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700000042

第42章 周书(6)

王如此说:“你们殷国的众臣,如今只有我们周王擅长奉行上帝的使命,命令说:‘夺取殷国,并报告上帝。’我们征伐殷商,不把别人当作敌人,只把你们的王家当作敌人。我怎会料想到你们众官员太不守法,不过我并没有动你们,动乱来自你们的封邑。我也想象到天意仅仅在于夺取殷国,于是在殷乱大定以后,就不治你们的罪。”

王说:“啊!告诉你们众官员,我故而将把你们迁居西方,不是我为了周国的利益而让你们不安宁,这是上帝的命令,不能违反。我不敢延缓上帝的命令,不要怨恨我啊!

“你们晓得,殷人的祖先有书册有典籍,记录了殷国革了夏国的命。如今你们又说:‘殷曾选用夏的遗臣留在王庭,出任各种官职为殷王服务。’我只接受、任命有德的人,如今我从大邑商招来你们,我是宽大和爱惜你们。这不是我的过失,这是上帝的命令。”

王说:“殷的众臣们,先前我从奄国来,我曾对你们四个国的臣民特地下达过命令。我是履行上帝的命令讨伐你们的,把你们从远方迁到这儿,要你们顺从地为我们周国效劳。”

王说:“告诉你们殷商的众臣,如今我不忍心杀害你们,我只向你们申述这个命令。如今我在洛邑建造成一座大城市,是由于四方诸侯无处朝贡,也是为了你们服务王事、奔走效劳的便利,你们要听从臣服我们。

“你们仍有你们的土地,你们也有安定地从事劳作和休息的生活。只要你们可以敬事我周国,上帝便会给你们以怜悯。要是你们不敬事我周国,你们不但会丧失土地,我也将会把老天的惩处加在你们身上。

“如今你们要安居于你们的城邑,持续你们的劳作,如此你们便可以在洛邑长久地生产并获丰收。从你们迁到洛邑开始,你们的后代子孙便会兴旺起来。”

王说:“归顺我!归顺我!才可以谈你们长久安居下去。”

无逸

[原文]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墙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墙,厥子乃不知稼墙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①。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大小,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爱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年有三年。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墙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人之犹胥②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联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注释]

①爰:于是。暨:与,和。②胥:相。

[译文]

周公还政于周成王以后,担心成王贪图玩乐,荒废政事,便发表了一通诰词,训诫成王力戒逸乐,勤于政事,史官记载下这通训词,写出《无逸》。

周公训诫说:“唉呀!君子从政居官,不可贪图安逸玩乐!事先对政事的艰难有所明了,即使是后来有机会安逸玩乐,也会晓得种田人的辛苦,看看那些民众们吧,作父母的辛勤艰难地耕种与收割,他们的儿子却不晓得耕种与收割的艰难,于是便贪图安逸玩乐。久而久之,他们便不再遵从法度,甚至于会轻慢无礼地对父母讲:‘你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真的是无知无识,什么也不知道。’”

周公说:“唉呀!据我所了解,过去,殷王中宗,仪态庄重,举止恭慎,性情谦敬,心气警惕,总是以天命为准则检查自己,怀着谦敬恭慎的心情治理民众,从不敢荒废政事、贪图玩乐。故而他在位时间长达七十五年之久。

“到了高宗,他早年做太子的时节,长期在外行役,于是便能够和普通民众一块劳作。等到他即位做了国君,又适逢父亲逝世,须守丧三年,于是他便恭行守丧之礼,沉默不语,三年之中从不轻易谈论政事。不过就在他轻易不谈论政事的三年里,偶尔论及政事,也和大臣们谈得很契洽。他不敢荒废政事、贪图安逸,故而把殷国治理得很好,从民众到大臣,没有人埋怨他。故而,高宗在位达五十九年之久。

“到了祖甲,他觉得替代兄长为王不合法度和情理,就逃往民间,当了很长时间的普通民众。等到即位做了国君,便很了解民众的疾苦,故而可以爱护民众,甚至于连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他也不敢轻慢。故而,祖甲在位也有三十三年之久。

“不过从此之后,立王之制一确立,君王贪图安逸玩乐的风气便形成了。立王之制所导致的君王贪图安逸玩乐的风气形成之后,君王们便再也不了解农事的艰难,不知道种田人的疾苦了,只是一味地追求、沉湎于安逸玩乐的生活。从此之后,国君再也没有长寿的,他们在位的时间,有的十年,有的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仅仅三四年。”

周公说:“唉呀!我们大周的太王、王季,一样可以谦恭谨慎,敬畏天命。文王也曾从事插秧劳作,既垦过荒又种过田;他心地善良,待人仁慈,德性完美,举止端谨,关心民众,尤其爱护孤独无依的人。每日辛勤处理政事,从早晨忙到踵,又从中午忙到晚上,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为的是国家安定,万民和谐。文王从来不敢使用各个邦国进贡的贡赋供自己游猎玩乐。文王中年接受天命即位为君,在位长达五十年之久。”

周公说:“唉呀!从今之后,作为继位的君王,您切不可把天下民众进献的贡赋用于穷奢极欲的玩乐,比如观赏歌舞,安闲怠情,嬉戏游乐和外出找猎。偶有闲暇,切不可自我宽慰说:‘今日能够痛痛快快地享受享受了。’如此做法,既无法教化民众,又违反上天旨意;而如此做的人,也即是犯下罪过的人。故而,切不要象殷王那般迷惑昏乱,把酗酒当作美德啊!”

周公说:唉呀!我听到过如此的说法:‘古代的人,彼此尚且可以相互劝告,相互扶持,相互教诲,民众之间没有相互欺瞒,相互诈骗的。’古人的这种风范,要是不去效法和遵循,人们便会由着自己的欲念各行其是,甚至会打乱先王的教政,更改先王法令,使得下自小民上至大臣,人人都敢胡作非为。如此,民众便无所持守,他们心中便会产生怨恨情绪;故而就会更加无所适从,他们口里便要说出诅咒的话语。”

周公说:“唉呀!从殷王中宗到高宗,到祖甲,一直到我们大周的文王,这四个人都是通达明智的圣王。在他们并没有什么过失时,要是有人告诉他们说:‘民众在怨恨你,咒骂你。’他们听了便会更加敬慎自守;要是他们真的犯了什么过错,他们便会说:‘这是我的过失。’他们确实是如此做的。他们听见那些话,不但不敢心怀怨怒,还想常常听到那样的话,以便察知自己的政事治理得怎样。要是不这样,人们便会相互欺瞒、相互诈骗,只要有人告诉您说:‘民众在怨恨你,咒骂你!’那您便会相信他的话。如此下去,便会不从长远方面顾念国家的法度,不开阔自己的胸怀,乱罚无过之人,滥杀无罪之人,从而导致民有同怨,人们便会把埋怨集中在您的身上。”

周公说:“唉呀!作为继位之王,您一定要以此为借鉴啊!”

[原文]

召公为保,周为公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

周公若曰:“君,弗吊①,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无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

“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②,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

“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

“惟兹惟德称,用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③,若卜筮,罔不是孚。”

公曰:“君,天寿天格,保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④。”

公曰:“君!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

“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

“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⑤,罔勖不及。造德不降我则,鸣鸟⑥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⑦,在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滋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呜呼!笃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注释]

①弗吊:不善,谓商纣王。吊,善、淑。②谌(chén):诚信。③一人:指天子、君王。一人有事于四方:指天子役使四方诸侯。④厥:发语词。乱:治。新造邦:即刚刚建立的西周王朝。⑤诞:语首助词。收:通纠,纠正。⑥鸣鸟:指凤凰。⑦明勖:都是努力的意思。偶:通耦,辅助。

[译文]

召公担任成王太保,周公担任太师,一起辅助成王,成为成王左右的辅弼之臣。召公对政情不满而不舒服,周公向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史官依次作了这篇《君奭》。

周公如此说:“尊敬的奭啊!因为商纣王做了很多坏事,故而上天给殷国降下了灭亡的大祸。殷国已经失去了上天赐予的大命,我们周国已经接受了这个大命。我不敢明确地说:‘我们的事业可以永远地保持休美。’即使上天会辅助诚信的人,不过我也不敢明确地说:‘我们事业的结果会出现不吉祥。’

“啊!您过去说过:‘要依赖我们自己。’不过我们却不敢安于上帝的大命,而不去永久地顾念上天的威严和我们的百姓。没有无缘无故的过失和失误,一切只在于人为。

“或许我们后继的子孙,不能很好地敬重上天治理人民,丢弃了周室前人的光辉,不晓得天命得之不易。不明白要是不对天命诚信,便会失去天命,不能长久。继承前人的光辉,恭慎地奉行明德,便应从如今做起。

“我并不能做他人的表率,我只是想将前人的光辉,交给我们幼小的国君。”

周公又说:“上天是不能够信赖的,我们只有将文王的美德进行推广,上天才不会丢弃文王所接受的大命。”

周公说:“君啊!我听说以前在成汤的时候,已经接受上帝赐予的大命,那时便有个伊尹辅助成汤,祭奠时享配于天。在太甲的时候,便有个保衡。在太戊的时候,便有伊陟、臣扈分别辅助,祭奠时享配于上帝。巫咸辅助治理殷王朝。在祖乙的时候,便有个巫贤。在武丁的时候,有个甘盘。或许都是由于这些有道的贤臣,安定治理殷国,才让殷王朝诸王死后享受配天的祭奠,已经经历了许多年代。

“上帝保佑大命,商国的百官和同姓贵族没有不坚守正道,努力恭慎服务的。更何况那些朝廷官员和方国诸侯,都往来奔走效命。

“正由于这些贵族群臣根据德行获得推举,以辅助他们的君王治理国家,故而一旦君王差役四方诸侯时,四方诸侯没有不信任的,就如同信任占卜算卦一般。”

周公说:“君,天命平康,安定殷国,而殷国的纣王继位后,上帝消灭了殷国的大命。如今你要是永远记住这些,我们便能固守上帝所赐予的大命,治理并辉煌我们这个新建立的国家。”

周公说:“君!以前上帝为何一再嘉奖文王的品德,降下大命在他身上呢?由于文王经常可以治理、和谐我们中国,也由于有这个虢叔,有这个闳夭,有这个散宜生,有这个泰颠,有这个南宫括。

“有人说:这些贤臣不能奔走效劳,努力实施常教,文王也便没有恩德降给国人了。也由于这些贤臣保持美德,明了上天的威严,由于这些人辅佐文王治道光显,进而被上帝了解了,故而,文王才承受了殷国的大命啊。

“武王的时期,文王的贤臣只有四人还活着。后来,他们和武王履行上天的惩处,消灭了他们的敌人。也由于这四人辅佐武王很努力,于是天下普遍赞叹武王的恩德。

“如今我小子姬旦如同游于大河,我和您一块前往谋求渡过。我恫昧少知却居大位,您不督责、纠正我,便没有人勉励指出我的不足了。您这年高有德的人不指示治国的准则,便连凤凰的鸣声都会听不见,何况说将又能被上天嘉奖呢?”

周公说:“啊!您如今应当看见这一点!我们接受的大命,有无限的喜庆,也有无穷的艰辛。请求您,急于指导我,不要让后人迷惑呀!”

周公说:“武王表明他的心迹,详细地告诉了您,要做民众的表率。武王说:您努力辅佐成王,在于诚心接受这个大命,继承文王的功德,还会有无尽的忧患啊!”

周公说:“君!请求您,我所深信的太保。但愿您能警醒地和我一块看见殷国灭亡的大祸,长久让我们不忘上天的惩处。我不只如此告请,我还想道:‘除了我们二人,您有志同道合的人吗?’您会说:‘在于我们这两个人。’上天恩赐的休美越来越多,只是我们两人不能胜任了。但愿您可以敬重贤德,选拔杰出的人才,终究帮助我们后人去接受它。

“啊!真的不是这两个人,我们还可以达到今日的休美境地吗?我们一起来成就文王的功业吧!不懈怠地加倍努力,要让那海边日出的地方,没有人不听从我们。”

周公说:“君啊!我不如此多多忠告了,我们要担忧天命和民心。”

周公说:“啊!君!您晓得民众的行为,没有不善始的,要善其终啊!我们要依据这些,前往恭慎地实施治理啊!

蔡仲之命

[原文]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①。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丑妃无敌

    丑妃无敌

    传闻她长的可比夜叉,绿豆眼,大饼脸,血盆嘴,招风耳,扁平鼻传闻她晚上出恭时,吓死了相府的七个小厮,八个丫环传闻她的宰相老爹为了嫁掉她,愿意陪送万两黄金,一斗珍珠传闻她生性残暴,滥用私刑,谁敢违背她的意思,非死即伤,并且祸及全家然而传闻终只是传闻,她成了大漠王朝无人敢娶的女子却被王朝内最为优秀的男子求婚她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她的婚事只能由她做主!于是完美的逃婚计划开始上演…传闻他是大漠王朝最为痴情的王爷,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传闻他是最为得宠的王子,为了爱情却不屑太子之位传闻他的文治武功,举世无双,一战平天下传闻他性情温润如玉,是个谦谦君子然而传闻也只是传闻,他断情葬爱,远离女色却负气要娶天下间最丑的女子那女子丑也就罢了,居然在大婚之日就给他戴顶绿帽子!于是精彩的休妻事件开始上演…------------------------------------------------------推荐自己的文:《神骗皇妃》:女骗子的逃婚生涯《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北定王妃莫紫汐

    北定王妃莫紫汐

    ★★★强烈推荐好友“桃花女王”新文【错妻】新婚之夜,地牢之所,一条条带刺的鞭子迎向她的肌肤“啊,轩辕逸,你……你不能这么对我”“不能?呵,早在你设计嫁入这里的那一刻就该明白,我轩辕逸岂有你想象中那么好糊弄,你这个阴谋算计的女人,若是我找不到柔儿,我会将你剁了喂狗!”打累了,疼晕了,却看到他悠然的品着茶“取盐!”为报恩,亲提亲;娶媳妇,错了人。当她偶然知道轩辕逸娶亲的目的时,而她的亲姐姐却成了他的妻眼见两人恩爱缠绵,她不为所动受尽二人欺凌侮辱,她隐忍于心她怀有身孕,他满心欢喜,她却失落至极碍于姐姐安胎,他发现了她的美,霸道的给了她一夜强攻翌日,姐姐小产!她下的毒?“你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我给了你一夜的恩宠,这就是你报答的方式!”“我没有!是她,她根本没有怀孕,流产只是一个假象!”“够了!”一声严厉的禁止,一挥手,二十名家丁如饥似渴的张望着她绝望的双眸紧紧的闭着,晶莹的泪珠悄然落下……《北定王妃·莫紫汐》正文简介“这个你拿着”某男走到茶几旁,从怀了摸出一块纯金打造的方块“什么东西,令牌?”某女好奇的走上前去,只见上面四个黄金大字“免死金牌”!“为什么给我?”“哟,是我拿错了,那还我吧!”“这怎么可以,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可以再要回去!”她莫紫汐可不是傻子,就算傻也知道这垮金牌的意义。“呵,既然爱妃喜欢,那本王便不强求,以后出府不必偷偷摸摸的,直接带着小雪再加上几个侍卫出去就好”说完南宫浩月头也不回的离开“等一下?”在南宫浩月就差一步就踏出去的时候,莫紫汐适时的叫住他“爱妃,还有什么事?”“我想问,这是纯金的吗?”“为了难民,竟然出高价买下本王的别院,你,脑袋进水了吗?”“你”听到南宫浩月这么损自己,想上前给她几巴掌“难道本王说错了吗?难民的事情皇上已经同意拨款给他们,难道他们是嫌钱少,还是食物少?”南宫浩月无视莫紫汐的愤怒,径自的喝起茶来“拨款?难道你不知道皇上的圣旨一下,下面的官员全部贪污了那些银子吗?你是王爷,没去看过那些难民,他们现在吃的、喝得、穿的用的,无一不缺,你贵为堂堂王爷,难道就没有点怜悯之心吗?怎么说也是京都的子民,也是你们南宫家的子民啊!”“呵,本王有说不帮他们吗?”喜欢看她愤怒的样子,这是南宫浩月的第一感觉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冷皇噬情:妃不如婢(全本)

    冷皇噬情:妃不如婢(全本)

    那一天,她伴着漫天流星出生,金眸闪耀,孤单被囚。那一夜,他出登大典,百官齐贺,山呼万岁,浅魅优雅。那一年,他攻破他的家国,漫天红光,天染血迹。那一世,他因爱坠落,誓许三生,就算魂飞魄散,也要生死守护。“杀破狼之象,你会死!”惊世预言脱出,换来的是整个家族的毁灭。幽禁八年,只为让你记住自己的脸庞……错失一世,相牵的也只有双手而已。灵魂,到底有多强大,才能洗却这满身的肮脏?爱情,到底有多坚固,才能渡过这漫长的流年?金光盛耀之时,便是你我决裂之日。那我宁愿剜目自残来偿还这所有过往……Ps:男主男配都不是好东西……★★★★偶的穿越小白文★★★★《俊男府:聘个小妾喜临门》同步连载求抚摸!http://m.pgsk.com/a/198113/
  • 爱情37度:恋上你的温柔

    爱情37度:恋上你的温柔

    医学界说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度,那是刚好的温度37度的爱情不会很激烈,也不会很冷漠,是一种很适中的爱情!人说离婚后的女人很难谈情说爱,过于现实,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恋爱的伴侣!我要的爱情温度要在37度,你可以给吗?
  • 野狼总裁

    野狼总裁

    唐傲,星皇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不是赌徒却拥有数家赌城,是澳门的新兴赌王。他不是淫棍却让所有女人趋之若鹜,倒贴也行。他不是教父却能在黑白两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什么都不是却也什么都是!沈末末,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生,有些小笨,有些小迟钝,却有着无比执着的性格和一个善良的心与唐傲相遇不知是幸或是不幸,用末末的话说就是:哪个说他是柳下惠,美女坐怀不乱?哪个说他不做总裁就可以去做和尚了?这个传闻中不喜渔色的冷酷魔君为什么偏要来惹她?搂搂抱抱是小意思,亲亲吻吻是小怡情那么…那么…把她拐带上床算什么?What?这叫培养性趣爱好?野狼,他根本就是一只披着人皮的大野狼!是谁说的?到底是谁说的?她孙沈末末要揪出那个造谣的骗子,顺带剁下他的狗头!本文很雷,不是一般的雷,是非常雷!希望一样的总裁系列能让十八带给您不一样的雷感!本文属黑心总裁系列之《野狼总裁》同期推出的还有:好姐妹切小颖的黑心总裁之《蛊惑总裁》好姐妹omo的黑心总裁之《暗夜总裁》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