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0 周日 晴
昨天,是工作组入驻清太坪镇以来最热闹、最紧张的一天。张达华局长带了机关的两个处长三个工作人员从宜昌赶来。巴东县李洪敏书记和向凤英副县长一起陪同。第一站在白沙坪村,刚刚成立的村民文艺小分队在村委会广场上载歌载舞,村委会办公楼上挂着横幅: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与山区人民手拉手心连心。
文艺小分队演了几个节目,先是锣鼓词,一边敲一边唱,四个村姑跳起欢快的土家民族舞蹈,接着是一对老人唱起了土家歌谣。由于时间关系,他们准备的十个节目,我们只看了四个,我和张局长向村里赠送了文化体育用品,向农民书屋赠送了图书。赠毕,张局长问陈支书有什么要求,陈发宇说,我斗胆提个要求。我们这儿村子大,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灵,想建个广播室。张局长问,要多少钱?陈说,大概一万五。张局长爽快地说,好,这事就交给陆局。还一件事,你们没说,但我觉得要办,你们村委会的楼梯没有扶手,我看要按上不锈钢的,这两件事一块办,给你们两万。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程序完了,我们开始走访。第一户是老支书邓正东,他家生活并不怎么困难,两个儿子都在外吃国家饭,安排去他家是村支书陈发宇的意见。老支书干了三十多年村干,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影响。他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全村众人的目光中,省里县里这么多的领导去他家,是一件很荣光的事。第二户是困难户谭贤楚,八十一岁的老党员,早年当过村干,还任过副乡长,与一个多病的儿子艰难过活。见我们到来,老人从一个破旧的门洞里走出来。他依旧穿着那件只有一个纽扣的老棉袄,县委书记李洪敏向老人介绍,省旅游局张局长来看你来了。老人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嘴里一个劲地说,共产党好啊,共产党好!我们有困难,你们都惦记着,这么大老远从省里来看我。上次,那个陆局长自己掏钱给我。老人显然没认出我,不知谁指着我说了一句,他就是陆局长。老人眼眶里噙着泪水,一把抓着我的手,连连说,你们是共产党的好干部。老人的手很有劲,满是老茧。张局长对老人说,今天不光是省里来的领导来看望您老人家,还有你们县委的李书记、向县长。老人放开我,转过脸对李书记说:你们要把接班人培养好,让党的好政策、好路线坚持下去。一个老人竟然说出这样有水平的话,真出乎人的意料。张局长递了个信封给老人,里边装了六百元钱,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拿。我把信封硬塞到老人的口袋里。因为还要赶下家,我们与老人匆匆告别。车子开出很远,老人还站在坝子上向我们挥手。
白沙坪走访慰问结束我们在一农家乐就餐。还没吃好,记者就要求采访张局长。张局长放下碗筷,到比较僻静的地方接受采访。下午,我们按计划去双树坪走访。第一户看望的是陈春菊老人,这个老人一身的病,带了一个弱智的外孙过着难挨的日子。这是我第四次来她家了。前几天,我把村支书约来解决春耕春种的问题,后来又请来镇卫生院的涂医生上门为老人看病。老人不在堂屋,我问她外孙:大庆,你家嘎嘎呢?当地人叫外婆嘎嘎。大庆说,在里屋呢。我与大庆一起入屋,把老人搀了出来。门前摆了两排小凳,我们让老人居中而坐。见到省里县里来了这么多领导,老人唏嘘饮泣,泪如断珠。她泣不成声地说,你们这样关心我,派人为我种地,为我找医生看病,我感谢你们,感谢共产党。张局长安慰了老人,你老人家有病,身体又不好,我们来看望你是应该的。
今天正好老人家开春种玉米,村支书按工作组的要求,请了十来个帮工为老人翻地。张局长说,到地里去看看。大家沿着一条小路鱼贯而下,来到地里,张局长从一农妇手里拿过挖锄就干了起来。我和李书记也一起操起了锄头,与大伙一起刨地,田头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干了一会儿,张局长一行又去参观了农村新院谭德新家,听了这位老板在外创业的汇报。张局长看了村里一二三组百分之九十都建了别墅式的小楼,非常高兴地说,这真有点像新农村啊。在村委会,张局长又召集了村民座谈会。因为明天要从宜昌乘飞机去北京开会,座谈会一结束,我们就赶往野三关,李书记招待我们吃饭。席间,我提议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向张局长敬酒。张局长很高兴,说,你们很辛苦,当地领导和群众对你们的工作很认可。尤其是陆局,一个月坚守岗位,连清明节都不回去,还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每天走访群众,今天几位老人都认得他,说明作风深入,难得啊。县委李书记说,我们要向省里工作组学习,一定要把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和陆局都评上先进。我说,张局长开始就给我们定了目标,要争当先进,我们不敢懈怠,不管结果如何,一定不放弃。至于我个人,真的不想什么先进,只要旅游局能当上先进,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我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