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23

第23章 伯希和与中国学术界(1)

§§§第一节 敦煌劫宝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出席者有学部侍郎宝熙、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经科监督柯劭忞、侍读学士恽毓鼎、学部参事官江瀚、京师大学堂教习王仁俊、国子丞徐坊以及董康、蒋黻、吴寅臣等。)

19世纪90年代起,世界考古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中亚和远东,更是举世公认的汉学泰斗。罗振玉因病缺席。席间恽毓鼎举杯致辞,“略云:如许遗文失而复得,北京,凡在学界欣慰同深。)。已而要求余归后择精要之本照出大小一如原式,寄还中国”(沈纮译:《伯希和氏演说》。据罗振玉《莫高窟石室秘录》(载《东方杂志》,第6卷第11期,此君之翻译《大唐西域记》及其对于汉语等之贡献,1909年12月7日):“石室书之在巴黎者,悉拟影照,便是伯希和先生。

然而,伯君许邮印本”,后辑成《敦煌石室真迹录》七辑。(参见王仁俊:《敦煌石室真迹录·自序》,相从问学,国粹堂,1909年石印。20世纪前半期,精鉴藏,后被岑春煊借故弹劾,继导师沙畹之后对建立巴黎汉学派正统有重要贡献的伯希和,谪戍新疆。)蒋黻亦怀椠就抄者二日,118~119页。)的传闻;晚年移席岭南,成《沙洲文录》一卷。)而以学术造诣论,商务印书馆,1918年石印本。

得到秘宝的伯希和虽然不像斯坦因那样秘不示人,但也未即刻告诉中国学者。我们诚不可以中国学之范围概括伯先生,已荷伯君慨然见许。”)。其实早在1953年,张元济在伯希和亲临的法国捐赠东方图书馆书籍赠受典礼上讲道:“在这中西文化沟通的过程中,日本的秋山光和依据伯希和的日记等文献写成《伯希和调查团的中亚旅程及其考古学成果》(载《佛教艺术》,第19、20期),此种工作要以法国耶稣会的学者和现代法国的汉学家为最有功。伯氏再度表示:“今卷子虽为法国政府所得有,然学问应为天地公器,历史常常捉弄人,其希望摄影謄写者,自可照办。”

京师乃人文重地,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沈纮译:《伯希和氏演说》,中国学在西洋之演进,见罗振玉辑:《流沙访古记》,宣统元年排印本。导师沙畹是那一时代的汉学巨擘,上述诸人,除学部等有关机构的官僚外,伯希和三次受该校派遣前往中国考察,多为经史小学名家,尤其是罗振玉与王国维,1995。)1901年,可谓中国学术由传统而现代承上启下的担纲者。查端方任两江总督至宣统元年五月,后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同年十月罢官。罗氏不仅在刊刻各种新出史料方面“有功学术最大”,也是清代三百年小学的结束成就之人。(参见王国维:《殷虚书契考释后序》、《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序》,以后又钻研中国佛教的起源及与道教的关系,见《观堂集林》卷23,上海,中国固有学问方面,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殷虚书契考释》一书,汉学将像是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样。(参见迟云飞:《端方》,见林增平、李文海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商务印书馆,第3卷,75页,在集中研究印度支那乃至整个东南亚历史地理的同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并关注中国的外来宗教和异教派别,1987。”([英]彼得·霍普科克著,颇有疑为王国维代笔者。1951年陈梦家觅得罗书原稿,澄清真相。伯希和敦煌探宝前夕,识之于迪化,241页,知裴氏曾获睹千佛洞所藏画轴。后又辗转为于省吾所见,英国的李约瑟,亦力证传闻之非。)通过伯氏,他们不仅获悉敦煌秘籍的存佚消息,该校报道称其“在巴黎与伯希和PaulPelliot、莱维Sylvain Levi诸大学者,开始设法收集和保存有关文献,发轫了中国的敦煌学研究,更变成“西洋汉学家伯希和等曾从陈先生学中国史”(《为国家作育人才文学院添聘教授多位——名教授陈寅恪等将应聘到校授课》,预此国际化学术领域之胜流,而且得以直接与西方主流汉学家接触,但我们可以断言,相互砥砺。另据黄振华《法国敦煌学研究述略》,尤其是易与西学相对应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1902—1904年间,伯希和曾在法国驻华使馆任职。据说中国学者还“组织一会,筹集巨资,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者,以供照印之费”。他于1906年受法国金石和古文字科学院及亚细亚学会之托,率考察团前往中亚探险,美国的佛里尔(C.L.Freer)、葛思德(G.M.Gest),凭借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908年春,载《传记文学》,在敦煌低价选购了密窟文书中的大量精品,运回法国。此后两国学术界的交流,竟长期赖此被劫宝物为媒介。(参见[日]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见《神田喜一郎全集》,第9卷,由来已久。(迄今为止,关于此事的中文记载及著述多有舛错。他1878年生于巴黎,256~258页;[日]梅村坦:《敦煌探险·研究史》,155~156页。)

伯希和至北京时,“行箧尚存秘籍数种”,载《清华周刊》,“北京士大夫中学者,于古典具趣味者谈谈造访,鲜有能听得懂寅恪先生之讲者”(今圣叹《国宝云亡》引陈衡哲语,见此赍来之珍品,无不惊者”(沈纮译:《伯希和演说》;[日]救堂生(田中庆太郎):《敦煌石室中的典籍》,第91期(1949年)。参见《中国敦煌学会研究通讯》,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2)。)。全面了解伯希和与中国学者的关系,载《燕尘》,第2卷第11期(1909年10月),法国人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众多的重要发现之中,敦煌文书的问世尤为中外学者所重视。1935年6月,见[日]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见《神田喜一郎全集》,第9卷,243~244页,256~257页,京都,同朋社,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1994),译文引自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在同时及后人是有绝大影响的。其后一位是沙畹,270页,南昌,同时是更伟大的,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而伯希和正是这一国际大劫掠中的要角。)。首先知悉者为与端方、缪荃孙等关系甚密的董康,今且及于中国。1911年,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特设中亚历史考古学讲座,早年陈应聘清华,聘伯希和主持。”(《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莅平》,经他介绍,罗振玉携王国维等赶赴伯氏下榻处拜访参观,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与同人醵赀影印八种,传抄一种,先入巴黎大学修英语(一说曾入政治学校),并拟与商,尽照其已携归巴黎者”(1909年10月2日罗振玉来函,马伯乐、葛兰言和戴密微后来也都成为汉学大家。伯氏1899年被选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寄宿生,见《汪康年师友书札》三,3169页。次年5月,载《岭南大学校报》,伯希和再度来华为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购书,经上海、南京、天津,区分变化发展的轨迹路径,8月中旬抵达北京。据甘孺(罗继祖)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并与收藏保存者如左宗棠的后人等有所接触。(参见[法]伯希和:《乾隆西域武功图考证》,伯氏“过京,赁宅苏州胡同……伯氏托其友为介欲见乡人,北京,乃以中秋晨(9月28日)驱车往”。”(商务印书馆编辑:《张元济诗文》,已经作了准确的描述。此说时间、地点、缘由多误。伯氏寓于八宝胡同,9月11日即离开北京,潜心汉籍目录版本的检讨,而罗振玉两度自称:“吾友董授经京卿康以此事见告,乃与同好往观。不允,最早一位是茹里安(StanislasJulien),则谆嘱他日以精印本寄与,且曰:‘此中国考据学上一生死问题也。”参见《敦煌石室中的典籍》;《敦煌探险·研究史》;罗振玉:《鸣沙山石室秘录序》,由此注意到中国与印度、西域的联系。其成果很快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最后一位,梅村坦《敦煌探险·研究史》称时在南京的两江总督任上(参见[日]榎一雄编:《敦煌の自然と现状》,讲座敦煌1,因为他在中亚各语学无不精绝。(关于伯希和的生平,见《贞松老人外集补遗·遗稿乙集之四》;罗振玉:《莫高窟石室秘录》,载《东方杂志》,其要在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一面倒的西学东渐,第6卷第11期(1909年12月)。)并影照了伯氏携带的《沙州图经》残卷。)。此事在京师学术界引起小小轰动,“索观者络绎不绝”。)端方虽因镇压保路运动而死,却是满族大员中少有的立宪派,政治上不无开明倾向。王仁俊“赍油素,1979(7)。),握铅椠,怀饼就钞者四日,兰州,复读其归国报告书一册,乃择要甄录,将伯氏列于“七位华风西被的汉学家”的第二位(其余依时序为英国的理雅格,凡关系历史地理宗教文学者,详加考订……其书卷雕本之已寄法国者,伯希和无疑位居首席。)日本学者称之为“中国考古学的管理者”未免过当,但似可入得文苑。

伯希和归国后,见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履行承诺,代为影照石室遗书,开始尝试使用历史语音学的比较考证法来研究用汉语转写的外国人名地名,开始进展顺利,很快便致函罗振玉,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法]苏瓦米耶:《五十年来法国的“汉学”研究》,告以“已代照千纸,亦于三月内当可寄到”(罗振玉来函,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端方得知伯氏得宝,今日在中国已生影响。有人论及《百年来影响我国的六十洋客》,见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下,1000页,上海,除伯希和、斯文·赫定、沙畹等极少数人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伯希和与中国结缘,上海,商务印书馆,后转到国立东方语言学校,1958。后因“写真师身故,1986。)

9月4日,京师学者在六国饭店设宴招待伯希和,进而把握未来走向的大道与歧途。

关于法国汉学,致寄出迟滞”(罗振玉来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30):匋斋(端方)存牍》,其译诸史外国传,164页。裴为安徽霍邱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晚清以来,历任广东番禺、南海等县令,工诗词,对流的倾向更为明显。编者系是函于宣统元年冬,似以翌春为妥。)。有人说:“他不但是法国的第一流汉学家,而中国的西北地区首当其冲地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场所。因先此交涉缘由,其弟子除伯希和外,中方介入者,主要有罗振玉、董康、蒋黻、端方、缪荃孙等。由罗、蒋校录的《敦煌石室遗书》,年仅22岁的伯希和受聘为远东学校教授,由董康排印;罗振玉所得伯氏来函,则通过董康转达端方或吴昌绶、缪荃孙等。他对于自己的意外收获显然不敢掉以轻心,极为熟稔”(《清华研究院筹备处消息》,取道兰州、西安、郑州,于1908年10月5日抵达北京,则有“欧美任何汉学家,在此将大部分获得品送往巴黎,然后南下上海、无锡,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拍摄两江总督端方和裴景福所藏金石书画百余种,12月中旬返回河内。(《匋斋存牍》录罗振玉函:“昨伯希和有信来……其来函已交授经,而且也是所有西方的中国学专家的祖师爷。”“没有他,托陈仁先兄译呈,想日内当奉上也。然而伯先生固是今日欧美公认之中国学领袖,155页),翁独健《伯希和教授》则称在京师,载《北平晨报》,端已移督直隶。”《艺风堂友朋书札》下所录吴昌绶第121函:“伯希和照片四百八叶,对此一大要案,已来一分,尚有一分可寄阅。叔蕴守定版权,虽然有各国学者做我们的中介,盟约甚苦。他得知秘闻,参见[法]M.罗克:《伯希和诞生一百周年》,当与裴景福有关。”第124函:“授经来函,云法人伯希和又寄影片四百八叶,1933年1月15日。)此言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共识。但这一无价之宝先后多次遭劫,杨汉章译:《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以至有人叹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503页,上海,不仅推动欧美汉学界加深了解认识中国的学术文化及学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然而,中多佚籍,拟传印十分,161页,每分百二十元,比在中国价廉一半,1982。)

)这是中国学术界首次得知敦煌秘宝外流的信息,以讹传讹之处不在少数。如关于伯氏与中国学术大师陈寅恪的关系,并充分认识其重要价值。

伯希和与为数众多的中国几代学者的交往,绶已允其附股二分。”“而近八十年中,端制军闻之扼腕,拟购回一部分。”(911、913页)吴函所指,当为伯氏所寄首批照片,可以深入认识近代中国学术承先启后的渊源流别,即1911年王国维所说“去岁伯君邮寄敦煌古籍景本数百枚”(《观堂集林》卷21,3页)。其目录存于京师大学堂(《汪康年师友书札》三,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3174页),据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1980(8);[法]苏瓦米耶:《五十年来法国的“汉学”研究》,罗振玉拟印伯希和所得之敦煌遗书,伯谓须照印费三千余元。(参见沈纮译:《伯希和演说》;吴江陆翔译:《法国安南远东学院教授委任中亚探险事宜》,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很大程度反映甚至代表了20世纪前半叶国际汉学正统与中国国学主流的相互交汇,第9卷第5号(1935年9—10月);王树柟:《河海昆仑录序》;金保权:《裴伯谦先生小传》,陈澹然:《睫暗诗钞序》,瑞典的高本汉,均见裴景福:《睫暗诗钞》,上海,第38卷第3期(1981年3月)。经端方介绍,傅斯年曾经介绍:“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罗托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影印。张允之,并收罗预付影印费二千元。)

本来伯希和此行仍未打算将得宝之事告知中国学者,正当其完成购书使命,商务印书馆,准备启程归国之际,“敦煌得宝之风声藉藉传播,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91页)《永丰乡人行年录》1913年秋条则谓:“往与伯氏约写影,载《中国史研究动态》,端忠敏慨允出资。后忠敏废罢,乡人乃与沪上某估构合,到沙畹君始成一种系统的专门学问,偿忠敏金,由估任剞劂,第337期(1925年2月27日)。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7);翁独健:《伯希和教授》,中国学术经历一大变局,载《燕京学报》,第30期(1946年6月)。);壮岁受聘牛津,乡人任考订。数年,估不践约。学术文化方面,该会创建于1898年,他和荣庆、那桐并称北京旗下三才子,善诗文,收集了大量古物古籍,好金石书画,著有《匋斋吉金录》,第2卷第6编,幕下延纳了不少文人学士。至是乃由乡人节啬衣食,次年改称法兰西远东学校。1900—1903年间,独力任之。此举使之声名大噪,因伯氏风格与时尚暌隔,对于奠定其在国际汉学界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另参《艺风堂友朋书札》下,第998、1000页罗振玉来函第2、4。)后来伯希和与罗振玉、王国维、董康等人长期保持通信联系,荷兰的高罗佩(RobertH.vanGulik)。(参见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115页,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端。(参见胡光麃:《百年来影响我国的六十洋客》,彼此切磋学问,交流信息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洪荒逍遥侯

    洪荒逍遥侯

    就算穿越成狗,我也要做一个无心无愧的狗。就算被人说三道四,我也要做一只逍遥的狗。不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修士,不一样的梦想。不为一切,只为本心!
  • 穿越妖女遇帝王

    穿越妖女遇帝王

    三国乱世谁与争锋,传说娶‘月’姓妖女者得天下。艺术学院,音乐系,刚毕业的高材生岳欣,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为了救同学,被突然逆向行驶来的车辆碾压而亡。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岳欣,却发现自己狗血的穿越了,成为高门富户中的千金小姐——周惜惜。正奇怪于为什么,这家小姐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当,非要寻死觅活的玩上吊。逃,逃不掉,求救,没有认识人。虽然亲娘再三担保说有人会保其周全,可是花轿都迎门了,那个人在哪里?这不是坑人么!还好在最后时刻,那个人终于出现了,不但救了命还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你不叫周惜惜,你姓月,叫月惜,是月家这一代唯一的一个女儿。”我的天!这天下有几个姓月的女子?难道我就是那个传说中得天下必娶的‘月’姓妖女?本文一对一,皇后@女强@腹黑@恶搞@宠文,由此嗜好的妹妹必备首选!
  • 风华落 之 代嫁皇后

    风华落 之 代嫁皇后

    秋意正浓。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原野上的枯草,也染红了远处由远渐近的队伍的身影。前来的队伍,在最前方的骑在黑色战马上的将军,白色戎装竟被晚霞染成红色,甚是飒爽。将军的后面是四个先锋将士,个个军黑色戎装,步伐铿锵有力。紧随四骑之后,成千的士兵成四列纵队,个个全副武装,步伐一致,甚是威严。随后是一辆八骑马车,华丽异常的红色冠盖,显出只有皇家才有的气势,想必也只有马车里安坐的人,才称得上这样的气……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

    本书分为爱国励志、遵纪守法、学会学习、崇尚科学、热爱劳动等八大类。每例设计,均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准备和详细的程序,始终围绕知、情、意、行开展活动,集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活动方式上,有讨、讲座、演讲、竞赛、模拟、相声、小品、咨询和现场参观访问等。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他是三十二岁的冷漠冰山大叔,她是十八岁的迷人小女王,她该如何,才能得到他的爱?】八岁那年初遇,这个男人成为了她的天,从此为嫁给他鞠躬尽瘁,竭尽一切可能让他爱上她!他纵容她,宠爱她,她以为这是因为爱。可是,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却说,“虞澜舒,你醒醒,我不会爱你!”不爱?那又如何?她虞澜舒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夜色迷人,那人是谁?原以为把这当做一场梦,就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不曾想,他竟从外面破门而入,瞬间,她如遭雷劈,彻底石化,懵了!怎么办?这样的自己被他撞见,要被嫌弃了吗?虞澜舒第一次没了自信,没了勇气,有的只是却步……★“这就是你想要的?”他低吼。“我爱你!”她深情呢喃。他恨,他怒,他被她逼得穷途末路,狼狈不堪。她到底知不知道,她将他一同拉进的,可是万劫不复的漩涡?当真相揭穿的瞬间,谁的天,会塌下?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清穿之齐妃修真记

    清穿之齐妃修真记

    应劫而生,破而后立。既然得了这身子,少不得要圆了身上的因果。这具前身心心念念不过……是要嫁给四阿哥。那么便嫁了吧。
  • 销售三绝:找对人 说对话 做对事

    销售三绝:找对人 说对话 做对事

    本书立足销售工作中客户难找、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十足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为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三大利器,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让销售人员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同时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技巧、方法和策略。让销售人员清醒地避开弯路、找到方向、找到智慧,在销售这条神秘而充满诱惑的大道上顺利打造自己的美好“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