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00000010

第10章 《中庸》意释致用(3)

(b)与法家等级观念相比较。法家在打破旧等级制上表现得比儒家激进,但法家并非不讲等级。商鞅说:“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商君书·君臣》,4605页。)商鞅变法“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韩非强调“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4620页。)。但是,同样是突破旧等级建立新等级,儒家属于文明层次,法家属于野蛮层次。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4742页。)“争于气力”就是争于杀人的“丛林法则”。谁杀人多谁升迁快。商鞅说:“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商君书·君臣》,4605页。)商鞅要将秦人培养成“闻战而相贺”(《商君书·赏刑》,4598页。)。这是鼓吹用暴虐的方式更替旧等级制。法家反对文明治国。商鞅说:“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商君书·垦令》,4580页。)这是反对让农民学习文化。韩非说:“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故明主急其助而缓其颂,故不道仁义。”(《韩非子·显学》,4748页。)这些是反对道德导向。依照法家主张建立的社会,人类必定倒退回野蛮。

与之相反,儒家是用文化本位的新等级制代替旧等级制。孔子用“六艺”为社会培养人才,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1112页。),提出有德者居上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1092页。)。孟子主张“贵德而尊士”,“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1128页。)。荀子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1242页。)显而易见,儒家等级制是以文明为尺度,追求的是“正心”、“诚意”、“修身”的君子世界。法家鼓吹的是低层次的丛林法则。

(c)与墨家等级观念相比较。墨家也并非不讲等级。墨子说:“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墨子·尚同中》,4284页。)这强调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差。墨子还说:“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墨子·尚贤中》,4279页。)这是要求加大贤者与平民的等差。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善于治事的人才。墨子打比喻:“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4278页。)墨子批评当政者不任贤使能:“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墨子·尚贤下》,4282页。)墨家主张的黜陟标准是文明的。他说:“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韩非子·显学》,4748页。)但是,这个“能”主要是业务能力。墨子“尚贤”的比喻是:“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墨子·尚贤中》,4279页。)对于“有能者”,如果仅仅“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尚可,如果进一步“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则大大不足。因为任事断令者应该有很高的道德水平。特别是古代,人们生活封闭,视野狭窄,公共设施非常落后,对管理者的监管能力很弱,管理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官员个人的道德,而不是业务能力。所以,当时什么样的人能居高位,应当更看重德性。虞国宫之奇引《周书·蔡仲之命》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591页。)“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左传·桓公二年》,551页。)鲁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728页。)郑子产说:“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728页。)晋史赵说:“盛德必百世祀。”(《左传·昭公八年》,779页。)儒家的君子标准主要在道德层次。荀子甚至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荀子·天论》,1271页。)荀子为强调道德而贬低技术过于偏激,但能凸现出儒家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今天看来仍然重要。今人对领导人的要求也首先注重道德。河北著名民营企业家孙大午先生说:“我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孙中山。孔子是仁政,孙中山是天下为公、有德者居之。”(《孙大午在线访资实录》,载网易商业报道,2003)孙先生作为民营企业家对伟人看重的首先不是能力,而是道德。就影响力来说,领导人的道德远远超出其能力。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传上》,71页。)儒家对高等级者的要求,首先就是高道德。所以与儒家相比,墨家的等级制仍是低层次的。以上与诸家等级观念相比较可以得出,儒家的等级观念层次是最高的。

由上可见,仔细分析,对旧的贵族等级制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孔子的“中庸”方式。

例子四:孔子如何对待不同意见。如何对待不同意见,是个现实性非常强的问题。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107页。)“和”是说不同的东西糅合在一起。你的意见我尊重,我的意见你尊重,你我不同的意见和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合力。高音、中音、低音,糅合在一起形成美妙的音调;赤、橙、黄、绿、青、蓝、紫糅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绘画;酸甜苦辣咸形成美味的食品。上个世纪初,世界上有三千多种小麦;上个世纪末,世界上还剩下两百多种小麦,基因的多样性正在丧失,这不符合儒家的“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6895页。)总之,“和”就是容纳多样性。与君子不同,小人追求的是“同”。小人所讲求的是,我比你强大,你就得放弃你的意见与我相同。你比我强大,我就得放弃我的意见和你相同。

孔子追求的是“和”。但是,人们对“和”的理解往往只是局限在包容多样性,而忽略了“和”意味着前进、上升。“和”就是“中庸”,“中庸”不仅仅是追求双赢,还追求共同前进。孔子是个无神论者,但是,孔子的学生中有人可能是有神论者,比如子路。“季路问事鬼神。”“敢问死。”(《论语·先进》,1104页。)有人认为,“中庸”式的回答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笔者却以为,这种回答并不符合“中庸”,因为回答得太消极。“中庸”不但强调双赢、相互尊重,还特别强调共同前进、上升。对上述问题,孔子的回答不但没有排斥他人对鬼神的信仰,还包含着与信仰鬼神者携手共进之意。“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1104页。)孔子意识到,子路问鬼神其实质是问人,问死亡其实质也是问生。孔子不信鬼神而关注人的问题,不谈死亡而更加关注生。孔子和子路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孔子绕过鬼神问题和死亡问题,直接抓住双方下一步的共同点——人的问题和生的问题。总之,孔子面对子路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是求同存异的处理方法。他坚持了自己的无神论观点,尊重了对方对鬼神的信仰,又开辟了双方共同前进的道路,做到了一举三得。

如此看来,儒家的开拓进取不是靠牺牲他人得来,而是包容了他人的特殊性。比较历史上世界其他种类文化会发现,儒家的包容性最强。(笔者声明:此处绝对无意贬低世界各个宗教。在当今,无论是哪一种宗教,大都走向主张人类相互宽容与和睦,谋求人类的解放与福祉。少数极端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其实是违反这些宗教的本意的。中华文化也有许多不如世界各个宗教之处,必须虚心向他们学习。)

例如,中世纪的基督教。儒家祀百神,基督教信奉的是绝对唯一神。历史上基督教曾只许信上帝一神,谁敢信其他神就是异教徒,必遭讨伐。1096年到1270年,欧洲天主教会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上层僧侣打着消灭异教徒、解放耶路撒冷等圣城的旗号,向近东地区的东正教和穆斯林发动了八次“圣战”。第一次于1097年春在君士坦丁堡集结近四万人,经小亚细亚向耶路撒冷进攻。十字军沿途抢夺、杀人放火,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于1099年7月15日攻陷耶路撒冷,屠杀七万余人,血洗全城。第四次东侵主要是攻击国力衰弱的拜占庭帝国。1202年,法、德、意十字军由海路于威尼斯出发,于1204年4月攻陷君士坦丁堡,焚城掠夺达一星期之久,把能抢的抢走,抢不走的烧光,甚至挖掘坟墓,劫掠殉葬品,所有文物、艺术品、文献图书损失殆尽。

历史上基督教不但要消灭异教徒,还在其内部迫害异端。一种宗教流传于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阶层的人当中,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应是正常的。按儒家的“和而不同”精神,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互相商讨、切磋,共同提高,不应该封杀对方,更不应诉诸暴力。可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没有一点宽容精神,只要有一点与教会确定的说法相左就被打成“异端”,遭到审讯。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认为地方主教镇压异端不力,通令建立直属教皇的“宗教裁判所”或“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一般设在修道院内,审讯秘密进行。宗教裁判所所制订的审讯条例:有两人作证,控告便能成立。证人如果撤回证词,就按异端同谋犯处理,被告如不认罪,可用刑。被告不仅要自己认罪,还须检举同案犯和异端嫌疑犯。为异端辩护者应受罚绝。被告认罪之后,如果翻案,按异端处理。被判为异端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500年,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1483年至1820年,判处的异端分子达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而仅仅在1480至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

基督教的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彻底完结,甚至对一些国家的政治有相当大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里根时代相当张狂、苏联解体后更加活跃的新保守主义。“他们自称要把上帝的理性之光普照大地。”“极力鼓吹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上加上‘道德’的印迹,为了把美国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使用武力是正当的。他们总是埋怨美国不够‘狠’。例如,一个叫尼奥·弗格森的教授认为,美国之所以没有打赢朝鲜战争,是因为杜鲁门总统反对麦克阿瑟将军把战火烧到中国,没有在中国扔50枚原子弹!”(詹得雄:《思潮起伏看美国》,载《参考消息》,2007-02-22)

伊斯兰教也信仰绝对唯一神,排斥异教。穆罕默德说,多神教徒都是一些瞎子、聋子,有眼看不见安拉指示的正道,有耳听不见安拉使者的召唤。说他们犹如在疾雷闪电中紧闭双眼、紧掩双耳的人一样,怕见到亮光,怕听到声音。说他们死后要进天堂的大门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他们要想得到安拉的恩惠,犹如徒手站在井台上的人想喝井水那样枉费心机。(参见王怀德、郭宝华:《伊斯兰教史》,27~28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对于犹太教,穆罕默德说,“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期待着有机会给他们以坚决的打击”(同上书,34页。)。

公元627年,伊斯兰教真正成了麦地那独一无二的宗教,“麦地那出现了一个以宗教为纽带团结起来的新型社会。随着穆斯林势力的壮大,穆罕默德改变了初期那种各行其道的策略,说:‘不信道的人必入火狱,而永居其中;这等人是最可恶的人。’”(同上书,42页。)《古兰经》中有“为安拉之道而与不信的人进行战斗”的说法,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就是以此为号召,发动圣战,东征西讨完成了他的十年哈里发历程。(参见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教文明》,2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伊斯兰教内部又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两者互不相容。在伊拉克,阿里大清真寺就是在两者的冲突中数次被炸。在阿富汗,塔利班竟然用冲锋枪射死了信奉什叶派的十几个伊朗外交官。塔利班还搞了毁佛运动,炸毁了闻名世界的巴米扬大佛,强迫阿富汗的佛教徒穿特殊颜色的服装以示羞辱。

世界其他地方宗教冲突也很激烈。在巴勒斯坦地区和黎巴嫩,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一再冲突,多次演变为战争。2006年因真主党绑架以色列士兵而引起的冲突,使黎巴嫩二十年的建设成果几天的工夫化为灰烬。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印度教与锡克教之间矛盾尖锐。印度教徒拆毁了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巴克里清真寺,伊斯兰教徒烧毁了印度教徒乘坐的火车,一些极端分子制造了孟买六连炸。一些极端的锡克教徒企图制造动乱,印度教徒就支持政府进攻锡克教的“金庙”。锡克教徒刺杀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印度教徒在全国痛打锡克教徒,烧毁他们的店铺。另外在泰国、菲律宾、印尼、尼日利亚、苏丹、索马里、前南斯拉夫、前苏联,都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冲突,造成许多冲突和恐怖事端。在北爱尔兰,基督教不同派别的冲突也成为制约当地社会发展的障碍之一。

佛教应该说在世界几大宗教中最为宽容。可是,佛教在佛陀圆寂后也很快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双方后来又衍生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历史只有它们相互分离各自发展的记载,没有相互融合的记录。大乘佛教进入中华又形成许多宗派。各宗派之间互相攻击其他宗派为“偏教”——即只有真理的一个片面,而夸耀本宗为“圆教”——即得到了完整的真理。有些宗派内部也发生了为争夺“法嗣”——正统而伤人甚至夺命的事,比如禅宗神秀对慧能的追杀。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情牵红楼绛珠魂

    情牵红楼绛珠魂

    他是堂堂的八皇子,虽然不能做一个皇帝,可是做一个贤王他还是可以的。没想到太子却不放过自己,让自己屡屡遇险,无意中遇到了她…梦中的仙子…没想到,这样一份单纯深情都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拥有都不能保护,既然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留恋的,那这悬崖这波涛有什么可怕…这又是哪里……她在哪里……她是孤苦伶仃的寄人篱下的女子,没想到在最伤心的时候遇到了他,从此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改变,本已枯竭的心又有了滋润的雨露,没想到一道圣旨让自己又陷入另一种境地,为了他,为了自己的真爱,那悬崖那波涛又有什么可怕,于是,她纵身而下…这又是哪里……他在哪里……推荐一下长河的旧文《新续红楼》《红楼别梦》《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瑜》《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红楼遗梦潇湘情》推荐红楼系列:《红楼之逆天纵情》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作者:断崖《红楼之雍帝禛情》作者:泪语忧潭《红楼之慧玉证情》作者:月色阑珊《红楼之碧水盈玉》作者:宛颐《红楼之禛心锁玉》作者:心随碧草《梦红楼之痴心宠玉》作者:心若芷萱推荐朋友的文《豪门儿子特工妈》作者:星期七《狂情霸宠》作者:第五蓝邪
  •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小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一夜之闻,女孩子们似乎都变漂亮了。当然,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小小看到一向奔放的小茶举止优雅地整理裙子的时候,答案找到了!原来,一个电影摄制组要到小小的学校进行演员的选秀,不甘于做小杂草的女孩子们都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可以成为明星呢。为了不给侦探团的形象抹黑,伙伴们决定给报名参加选秀的小小和小茶进行演出题目的特调——表现恐惧。于是“恐惧体验计划”诞生了,可是在看恐怖片体验恐惧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灵异现象,让一向对恐怖片免疫的小小同学发出了吓人的尖叫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再狂一点

    夫君再狂一点

    她是不求上进的黑道大小姐,一朝穿越,竟成了异世大陆的地下少主。在这个女尊的世界,她只想找一个心里珍惜的人,携手一生。初次见他,他像一具失却灵魂的木偶她救他,宠他,纵他他却依然傻得想要推开她就算她脚踝上还扣着太女殿下的八翎环又怎样?就算她臂上还栖着一只凤鸟又怎样?就算她老娘要给她娶夫娶侍,就算她身中孕子,他身中毒蛊又怎样?!!这些这些,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爱情长跑途中临阵脱逃!!!片段一:她扳着他的脸,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终于长吁一声,得出一个结论:“木头!”他嘴角一抽。“来来来!本小姐来教你什么叫表情。”她眼一瞪,眉一竖,小嘴儿一张:“这叫生气。”他愕然。她眼一耷,眉一垂,小嘴一嘟:“等人安慰。”他无语。她眼一抬,眉一张,小嘴儿一弯:“这就是笑了。”那阳光般的笑容,一瞬间让他怔住。片段二:他手执长剑,隔着一片血地与她相望,满眼惊慌。她盯着他的眼眸,微微一笑:“傻瓜!”一直以来,她身边就是暗杀不断,还以为最近怎么就消停了,却原来,是被他挡住了。“我我我……”他嗫嚅着不知要如何解释。她漫步走过一地鲜血,像走在红地毯上一样从容,到了他面前,定定地看了一会,直看得他不自在地偏开头,才弯了嘴角弯了眼眸盈盈然笑开:“喜欢我就直说嘛!”片段三:他抬头,看着面前言笑殷殷的少女,一时傻了眼:“你你你,你不是要成亲了吗?!”她倾身望住他的眼眸,坏坏地笑:“我逃婚了。”他惊愕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泪痕犹湿,却强迫自己说出体贴的话:“伯母一定会很生气,你……”她打断他的话,一拍他脑门:“傻瓜!我怎么舍得你难过!”
  • 死神的苍穹

    死神的苍穹

    如今却倍受凌辱。封琴大会之上,落魄皇子林沐雨,偶得奇人舍利,修炼通天道法,成为死神一脉最后传人。从此之后,曾享尽荣华,弑仙屠魔,终踏上修道巅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