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00000005

第5章 传(2)

(a)自然物。朱熹说:“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如所谓‘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自家知得这个道理,处之而各得其当便是。”(《朱子语类》卷十五,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朱熹主张对自然界之物都要格。“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许多儒家学者频繁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儒家认为八卦就是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自然界所得。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1102页。)这反映了孔子仔细观察过植物开花结果。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102页。)这反映了孔子仔细比较过松柏与周围其他种类树木的不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1153页。)这反映了孔子数次登山观望。大自然可以陶冶性情,成为修身的极佳途径。朱熹甚至通过格物,推测出山海地质之变:“鸿荒之世,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九,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

通过接触天地江海四时,人们可以领悟人类的道理。昊天之宽广无所不覆,大地之厚重无所不载,春夏秋冬,气化流行,海纳百川,人们由此懂得了无私、宽厚、顺势、灵活、柔顺。从动物身上,朱熹观察到了“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四书或问》卷三,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以君臣父子形容虎狼蜂蚁不算过分。我们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节目,猛兽虽然凶残,但其血缘群体内的亲情非常令人感动。如非洲胡狼,它能够残忍地咬碎斑马的头,可一家内的成员对小狼崽关怀备至。狼爸狼妈捕食回来,吐出食物,哺育狼崽。狼崽吃后有剩的,父母吃;没剩的,父母就饿着。哥哥姐姐们从来不与崽弟妹争食,而是主动去洞外四周警戒,等崽弟妹吃完后再出去找食。小昆虫蚂蚁、蜜蜂中的工蚁蚁后、工蜂蜂后,都各尽职责。它们为了群体的生存,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体。动物的无私表现,经常令我们汗颜。所以,接触大自然是人类陶冶性情,提高道德水平的绝佳途径。

(b)事物。儒家所讲的“物”也包括事。王阳明说:“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既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则听讼为一物。”(《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中·答顾东桥书》,47页。)王阳明的说法朱熹也有。“盖衣食作息,视听举履,皆物也”;“衣食动作只是物”,“饥而食,渴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所以饮食作息者”也是物。(参见《朱子语类》卷六十二,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再往前追溯,孟子也称事为物。“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孟子·离娄下》,1140页。)所以,儒家所说格物也包括关心各种事物。人的道德就体现在各种具体行为中,这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中庸》,504页。)这是说,儒家之道就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得到儒家之道。所以,“格物”之“物”包括事物。

(c)书本。读书更是儒家所强调的。王阳明说:“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朱熹说:“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读书者譬如观此屋,若在外面见有此屋,便谓见了,即无缘识得。须是入去里面,逐一看过,是几多间架,几多窗棂。看了一遍,又重重看过,一齐记得,方是。”(《朱子语类》卷十,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读书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前人漫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智慧,迅速领悟深刻的道理,这是不言自明的。

总之,儒家“格物”之“物”是多方面的,实际生活和书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不囊括其中。

“格物”之“格”的意思是即、至,也就是到达。如何才算是到达?朱熹说:“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如南剑人往建宁,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好比到北京,不进入北京市政府市长办公室,就不算是到了北京。格物,不进入到物内之要害,就不能算是格。物之要害就是伦理道德。朱熹说:“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理”是伦理道德之“理”,“格物”之“格”就是领悟到伦理道德。如果只停留在认识每一物的自然属性,就永远达不到“格”的境界。朱熹说:“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见朱熹:《晦庵集》卷三十九,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不能深入到伦理道德的层次就不是“格”。学习而不格,欲有所收获,就如同想煮沙粒成饭,永无成功之日。就像我观察非洲胡狼,如只看到狼很凶残,或者狼肉可制成美味菜肴,狼皮可制成高级皮衣,看不到狼家族内的亲情,就不能算是格。

“格”不仅要深入到伦理层次,还要悟出人与万物的相得益彰。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1152页。)的境界。比如我刚刚买了一条小狗,狗与我相生疏,且未经训练,乱窜乱叫,随地拉屎撒尿。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训练,我了解了小狗的习性,小狗也养成好的习惯,变得听话可爱。这时的小狗已“备于我矣”。我对小狗随心所欲,无须再忧虑什么;小狗也活活泼泼、快快乐乐。这就是孟子说的“反身而诚”的“诚”。“反身”就是回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1152页。)。

第二,“致知”。

“致知”是发挥主动性的意思。其中包括两点:

(a)“致知”是挖掘认识潜力的意思。“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是说人的内心潜存着认识能力。这个能力中渗透了由以往长时期积累的知识构成的“已知之理”。人在格物,即接触外物时,主体认识能力发挥得如何,对格物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好比打乒乓球,从能力上讲我能够打败某人,但前提是我的能力必须发挥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我平常能力也就发挥出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总是赢不了某人。好比参加高考,从能力上我有进入重点大学的实力,但由于考试时没有充分发挥出水平,结果没考上重点大学。从认知能力上讲,你的格物应该有很大收获。但你认知能力的发挥不足,甚至根本就没怎么发挥,格物自然收获不大。所以在“格物”的同时还必须“致知”。

(b)“致知”是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善根。前已提到,道德培养要与人的善根相对接。激活善根,一方面需要外界他人的棒喝,一方面需要每个人自己的主动性。其中个人的主动性是最重要的。自己要主动意识到自己善根的存在,把学习到的道德与自己的善根对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1152页。)“尽心”就是挖掘自己的善根。在挖掘中,才能够一步步具体深入地领会自己的善性。这个善性是天赋,所以知道这个善性就是“知天”。朱熹说:“人心莫不有知,所以不知者,但气禀有偏,故知之有不能尽。所谓致知者,只是教他展开使尽。”(《朱子语类》卷十四,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朱熹所说的“知”不是认知的知,而是人的善根。人都有善根,只是许多人的善根被欲望之气所遮蔽。“致知”就是突破欲望之气,自我意识到善根的存在。朱熹说:“致知所以求为真知。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朱子语类》卷十五,同上书。)“致知”能够求到“彻骨都见得透”的真知。为什么?因为所学到的道德知识与自我意识到的善根相对接,使自己感觉到道德本来就出自我的内心深处。

§§§第六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朱熹提示:)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意释

“诚”者实也。“意”者意念也。“诚意”即实实在在的意念。“毋自欺”就是不违心作出判断。比如:难闻的气味厌恶就是厌恶;漂亮的颜色喜欢就是喜欢。“自谦”即满足了自己的良心。“慎独”指君子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自己主动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小人在四周无人独处时,什么坏事都干,乃至肆无忌惮。一见到君子就装正经,隐其恶而显其善。可是别忘了周围人观察你,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你内心如果不正,掩饰又有何用?这就是说我内心的禀性必表现于外在的言行举止中。无数眼睛盯着你,无数只手指着你,够严密的吧。钱多可以美饰房屋,德厚可以使举止风度翩翩。心胸宽阔,身体安适,唯不自欺为能如此。故君子必不自欺。

致用

“诚意”之意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它是建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故积累极为厚重。就好比奥运冠军只超出对手零点零几秒,就是这零点零几秒积累了许多人无数的心血。教练的辛勤培养、营养师对食品的精心调配、科研人员对动作的精心研究、器材师傅对器材的精心制作、心理师对运动员心理的精心调整、运动员本人的刻苦训练。有人提出过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温州上海的老板诚实?还是贫困山区没有文化的山民诚实?表面上看,这两者的诚实度根本就不可比。温州上海的老板狡诈无比,诚实怎么能够和他们沾边呢?然而笔者以为,其实温州上海的老板才是真正的诚实。表面看,贫困山区没有文化的山民很诚实,但是,这个诚实没有文化的底蕴,缺乏纷繁复杂交往的阅历,很少经历过正反经验教训摔打,不是锻造出来的。所以,这种诚实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发生断裂。相反,温州上海的老板,他们的诚实是打造出来的,就整体来说,他们的守约意识非常强。他只要签了合同,就是亏本也要履约。有的老板只要签个名字,就能够贷出几千万的款。据载,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于2006年11月11日在广州宣布:“中国捐献器官移植成功个例大约100例。而全部24名捐献者来自广东的有11人,占近一半。”(《全国器官捐献,近半来自广东》,载《南方日报》,2006-11-12)新华网广州3月4日电(记者陈先锋),记者从广东省地税局获悉,截至2月底,广东(不含深圳)逾10万人办理纳税申报手续,申报人数居全国首位。(参见《广东省超过10万人自行申报个税,占全国近1/4》,载新

华网,2007-03-04)另外,在中国参与慈善捐助的公司中,1/5总部在上海,1/5在浙江。如果再加上江苏省的企业,差不多一半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都来自长三角。(参见[美]杰瑞·爱德曼:《感受中国的慈善“落差”》,载《瞭望东方周刊》,2007(6)。)这些消息绝对不能简单归结为他们有钱。更应该看到,他们的诚实层次更高。

儒家所讲的“诚意”是内涵极为丰富的、高品位的修身环节。其内涵大概有如下内容:

(a)树立自我。《中庸》说:“诚者自成也。”(《中庸》,505页。)“自成”就是树立自我。诚意首先要树立自我,即我做好事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真的愿意做,没有谁让我做。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1101页。)是前进还是停止前进,全都在我自己,不责外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1109页。)古人学习是为实现自己好学的本性,不像今人学习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为什么要救落井的孩子?不为什么,我愿意,这样做我内心才安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091页。)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因为我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才做好事。就像我不是为了别人,才见到好的颜色多看几眼,闻到不好的气味马上捂鼻子一样。《大学》说,诚意者“心广体胖”——心胸宽阔、身体安适。我做好事都是出自我的意愿,一点也不难受,所以“心广体胖”。

(b)责己。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孟子·离娄下》,1140页。)别人对我态度蛮横无理,我先不要急于指责别人,而要先追责自己。明代王艮说:“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泰州学案一·心斋语录》,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7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王艮更认为,天下国家只要有不合理之事,都要向我自己追责。北宋思想家张载为责己意识提供了哲学根据,张载《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西铭》,见张载:《张子全书》卷一,见《四库全书》,光碟检索版。)张载认为,我和天下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由气所构成,天是父,地是母,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民是我的同胞,物是我的同行者。所以,对天下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我不能不闻不问。这是我天生的职责。

(c)慎独。“慎”是严格要求,“独”是自己针对自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周围有人否。小人则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东汉儒臣杨震为历史留下了四知美谈。杨震升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赴任途中,“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杨震收了黄金也不会有危险,因为王密事后绝对不敢承认自己行过贿,受贿之事等于只有杨震一个人知道。杨震并非不明了这一点,可杨震坚守慎独,书写了美好的道德篇章。以上三点就是“诚意”中所蕴涵的内容,所以“诚意”二字绝不单调,积累非常深厚。

§§§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朱熹提示:)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意释

“正心”即端正思虑。如何端正思虑?必须控制自己的情感。“身有所忿懥”即心“有所忿懥”,此处“身”即心。“正”指客观地思考问题。心如果过度愤怒、恐惧、喜乐、忧虑,总之过度地情绪化,则不能客观地思考问题。比如眼睛不能客观地看颜色,耳朵不能客观地听声音,嘴巴不能客观地品尝滋味。

致用

同类推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热门推荐
  • 英雄的晨曦

    英雄的晨曦

    他们不知道千军万马,他们只知道兄弟成千上百。他们不知道政局奸诈,他们只知道忠魂可以报国!这就是英雄,可以挑战神的英雄!
  • 宫杀:最毒女人心

    宫杀:最毒女人心

    一个姿色平庸的妃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长姐死在宫闱的阴谋中,为了报仇,为了让自己在后宫这片荆棘地存活下去,她拒绝了心爱的男人,伸出自己纤细柔美的双手,伸向欲望的深渊,一切的一切究竟只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告诉自己原来是活着的?……(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QQ群:32893122)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仿生试验

    仿生试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偷心魔女

    偷心魔女

    记忆中的生活总是最美好的,“四大家族”中的少爷千金各个都有着迷人的相貌,几人情同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曾长,不如意的事情频频出现,几个身世地位不凡的俊男靓女在一块在情感上难免会出现些许摩擦,南宫瑞雪的容貌可谓是倾城倾国,身边的少爷无不为之心动,众人的追求她选择的对象又是怎样?
  • 转身成宠妃

    转身成宠妃

    阳春三月的傍晚,太阳早早的就在天边藏起了半边脸,远出偶尔传来隆隆的春雷声。在台大医院的侧门,一颗戴着鸭舌帽的小脑袋怯怯的伸出大门口,谨慎的左右瞧了瞧后,迅速钻进一辆taxi,车子立即向前方驶去。小脑袋趴在靠座上看着挡风玻璃外,确定来接她回家的司机真的没追来后,才大大的呼了口气,转身坐回到座位上,脸上露出贼贼的笑容。坐在车上的女孩名叫韩茜儿,是黑帮老大韩冥九的掌上明珠。她……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她是特种部队的首席医师,一遭穿越宰相府的痴呆千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冷酷霸道三王爷的痴傻王妃!装傻充愣,玩死王爷妻妾,玩得王府鸡飞狗跳,那些欺负过我的,得罪过我的,一个个都别想逃!她玩得不亦乐乎,却不曾想,这一切都落入了那个腹黑男人的眼里……谁说王妃痴傻?本王怎么经常看见这个女人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要我侍寝?不干!要我爱你?休想!本王许你天下,许你一辈子,许你一世宠!且看痴傻王妃,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最强女医!本文看点:爽文+宅斗+阴谋+皇位争夺+强强联手+男女主身心干净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