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4

第14章 动荡年代(2)

第三条渠道是汉族儒生士大夫通过出任胡人政权的官职,推动其汉化。儒家强调文化正统说,"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当中原的胡族政权"中国之",推行儒术的时候,汉族儒士纷纷加入其政权组织,与汉化了的胡人知识分子一起倡导儒学,促使胡文化向汉文化转向。

在胡人汉化的同时,胡文化也不断影响汉文化,促使汉人胡化。早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就很喜欢胡人的生活方式,如胡人的服饰、舞蹈、乐器、饮食,等等。十六国时期,在汉人中很流行胡人的生活方式。胡人的生活习性对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汉人习惯席地而坐,宴会时,就在地上铺上"筵",再在上面铺上"席",故吃饭有"筵席"之说,后来,汉人采用"胡床",即胡人发明的高足坐椅,就改变了席地而坐吃饭的习惯,高足家具开始流行。汉人食用奶制品也是胡化的一个表现。

与北方胡汉交会的同时,在南方,蜀、吴,以及魏、两晋在南方进行统治时,汉族与山越等少数民族也加强了融合,促进了巴蜀、江南一带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曾派万人船队达到夷洲(今中国台湾岛),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发生联系的最早记录。

三、魏晋风度与玄学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争激烈,一些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的官僚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时称"清议",这些清流名士后多遭受"党锢"之祸,丢官丧命,牵连九族,使得刚正不阿之士对政治丧失了信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

曹魏末年,司马昭专权,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终于篡夺了曹魏皇位。对于司马氏的政治野心和专权、篡权行为,不少正直之士极为反感,但又不敢刚正直言,以免在改朝换代之中像清流之士一样遭受杀身灭族之祸。他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了保全性命,回避现实,不谈政治,明哲保身,甚至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讲自己不想讲的话,行为放荡不羁,"皆以任放为达",这种处世之道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这些名士一反儒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常态,要么过分讲究,涂脂抹粉;要么不修边幅,故意穿着破烂,行为放浪不羁,不拘礼节。比如,阮籍总喜欢脱光衣裤,岔开双腿而坐,称为"箕踞",这相对于儒士倡导的席地而坐,是十分不礼貌的。刘伶在会见客人时,竟然一丝不挂,却还调侃地问客人:我把天地当作建筑物,把房间当作衣服,你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呢?

魏晋名士为求自我解脱,常以饮酒和服丹药自娱。刘伶、阮籍等人都很好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借酒消愁,以醉避祸。据史书记载,阮籍本来有济世大志,但因社会黑暗,有志之士总是遭遇迫害,他就脱离世事,以"酣饮为常"。他们还流行服食一种叫寒石散的丹药,一则想麻醉自己,忘却世间烦恼;二则因为向往远离世俗的神仙般的生活和感觉。何晏长期服药,慢性中毒很深,内热难耐,即使大冬天也要冷水浇身才能缓解。

还有一种名士则隐居山林,逃避现实。魏晋时,不少名士为保持正直的人格和气节,不想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同时,又不想放荡形骸,毁坏自身形象,他们就洁身自好,到深山老林中隐居,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时称"隐士"。有个叫孙登的隐士,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以弹琴自娱,很少与人说话。司马昭派嵇康去与他说话,他竟一言不发,三年之中没有回答嵇康的任何问题。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幅与世隔绝、诗情画意般的乌托邦式的生活画卷,反映了士人隐逸的目的:"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与魏晋风度同时盛行的是玄学。玄学是魏晋风度在思想上的显现。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政治腐败,政纲不振,使名教日渐颓废。两汉经学作为"官学",为给皇室正统做注而变得繁琐僵化,过于拘泥迂腐,甚至与谶纬之学相结合,变得有些荒诞。至魏晋,儒家经学"已为世人所厌","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甚至有人认为六经是"圣人之糠秕"。儒家纲常名教也遭受严重挑战,"儒者之风益衰"。不少读书人不再信从儒学,纷纷以追求"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于是产生了玄学。

《老子》、《庄子》、《周易》,在魏晋时被称为"三玄",玄学就是对这三部典籍进行阐释的学说。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正式开创玄学的是何晏和王弼。他们精习《老子》、《庄子》,以老庄之学解释《周易》、《论语》,这是玄学的第一阶段。何晏、王弼等人力图调适儒道思想,抛开两汉儒家正统思想的神学外衣,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形成了"贵无"的思想体系,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并以"无"附会社会现实,认为"无"是自然,名教是"有","有"出于"无",那么,"名教出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种谈玄说道,以道解儒的做法和思想既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也很得士人们的喜爱,玄学从此开始盛行,逐渐风靡天下,名士们无不以谈玄自矜。

在何晏被司马氏所杀,王弼病逝之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对司马氏标榜名教、大杀异己、蓄意篡魏的行为非常反感,相率以老庄为师,反对名教,崇尚自然,在思想言论上,诋毁经学,指斥"六经未必为太阳",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高唱"越名教而任自然",鄙视所谓的名教礼法之士,讥讽他们是"裤中之虱",在行为上使酒任性,玩世不恭,甚至以裸体为乐,追求所谓的"通达",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绝望。这是玄学的第二阶段。

到西晋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的玄学之士开始融合儒道,认为老庄兼顾名教与自然,名教即自然,以道家神仙养生之术为内,以儒家入世治世之道为外,此乃老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力图使"儒道为一"。同时,他们把名教即自然的观点运用到现实政治中,认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合理的。这是玄学的第三阶段。

西晋灭亡之后,玄学在北方就逐渐消失了。在南方的东晋,玄学也逐渐渗透到佛教教义之中。

玄学摈弃世务,专谈玄理,强调理性思辨,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玄学的发展使得魏晋时期成为中国先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四、敦煌、云冈与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学衰微,佛教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被中国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虽有不少人信奉佛教,但汉人出家为僧却被政府明确禁止。曹魏时期为"汉地沙门之始",出家的汉人越来越多。

至两晋南北朝时,产生了不少"高僧",他们与外来传教之士共同传播佛教,调和佛教、道教、儒学。后秦有个僧侣叫法显,他西行取经,历时13年,译出佛教经典百万余言。随后,鸠摩罗什从龟兹来中原传教,他精通梵文和汉文,译出98部佛教经典。东晋的佛学大师道安集汉代以来的佛教般若、禅法二系之大成,其弟子慧远精通大乘、小乘佛教,既强调佛法为"不变之宗",维护佛法本义,又用佛学融合儒玄,努力建立中国化佛教。南方另一高僧竺道生提倡"顿悟"说,倡言"一阐提人(即没有善性的恶人)皆得成佛",只要诚心信佛,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直至南朝梁时,产生了一个融合儒道释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即在浙江天台山创立的天台宗。佛教中国化不是一帆风顺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下令灭佛,使佛教遭受了两次"法难"。

佛教的发展主要有两大物化标志,一是广为兴建寺院,"天下名山僧占多",各地寺院广布。二是建造巨型石窟,雕刻佛像,石窟是随着佛教东传而在北方各地由西向东陆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珍宝,在今天的甘肃、山西、宁夏、陕西、河南、四川、新疆等地都保存有许多石窟和数以千计的佛像,最著名的是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崖、榆林窟、水峡口四处,其中以莫高窟最负盛名。莫高窟位于今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上,全长1600多米,现存石窟492个,其中,开凿于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有32个,现保存完好和经过修复的佛像有2450尊,有壁画25000多平方米。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据史书记载,在这一年,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他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有一天他来到鸣沙山,忽然看见一片金光,有上千个金佛在闪烁,于是,他就开凿一个石窟,雕刻了一尊佛像。随后有个叫法良的禅师,路过此处,就在乐僔所造的石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以后只要有禅师到此,都会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至隋唐时,已有1000多个石窟,故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这些石窟洞里藏有不少佛经,在1900年,被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莫高窟从此闻名于世,也引来了不少国内外考古学家和盗宝者,洞内的藏经与珍宝大量被盗,石窟上精美壁画也受到严重损毁。现在,敦煌莫高窟得到很好保护、维修,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北崖,东西绵延1公里多,现存石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多个,其中,最高的有16.8米。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公元460年,沙门统昙曜为了弥补北魏太武帝灭佛所造成的影响,弘扬佛法,显示佛的尊严,在力主复兴佛教的文成帝的支持下,在北魏首都平城西边的武州山上,"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这五所石窟后来被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开篇之作。云冈石窟大部分建造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至孝明帝时才建造完毕。

龙门石窟,位于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河南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又称西山)和香山(又称东山),这两座山古称伊阙,所以龙门石窟又名伊阙石窟。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确切时间至今尚无法确定,有的说是公元497年,有的说是宣武帝景明初年(500),有的说是正始二年(505)。龙门石窟从北魏开始,中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诸朝,历时四百多年建造而成,至今还保存有石窟1352个,佛龛2100多个,佛塔39个,佛像近10万个,其中,大部分造于唐代。

此外,甘肃永靖县灵炳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也是兴造于北魏、南北朝时的著名石窟。

这些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雄浑,堪称雕刻和绘画艺术的精品,是儒道释相融而生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是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吸引着海内外的无数游客。

同类推荐
  • 365天读历史

    365天读历史

    本书根据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副主席的相关谈话宗旨,为党政机关、公务员、高层领导干部出版的一部有关历史常识的书籍。本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对于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如何自觉从学习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热门推荐
  • 撕开炼狱

    撕开炼狱

    天上地下,任我仙游;神魔苍生,唯我独尊!午阳生在仙家,从小受尽宠爱,不料被他人一把推入炼狱……机缘巧合得到至尊神器,生死关头驯服异能神兽,从此挥刀斩破炼狱,誓要夺下九幽神殿!可谁知世事难料,这一刀,竟引出几十年前的一场孽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阆风

    阆风

    ” 王逸 注:“ 閬风 ,乘烟游 閬风 。山名,在 崑崙 之上。” 章炳麟 《答铁铮书》:“观其以 閬风 、 玄圃 为神仙羣帝所居,《楚辞·离骚》:“朝吾将济於 白水 兮,是即以 昆仑 拟之天上。”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扬盖造辰极,登 閬风 而緤马。”
  • 我家小姐很凶悍

    我家小姐很凶悍

    当异能特工唐云卿穿越到与其同名的废材小姐身上时;从此,人们口中的废物小姐锋芒尽现,横行天下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冤家路窄:逃婚也有爱

    冤家路窄:逃婚也有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中,本要娶邻国郡主的王爷和本要嫁青梅竹马的少主同时逃婚,在这么不巧的情况下又同时相遇,相遇之后一同躲避家人的追捕,在以为好玩的才刚刚开始之时,一个阴谋才慢慢浮出水面。女主说: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但是!我要是知道和你在一条船上,那百年前我早就跳河自杀了!男主说:哼,千年修得共枕眠,我要是早知道我这个脑袋和你躺在一个枕头上,真想回到千年前去,我先把我这脑袋砍下来塞茅房去。
  • 千面娇妻,宠成瘾

    千面娇妻,宠成瘾

    平民家的女儿又怎样?她照样能将那些害她的人玩弄于鼓掌,那么现在你们就该加倍奉还。她蓝翎从来不是好欺负的主,她摇身一变,既然之前得了她厚重的宠爱,成了H市平民区一家小饭馆的女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