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迈入了由乱转治的门槛,本可开辟一番宏图大业,但是隋炀帝的昏庸残暴断送了大好时机。取而代之的唐朝在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治理下,迎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极盛时期的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流频繁,气势恢宏,生机盎然。唐都长安汇聚了来自亚洲各国的商人、留学生和朝拜者,大唐帝国成为了与阿拉伯帝国并称的世界性大帝国。如今,唐诗流传千古,其中尽藏唐朝的荣华与沧桑;唐人街遍布天下,堪称这个王朝在全世界留下的永恒记忆。
一、隋的短暂统一与唐的国家建制
中国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后,到隋朝时再次统一。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到公元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重新建立了上承秦汉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隋朝在杨坚在位时颇为繁荣,但其子隋炀帝杨广继位后,穷奢极欲,暴戾无道,激起全国十余路义军的反抗。公元618年,自太原起兵的李渊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唐朝经过数年征战,相继平息各地割据势力,建立了巩固的中央集权统治。
唐初的国家建制基本是承袭隋制,只是比隋制更加完备,更加周密。其中,以中央机构建制中的三省六部制及集教育与选官制度于一体的科举制影响最为巨大,为后来的王朝所效法。
三省六部是主要中央机构的简称。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中书省掌决策,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为侍中;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拟定诏书,再由门下省审议复奏,最后交付尚书省执行。因此,尚书省是最高的执行机关,掌全国行政。
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设正副长官尚书、侍郎。吏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绩等,户部掌管田户、赋税、度用等,礼部掌管礼仪、祭祠、朝贡、科举等,兵部掌管武选、车马、甲械等,刑部掌管刑法诉讼、审计等,工部掌管土木营建、屯田等。每部之下有四属司,共二十四司,六部二十四司负责处理全国各类具体的行政事务。
三省合行议事的最高机关是政事堂。三省的长官和其他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官员,都称为宰相。所有政令,须经政事堂开会议决,由皇帝签字,再由政事堂盖印后,方可生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非法的。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六部之间各有分工,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便于皇帝掌控平衡,以免大权旁落。
唐朝在中央还设有监察百官的机关御史台,其正副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下辖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主要职责就是弹劾中央和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参与大狱的审讯。
科举制开创于隋,以分科举士而得名。为了破除魏晋以来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员的做法,隋文帝设置了"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决定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又增设了明经、进士二科,进一步扩大通过才学选拔人才的范围。唐承隋制,设置了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后三科是关于法律、书法、算学的专门科目,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科和进士科都是考经书和时务策,前者重经书,后者重时务策。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被看重。
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长安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同榜的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除"岁举"之外,还有"制举",即皇帝根据临时需要增设科目,考试过关者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开始实行"殿试",过关者都是"天子门生",此外,还增设了"武举",以便选拔武官,使得科举制更趋于完备。
科举制度以封闭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不论考试生徒的出身门第,唯才是举,能从较广泛的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能使一般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隋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这两项制度的改革都是唐太宗在位时进行的,对后世影响深远。三省制在元朝灭亡之后,被明朝废除,而六部制沿用至清代;科举制自隋唐一直沿用到晚清,至20世纪初才被废除,它被誉为古代世界史上最早和最完备的文官考试制度。
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公元626年,唐高祖次子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虽为高祖次子,但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就体现出很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是唐朝建国的大功臣,享有很高的威望。
唐太宗见证了隋朝灭亡的全过程,深知百姓之重。听从魏徵等臣僚的建议,推行"以静求治"的基本国策。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在具体的施政方面,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的实行对缓解民困、发展生产、增加税收有直接作用。均田制规定给有劳动力的农户以数目不等的永业田,鼓励农户开辟荒山。租庸调法规定:有劳动力的男子每年要缴纳租粟二石,调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服徭役二十天,也可纳绢或布替代服徭役,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称为庸。此举既稳定了农户的田产,也保证了农户的农忙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唐太宗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反对意见,善于任贤纳谏。唐太宗广用人才,"任官惟贤才","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一时人才济济,如出身微贱、善于进谏的魏徵,农民起义军杰出将领秦叔宝、徐世责力,有定社稷之才的房玄龄、杜如晦,出身名门、"雅有武略"的国舅长孙无忌。君主"纳忠谏",大臣"进直言",和谐的君臣关系使得朝政通畅。
最突出的是"诤臣"魏徵。魏徵原是李世民兄长李建成的谋臣,曾参与打击李世民的斗争之中。后来,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取得政权,对魏徵不嫌旧恶颇为敬重,委以重任。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唐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魏徵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于据理力争,从不退让,唐太宗虽然贵为皇帝,对他也敬畏三分。有一次,唐太宗本来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的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正在把玩,恰好魏徵过来奏事,唐太宗赶紧将其藏在怀中。魏徵以为此类爱好易玩物丧志,上行下效,久而久之会败坏朝政,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唐太宗也无可奈何。
唐太宗到统治后期,逐渐怠惰,追求奢靡。魏徵向唐太宗上《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唐太宗不要安逸享乐,骄傲自满,自行其是。贞观十六年(643),魏徵因病去世,唐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在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余年里,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稳定。史书形容道:"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焉",出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少有的繁荣景象,因此唐太宗在位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唐高宗李治继位。李治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又体弱多病,于是委托皇后武则天处理朝政,"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开始专权,临朝称制,相继废掉了唐中宗、唐睿宗。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女人做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也有违当时的礼制。骆宾王在征讨武则天的檄文中说:"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指武则天依仗自己的美貌不肯谦让,善于在君王面前进谗言,又善于迷惑君主;"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还想窥窃帝位。不过,武则天虽然暂时篡夺改立了周朝,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使贞观之治得以延续。
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继位,李氏王朝得以恢复。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公元713年,改年号为"开元"。
唐玄宗在统治前期,"依贞观故事",学习唐太宗,善纳谏言,任用贤才,启用姚崇、宋璟等贤士为宰相,实现了朝政清明。在官员任用上,实行"出入常均",即京官和地方官经常进行交换,选有才识的京官为都督、刺史等地方官,选有良好政绩的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到京城为官,这既加强了地方治理,也提高了各级各地官员的执政能力。唐玄宗还亲自进行殿试,主持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选优汰劣。因此,史称唐玄宗统治前期"多士盈庭"、"贤臣当国"。
唐玄宗执政之初,能"抑欲而昌",自上而始,要求百官抑情损欲,厉行节俭,禁止厚葬,屡禁社会奢靡之风,逐步形成了"返朴还淳"的社会风气。还实施"仁政",统一征收租庸调,方便农户,禁止放高利贷,治理灾荒,减轻农户负担;同时,完善法制,以宽仁为本,慎用刑罚。
史书形容说,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社会秩序井然,大唐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因此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