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3晚 周二 晴
“五一”期间,童建新处长与周实现回局里办事,我与钱松华按计划对白沙坪和双树坪一些特困户进行回访,回访的户头大部分是我们在前期走访中掌握的特困对象,我们提了个初步方案,与两个村的支书和主任通了气,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看了我们回访慰问名册,基本上都同意,个别的做了调整。白沙坪加了个谭贤翠,这是个八十岁的老太,背驼得厉害,没有劳动能力,四十岁的儿子有点智障,到现在也未娶媳妇。双树坪加了个谭元柱,理由是两个孩子,有一个是脑瘫,看病花掉不少钱。我们觉得他们提得有道理,都把这些户头纳入了回访慰问名单。这次回访慰问款是局里上次捐的,一共七千九百八十元,驻点四个村的困难户加起来,有26户,只能天女散花,每户300元,加上一袋米、一桶油,花钱不多,但是个心意。当我们把钱物送到这些困难户手中时,这些群众充满感激,很多人眼里盈满泪水。特别是双树坪的几个困难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今天一早,我们就与双树坪支书谭永甲联系,让他在村委会等我们。八点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粥,我们就向双树坪开进。
天气格外清明,雨过天晴,能见度少有的好。出得清太坪,车子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这时节山里的景色,可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浓郁的春意弥漫在崇山峻岭之中,飞花点翠,春桃吐蕊,蝶舞蜂喧,漫山遍野生机盎然。车驶离清太坪约一公里,上了高坡,拐了一个弯,双树坪的景色尽收眼底。对面的纱帽山岚回雾绕,山峰藏在雾里若隐若现,露出细微的青黛。山下梯田层层,绽放出片片新绿。山路弯弯,像那哈达飘飘渺渺,绕过了一道又一道山峦。看到如此美景,我忍不住让司机周宝明把车靠边,拍了几张风景照。
想到谭永甲支书和谭祖东主任在等我们,我不敢恋景。果真,车刚在村委会停下,谭永甲就在二楼冲我们打招呼,让我们上去喝茶歇一会。我说,不歇啦,趁天好,把回访慰问搞完。
我们去的第一家是谭元树家。这个盲人早就在我脑子里留下了印记。我们还没进屋,就听到他拉着那把我也拉过的二胡。什么曲子没听清,一听说省旅游局领导来了,他把二胡搁地上,大声叫“屋里的”快泡茶。谭支书说,是陆局来慰问。他一把抓住我的手使劲地晃着,说着感谢政府的话。周宝明把车上的米和油搁在堂屋,钱松华从包里拿出装有300元慰问金的信封给我,当我把信封交到谭元树手里时,这个盲人一再推辞,他老伴也一个劲地说,这钱我们不能要,还是送给比我们困难的人家。他们说得很真诚,不是那种虚情假意。我说,这钱也不多,是我们旅游局领导和机关的心意,您一定要收下。不然,我们回去交不了账,完不成任务可不得了。说得谭元树不再坚持。只是说,我对共产党是真佩服,对个别人我有点意见,总说我是残疾人,残疾人怎么啦,也可以说话嘛。我说,残疾人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我希望你们把日子过得好好的。要走了,他还拉着手不放,我感觉那手传递着一种信任和情感。至少,在这个春天或者下下个春天,他还会念叨着让他难忘的“三万”。
走访的第二户是谭元柱家,两口子正好都在。他家两个娃,大的女娃十多岁,在清太坪读书,一个脑瘫的小儿在家。这两天气温下降,谭元柱老婆抱着脑瘫儿在东边屋里烤火。进得屋里,见那小儿歪着脑壳躺在妈妈怀里,眼睛无力地看着我们,脸上没有表情。他妻子一脸愁苦地说,就这个样,都七岁哒,还站不起来。我问,都到哪里看过?女人叹了口气,好多地方,恩施啊,武汉啊,恐怕是好不了。我说,好日子苦日子都得过,慢慢来吧。除了这个话,我真想不出别的话来安慰,觉得自己口笨舌拙。离开他家,要走一段下坡的泥路。谭元柱倚在门上目送我们。女人背着脑瘫儿执意把我们送下坡,告别时眼里一汪泪水。
第三个要走访的是向开旺。这个老人在前期走访时,我们在路边树荫下谈了好久。十八年前他在外打工,在工地上推车时一不小心腿被钢板砸断,打了两块一尺多长的钢板。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钢板排异性日强,受伤的腿红肿溃烂。那天,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绾起裤管把腿捞出来给我看。我说,你这腿要尽快治,把钢板取出来,不然,夏天到了,溃烂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股骨坏死,后果不堪设想。他当时只说没得钱,野三关看不了,得去恩施或宜昌,住院加手术少说一万五。我说,你家里有三个儿子在外打工,凑一凑,通过合作医疗还能报一点,不能再到地里去干活哒。把腿治好了,干活的日子长着哩。或许他听了我的话,真下决心去宜昌把钢板取了。去向开旺家的路最远,要走两里长的土路,许是昨天下雨的缘故,路还比较烂,裤脚上全沾满了泥。向开旺已经接到谭支书我们要去探望的消息,撑着两个不锈钢拐棍在屋檐下等候我们的到来。我老远就向他打招呼:老向,听说你动了手术啦。他说,是啊,不是你叫我动的哒。我说,当然啊,动的好。好是好,就是经济危机啦。这是暂时的嘛,腿好了,还可以挣钱,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啊。再说,你几个娃都打工挣钱,欠点债还起来也快。你把他们养这么大,尽点孝心是应该的。一番话,说得老向哈哈大笑。我们把旅游局的心意表达了,老向也没什么客套,只是说,让你们操心哒。我们要走了,老向撑起拐要送我们,被我们制止了。走出了好远,他倚着门框还向我们挥手致意。
接连慰问了六户,我们最后去的是谭永汉家。谭永汉不在家,老伴在。他儿子儿媳虽说在外打工,但都属于那种脑壳不太灵光的,比他们说的“好人”稍好一点,挣几个钱只够自己糊口。他家宝贝孙女只有四岁,生下后右手麻痹,五指抓不拢,上抬都困难。这个孩子很灵性,长着一对虎牙,扎着两个羊角辫,见人就笑,挺让人讨喜。上次在她家走访,她见了我一点也不拘束,爷爷、爷爷地叫着不停。我为她拍了好几张照片,挑了一张笑得很甜的洗了,今天正好带给她。紫娟,快来看,这照片上是谁?我一把抱起她。她咯咯地笑,说,这是我呀,紫娟。我说,对头,爷爷拍得好不好。好,谢谢爷爷。谭永汉老伴早把凳子放在门前的水泥坪上,请我们一行坐下,给每人递烟。孩子坐我腿上,开心得不得了。她奶奶端出葵花籽给我们嗑。紫娟右手功能不行,用左手抓了一把送给我。我为她一粒一粒地剥开,把葵仁送她嘴里,她慢慢地嚼着,一副又香又甜的样子,很是可爱。要不是这双手,这个孩子多好啊。谭祖东主任说,是啊,多活动活动,以后长大了会好点,现在评了二级残疾。但愿如此吧。我们起身要走,小紫娟抱着我的大腿不让。手疾眼快的小钱又给她拍了几张。我说,紫娟,要听奶奶的话,下次我把照片洗好再送你。小紫娟懂事地点点头。
慰问任务完成后,我又问起陈春菊老太的事落实得怎么样。两个村干都说,落实得差不多了。前天,我在巴东政府网看到一则报道,题目叫《金色的阳光撒过来》,说的是清太坪镇民政办主任谭学荣和工作人员谭元楚为老人陈春菊修屋的事。更勾起了我去看看的欲望。我这是第五次去陈老太家了。她家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我们下了车,徒步走了一段,先到地头看墒情。就在二十多天以前,省旅游局张达华局长和巴东县委书记李洪敏、副县长向凤英等,来看望老人,在老人的地里与乡亲们一块挥锄劳动,帮着种苞谷和土豆。原来长满杂草撂荒一年的“二荒地”,现在长出了嫩绿的土豆苞谷秧,一簇一簇,一垅一垅,向我们昭示着蓬勃的生机。我看到在土豆秧旁边,也长出了不少杂草。这田间管理要跟上去啊,不然,这些庄稼被杂草挤兑,产量会受影响。得请有经验的人帮着管呢,我对谭永甲支书说。我知道,这又得花钱。我让小钱预支了500元给谭支书,他说,一定办好。看完墒情,我们去老太家看屋。老太的智障外孙谭大庆出来迎接我们。虽然智障,但见到我还是很高兴,叫我一声陆局长。我说,房屋是不是有人在维修呢?他说,在屋上呢。怎么看不到啊?在后屋。我们跟着他拾阶登上屋后的坡埂,看到修屋的师傅弯腰在屋上整理乱瓦。我与师傅打了招呼,他放下手中的活与我聊起来。师傅叫谭明军,是白果坪村的,离这儿二十里地。我问他这屋修了后能保证多长时间不漏雨。他说,起码五年没得问题。我看到灰瓦不够的地方都加盖了石棉瓦,长长吁了口气。察看了屋顶,我们又进屋看望陈老太。天降温,老太怕冻着,在里屋烤火。见我们进来,强撑着身子站起来。我赶紧过去把她扶在凳上。看样子,比我上次来精神又好了不少。我问,吃了医生上门配的药怎么样?老人说,好了不少哒。老人一激动,眼泪又流出来了。我跨出门槛儿要走,老人重复着:谢谢你哒,谢谢你们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