诸葛亮的北伐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但他决非庸才。
刘备死后,南中少数民族上层乘机叛乱,诸葛亮率众南征,马谡相送数十里,临别时向诸葛亮建议说,南中恃其地势险远,早存反叛之心。今天打败他,明天他又会作乱,现在丞相正准备倾全国的力量北伐,与强大的敌人较量,南中知道国内兵力空虚,必然很快又会作乱。若将其斩尽杀绝,既不是仁者所愿做的事,况且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办到的,希望丞相能够征服南中之心。马谡的这番话分析透彻,见解高明。事实上,诸葛亮正是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才使南征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直到诸葛亮去世,蜀汉与南中一直相安无事,诸葛亮的北伐免除了后顾之忧。成都武侯祠有一幅清人赵藩撰写的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这是对诸葛亮成功地平定南中的赞誉。因此,平定南中首功当推马谡。可见马谡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作为参谋人员更是出类拔萃。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是一个失着。错就错在把人才用错了地方。作为优秀的参谋人员,马谡若放在统帅身边出谋划策,参赞军务,可以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但马谡缺乏实战经验,让他去独当一面,临阵指挥,焉有不败之理?
诸葛亮斩马谡则是失着之又失着。马谡失地丧师,固然当斩,诸葛亮身为主帅赏罚严明,本来无可厚非。我们说斩马谡是失着之又失着,是从当时蜀中人才的具体情况来考虑的。蜀汉失去荆州之后,仅有益州之地,人才稀缺,良将难求。马谡虽然言过其实,刚愎自用,是其所短,但其才能在后起之秀中毕竟出类拔萃。若增以阅历,养其智识,未尝不可成长为将才。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马谡经过街亭的惨痛教训,必然幡然悔过,以后若遇大敌,定会广揽众谋,集思广益,周详审慎,思雪前耻,得以建功立业。然而马谡却再也没有这样一个改过立功的机会了。如果诸葛亮考虑到街亭战役的失利,马谡有一半的罪,自己用人不当也有一半的罪,引罪归己,贬秩自责,饶马谡不死,使之立功赎罪,马谡必然是感恩图报,即使蜀中将士也不会在背后议论。马谡被斩了,而赵云等一班老将又渐次凋零,后来诸葛亮北伐,随征将士几乎无可调遣者,以致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说法。若使马谡在又何至于此?斩马谡的利弊得失就显示出来了。之所以说斩马谡是失着之又失着,也就是因为人才难得,死者不能复生,用才者尤其应当善用人才,不要使人才一旦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其实,就在当时也有人批评诸葛亮斩马谡的做法。
街亭战役之后,参军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先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春秋时期楚国大将成得臣(子玉)在晋楚成濮之战中战败,被楚成王处死。晋文公闻讯大喜,认为除去了心腹大患。蒋琬用这个典故来说明马谡不应该被杀,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批评诸葛亮自毁长城,帮了敌人的忙。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对诸葛亮极为推崇,多有论赞,被称为诸葛亮的异代相知,但习凿齿在斩马谡问题上却是持批评态度的。
按照习凿齿的见解,诸葛亮之所以不能最终战胜曹魏,与他在用人方面的失误有关。蜀汉地处偏僻,领土狭小,人才本来就比曹魏少得多,诸葛亮过于拘泥于法度,反而杀掉杰出人才,以至胜于爱护人才。须知不经过多次失败的教训,将才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刘备临终时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却重用马谡,是因为他明白马谡确有才能不应该废弃不用。作为宰相,虽然想尽量发挥人才的作用,却不按各人的才能委以适当的任务。如果知道马谡严重的缺点而重用他,那就是违背了明主的告诫;如果因为马谡有才能而重用他,却又对他处置不当,则是杀了有用之人。
由此看来,在用马谡和斩马谡的问题上,诸葛亮都犯了错误,而且是重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