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600000045

第45章 烈火中留下的残疾

2011.4.24凌晨 周日 晴

凌晨五时,半个月亮悬在台山的上空,沿渡河沉静在睡梦之中。我像往常一样,穿衣束带,简单洗漱,刚把电脑启动,准备写我的日记,只听啪的一声,屋里一片漆黑。是不是又停电了?我拉开窗帘一看,对岸的镇上一片灯火,肯定是我房间的线路出了问题,跳闸了。好在笔记本电脑还储存着一点电,写到天亮不成问题。

昨天,我们去回访了高岩村最穷的一户老党员,正好恩施日报记者站长谭举先和巴东“三万”办的谭福明一起前往。谭举先和谭福明是前天从巴东赶来的,专门对我们旅游局的“三万”活动进行采访。前天,花了一下午时间,找我们一一聊了,问得很细,说是要对我和工作组弄一个长篇通讯。我对他们说,还是多写写我们这个团队,他们说,团队主要是靠你带啊。他们磨了半天,觉得素材不少,就缺一张“全家福”的访民情照片。听说我们要回访老党员,正好去把照片补上。

我们回访的老党员是高岩村一组的,叫童以春。他家离我们住的村委会也就百米之遥。我们几个把早已准备的棉被、食油和大米从车上卸下,一人提了一样赶往童家。在先期的走访中,我知道童以春是个残疾人。早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他在乡里糖厂工作。有一次,糖厂突然起火,正在车间里做工的童以春,立马放下手中的活,拿起脸盆就去救火。那天刮着西北风,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火是从西边屋烧起的,如果不把火及时扑灭,一排厂房都将化为灰烬。其年二十三岁的童以春,想的是不能让集体财产受到损失,他敏捷地蹿上屋顶,掀瓦拆梁,想把火源从中切断。就在这时,脚下一根梁啪地断了,童重重地从十多米的高空摔到地上,昏死了三天三夜才苏醒过来。命保下来了,可他的胯骨摔断了,再也不能直立走路。

见我们一行到来,童以春从屋里踽踽出来,他头上戴上一顶绒帽,两手抓着光滑的拐棍,腰几乎弯到地,行走十分困难。雷支书见状,立即过去扶着他跨过门槛,让他在条凳上坐下。还没等我们开口,老人就说开了。他说,你们旅游局的领导好啊,前年,张局长还来看过我。我说,那是应该的,你老人家为了抢救集体财产落下了终生残疾,精神可嘉。我们要向你这个老党员学习呢。他说,学习啥,想多干点都不行,这身子不听使唤。这时,老人的大女儿抱了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过来了。大女儿看上去年岁只有四十多一点,我们都以为她怀里的小孩是她的。哪呀,这是我孙子。大家听了都有点惊讶,转而,都说老人好福气,四世同堂。老人咧嘴笑了,笑得很开心。

老人今年七十四岁,原先一共有四个孩子。大女婿是上门招亲,还有一个儿子老幺移民去了沙阳。说起其他两个儿子,老人一声叹息。那是不堪回忆的一幕。六十年代初,遇上自然灾害,老百姓肚皮吃不饱,老伴背着最小的娃去山上挖野菜。太阳快下山时,老伴挖了满满的一篮野菜背着一个娃准备回家,一块巨石从悬崖上轰隆隆地滚落下来,一下子把老伴和娃砸成了肉饼。老人回忆起这段辛酸的往事,眼里盈满了泪水。老伴走了,留下三个娃,童以春养不活,就把老二送人了,现在也找着了,经常回来看老人。

老人虽然身有残疾,但身残志不残。他1976年入了党,当过村民小组长,就是现在还种着七分地。总不能在家里等死啊,好歹也能摸点口食。我问,你这样子怎么去地里干活啊?他爽朗一笑,爬着去哒。现在政策好嘞,吃穿都不愁,村里也很关心我这个老党员,我还要好好活下去。

临别时,老人努力着要站起来送我们,被我制止了。离开童家,我眼前老是晃着童老佝偻着背几乎是在地上爬着的身影。人这一辈子活得多么不容易,有时候生命脆弱得如同钟摆,随时都会停顿;有时候生命又十分强大,无论命运怎样摧残,生命之花依然鲜艳夺目。童以春一生遇到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还顽强而又坚韧地活着,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勇气。一个遭遇这么多灾难的残疾人还面带微笑地活着,我们这些四肢健全、好手好脚的人,不应该活得更有意义一些吗?

同类推荐
  • 雨夜人偶

    雨夜人偶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雨夜时分,幽暗的霓虹灯下总有些穿雨衣的孤独人儿,似人偶般站在街道路口。那鲜艳的“红雨衣,绿雨衣”下包裹的人,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控诉着城市的灯红酒绿……一个可以为爱而死的人,最后却被爱人遗弃,以为整容可以让她脱胎换骨、功成名就,不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确,整容可以让一个人的面貌发生改变,却丝毫改变不了内在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个小人物的悲剧,但雨衣下的人们,其实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 蜗婚

    蜗婚

    《蜗婚》讲述了苏遥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和自己的前夫顾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苏遥为了早日独立,便换了新工作,却没想到新上司竟是曾经的恋人徐东阳。徐东阳想要将她争取回自己身边,无意中发现了苏遥和顾原的婚生子女居然是自己的骨肉。同时顾原也想要留住苏遥,两人虽已离婚,居住在一起却弥漫着暧昧危险的气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当真相披露时,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家庭,婚姻大战由此打响……
  • 桥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下辈子,再来爱你

    下辈子,再来爱你

    爱情里,没有规则、没有输赢、没有对错、没有英雄、没有智者、更没有天才……在经典的爱情里,只会有两个傻瓜,牵着彼此的手,傻傻地爱着,傻傻地生活着,傻傻地渡过一辈子……
  • 欢乐颂(第三季)

    欢乐颂(第三季)

    时代里,他和她不期而遇。在人生里,你和我都是邻居。悲喜交织的心事,奋斗独立的姿势,破茧成蝶的未知。五个女人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搬来欢乐颂小区22楼,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第三季是《欢乐颂》的大结局,华彩之作。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美剧风格十足,出人意 料之处比比皆是。樊美人洗净铅华,渐次展现她的天生丽质;乖乖女关雎尔在爱情面前方寸大乱……
热门推荐
  • 教你学滑雪

    教你学滑雪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美人泪:薄情郎君请转身

    人言一见南侠误终身,朱衣宝马,巨剑长啸卫青天,骤雨初歇,冷落清秋时,梦转流年,刹那芳华逝,问苍天,此生何必!
  •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孽债啊!不能啊!他是个非男勿扰的怪王爷,女人,从来不碰!关起门来,翻翻账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拽拽倾城妃:皇上,过来跟我混

    拽拽倾城妃:皇上,过来跟我混

    n天前,一个女人突然冲出来抢了他的衣服,之后对他视若无睹,扬长而去……现在这女人竟然又出现在他后宫?!她不但把他忘得一干二净……错,她根本就是从来没打算记住他!而且数次出言犯上不说,这女人还明目张胆地在宫中跟他抢人,就连后宫嫔妃她也不放过?!更过分的是,她终于正眼看他的时候,竟然是大逆不道地要他跟她混?!离谱的是,他对这个提议,竟然心动了……??????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本书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生活等多个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明以及发明家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小读者刻苦学习的意志。
  • 曼布克奖得主短篇小说精选

    曼布克奖得主短篇小说精选

    编译了自1969年到2011年历届曼布克奖得主的优秀短篇小说,展示了这一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的文学成果。英国图书界提议设立一项可以与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美国普利策奖相媲美的文学大奖。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另一大世界性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