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4

第14章 动荡年代(2)

第三条渠道是汉族儒生士大夫通过出任胡人政权的官职,推动其汉化。儒家强调文化正统说,"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当中原的胡族政权"中国之",推行儒术的时候,汉族儒士纷纷加入其政权组织,与汉化了的胡人知识分子一起倡导儒学,促使胡文化向汉文化转向。

在胡人汉化的同时,胡文化也不断影响汉文化,促使汉人胡化。早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就很喜欢胡人的生活方式,如胡人的服饰、舞蹈、乐器、饮食,等等。十六国时期,在汉人中很流行胡人的生活方式。胡人的生活习性对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汉人习惯席地而坐,宴会时,就在地上铺上"筵",再在上面铺上"席",故吃饭有"筵席"之说,后来,汉人采用"胡床",即胡人发明的高足坐椅,就改变了席地而坐吃饭的习惯,高足家具开始流行。汉人食用奶制品也是胡化的一个表现。

与北方胡汉交会的同时,在南方,蜀、吴,以及魏、两晋在南方进行统治时,汉族与山越等少数民族也加强了融合,促进了巴蜀、江南一带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曾派万人船队达到夷洲(今中国台湾岛),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发生联系的最早记录。

三、魏晋风度与玄学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争激烈,一些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的官僚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时称"清议",这些清流名士后多遭受"党锢"之祸,丢官丧命,牵连九族,使得刚正不阿之士对政治丧失了信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

曹魏末年,司马昭专权,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终于篡夺了曹魏皇位。对于司马氏的政治野心和专权、篡权行为,不少正直之士极为反感,但又不敢刚正直言,以免在改朝换代之中像清流之士一样遭受杀身灭族之祸。他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了保全性命,回避现实,不谈政治,明哲保身,甚至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讲自己不想讲的话,行为放荡不羁,"皆以任放为达",这种处世之道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这些名士一反儒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常态,要么过分讲究,涂脂抹粉;要么不修边幅,故意穿着破烂,行为放浪不羁,不拘礼节。比如,阮籍总喜欢脱光衣裤,岔开双腿而坐,称为"箕踞",这相对于儒士倡导的席地而坐,是十分不礼貌的。刘伶在会见客人时,竟然一丝不挂,却还调侃地问客人:我把天地当作建筑物,把房间当作衣服,你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呢?

魏晋名士为求自我解脱,常以饮酒和服丹药自娱。刘伶、阮籍等人都很好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借酒消愁,以醉避祸。据史书记载,阮籍本来有济世大志,但因社会黑暗,有志之士总是遭遇迫害,他就脱离世事,以"酣饮为常"。他们还流行服食一种叫寒石散的丹药,一则想麻醉自己,忘却世间烦恼;二则因为向往远离世俗的神仙般的生活和感觉。何晏长期服药,慢性中毒很深,内热难耐,即使大冬天也要冷水浇身才能缓解。

还有一种名士则隐居山林,逃避现实。魏晋时,不少名士为保持正直的人格和气节,不想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同时,又不想放荡形骸,毁坏自身形象,他们就洁身自好,到深山老林中隐居,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时称"隐士"。有个叫孙登的隐士,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以弹琴自娱,很少与人说话。司马昭派嵇康去与他说话,他竟一言不发,三年之中没有回答嵇康的任何问题。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幅与世隔绝、诗情画意般的乌托邦式的生活画卷,反映了士人隐逸的目的:"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与魏晋风度同时盛行的是玄学。玄学是魏晋风度在思想上的显现。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政治腐败,政纲不振,使名教日渐颓废。两汉经学作为"官学",为给皇室正统做注而变得繁琐僵化,过于拘泥迂腐,甚至与谶纬之学相结合,变得有些荒诞。至魏晋,儒家经学"已为世人所厌","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甚至有人认为六经是"圣人之糠秕"。儒家纲常名教也遭受严重挑战,"儒者之风益衰"。不少读书人不再信从儒学,纷纷以追求"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于是产生了玄学。

《老子》、《庄子》、《周易》,在魏晋时被称为"三玄",玄学就是对这三部典籍进行阐释的学说。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正式开创玄学的是何晏和王弼。他们精习《老子》、《庄子》,以老庄之学解释《周易》、《论语》,这是玄学的第一阶段。何晏、王弼等人力图调适儒道思想,抛开两汉儒家正统思想的神学外衣,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形成了"贵无"的思想体系,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并以"无"附会社会现实,认为"无"是自然,名教是"有","有"出于"无",那么,"名教出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种谈玄说道,以道解儒的做法和思想既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也很得士人们的喜爱,玄学从此开始盛行,逐渐风靡天下,名士们无不以谈玄自矜。

在何晏被司马氏所杀,王弼病逝之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对司马氏标榜名教、大杀异己、蓄意篡魏的行为非常反感,相率以老庄为师,反对名教,崇尚自然,在思想言论上,诋毁经学,指斥"六经未必为太阳",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高唱"越名教而任自然",鄙视所谓的名教礼法之士,讥讽他们是"裤中之虱",在行为上使酒任性,玩世不恭,甚至以裸体为乐,追求所谓的"通达",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绝望。这是玄学的第二阶段。

到西晋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开始融合儒道,认为老庄兼顾名教与自然,名教即自然,以道家神仙养生之术为内,以儒家入世治世之道为外,此乃老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力图使"儒道为一"。同时,他们把名教即自然的观点运用到现实政治中,认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合理的。这是玄学的第三阶段。

西晋灭亡之后,玄学在北方就逐渐消失了。在南方的东晋,玄学也逐渐渗透到佛教教义之中。

玄学摈弃世务,专谈玄理,强调理性思辨,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玄学的发展使得魏晋时期成为中国先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四、敦煌、云冈与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学衰微,佛教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被中国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虽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但汉人出家为僧却被政府明确禁止。曹魏时期为"汉地沙门之始",出家的汉人越来越多。

至两晋南北朝时,产生了不少"高僧",他们与外来传教之士共同传播佛教,调和佛教、道教、儒学。后秦有个僧侣叫法显,他西行取经,历时13年,译出佛教经典百万余言。随后,鸠摩罗什从龟兹来中原传教,他精通梵文和汉文,译出98部佛教经典。东晋的佛学大师道安集汉代以来的佛教般若、禅法二系之大成,其弟子慧远精通大乘、小乘佛教,既强调佛法为"不变之宗",维护佛法本义,又用佛学融合儒玄,努力建立中国化佛教。南方另一高僧竺道生提倡"顿悟"说,倡言"一阐提人(即没有善性的恶人)皆得成佛",只要诚心信佛,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直至南朝梁时,产生了一个融合儒道释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即在浙江天台山创立的天台宗。佛教中国化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下令灭佛,使佛教遭受了两次"法难"。

佛教的发展主要有两大物化标志,一是广为兴建寺院,"天下名山僧占多",各地寺院广布。二是建造巨型石窟,雕刻佛像,石窟是随着佛教东传而在北方各地由西向东陆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珍宝,在今天的甘肃、山西、宁夏、陕西、河南、四川、新疆等地都保存有许多石窟和数以千计的佛像,最著名的是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崖、榆林窟、水峡口四处,其中以莫高窟最负盛名。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上,全长1600多米,现存石窟492个,其中,开凿于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有32个,现保存完好和经过修复的佛像有2450尊,有壁画25000多平方米。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据史书记载,在这一年,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他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有一天他来到鸣沙山,忽然看见一片金光,有上千个金佛在闪烁,于是,他就开凿一个石窟,雕刻了一尊佛像。随后有个叫法良的禅师,路过此处,就在乐僔所造的石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以后只要有禅师到此,都会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至隋唐时,已有1000多个石窟,故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这些石窟洞里藏有不少佛经,在1900年,被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莫高窟从此闻名于世,也引来了不少国内外考古学家和盗宝者,洞内的藏经与珍宝大量被盗,石窟上精美壁画也受到严重损毁。现在,敦煌莫高窟得到很好保护、维修,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北崖,东西绵延1公里多,现存石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多个,其中,最高的有16.8米。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公元460年,沙门统昙曜为了弥补北魏太武帝灭佛所造成的影响,弘扬佛法,显示佛的尊严,在力主复兴佛教的文成帝的支持下,在北魏首都平城西边的武州山上,"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这五所石窟后来被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开篇之作。云冈石窟大部分建造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至孝明帝时才建造完毕。

龙门石窟,位于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河南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又称西山)和香山(又称东山),这两座山古称伊阙,所以龙门石窟又名伊阙石窟。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确切时间至今尚无法确定,有的说是公元497年,有的说是宣武帝景明初年(500),有的说是正始二年(505)。龙门石窟从北魏开始,中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诸朝,历时四百多年建造而成,至今还保存有石窟1352个,佛龛2100多个,佛塔39个,佛像近10万个,其中,大部分造于唐代。

此外,甘肃永靖县灵炳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也是兴造于北魏、南北朝时的著名石窟。

这些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雄浑,堪称雕刻和绘画艺术的精品,是儒道释相融而生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是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吸引着海内外的无数游客。

同类推荐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夫君请躺好

    夫君请躺好

    有一种爱叫做相濡以沫。有一种爱叫做相忘江湖。还有一种爱却叫作……为民除害。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暖床,谁先躺下,不可说,不可说……女主医术超群,性情淡泊,凡事均不在意————面瘫。男主绝色情深,性情纨绔,凡事均有算计————腹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领导的条件

    领导的条件

    每个人都具备做领导潜能,不同的是,有的人将其发扬光大,于是如愿以偿成为领导,有的人毫不在意,或自暴自弃,只能做一个普通人。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领导需要那些条件,你离这些条件还差多远,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将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领导。
  • 谁在宿命里勇敢

    谁在宿命里勇敢

    叶枫从一个程序设计师沦落到黑网吧管理员,从北京到西北,从拥有事业和爱情的幸福小子到痛苦失恋、母亲离世的悲惨命运,紧接着一个离奇的命案又引出了诸多迷离的线索,当被指证为凶手的他为了洗脱自身的嫌疑而不得不选择出逃,却发现有人暗中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制造了更难以想象的复杂陷阱。
  • 水土一方

    水土一方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从前的从前的从前,世上原本就无人烟。狼奔豕突,虎豹结伴,野兽横行,豺狼当道。一日,女娲巡天,忽觉本该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却无一主宰。尽收眼底的是弱肉强食,茹毛饮血,暴殄天物,尸骨遍野。所望之处,弥漫着无所不在的血腥之气。如此乾坤,不寒而栗。不由心生一念,用泥捏人,并由其来主宰世界,定会姹紫嫣红、光彩夺目。于是,女娲信手拈来水土,背着天神,给了人与动物截然不同的四肢和躯体,又点化了大脑和心灵,使其有思想,会思维。从此,世界上便有了人,人与水土生死攸关的联系也由此而形成。
  • UFO之谜

    UFO之谜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有关UFO的一些传说,很多见诸当年的报刊,诸如“空中奇遇”,“神秘的失踪”,“天外来客”等等。美国政府两次成立科学家小组,对UFO资料进行研究,民间也成立了许多UFO协会组强。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UFO吸引了全世界所有人们的关注目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些有关UFO之谜逐步被人类解开,但仍有许多UFO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书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如果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关注和探索UFO之谜,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腹黑男神惹定你

    腹黑男神惹定你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眼睛一闭一睁,寡人从初来时亢奋的大一新生荣升为此时此地没人要的大四学姐,可是寡人之爱妃却迟迟不能出现。看着空荡荡锃亮锃亮的寝室屋顶,谁能忍心让我独守空房?想想还要在这个屋子中待一年,我恨不能找个白痴嫁了算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