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35

第35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下)(4)

3.事理无碍法界。“事”,事相(现象);“理”,理性(本体)。现象与本体,无二无别,如水即波,如波即水,交渗交彻,无碍圆融。《华严经》提出了“事”与“理”相对的观念,作为“佛智”之一,以证明佛性是一个整体。然最早阐述事与理的关系的是《庄严经论》,而详加阐发的是《佛地经论》。唐玄奘在翻译《佛地经论》和《成唯识论》时,把“真如”固定为理体,从而使以往对“理”的含混理解得以确定。智俨继承地论师的思想,用“事”、“理”来贯通和说明圆融无碍的学说。法藏进一步肯定理事的关系是体用、本末的关系。他说:“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海。理虽一味,恒自随缘,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华严经义海百门》)理是体,事是用,体用相即。又说:“尘空无性是本,尘相差别是末。”(同上)“尘空无性”指理,“尘相差别”指事。理是本,事是末。华严宗人还提出事与理有五重关系:

(1)相遍,理完整、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事中。“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华严发菩提心章》)真理、本体不可分割,寓于每一事中。同时,事虽有分限,但全同于理,“有分限之事于无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同上)事以理为体,任何一微细的事物都摄无边真理、本体。理与事如海水之周遍于波浪全体,无所不至;也如小小波浪的起动,影响及于整个海水。(2)相成,无理不成事,无事不成理,犹如由海水而成波浪,由波浪而成海水。(3)相夺,事是理的表现,是虚幻的,所以事应归属于理。万事万物唯有一理体,事灭则理显,此是由理以夺事。同时,理也不离事而存在,离事也无理,理也应属于事。

理随缘成事而理隐,此是由事以夺理。(4)相即,由上述三层关系进一步推知理与事相即,无差别的理体即差别的事象,差别的事象即无差别的理体,犹如海水即是波浪,波浪即是海水。(5)相非,一切事物本身自体的特质不变,理事各有差别,理非事,事非理,犹如海水非波浪,波浪非海水。华严宗人通过事理关系的论证,以图说明物质世界的虚幻、本体世界的真实,两种世界虽有差别而又互相统一,没有矛盾,从而说明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并不截然脱节,众生和佛也是圆融无碍的。

4.事事无碍法界。宇宙万事万物都从理体缘起。由于事与理圆融无碍,因此从理体缘起的此现象与彼现象,也是圆融无碍的。犹如海水与波浪无碍,波浪与波浪也无碍。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第一卷详细阐发了事事无碍的十个原因:(1)“缘起相由故”,事物相待而起,是相对的;(2)“法性融通故”,万物一体,即在同体上万物统一、圆融;(3)“各唯心现故”,万物都是心的显现;(4)“如幻不实故”,非实体;(5)“大小无定故”,无固定性;(6)“无限因生故”,无尽的原因所形成;(7)“果德圆极故”,佛教性果至圆;(8)“胜通自在故”,具有绝对自由的神通力;(9)“三昧大用故”,禅定的巨大作用;(10)“难思解脱故”,不可思议的解脱悟境。这是从事相分析和佛教修持两个方面去说明事事无碍的原因。在这十个原因中,法藏认为第一、二个原因最为重要,他特意又将第一个原因“缘起相由故”再分为十义:1)“诸缘各异义”,谓事物的体用各不相同,即事物的差别性;2)“互遍相资义”,谓万物互为因缘,相资相待,任何一物皆遍于他物,即近似于事物的普遍联系;3)“俱存无碍义”,谓上述差别性与普遍性具足而无妨碍;4)“异体相入义”,异体的事物能够相容;5)“异体相即义”,异体的事物能够相即不离;6)“体用双融义”,体与用互摄,相融无碍;7)“同体相入义”,任何一事物具足一切事物的本性,同体间相入无碍;8)“同体相即义”,同体的事物相即不离;9)“俱融无碍义”,异体同体相即相入,互融无碍。10)“同义圆备义”,由俱融无碍进而可知一切万有圆融无碍。这是对事物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具体论述。

华严宗认为,四法界是一真法界圆融无碍的义相。所谓“一真法界”,是指绝对的不妄的融摄一切万法,是一切现象的本体,一切万有的“本源真心”。真心是清净不坏、平等无差别的,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展现宇宙万物。《华严经》以本性清净不坏、平等无差别的法界为“一真法界”。智俨融会大乘空有两宗,提倡真妄唯识的观点。法藏根据《华严经·十地品》的“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此系旧译本的译文,新译本译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的说法,在《华严经探玄记》第十三卷中列出十重唯识观,将阿赖耶识缘起和真如缘起统一于法界无尽缘起,倾向于一切唯心。法藏把一真法界视为“自性清净圆明体”,所以又称为“真心”、“净心”、“如来藏”。认为一切众生本来藏有清净的如来法身,如来法身即先天地具有的“佛性”,是为众生成佛的根据。法藏还认为,心是形成万物的原因,他说:“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华严经义海百门》)“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方起。”(同上)“尘”,客观事物;“心”,主观认识,心理作用。心是客观事物形成的基础(因),心和客观事物相和合、相接触,形成世界种种幻相。澄观也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认为真心是宇宙万物所依之而起的体性。法藏力主一心为万物的本原,澄观则强调万物就是一心,宗密又把理法界归于本心,说:

“理法界也,原其实体,但是本心。”(《注华严法界观门》)他还强调真心是本来觉悟的,是一切众生先天具有的,他说: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原人论》)众生的心是本来觉悟的,是具足智慧和功德的灵知之心,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也叫做佛性、如来藏。一心是众生的本原,万有的本体。华严宗人把法界归于一真法界,归于一心,宣传心活动时能呈现一多相即、大小相融的微妙境界,如一夜之梦,飞行百年;一尺之镜,见千里影;一毛孔中,能容三千世界,从而进入奇异的圆融境界。

五、略评华严宗人不满意大乘空宗中道缘起的某些论点,以为心色皆无,一切皆空,那就有连成佛的根据和佛国天堂也逻辑地被否定的危险。他们也不满意法相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缘起说的某些观点,以为能变为境的识是真实的,而所变的境是虚幻的,这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他们提出法界缘起论,认为客观现象是假,本体是真,同时本体和现象又相即相入,现象和现象也圆融无碍,以为这是最圆满的说法。他们认为这样就摆脱了空有两宗的理论矛盾和窘境。其实,这种缘起论的具体说法的变化,并不能解决矛盾,摆脱窘境。关于现象是怎样由本体派生出来的,绝对的真实的本体又怎么派生出虚假的现象,虚假的现象又怎么能和真实的本体圆融无碍,不同的现象之间又怎么能圆融无碍,等等,这些问题他们并没有作出说明,事实上也难以说明。

华严宗人以本体为真实、以现象为虚假的理论立场,必然带来论证上的一些困难。或许他们也意识到了这种左支右绌的理论困难,后来就愈来愈强调本体就是真心、净心、本心,而这种真心、净心、本心就存在于众生的心中。这样,现象和本体之间的关系,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都在众生的心中解决,一切唯心,随心所变。这是借助于自我意识来解决矛盾,取消矛盾。

从古代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理论虽然是宗教哲学,但是它在阐述宇宙万物生成和描绘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图景时,也不时地闪烁着辩证的思想火花,比如普遍联系的观念,一体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观念等。他们揭示了本体和现象、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多重的复杂的联系,如果我们剔除宗教性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若干值得总结的合理因素。

他们把宇宙视为统一的整体,又强调万物的相对性,彼此相资相待、相入相即,从而曲折地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华严宗人的又一个哲学理论贡献是,运用和阐述了一系列哲学范畴,即通过理事、体用、本末、性相、一多、相入相即等范畴的阐发,程度不同地揭示了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同一与差别、相对与绝对、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等若干对立范畴的内涵,丰富了古代哲学范畴史。

如果说,大乘瑜伽行派的理论,代表了印度佛教哲学思辨的最高水平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华严宗的理论是中国佛教哲学思维的巅峰。由此又可以说,华严宗的理论实质上是佛教哲学的历史性总结。

§§§第四节自心顿现论

前文提到,华严宗体现了中国佛教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但这并不是说,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就此终结了,佛教的理论创造至此就停顿了。典型中国化的慧能禅宗,反对“藉教悟宗”,提倡“教外别传”,改革佛教,立意创新,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最广、影响最深最大的宗派。禅宗在佛教思想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它排除一切烦琐的理论和实践,抓住佛教理论的核心和众生成佛的关键问题,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禅宗为佛教开辟了一条简易快速的新的成佛途径。

慧能从宇宙观的高度阐发顿悟成佛的根据,提出自心顿现论,强调诸佛和佛理以及万事万物都在自心即真如本性之中,他有两段非常重要的话,说:

……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敦煌本《坛经》)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忘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现)。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同上)“真如本性”,即真心、本心、佛性,指宇宙万有的本原、众生成佛的根据。“善知识”,具有较高的道德学问的佛教徒。“清净法身”,指成佛时所契证的最高的精神实体,即所谓“诸法实性”,也就是法性、本性、佛性、真如。这两段话的中心哲学思想,是阐发“万法在自性(自心)”的基本观念。慧能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自性(自心)派生的,都包含在自性之中。

万法之所以在自性之中,是因为自性是清净的,自性、自心就是法性、真心,由此也可以说,宇宙万物本身也就是法性、真心。慧能强调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性(自心)之中,外部客观世界是由于“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的浮云,就能马上显现出森罗万象。这是明确地以自心为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原。

慧能突出宣扬主体意识,把主体的价值抬高到“凌空蹈虚”的地步,说自心(自性)就是真如、佛性、真心,也就是说,自心是人人所普遍地共同具有的,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所不在的、灵明不昧的宇宙的“心”。慧能宣扬,自心显现,即真如本性显现,就能派生万物,包含万物。这是充分高扬人的心性作用的结果。

上述引文的宗教含义是,世人的本性原来清净,具有佛教的高级智慧,只是因为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盖覆,不能自我证悟。如果得到佛教道德和学问俱高的僧人的开导和帮助,生起佛教智慧,一旦去掉妄念,内外明彻,就会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这是强调人人具有清净的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自身具有的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为佛。由此慧能又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敦煌本《坛经》)迷悟,即对佛性是觉悟还是不觉悟,是凡(众生)圣(佛)的唯一区别。人人先天具有成佛的智慧,只要一念相应,证悟自己的本心,就是佛。这样,成佛也不是另有佛身,而是自性就是佛;佛与众生的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一刹那间。这就是慧能的“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学说。

值得注意的是,慧能所讲的自心、自性,既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原,又是众生的本性、成佛的根据;慧能所谓的佛,一方面是众生对自我先天具有的清净本性的体证,一方面也是显现本性,以包容万物,成就清净法身,即对宇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的契证。这是把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体统一起来,把心灵小宇宙和宇宙大心灵统一起来,这也就使个人的宗教道德实践和对宇宙本体的体认结合起来,把佛教的信仰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带有审美创造的特色,把人引向一种宗教的审美世界。在审美世界里,心灵和宇宙是同一的。慧能肯定心灵自由,认为心灵可以创造和包容万物,突出地强调主体意识的地位;慧能提倡的审美创造——心灵小宇宙和宇宙大心灵的深度综合,都对尔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慧能的自心顿现论是深受中国固有的儒道两家人生理想论影响的产物,同时它又反过来深刻而强烈地影响了宋明理学的思想轨迹。

同类推荐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仙家有女初长成

    仙家有女初长成

    一个仙术很烂的修仙小丫头,一片绿油油的“芭蕉叶”兵器,一个被封印了记忆和魔力的魔界之主,一个住在废墟中的完美男子,两张面孔的狡猾师兄,念念不忘的剑仙哥哥,小云絮一步步历劫,一步步成长。。。
  •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305寝室的恐怖传闻,恶魔契约的交易,消失的日记,受害者身边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奇怪的借读生……灵异事件不断折磨着高三毕业生李馨,昔日好友逐渐变得陌生,隐藏的凶手步步逼近。仇恨、嫉妒、阴谋,离奇事件反复上演,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恶魔?眼看事实真相就要揭露,所有的猜测和推理全被推翻,怀疑对象一个个莫名死亡,她又该如何自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现代相公俏佳人

    现代相公俏佳人

    她大明朝杭州凌水山庄大小姐,一个天生的痴儿。原本只有五六岁儿童的智商,连基本语言表达都有障碍,却因缘际会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台湾,遇见了一个男人,改变了她的命运。只是,当她治好病后,她竟然已经忘记了他。三年了,等了三年,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找她,现在她终于要归来,“大哥”!该死的,谁来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会成为她的“亲大哥”?这叫他如何面对?这还不算,她竟然还喜欢上了别人他最好的兄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这张通缉令家喻户晓,登上各家杂志报纸的头条:此通缉即日生效,请广大市民协助警方早日将凶犯捉拿归案!通缉对象:叶梦琪通缉事由:偷心潜逃通缉等级:A*级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该死的,居然敢悔我的婚,有经过我同意么?看我不撒下天罗地网,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回来!*呜呜,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准老公:冷情酷总裁,靓女的梦中情人!备选老公:跨国公司总裁的宝贝孙,美眉的白马王子!当冷情与温柔同时追上,可怜千金四处逃窜,却也逃不开某些人的陷阱!你逃,我追,终不过是一场豪门游戏……***************某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偷腥的男人和不吃鱼的猫一样:与熊猫是同一级别。尤其是像南宫轩这类型,在女人眼中,是与不吃竹叶的熊猫是同一级别的,就算你不进人家的房,但人家可以爬上你的床。几番追追逃逃,许多事过去了,许多事仍发生,许多事已不再,许多事却依然,爱与恨,我与你,辗辗转转……
  • 妖娆小师妹

    妖娆小师妹

    他,白日是世人敬仰的浊世佳公子,夜里是冷面冷心的兄长。他,千面风华,谋略天下,外面优雅,内心腹黑。他曾说过,除了我,谁也不许欺负她。*她,曾是群芳榜上排名第一的奇女子。她,惊才绝艳,一舞倾城,红颜绝世。前世,当爱情化为利刃,未婚夫竟亲手夺去她的性命。重生而来,妖娆如她,誓要改变不平的命运。当腹黑遇到妖孽,能否碰撞出爱的火花?【妖孽女主+腹黑男主,过程1V1,结局1V1】【花絮一】洛玉离的声音带着沉沉的鼻音,问道:“春宫图?嗯?”被他幽黑的眸子一扫,冰儿撇了撇嘴道:“大哥…如何知道这是春宫图?”洛玉离看着她道:“哦?你想狡辩什么?”冰儿小心翼翼地道,“难道哥以前见过春宫图?或者大哥偷看过春宫图?若是如此,那大哥你真的是太假正经了!如果大哥行得正坐得端的话,再来教训妹妹不迟!”闻言,洛玉离嘴角微弯,慢慢勾起了嘴唇。然而这般好看的微笑竟蕴藏着沁骨的寒意。【花絮二】萧琅优雅一笑:“师妹,是我长的好看,还是你大哥好看?”冰儿看了看他,认真道:“当然是你长的好看。”萧琅又问道:“你觉着大哥好,还是我好?”冰儿依然很认真的回答:“都很好。”萧琅温柔地笑道:“我和你大哥一起掉到水里,你先救谁?”冰儿不屑道:“你若掉到水里,全京城的女人都会跳下去,你若死了,她们也会为你殉情,至少我不会。”果然还是大哥重要啊!萧琅暗自叹息一声,但是为何他要吃另一个自己的醋呢?【花絮三】容跖骑在木兽上,笑的得意,“那小子跑的慢,大概有一大半的人都去追他了!”眼看侍卫们逼来,冰儿立刻眼珠一转,“大哥,这件事情我记着了。”容跖回眸,笑意迷人地道:“记着本公子的人很多,不差你一个,但这些人都交给你了!”“放心!”冰儿一脸的镇定自如,“大哥,我知道你打赌赢了,记着回去给我三百贯,这次我偷到了尚书千金的肚兜,你拿回去也倍有面子,我会全力拦着他们!”混蛋!几个侍卫脸色顿时变白,暗忖小姐的肚兜是怎么回事?众人目光望去,木兽上面骑着的玄衣男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一双眼睛尤其特别,眼神色迷迷的,脸色笑容何其猥琐,一看就是占了什么天大的便宜,侍卫头目立刻叫道:“留下两个人,其余的都去追那个小子!”容跖闻言脸色一变,回头一看,却见十个人追来,顿时怪叫道:“真是可恶的小子!心机深沉,阴险狡诈。”彼此,彼此!冰儿灵慧的大眼弯成月牙,面颊上现出一个迷人的酒窝。
  • 筱筱的亲亲夫君

    筱筱的亲亲夫君

    这篇文文已经改为半价V文,还没有看过的亲们可以来看看,全文阅读只需1.5元左右哦。天呐,谁会想到洗个澡也能穿越的,还是带着任务穿的,都是那个该死的神仙害的,哼,看在有那么多美男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__*)嘻嘻…美男我来鸟。任务不任务的等我看够美男再说吧,哈哈。。。场景一:少卿哥哥你放心,筱筱一定会对你负责滴,某女得了便宜还卖乖。场景二:呦,酷哥,跟本小姐装酷是吧?看我不整死你。嘿嘿。(酷哥猎风由亲亲敏妮领养)场景三:你好恶心哦,还荣哥哥,我吐。。。既然你执意叫我小家伙,那我就叫你桃花眼好了,反正你本来就长了一对桃花眼。。。。。。。此文女主强大腹黑,扮猪吃老虎,吃掉N多美男。
  • 四大财阀:黑统的女人

    四大财阀:黑统的女人

    她腹黑,她狠毒;他阴险,他霸道。他,雷霆集团名不见经传的太子爷,更是震慑国际的DK创始人,传闻中凶残暴戾的恶魔竟然也有心肝上捧着的人。前世是他防备冷落的爱人,今世却是他强占豪夺的仇人。白天,他们是拼死较量的强敌。晚上,他们是平凡恩爱的夫妻。