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34

第34章 胡适与国际汉学界(6)

1920年,胡适曾有赴日计划,亦未实现。倒是日本方面,因为注意新文化运动而主动与胡适联系。发端者便是后来以研究中国近世戏剧史而闻名的青木正儿。1920年,他在京都和小岛祐马等人创刊《支那学》杂志,并于第1—3号发表长篇论文《胡适を中心に涡いてある文学革命》,这是迄今所知国际学术界最早正面报道研究中国文学革命的论文。(青木正儿于1919年大阪《大正日日新闻》发刊时即受友人怂恿想撰文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因该报不久停刊,未能如愿。当时在日本无人对中国现代文学感兴趣,青木正儿描述自己好像“孤影孑然旷野独行”。([日]青木正儿:《文宛腐谈》,见《江南春》,63页,东京,平凡社,1972)或谓日本最早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动向的为《朝日新闻》的大西齐。(参见《学问の思い出——桥川时雄の先生围をんで》,载《东方学》,第35辑,1968年1月)美国传媒到1921年注意中国的文学革新,据称5月的《世纪》(Century)杂志就此发表专论。(参见《胡适的日记》,99页))青木正儿随即致函胡适,并寄上《支那学》第1号。以后两人多次通信,互赠书刊。胡适在欣赏明清艺术及新诗创作等方面引青木正儿为同调,并介绍周氏兄弟(树人、作人)、吴虞、沈尹默等与之结识,同时托请青木正儿代访章学诚遗书及各种版本的《水浒传》,由此与京都学派的领袖内藤虎次郎和狩野直喜沟通联系。胡适后来写成《章实斋年谱》及《〈水浒传〉后考》,除表示因内藤虎次郎是外国学者却率先作章学诚年谱而自觉惭愧以及与狩野直喜关于《水浒传》的见解不谋而合而高兴外,还特别感激“我的朋友”青木正儿热心搜求《水浒传》材料如同自己的事。(参见《〈水浒传〉后考》,见《胡适文存》,第1集,570页;第2集,109~110页。)1925年青木正儿作为文部省在外研究员来华留学,曾在北京与胡适会面。(此事青木正儿在日记中记载。参见唐振常:《吴虞与青木正儿》,载《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辑。)

不过,胡适似乎有些误解《支那学》杂志代表京都学派的意见。其实这并非京都大学支那学会的机关刊物,也不代表京都学派。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小岛祐马、青木正儿、本田成之甚至武内义雄,都有超越内藤虎次郎、狩野直喜藩篱的意向,而引起后者的批评。如武内义雄在该刊撰文认为清代考据方法已达穷极,内藤虎次郎则称应注意好的方面。青木正儿听取胡适的意见,发表《本邦支那学革新第一步》,要求日本中国学者改用中国音读法,也遭内藤虎次郎指责。(参见《学问の思い出——青木正儿博士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1辑(1965年11月);《学问の思い出——仓石武四郎博士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40辑(1970年9月);《先学を语る:内藤湖南博士》,载《东方学》,第47辑(1974年1月)。青木正儿与王国维不大投缘,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前者与京都学派不一致的地方。尽管京都学者一再解释,至今仍有误解《支那学》杂志代表京都学派者。)

明治以后,日本一度倡行欧化,后来国粹主义抬头,中国研究随之复苏。因此,日本的中国学者,大都主张保持和发扬东方固有文化,与胡适的倾向很不一致。青木正儿反儒学,实属罕见。鲁迅从在京都研究文学的沈尹默处听说“青木派亦似有点谬”(《鲁迅全集》,第11卷,391页。),当反映京都学派主将们的意见。即使这样的新派,也自称有“乾隆文化的讴歌癖”([日]青木正儿:《杭州花信》,见《江南春》,4页。),其论文不仅指出文学革命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不足,来函还声称“很爱中国旧世纪的艺术,而且遗憾的事情不鲜少”,希望倡导新文艺者发扬中国之长,而以西洋文艺的优点翼补所短,以“做一大新新的真文艺”(《胡适年谱》,88页。)。

来华登门拜访者,更直接表达了对胡适主张的怀疑。1920年至1921年间留学中国的诸桥辙次来访,笔谈中除称赞胡适赠阅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及请教关于中国家族制度研究的参考书外,提出两大问题,其一,宋代自由思想郁兴,学术发达的主因为何。其二,“近年敝国人之研究经学者,多以欧米哲学研究法为基,条分缕析,虽极巧致,遂莫补于穿凿。弟私以为东洋经术、西洋哲学既不一,其起原体系研究之方法Method,亦宜有殊途。然而弟至今未得其方法,又未闻有讲其方法者。请问高见如何?”

对于前者,胡适的回答是印度思想输入融化。精于宋学的诸桥辙次怀疑单纯外因的力量,强调内部思想发展及相互影响作用。对后者胡适可以说答非所问,他说:“鄙意清代经学大师治经方法最精密。若能以清代汉学家之精密方法,加以近代哲学与科学的眼光与识力,定可有所成就。”并举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和《清代汉学家之科学方法》以供参考。(参见《胡适和诸桥辙次的笔谈》,见《学术集林》,第10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其实,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同样有诸桥辙次所指之弊病。而诸桥辙次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东方学术,实在是20世纪国际学术发展的根本难题。以胡适的世界主义观念及其对西洋科学方法的崇拜,很难虑及于此。在他看来,治世上一切学问皆可以一种科学方法。

此外,诸桥辙次还来函提问:“一、中国领土广大,南北各异,语言以白话代文言,宁不招国语紊乱而致人心乖离吗?二、文言有固定性质,白话有进化性质,若以白话代文言,则朝变暮改,还可期系统的发达吗?三、学童所修专是白话,则彼成人之后,不训读文言,则旧库载籍岂不空束高阁了吗?则禹域3000年文化将荡然扫地。请问有何办法可救此弊?”(《胡适年谱》,93页。此为编者归纳的大意。)诸桥辙次后任文理科大学教授和静嘉堂文库长,多次来华,1930年3月到上海访书时,与胡适再会。(参见《张元济年谱》,336页。)所言足以代表一般来华日本学者“往往替‘东方的遗产’抱着过分的忧虑”(《胡适书信集》中册,662页。)的态度。他后来回忆与中国学者的交往,还是以遗老派旧人为首为主,对胡适不过附带提及。(参见[日]诸桥辙次:《支那学者の思ひ出》,见《支那の文化と现代》,85~94页。)1921年来华留学的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竹田复,也曾到北京大学向胡适请教关于五四运动的事。(参见《学问の思い出:竹田复博士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7辑(1969年3月)。)

此后,胡适相继认识了久住中国的日本著名汉学家小柳司气太、主持三井公司下设中国研究室的今关寿麿以及先入《顺天时报》社、后来在东方文化事业总会的桥川时雄。前者已是苍然老人,崇信儒教,认为:“儒教为中国文化一大宗,其中有几多真理,一旦弃去,甚为可惜。”他邀请胡适加入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宇野哲人、狩野直喜、井上哲次郎等组织的提倡儒道的斯文会。胡则“只认儒教为一大宗,但不认他为唯一大宗”,遂以不赞成儒教而婉拒其请。但双方仍有来往,胡适在其宴席上还认识了刚从欧洲归来的京都大学羽田亨教授,对这位通数国文字,著有《西夏纪年考》等书的东洋史专家印象颇佳,知其携有敦煌文书影本四千余卷,将次第印行,认为“此极好事,我们都应该感谢”。羽田亨后任京都大学校长,是首位中国学家出任这一职务。小柳司气太回国时,胡适还为之饯行。(参见《胡适的日记》,133~134、235、265、273页。)今关寿麿送给胡适自作的《宋元明清儒学年表》,两人就中日两国学术发展交换看法。今关寿麿称日本近代史学受崔述和汪中的影响最大,胡适则认为主要是西洋学术的影响,并谓:“日本史学的成绩最佳。从前中国学生到日本去拿文凭,将来定有中国学生到日本去求学问。”(《胡适的日记》,437~438、517页。)此言后来应验,但陈寅恪予以讥讽。(陈寅恪1929年5月《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42页)此前内藤湖南也曾说会有中国学生来日本学中国学问,人多以为戏言,不料很快成真。)

小柳司气太、今关寿麿均长期在华,与中国学者广泛交往,对胡适的看法似不佳。小柳承认中国学问还是中国学者高明,确为洞见,但所说“即使架上梯子也不能望其项背的伟大的学者”,却是“深居简出”的人,显然不包括胡适。(参见[日]长与善郎:《回想鲁迅》,载《华文大阪每日》,第4卷第8期(1940年4月15日)。)今关寿麿曾于1922年出版关于中国现代学术界的小册子,后来又写成《近代支那の学艺》,全面检讨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状况。他认为,概言之,现代为学界衰敝时代。虽然北大一派用西洋科学方法整理旧学术为新的开端,但前景未可乐观。(参见[日]今关天彭:《近代支那の学艺》,21~25页,东京,民友社,1931。)所列举中国诗文界各派代表,也没有白话文学的地位。不过,今关寿麿后来有兴趣于佛教史,1935年在北平读了胡适的有关论著,虽认为多踏袭日本学者的新说,但加入中国材料,利用敦煌文书,且善于整理安排,令人一目了然,遂将5篇关于禅宗史的论文译出,辑为《支那禅学の变迁》一书。事前他曾函告胡适,以征得其同意。1936年6月23日胡适复函称:“先生如要译拙著,但请自由翻译,不必征求我的同意。印出后,乞赐一份,为惠多矣。铃木大拙先生已往英国,想今年可归。我本年七月十四日从上海赴美洲,在东京有一日句留,或可与先生相见也。”(胡适著,[日]今关寿麿译:《支那禅学の变迁》,1~2、138页,东京,三秀舍,1936。此次胡适过日,日本各界反应冷淡,似未与今关寿麿见面。)

桥川时雄是现代日本与中国学者交往最广之人,他见胡适时,后者正在筹办《国学季刊》,告以非刊登王国维的论文,不足以为刊物增色,而王则反对横排版。在胡适的交涉之下,王国维愿意妥协,杂志得以出版。王国维称,他让步是因胡适为当今学界最好的人。而当时胡适在北大派对王国维的一致推许中尤为佩服后者的学问。(参见《学问の思い出——桥川时雄先生を围んで》,载《东方学》,第35辑(1968年1月);[日]神田喜一郎等:《追想王静安先生》,见《追忆王国维》,384~397页。)其间桥川时雄将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译成日文。

1927年4月,胡适自美洲返国,因国内政局不稳而羁留日本二十余日,会见了东西两京的中国学者。其间胡适无日记,只是在给董康《书舶庸谈》所作序言中含糊提及,这时同样避祸于日本的董康所交往的东西两京学者,与其大体相同,有关情形多语焉不详。其实此行颇为典型地反映出胡适与日本学者的关系。他结交的主要是研究佛教的名家,如高楠顺次郎、常盘大定、佐伯方丈、矢吹庆辉等人,在后者家中见到从伦敦影印的敦煌写本《坛经》,因未编新目,所以胡适漏过。高楠顺次郎等劝胡适早日把神会的遗著整理出来,矢吹庆辉还寄赠敦煌本《坛经》影本。两年多后,胡适终于编定《神会遗集》4卷,并寄一份给高楠顺次郎,供其续刊《大藏经》之用。(参见《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7年5月5日;《〈神会和尚遗集〉序》,见《胡适文存》,第4集,290~291页。)

1933年10月,胡适由加拿大归国,路过横滨,会见另一著名佛教研究者铃木大拙,又听说日本新发现北宋本《六祖坛经》,并在回国后得到铃木大拙寄赠的京都堀川兴圣寺所藏该书影本,胡适据此写了《〈坛经〉考之二》。日本的佛教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而铃木大拙等人对胡适所治禅宗史颇不以为然。

至于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和中国史的学者,与胡适的精神距离较大,服部宇之吉访问北大时,曾指责北大不尊孔和废讲经。(参见《对于祀孔问题之我见》,见《吴虞集》,239~240页。这种分歧可见于1935年11月30日胡适答室伏高信函(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662页)。)此前胡适又拒绝加入斯文会,因而较少往来。先此,他在伦敦看敦煌卷子时,东京帝国大学的宇野哲人刚好也在,后两人又同时出席法兰克福中国学院大会,但似未接谈。此行与东京帝国大学的关系,唯一找到的记载是5月5日由该校辩论部邀请他在34号教室演讲“中国的文艺复兴”。这在胡适已是老生常谈,却又因时而异,重点强调非政治性的文艺革命是要在辛亥革命之后教育国民,使之进入新的国民运动。斯文会的机关刊物《斯文》报道了这一消息,所加附记称,因胡适来去仓促,无暇相与论学谈文,感到遗憾,并以该刊附录《西游杂剧》,表示愿为其海外新知己。(《胡适氏の帝大に於ける讲演》,载《斯文》,第9编第6号(1927年6月)。)

胡适意外滞留日本,本无要事,与其说客观上忙,不如说是主观上想避。他后来曾对东京帝国大学出身的一户务明白表示,东京帝国大学只对汉学(指日本传统汉学)感兴趣,不懂真的中国文化学术。世界上研究中国文化之地,只有巴黎、京都和北京。在他看来,东京帝国大学支那哲文科出身者不过是汉学塾生而已。(参见《支那と汉学者》,见《支那の发见》,124页。胡适对东西两京中国文史哲研究者的看法,既有亲身接触的印象,也可能受青木正儿的影响。青木正儿曾函告吴虞:“东京的学者,于其研究态度,多有未纯的地方。他们对孔教犹尊崇偶像,是好生可笑。我们京都的学徒,这等迷信很少。”(《吴虞日记》下册,14页))这一令一户务在心底久久难忘的评语,将胡适对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学研究者的态度和盘托出,也是双方难以接近的要因。

在京都,胡适和吴学义拜访了狩野直喜,后者即将定年退官,遂临时在乐友会馆召开支那学会,请胡适演讲,狩野直喜、铃木虎雄、仓石武四郎以及京大学生数十人出席。胡适顺应京都学派尤其是狩野直喜的主张,说不能只研究“虏学”,即周边民族,必须研究中国本部,幸而京都有这方面的优秀学者,自己十分佩服,希望在场的学生多向狩野直喜、铃木虎雄请教。因听众中文程度不够,胡适的演说中英文参半,仓石武四郎致闭会词时称这显示了日本学界的落后。一年后,仓石武四郎赴中国留学,努力学作中国人,并曾拜访胡适,归国后还保持中国式的生活习惯,或与此不无关系。(参见《胡适》,见《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卷,431~433页;《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284页;《〈书舶庸谈〉序》,见《胡适文存》,第4集,601页。)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热门推荐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丛书之一,介绍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人生故事。《红顶商人:胡雪岩》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穿越了,进宫了,以女儿身成太监了。做为吃货,最大理想,不用干活,有吃有喝。混个两年,假死脱身。可一来就入了人的眼,脱身不能。只能改变目标。得到主子宠爱,让主子不舍得杀自己。于是,她奋斗在争宠的道路上,卖萌、卖乖、卖丑。偶尔还要卖卖眼泪和生命……在她为主子几度生死之后,终于获得主子的宠爱。别说她从太监变成女人,就是占了主子的床,抢了主子的食,调戏了主子的老婆,主子都听之任之。所有麻烦全都交给主子解决,所有危险全由主子扛,所有……爷,救命啊。大姨妈来袭!!这您能扛不?
  •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民国三十五年盛夏,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事件。第二天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热门女选手陈海默神秘失踪。与陈海默有一面之缘的上海黄浦警官王克飞顶住名门旺族的压力,私下一探究竟。不曾想,却掀起了一个完美年轻女子背后叵测黑暗的一生……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乱弹红楼梦

    乱弹红楼梦

    以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目光,现代人的观察视角,用了时尚格调,网络语言,乱弹《红楼梦》原著的各位人物,爱情,命运,人生价值,借古论今。
  • 狂傲驭兽女神

    狂傲驭兽女神

    她21世纪绝代特工,素手慑天下,一刀挑神龙!却不料,风云交汇,重生穿越变废材。当星眸乍起,从此,锋芒绝世,狂颜轻笑,覆雨翻云,气凌九霄,引无数英豪竟折腰!皇室敢惹我?那就颠倒这乾坤,让皇朝更迭!敢欺我夫君?那就素手戏天下,让日月无光!天地敢负我?那就焚了这天地,让地覆天翻!且看她与他携手,杀尽妖孽,灭尽邪恶,诛尽残暴,掌天下之沉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魔神武

    魔神武

    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他与孙悟空称兄道弟,与关羽后羿切磋武道,与孔孟三藏论道……他为了守护至亲之人,战十万天神,闯幽冥地府,渡九世轮回,逆天地批命,不悔滔天血债,却又无愧诸天众生!这是他的故事,他是段晨,一切尽在《魔神武》本书等级:炼体境、元气境、武灵境、人武境、地武境、天武境、空武境、玄武境、真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